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用净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3276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净化设备,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搅动装置,所述沉淀池的一侧开设有进水口,所述沉淀池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进料口,所述沉淀池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过滤装置,所述沉淀池的出水口连通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有水解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沉淀池、过滤装置、水解池、反应池和膜生物反应器的设置,当污水进入沉淀池后,进行沉淀、过滤,通过过滤之后的污水进入水解池,对污水中的杂质进行酸化水解,最后污水进入反应池,通过膜生物反应器过滤剩余的杂质和微生物颗粒,同时解决了传统污水处理设备净化污水不够彻底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用净化设备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污水处理用净化设备。
技术介绍
污水是指受一定污染的、来自生活和生产的排出水,污水主要有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初期雨水,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有病原体污染物、耗氧污染物、植物营养物和有毒污染物等,所以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和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现有技术中,很多污水处理装置净化水质不够彻底,造成污水处理的效率不高,造成二次水资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净化设备,具备可以高效彻底净化污水的优点,解决了污水净化不够彻底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用净化设备,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搅动装置,所述沉淀池的一侧开设有进水口,所述沉淀池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进料口,所述沉淀池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过滤装置,所述沉淀池的出水口连通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有水解池,所述水解池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进料口,所述水解池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开关,所述电动开关的出水口连通有反应池,所述反应池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膜生物反应器,所述膜生物反应器的出水口连通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有排水口,所述反应池的出水口连通有污泥泵,所述污泥泵的出水口与水解池连通。优选的,所述搅动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传动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叶片。优选的,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粗孔过滤网,所述粗孔过滤网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细孔过滤网,所述细孔过滤网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性炭层。优选的,所述膜生物反应器包括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反应膜。优选的,所述机壳的表面开设有活动抽屉,所述机壳的表面开设有活动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沉淀池、过滤装置、水解池、反应池和膜生物反应器的设置,当污水进入沉淀池后,加入混凝剂,使污水中的细小颗粒凝聚并沉淀,然后过滤装置对颗粒物进行层层过滤,通过过滤之后的污水进入水解池,对污水中的杂质进行酸化水解,最后污水进入反应池,通过膜生物反应器过滤剩余的杂质和微生物颗粒,同时解决了传统污水处理设备净化污水不够彻底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搅动装置的设置,通过叶片在水中的快速旋转,加快了杂质和微生物颗粒在水中凝聚的进度,提高了污水的净化效率。3、本技术通过污泥泵和水解池的设置,可以将反应池沉淀的污泥送至水解池,进行二次净化,节约资源的同时又提高了净水效率。4、本技术通过活动抽屉和活动门的设置,可以通过打开活动抽屉对过滤装置进行更换和清洗,也可以通过打开活动门对膜生物反应器进行维护与清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断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正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膜生物反应器示意图。图中:1、机壳;2、沉淀池;3、搅动装置;31、电机;32、传动杆;33、叶片;4、进水口;5、第一进料口;6、过滤装置;61、粗孔过滤网;62、细孔过滤网;63、活性炭层;7、第一水泵;8、水解池;9、第二进料口;10、电动开关;11、反应池;12、膜生物反应器;121、连通管;122、固定架;123、反应膜;13、第二水泵;14、排水口;15、污泥泵;16、活动抽屉;17、活动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污水处理用净化设备,包括机壳1,机壳1的表面开设有活动抽屉16,机壳1的表面开设有活动门17,通过活动抽屉16和活动门17的设置,可以通过打开活动抽屉16对过滤装置6进行更换和清洗,也可以通过打开活动门17对膜生物反应器12进行维护与清理,机壳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沉淀池2,沉淀池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搅动装置3,搅动装置3包括电机31,电机31传动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杆32,传动杆3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叶片33,通过搅动装置3的设置,通过叶片33在水中的快速旋转,加快了杂质和微生物颗粒在水中凝聚的进度,提高了污水的净化效率,沉淀池2的一侧开设有进水口4,沉淀池2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进料口5,沉淀池2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过滤装置6,过滤装置6包括粗孔过滤网61,粗孔过滤网6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细孔过滤网62,细孔过滤网6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性炭层63,沉淀池2的出水口连通有第一水泵7,第一水泵7的出水口连通有水解池8,水解池8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进料口9,水解池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开关10,电动开关10的出水口连通有反应池11,反应池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膜生物反应器12,膜生物反应器12包括连通管121,连通管12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22,固定架12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反应膜123,膜生物反应器12的出水口连通有第二水泵13,第二水泵13的出水口连通有排水口14,反应池11的出水口连通有污泥泵15,污泥泵15的出水口与水解池8连通,通过污泥泵15和水解池8的设置,可以将反应池11沉淀的污泥送至水解池8,进行二次净化,节约资源的同时又提高了净水效率,通过沉淀池2、过滤装置6、水解池8、反应池11和膜生物反应器12的设置,当污水进入沉淀池2后,加入混凝剂,使污水中的细小颗粒凝聚并沉淀,然后过滤装置6对颗粒物进行层层过滤,通过过滤之后的污水进入水解池8,对污水中的杂质进行酸化水解,最后污水进入反应池11,通过膜生物反应器12过滤剩余的杂质和微生物颗粒,同时解决了传统污水处理设备净化污水不够彻底的问题。本技术中的所有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同时本申请文件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本申请文件中各部件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申请文件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申请文件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在此不再作出具体叙述。使用时,当污水进入沉淀池2后,通过第一进料口5加入混凝剂,然后打开电机31开关,让旋转的叶片33对污水进行充分搅动,当污水中的杂质沉淀后,打开第一水泵7,将过滤后的污水抽入水解池8中,抽取完毕后,关闭第一水泵7,此时污水在水解池8中进行酸化水解,水解完成后,打开电动开关10,使污水流入反应池11,然后打开第二水泵13,将污水通过膜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用净化设备,包括机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沉淀池(2),所述沉淀池(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搅动装置(3),所述沉淀池(2)的一侧开设有进水口(4),所述沉淀池(2)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进料口(5),所述沉淀池(2)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过滤装置(6),所述沉淀池(2)的出水口连通有第一水泵(7),所述第一水泵(7)的出水口连通有水解池(8),所述水解池(8)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进料口(9),所述水解池(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开关(10),所述电动开关(10)的出水口连通有反应池(11),所述反应池(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膜生物反应器(12),所述膜生物反应器(12)的出水口连通有第二水泵(13),所述第二水泵(13)的出水口连通有排水口(14),所述反应池(11)的出水口连通有污泥泵(15),所述污泥泵(15)的出水口与水解池(8)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用净化设备,包括机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沉淀池(2),所述沉淀池(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搅动装置(3),所述沉淀池(2)的一侧开设有进水口(4),所述沉淀池(2)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进料口(5),所述沉淀池(2)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过滤装置(6),所述沉淀池(2)的出水口连通有第一水泵(7),所述第一水泵(7)的出水口连通有水解池(8),所述水解池(8)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进料口(9),所述水解池(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开关(10),所述电动开关(10)的出水口连通有反应池(11),所述反应池(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膜生物反应器(12),所述膜生物反应器(12)的出水口连通有第二水泵(13),所述第二水泵(13)的出水口连通有排水口(14),所述反应池(11)的出水口连通有污泥泵(15),所述污泥泵(15)的出水口与水解池(8)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章坤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洁美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