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装置及电池包和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3537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18
一种冷却装置及电池包和车辆,涉及电池冷却技术领域;该冷却装置及电池包和车辆包括第一封板、第二封板和流道板;流道板包括相对应的第一流道面和第二流道面;第一流道面具有第一流道槽,第二流道面具有第二流道槽;流道板设置在第一封板与第二封板之间,且第一封板与第一流道槽形成第一流道,第二封板与第二流道槽形成第二流道;流道板设置有连通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的流道通孔;第一封板设置有连通第一流道的第一接口,第二封板设置有连通第二流道的第二接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装置及电池包和车辆,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换热效率较差、热量分布不均以及局部出现高温现象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却装置及电池包和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冷却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冷却装置及电池包和车辆。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的电池充放电时会产生热量,而电池温度过高会导致电池寿命和性能的降低,还会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对电池进行冷却。目前对电池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其换热效率较差、热量分布不均,还导致局部出现高温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装置及电池包和车辆,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换热效率较差、热量分布不均以及局部出现高温现象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冷却装置,包括第一封板、第二封板和流道板;所述流道板包括相对应的第一流道面和第二流道面;所述第一流道面具有第一流道槽,所述第二流道面具有第二流道槽;所述流道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封板与所述第二封板之间,且所述第一封板与所述第一流道槽形成第一流道,所述第二封板与所述第二流道槽形成第二流道;所述流道板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的流道通孔;所述第一封板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二封板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二流道的第二接口。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第二流道内冷却介质的流速高于所述第一流道内冷却介质的流速。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口为进液口,所述第二接口为出液口;所述第一流道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流道的数量。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第一流道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流道的数量为一个;两个所述第一流道相互平行;在所述第一流道面上的投影,所述第二流道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流道之间。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均设置在所述冷却装置的一端,所述流道通孔设置在所述冷却装置的另一端;和/或,所述第一流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接口,另一端连通所述流道通孔;所述第二流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接口,另一端连通所述流道通孔。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第二流道在所述第一流道面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一流道不重合。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第一流道呈“几”字形,所述第二流道呈“几”字形;和/或,所述第一封板为平板,所述第二封板为平板。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第一封板设置有安装孔,和/或所述第二封板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第一接口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接口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封板和所述第二封板的材质分别为铝、铝合金、铜或者不锈钢,所述流道板的材质为铝、铝合金、铜或者不锈钢;所述流道板由板压制而成,并形成所述第一流道槽和所述第二流道槽;所述第一封板、所述流道板和所述第二封板焊接形成所述冷却装置。一种电池包,包括冷却装置。一种车辆,包括冷却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冷却装置及电池包和车辆,包括第一封板、第二封板和流道板,其流道板设置在第一封板与第二封板之间,且第一封板与第一流道槽形成第一流道,第二封板与第二流道槽形成第二流道,以及连通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的流道通孔、连通第一流道的第一接口和连通第二流道的第二接口,也即第一接口、第一流道、流道通孔、第二流道和第二接口依次连通;该冷却装置采用三层板式冷却板,有效提高了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的换热效率,其结构简单、热量分布更加均匀,换热效率较高,可有效避免局部出现高温的现象。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冷却装置的A-A向剖视图;图3为图2所示的冷却装置的B区放大图;图4为图1所示的冷却装置的左视图;图5为图4所示的冷却装置的C-C向剖视图;图6为图4所示的冷却装置的D-D向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冷却装置的立体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冷却装置的另一立体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热传导示意图。图标:100-第一封板;110-第一接口;200-第二封板;210-第二接口;300-流道板;310-第一流道面;320-第二流道面;330-流道通孔;400-第一流道;410-第一连接管;500-第二流道;510-第二连接管;600-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实施例请参照图1-图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冷却装置及电池包和车辆,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冷却装置的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封板、第二封板和流道板;/n所述流道板包括相对应的第一流道面和第二流道面;所述第一流道面具有第一流道槽,所述第二流道面具有第二流道槽;/n所述流道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封板与所述第二封板之间,且所述第一封板与所述第一流道槽形成第一流道,所述第二封板与所述第二流道槽形成第二流道;/n所述流道板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的流道通孔;/n所述第一封板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二封板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二流道的第二接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封板、第二封板和流道板;
所述流道板包括相对应的第一流道面和第二流道面;所述第一流道面具有第一流道槽,所述第二流道面具有第二流道槽;
所述流道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封板与所述第二封板之间,且所述第一封板与所述第一流道槽形成第一流道,所述第二封板与所述第二流道槽形成第二流道;
所述流道板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的流道通孔;
所述第一封板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二封板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二流道的第二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道内冷却介质的流速高于所述第一流道内冷却介质的流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为进液口,所述第二接口为出液口;
所述第一流道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流道的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流道的数量为一个;
两个所述第一流道相互平行;
在所述第一流道面上的投影,所述第二流道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流道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均设置在所述冷却装置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辉鲍杰鲜明孙煜朱江辉茅康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