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备份电源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3611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19
一种双备份电源电路,包括:电磁滤波/整流回路和两个支路电路,所述电磁滤波/整流回路分别与I/P信号端和所述支路电路连接,所述电磁滤波/整流回路通过电容接地,所述支路电路包括:FPC电路、切换电路、变压器、过温保护电路、过载保护电路、LLC控制电路、同步滤波/整流电路、反馈检测电路、过压保护电路、监控电路、均流备份电路、第一光耦和第二光耦。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双备份电源电路,在一个电源内设置相应的电路,从而实现双备份电源输出,一方面降低体积所占空间,另一方面减少布线,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备份电源电路
本专利技术属于双备份电源
,具体涉及一种双备份电源电路。
技术介绍
为实现电源均流备份,目前常规做法是将两台带有均流功能的电源串联,两台电源同时工作,若其中一台电源出现故障,另一台电源仍正常工作,实现正常电流输出。如此做法需两个电源安装空间,且两个电源外部需配置均流线,具有如下缺点:(1)常规均流备份需要两台电源,体积加大一倍,耗费空间;(2)外置需要有一根均流线或接插件,导致布线麻烦;(3)两台电源成本高,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备份电源电路,包括:电磁滤波/整流回路和两个支路电路,所述电磁滤波/整流回路分别与I/P信号端和所述支路电路连接,所述电磁滤波/整流回路通过电容接地,所述支路电路包括:FPC电路、切换电路、变压器、过温保护电路、过载保护电路、LLC控制电路、同步滤波/整流电路、反馈检测电路、过压保护电路、监控电路、均流备份电路、第一光耦和第二光耦,其中,所述FPC电路分别与所述电磁滤波整流回路和所述切换电路连接,所述切换电路分别与所述过温保护电路、所述过载保护电路和所述LLC控制电路连接,所述切换电路通过所述变压器与所述同步滤波/整流电路连接,所述LLC控制电路通过所述第一光耦与所述反馈检测电路连接,所述LLC控制电路通过所述第一光耦与所述过压保护电路连接,所述同步滤波/整流电路分别与所述监控电路和所述均流备份电路连接,所述均流备份电路分别与所述反馈检测电路和所述过压保护电路连接,所述均流备份电路与正V信号端连接,所述同步滤波/整流电路与负V信号端连接。优选地,所述电磁滤波/整流回路包括:接插件CN100、熔断器F100、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101、电阻R101、电阻R102、电阻R103、电阻R104、电容CY101、电容CX101、压敏电阻MOV100、跳闸线圈LC103、电容CX102、跳闸线圈LC104、电容CY103、电容CY104、跳闸线圈LC102、整流桥BD100和电容C100,其中,所述接插件CN100通过所述熔断器F100与所述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10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101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01、所述电阻R102、所述电容CY101、所述电容CX101和所述压敏电阻MOV10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接插件CN100分别与所述电阻R103、所述电阻R104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电容CX101、所述压敏电阻MOV10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阻R101和所述电阻R102的第二端与所述电阻R103和所述电阻R10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接插件CN100还接地,所述电容CY101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压敏电阻MOV100通过所述跳闸线圈LC103与所述电容CX102连接,所述电容CX102通过所述跳闸线圈LC104分别与所述电容CY103、所述电容CY104和所述跳闸线圈LC10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Y103和所述电容CY104的第二端接地,所述整流桥BD100分别与所述跳闸线圈LC102的第二端和所述电容CY10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00两端与所述整流桥BD100连接,所述电容C100的第一端和正Vbridge信号端连接而第二端接地。优选地,所述FPC电路包括:电阻R201、电阻R202、电阻R203、电阻R205、电阻R206、电阻R207、电阻R208、电阻R210、电阻R212、电阻R213、电阻R215、电阻R223、电阻R266、电容C201、电容C204、电容C205、电容C206、电容C209、电容C210、三极管Q201、二极管D200、跳闸线圈LB200、电容EC202和控制芯片U200,其中,所述电阻R20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201和所述电阻R20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01的第二端与第一电位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200的INV引脚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203的第二端和所述电容C201、所述电阻R205、所述电阻R206和所述电阻R266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200的COMP引脚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208和所述电容210的第一端,所述电容209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208和所述电容21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容C201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阻R207分别与所述电容210、所述电阻R205、所述电阻R206和所述电阻R266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200的MULT引脚通过所述电容C204连接SGND信号端,所述控制芯片U200的ZCD引脚连接ZCD信号端而GND引脚连接所述SGND信号端,所述控制芯片U200的CS引脚通过所述电容C205连接所述GND引脚,所述控制芯片U200的VCC引脚分别与所述电容C206和所述电阻R21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06的第二端连接所述SGND信号端,所述电阻R210的第二端连接PFC_VCC信号端,所述三极管Q201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电阻R223与所述SGND信号端,所述三极管Q201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213和所述电阻R215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213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200的GD引脚,所述电阻R215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阻R212与所述控制芯片U200的CS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215的第二端还与所述三极管Q20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01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200的阳极和所述跳闸线圈LB20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跳闸线圈LB200的第二端连接正Vbridge信号端,所述二极管D200的阴极分别连接第一电位和所述电容EC202的第一端,所述电容EC20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SGND信号端。