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笔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702964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1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触控笔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属于电子设备领域。触控笔包括设备主体和触控部,触控部设置于设备主体的至少一端,设置于触控部背离设备主体的一端的第一电极、设置于触控部的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以及设置于设备主体的控制电路,且控制电路分别与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电连接。通过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可以使得电极的尺寸增加,保证触控笔与触控设备之间数据传输的效率,同时,使用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中的任一电极检测夹角信息,可以较为准确的测量出触控笔与触控设备之间的夹角,触控屏可以夹角的不同控制笔迹的粗细使得呈现到触控屏上笔迹可以更接近真实书写的笔锋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笔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本申请属于电子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触控笔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在目前的各种电子设备中,人机交互系统的利用非常普及。在操作人机交互系统时,通过各种触控笔,可以为用户带来更好的操作体验,实现如精确点击、书写以及绘画等功能。触控笔的工作原理是在笔尖中间嵌有第一电极并在触控笔中设置通信器件。当触控笔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触控屏上划动时,第一电极与触控屏之间构成第一电容。第一电容的存在,使得触控屏能够检测到笔尖的位置,即第一检测区域;通信器件的存在,能够实现触控屏与触控笔之间的数据通信。但是现有的触控笔的笔锋较为单一,无法满足用户真实书写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笔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触控笔的笔锋较为单一,无法满足用户真实书写的需求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控笔,包括:设备主体和触控部,所述触控部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的至少一端;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触控部背离所述设备主体的一端;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触控部,且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间隔分布;第三电极,所述第三电极设置于所述触控部,且所述第三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间隔分布;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且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三电极电连接;在所述触控笔与触控设备相配合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触控设备的第一区域形成第一电容,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触控设备的第二区域形成第二电容,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触控设备的第三区域形成第三电容,所述触控设备具有触控面,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在所述触控面上间隔分布;其中,所述第二电极用于检测夹角信息或传输数据通信信息,所述第三电极用于检测夹角信息或传输数据通信信息,所述夹角信息为所述触控笔与所述触控设备之间的夹角的信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控笔的控制方法,所述触控笔包括设备主体和触控部,所述触控部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的至少一端;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触控部背离所述设备主体的一端;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触控部,且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间隔分布;第三电极,所述第三电极设置于所述触控部,且所述第三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间隔分布;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且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三电极电连接;在所述触控笔与触控设备相配合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触控设备的第一区域形成第一电容,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触控设备的第二区域形成第二电容,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触控设备的第三区域形成第三电容,所述触控设备具有触控面,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在所述触控面上间隔分布;其中,所述第二电极用于检测夹角信息或传输数据通信信息,所述第三电极用于检测夹角信息或传输数据通信信息,所述夹角信息为所述触控笔与所述触控设备之间的夹角的信息;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触控笔通过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触控设备电连接的情况下,在一个通信周期内,控制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极中的至少一者在第一时间段内检测所述夹角信息,控制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极中的至少一者在第二时间段内传输所述数据通信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段和所述第二时间段为一个通信周期内不完全重叠的时间段。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触控笔通过第一电极与触控设备电连接的情况下,在一个通信周期内,控制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中的至少一者在第一时间段内检测夹角信息,控制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极中的至少一者在第二时间段内传输数据通信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段和所述第二时间段为一个通信周期内不完全重叠的时间段。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被存储在非易失的存储介质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被配置成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装置,所述处理装置被配置成用于执行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笔,包括设备主体和触控部,触控部设置于设备主体的至少一端,设置于触控部背离设备主体的一端的第一电极、设置于触控部的用于检测夹角信息或传输数据通信信息的第二电极和用于检测夹角信息或传输数据通信信息第三电极,以及设置于设备主体的控制电路,且控制电路分别与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电连接,在触控笔与触控设备相配合的情况下,第一电极与触控设备的第一区域形成第一电容,第二电极与触控设备的第二区域形成第二电容,第三电极与触控设备的第三区域形成第三电容,触控设备具有触控面,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在触控面上间隔分布。通过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可以使得电极的尺寸增加,保证触控笔与触控设备之间数据传输的效率,同时,使用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中的任一电极检测夹角信息,可以较为准确的测量出触控笔与触控设备之间的夹角,触控设备可以根据夹角的不同控制笔迹的粗细使得呈现到触控设备上笔迹可以更接近真实书写的笔锋效果。