隔音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3643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19
本申请提供一种隔音房,包括墙体组件以及组装至所述墙体组件的顶端的顶棚组件。所述墙体组件与所述顶棚组件围成封闭的空间。所述墙体组件设有门体组件,门体组件打开后,打开进出所述隔音房的出入口。所述顶棚组件包括顶棚框架、盖板、顶棚消音装置、进风扇组件与进风扇消音装置。盖板固定至所述顶棚框架。所述顶棚消音装置设有与隔音房内的空间连通的第一进风口。所述进风扇组件固定至所述盖板。所述进风扇消音装置位于顶棚消音装置与进风扇组件之间。所述进风扇消音装置设有与第一进风口连通的进风通道。对顶棚组件的进风口以及排风扇处进行消音处理,防止声音外漏,确保隔音房具有较佳的消音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隔音房
本申请涉及一种隔音房。
技术介绍
隔音房具有隔音功能,以在公共场所提供一个安静的密闭空间。同时,隔音房可方便快捷地进行组装和拆卸,实现了临时建筑的通用标准化,树立了环保节能、快捷高效的建筑理念,使临时房屋进入了一个系列化开发、集成化生产、配套化供应、可库存和可多次周转的定型产品领域。但是,目前市场上大多数隔音房存在隔音效果不佳的缺陷,无法满足对消音有较高要求的场所。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出一种具有较佳消音效果的隔音房。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隔音房,包括墙体组件以及组装至所述墙体组件的顶端的顶棚组件,所述墙体组件与所述顶棚组件围成封闭的空间,所述墙体组件设有可打开以及关闭的门体组件,所述门体组件打开后,打开进出所述隔音房的出入口,所述顶棚组件包括顶棚框架、盖板、顶棚消音装置、进风扇组件与进风扇消音装置,所述盖板固定至所述顶棚框架,所述顶棚消音装置设有与所述隔音房内的空间连通的第一进风口,所述进风扇组件固定至所述盖板,所述进风扇消音装置位于所述顶棚消音装置与所述进风扇组件之间,所述进风扇消音装置设有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的进风通道。进一步地,所述墙体组件包括组装固定在一起的第一墙组件、第二墙组件、第三墙组件与第四墙组件,所述第四墙组件与顶棚组件以及所述第二墙组件围成进出所述隔音房的出入口,所述门体组件可转动地组装至所述第二墙组件。进一步地,所述进风扇消音装置包括顶壁、阻隔部、一对第一侧壁与一对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自所述顶壁向下延伸形成,一对所述第一侧壁面向彼此,一对所述第二侧壁面向彼此,所述阻隔部与一对所述第一侧壁连接,并与一对所述第二侧壁断开设置,所述阻隔部与所述侧壁之间的间隙用于对进气通道内的气体进行分流。进一步地,所述顶壁设有缺口,所述进风扇组件包括风扇,所述缺口供所述风扇通过。进一步地,所述隔音房包括固定至所述顶棚框架的天花板,所述盖板位于所述天花板的上方,所述顶棚消音装置铺设至所述天花板的上方,所述天花板设有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的第二进风口。进一步地,所述天花板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孔。进一步地,所述隔音房包括固定至所述天花板的排风扇以及固定至所述盖板的排风扇消音装置,所述排风扇消音装置罩设至所述排风扇,所述排风扇消音装置设有位于其一端的第一排风口,所述排风扇设有第二排风口,所述第二排风口与所述第一排风口沿竖直方向错开设置。进一步地,所述门体组件包括门框以及固定至所述门框的玻璃门,所述隔音房包括组装至所述门框的上端以及所述顶棚组件的闭门器。进一步地,所述门体组件包括固定至所述门框的内把手与外把手,所述内把手内包括固定至所述门框的一对固持部以及连接至一对所述固持部的握持部,所述握持部偏离所述门框。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墙组件包括沿其厚度方向依次排布的钣金组件、出风口消音板组件、承重壁挂板组件以及消音板组件,所述钣金组件设有第一出风孔,所述承重壁挂板组件设有第一出风口,所述消音板组件设有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孔、第一出风口以及第二出风口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口消音板组件包括沿其厚度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一消音板、第二消音板与第三消音板,所述第二消音板位于所述第一消音板与所述第三消音板之间,所述第一消音板设有第一窗口,所述第三消音板设有第三窗口,所述第二消音板设有连通所述第一窗口与所述第三窗口的第二窗口,所述第三窗口与所述第一窗口沿上下方向错开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窗口的底端与所述第二窗口的底端对齐,所述第三窗口的顶端与所述第二窗口的顶端对齐,所述第三窗口的底端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一窗口的顶端的位置。进一步地,所述消音板组件包括沿其厚度方向依次设置的架子、消音板与装饰件,所述消音板位于所述架子与所述装饰件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墙组件包括出风口外罩,所述出风口外罩穿过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承重壁挂板组件固定,所述出风口外罩设有多个第二出风孔。进一步地,所述隔音房包括组装至所述墙体组件的底端的底盘组件以及组装至所述顶棚组件、第四墙组件、底盘组件与第二墙组件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采用双料挤塑加工而成,所述密封件与所述顶棚组件、所述第四墙组件、所述底盘组件以及所述第二墙组件固定的一端由硬胶塑料制成,与所述门体组件贴合的一端由软胶塑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底盘组件包括底盘框架、盖设至所述底盘框架的地板以及位于所述地板上的吸音地毯。进一步地,所述底盘组件包括组装至所述底盘框架的两端的一对装饰板,所述第三墙组件与所述第四墙组件包括玻璃墙,一对所述装饰板分别用于固定所述玻璃墙。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隔音房,可应用于办公园区内或者商场内或者医院内或者机场内或者火车站内,以提供封闭的安静空间,所述隔音房包括墙体组件以及组装至所述墙体组件的顶端的顶棚组件,所述墙体组件与所述顶棚组件围成封闭的空间,所述墙体组件设有可打开以及关闭的门体组件,所述门体组件打开后,打开进出所述隔音房的出入口,所述顶棚组件包括顶棚框架盖板、顶棚消音装置、进风扇组件与进风扇消音装置,所述顶棚消音装置设有与所述隔音房内的空间连通的第一进风口,所述进风扇组件固定至所述盖板,所述进风扇消音装置位于所述顶棚消音装置与所述进风扇组件之间,所述进风扇消音装置设有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的进风通道。