优选地,所述切换电路包括:三极管Q300、三极管Q301、电阻R318、电阻R322、电阻R327、电阻R328、电阻R329、电阻R330、变压器T401、电容CY300、电容C314和电容C316,其中,所述三极管Q300的集电极连接第一电位、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322的第一端而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301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32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01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301的基极通过所述电阻R318与所述三极管Q30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30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容C314和所述电阻R327的第一端以及SGND信号端,所述电容C314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329和所述电容C316的第一端以及所述变压器T401,所述电容C316的第二端与所述电阻R330连接,所述电阻R32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327和所述电阻R329的第二端,所述三极管Q301的集电极与所述变压器T401连接,所述电容CY300的第一端接地而第二端连接所述SGND信号端。优选地,所述LLC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U300、电阻R300、电容301、电阻R301、电容302、电容303、电阻R302、电阻R339、电阻R305、电阻R306、电容304、发光二极管PC300B、电阻R307、电阻R308、电阻R309、电阻R310、电阻R311、电阻R313、电阻R317、发光二极管PC301B、电容308、电容30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备份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滤波/整流回路和两个支路电路,所述电磁滤波/整流回路分别与I/P信号端和所述支路电路连接,所述电磁滤波/整流回路通过电容接地,所述支路电路包括:FPC电路、切换电路、变压器、过温保护电路、过载保护电路、LLC控制电路、同步滤波/整流电路、反馈检测电路、过压保护电路、监控电路、均流备份电路、第一光耦和第二光耦,其中,所述FPC电路分别与所述电磁滤波整流回路和所述切换电路连接,所述切换电路分别与所述过温保护电路、所述过载保护电路和所述LLC控制电路连接,所述切换电路通过所述变压器与所述同步滤波/整流电路连接,所述LLC控制电路通过所述第一光耦与所述反馈检测电路连接,所述LLC控制电路通过所述第一光耦与所述过压保护电路连接,所述同步滤波/整流电路分别与所述监控电路和所述均流备份电路连接,所述均流备份电路分别与所述反馈检测电路和所述过压保护电路连接,所述均流备份电路与正V信号端连接,所述同步滤波/整流电路与负V信号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备份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滤波/整流回路和两个支路电路,所述电磁滤波/整流回路分别与I/P信号端和所述支路电路连接,所述电磁滤波/整流回路通过电容接地,所述支路电路包括:FPC电路、切换电路、变压器、过温保护电路、过载保护电路、LLC控制电路、同步滤波/整流电路、反馈检测电路、过压保护电路、监控电路、均流备份电路、第一光耦和第二光耦,其中,所述FPC电路分别与所述电磁滤波整流回路和所述切换电路连接,所述切换电路分别与所述过温保护电路、所述过载保护电路和所述LLC控制电路连接,所述切换电路通过所述变压器与所述同步滤波/整流电路连接,所述LLC控制电路通过所述第一光耦与所述反馈检测电路连接,所述LLC控制电路通过所述第一光耦与所述过压保护电路连接,所述同步滤波/整流电路分别与所述监控电路和所述均流备份电路连接,所述均流备份电路分别与所述反馈检测电路和所述过压保护电路连接,所述均流备份电路与正V信号端连接,所述同步滤波/整流电路与负V信号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备份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滤波/整流回路包括:接插件CN100、熔断器F100、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101、电阻R101、电阻R102、电阻R103、电阻R104、电容CY101、电容CX101、压敏电阻MOV100、跳闸线圈LC103、电容CX102、跳闸线圈LC104、电容CY103、电容CY104、跳闸线圈LC102、整流桥BD100和电容C100,其中,所述接插件CN100通过所述熔断器F100与所述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10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101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01、所述电阻R102、所述电容CY101、所述电容CX101和所述压敏电阻MOV10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接插件CN100分别与所述电阻R103、所述电阻R104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电容CX101、所述压敏电阻MOV10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阻R101和所述电阻R102的第二端与所述电阻R103和所述电阻R10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接插件CN100还接地,所述电容CY101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压敏电阻MOV100通过所述跳闸线圈LC103与所述电容CX102连接,所述电容CX102通过所述跳闸线圈LC104分别与所述电容CY103、所述电容CY104和所述跳闸线圈LC10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Y103和所述电容CY104的第二端接地,所述整流桥BD100分别与所述跳闸线圈LC102的第二端和所述电容CY10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00两端与所述整流桥BD100连接,所述电容C100的第一端和正Vbridge信号端连接而第二端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