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笔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笔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量夹角的电路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测量夹角的电路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式的电路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式的电路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式的电路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笔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9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图中,10-触控笔;101-设备主体;102-触控部;11-第一电极;12-第二电极;13-第三电极;131-第一子电极;132-第二子电极;133-第三子电极;14-控制电路;21-第一电容;22-第二电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控笔,其特征在于,包括:/n设备主体和触控部,所述触控部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的至少一端;/n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触控部背离所述设备主体的一端;/n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触控部,且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间隔分布;/n第三电极,所述第三电极设置于所述触控部,且所述第三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间隔分布;/n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且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三电极电连接;/n在所述触控笔与触控设备相配合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触控设备的第一区域形成第一电容,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触控设备的第二区域形成第二电容,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触控设备的第三区域形成第三电容,所述触控设备具有触控面,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在所述触控面上间隔分布;/n其中,所述第二电极用于检测夹角信息或传输数据通信信息,所述第三电极用于检测夹角信息或传输数据通信信息,所述夹角信息为所述触控笔与所述触控设备之间的夹角的信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笔,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备主体和触控部,所述触控部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的至少一端;
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触控部背离所述设备主体的一端;
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触控部,且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间隔分布;
第三电极,所述第三电极设置于所述触控部,且所述第三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间隔分布;
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且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三电极电连接;
在所述触控笔与触控设备相配合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触控设备的第一区域形成第一电容,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触控设备的第二区域形成第二电容,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触控设备的第三区域形成第三电容,所述触控设备具有触控面,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在所述触控面上间隔分布;
其中,所述第二电极用于检测夹角信息或传输数据通信信息,所述第三电极用于检测夹角信息或传输数据通信信息,所述夹角信息为所述触控笔与所述触控设备之间的夹角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在于,在以所述触控笔的轴线为法线的平面上,所述第二电极的投影面积与所述第三电极的投影面积不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极均为环形电极,且在所述触控笔的轴线方向上间隔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极包括多个子电极,所述多个子电极并联电连接,且所述多个子电极在所述触控笔的轴线方向上间隔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笔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
在所述触控笔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的情况下,所述触控笔通过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多个子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检测所述夹角信息;
在所述触控笔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的情况下,所述触控笔通过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多个子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传输数据通信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打码电路、数据通信电路和电路切换模块,所述打码电路和所述数据通信电路分别与所述电路切换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极分别与所述电路切换模块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触控笔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
在所述触控笔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极中的至少一者通过所述电路切换模块与所述打码电路电连接;
在所述触控笔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极中的至少一者通过所述电路切换模块与所述数据通信电路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极包括多个子电极,所述多个子电极并联电连接,且所述多个子电极在所述触控笔的轴线方向上间隔分布,所述打码电路和所述数据通信电路分别与所述电路切换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和各个所述子电极分别与所述电路切换模块的第二端电连接;
在所述触控笔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打码电路根据所述夹角信息通过所述电路切换模块与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多个子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电连接;
在所述触控笔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数据通信电路根据所述夹角信息通过所述电路切换模块与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多个子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电连接。


8.一种触控笔的控制方法,所述触控笔包括设备主体和触控部,所述触控部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的至少一端;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触控部背离所述设备主体的一端;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触控部,且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间隔分布;第三电极,所述第三电极设置于所述触控部,且所述第三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间隔分布;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且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三电极电连接;在所述触控笔与触控设备相配合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触控设备的第一区域形成第一电容,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触控设备的第二区域形成第二电容,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触控设备的第三区域形成第三电容,所述触控设备具有触控面,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在所述触控面上间隔分布;其中,所述第二电极用于检测夹角信息或传输数据通信信息,所述第三电极用于检测夹角信息或传输数据通信信息,所述夹角信息为所述触控笔与所述触控设备之间的夹角的信息;
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触控笔通过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触控设备电连接的情况下,在一个通信周期内,控制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极中的至少一者在第一时间段内检测所述夹角信息,控制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极中的至少一者在第二时间段内传输所述数据通信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段和所述第二时间段为一个通信周期内不完全重叠的时间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极中的至少一者在所述第二时间段内传输所述数据通信信息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触控笔通过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触控设备电连接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电极向所述触控设备发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触控笔在所述触控设备的显示屏上的坐标。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间段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时间段之后;
所述控制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极中的至少一者在所述第二时间段内传输所述数据通信信息,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从华刘国红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