本申请实施方式的隔音房的顶棚组件包括所述顶棚组件包括顶棚框架、盖板、顶棚消音装置、进风扇组件与进风扇消音装置,所述顶棚消音装置吸音处理;所述进风扇消音装置位于所述顶棚消音装置与所述进风扇组件之间,所述进风扇消音装置设有与所述顶棚消音装置的第一进风口连通的进风通道,所述进风扇消音装置对进风通道处进行消音处理,确保所述隔音房具有较佳的消音效果。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隔音房的立体图,其中所述门体组件处于闭合状态;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隔音房的分解图;图3示出了图2所示的隔音房的第一墙组件的立体图;图4示出了图3所示的第一墙组件的分解图;图5示出了图4所示的分解图的另一视角的图示;图6示出了图5所示的出风口消音板组件的立体图;图7示出了图6所示的出风口消音板组件的剖面示意图;图8示出了图4所示的第一墙组件的剖面示意图,其中,为了清楚展示出风口消音板组件的结构,仅示出所述剖面示意图的一部分;图9示出了图4所示的第一墙组件的消音板组件的分解图;图10示出了图9所示的分解图的另一视角的图示;图11示出了图1所示的隔音房的立体图,其中所述门体组件处于打开状态;图12示出了图2所示的顶棚组件的立体图;图13示出了图12所示的顶棚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14示出了图12所示的顶棚组件的分解图;图15示出了图14所示的进风扇消音板的立体图;图16示出了图13所示的立体图的进风扇组件处的剖面示意图;图17示出了图13所示的立体图的排风扇处的剖面示意图;图18示出了图2所示的隔音房的底盘组件的分解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音房,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组件以及组装至所述墙体组件的顶端的顶棚组件,所述墙体组件与所述顶棚组件围成封闭的空间,所述墙体组件设有可打开以及关闭的门体组件,所述门体组件打开后,打开进出所述隔音房的出入口,所述顶棚组件包括顶棚框架、盖板、顶棚消音装置、进风扇组件与进风扇消音装置,所述盖板固定至所述顶棚框架,所述顶棚消音装置设有与所述隔音房内的空间连通的第一进风口,所述进风扇组件固定至所述盖板,所述进风扇消音装置位于所述顶棚消音装置与所述进风扇组件之间,所述进风扇消音装置设有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的进风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音房,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组件以及组装至所述墙体组件的顶端的顶棚组件,所述墙体组件与所述顶棚组件围成封闭的空间,所述墙体组件设有可打开以及关闭的门体组件,所述门体组件打开后,打开进出所述隔音房的出入口,所述顶棚组件包括顶棚框架、盖板、顶棚消音装置、进风扇组件与进风扇消音装置,所述盖板固定至所述顶棚框架,所述顶棚消音装置设有与所述隔音房内的空间连通的第一进风口,所述进风扇组件固定至所述盖板,所述进风扇消音装置位于所述顶棚消音装置与所述进风扇组件之间,所述进风扇消音装置设有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的进风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组件包括组装固定在一起的第一墙组件、第二墙组件、第三墙组件与第四墙组件,所述第四墙组件与顶棚组件以及所述第二墙组件围成进出所述隔音房的出入口,所述门体组件可转动地组装至所述第二墙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扇消音装置包括顶壁、阻隔部、一对第一侧壁与一对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自所述顶壁向下延伸形成,一对所述第一侧壁面向彼此,一对所述第二侧壁面向彼此,所述阻隔部与一对所述第一侧壁连接,并与一对所述第二侧壁断开设置,所述阻隔部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间隙用于对进气通道内的气体进行分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音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设有缺口,所述进风扇组件包括风扇,所述缺口供所述风扇通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房包括固定至所述顶棚框架的天花板,所述盖板位于所述天花板的上方,所述顶棚消音装置铺设至所述天花板的上方,所述天花板设有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的第二进风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音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花板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音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房包括固定至所述天花板的排风扇以及固定至所述盖板的排风扇消音装置,所述排风扇消音装置罩设至所述排风扇,所述排风扇消音装置设有位于其一端的第一排风口,所述排风扇设有第二排风口,所述第二排风口与所述第一排风口沿竖直方向错开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组件包括门框以及固定至所述门框的玻璃门,所述隔音房包括组装至所述门框的上端以及所述顶棚组件的闭门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隔音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组件包括固定至所述门框的内把手与外把手,所述内把手内包括固定至所述门框的一对固持部以及连接至一对所述固持部的握持部,所述握持部偏离所述门框。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音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墙组件包括沿其厚度方向依次排布的钣金组件、出风口消音板组件、承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光玉余代军杨洋
申请(专利权)人: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开曼群岛;KY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