备份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FPC电路包括:电阻R201、电阻R202、电阻R203、电阻R205、电阻R206、电阻R207、电阻R208、电阻R210、电阻R212、电阻R213、电阻R215、电阻R223、电阻R266、电容C201、电容C204、电容C205、电容C206、电容C209、电容C210、三极管Q201、二极管D200、跳闸线圈LB200、电容EC202和控制芯片U200,其中,所述电阻R20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201和所述电阻R20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01的第二端与第一电位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200的INV引脚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203的第二端和所述电容C201、所述电阻R205、所述电阻R206和所述电阻R266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200的COMP引脚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208和所述电容210的第一端,所述电容209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208和所述电容21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容C201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阻R207分别与所述电容210、所述电阻R205、所述电阻R206和所述电阻R266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200的MULT引脚通过所述电容C204连接SGND信号端,所述控制芯片U200的ZCD引脚连接ZCD信号端而GND引脚连接所述SGND信号端,所述控制芯片U200的CS引脚通过所述电容C205连接所述GND引脚,所述控制芯片U200的VCC引脚分别与所述电容C206和所述电阻R21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06的第二端连接所述SGND信号端,所述电阻R210的第二端连接PFC_VCC信号端,所述三极管Q201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电阻R223与所述SGND信号端,所述三极管Q201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213和所述电阻R215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213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200的GD引脚,所述电阻R215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阻R212与所述控制芯片U200的CS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215的第二端还与所述三极管Q20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01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200的阳极和所述跳闸线圈LB20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跳闸线圈LB200的第二端连接正Vbridge信号端,所述二极管D200的阴极分别连接第一电位和所述电容EC202的第一端,所述电容EC20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SGND信号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备份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电路包括:三极管Q300、三极管Q301、电阻R318、电阻R322、电阻R327、电阻R328、电阻R329、电阻R330、变压器T401、电容CY300、电容C314和电容C316,其中,所述三极管Q300的集电极连接第一电位、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322的第一端而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301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32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01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301的基极通过所述电阻R318与所述三极管Q30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30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容C314和所述电阻R327的第一端以及SGND信号端,所述电容C314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329和所述电容C316的第一端以及所述变压器T401,所述电容C316的第二端与所述电阻R330连接,所述电阻R32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327和所述电阻R329的第二端,所述三极管Q301的集电极与所述变压器T401连接,所述电容CY300的第一端接地而第二端连接所述SGND信号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备份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LLC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U300、电阻R300、电容301、电阻R301、电容302、电容303、电阻R302、电阻R339、电阻R305、电阻R306、电容304、发光二极管PC300B、电阻R307、电阻R308、电阻R309、电阻R310、电阻R311、电阻R313、电阻R317、发光二极管PC301B、电容308、电容309、电容311、电阻R316、电阻R320和电阻R323,其中,所述控制芯片U300的CSS引脚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300和所述电容301的第一端,所述控制芯片U300的CSS引脚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301和所述电容302的第一端,所述控制芯片U300的CF引脚连接所述电容303的第一端,所述控制芯片U300的RFmin引脚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300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电阻R302和所述电阻R339的第一端,所述电容301、所述电阻R301、所述电容302、所述电容303和所述电阻R302的第二端均与SGND信号端连接,所述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水源范宙勇周聪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领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