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墨锭晾晒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2668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徽墨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墨锭晾晒设备,包括支撑架、晾晒板和丝杠;所述支撑架数量为二;两个所述支撑架相对一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转动均连接有丝杠;所述第一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与丝杠啮合;两个所述滑动块相对一侧均开设有转动槽;所述滑动块通过转动槽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滑动块位于转动槽上方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贯穿滑动块;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使用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的设定,将墨锭的翻转工作进行优化,进而批量性进行翻转,相比较于现有技术中逐一翻转不仅有效地加快了翻转效率,同时还不易发生翻转错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墨锭晾晒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徽墨生产设备
,具体的说是一种墨锭晾晒设备。
技术介绍
墨作为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之一,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世界物质和技术发展史中也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墨以徽墨为代表,“徽墨”始于唐代,奚廷硅为徽墨“鼻祖”,中国徽墨业的发展,明清为鼎盛期,历史悠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现有技术中墨锭晾晒时需要在不通风、避免阳光直晒的室内晾制长达数月的时间,在晾晒期间需要对墨锭进行定期翻面,进而使墨锭晾晒更加均匀,有效避免墨锭发生形变,现有技术中用于墨锭的晾晒设备过于原始化,需要人工逐一将墨锭进行翻转,不仅需要较大的人力成本,同时手工翻转效率较低,容易遗漏,而现有技术中机械化的晾晒设备其结构较为复杂,造价较高,不适宜应用于墨锭晾晒。中国专利发布的一种多层可调式墨锭晾晒设备,专利号:2017212090900,包括放置底板,所述放置底板下侧设有行走轮,所述放置底板上侧两端设有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内侧设有调整杆,所述调整杆上设有位置调整孔,所述支撑立柱之间设有晾晒板,晾晒板一侧设有手柄,所述晾晒板通过抽拉滑轨安装在晾晒板支撑板上,所述晾晒板支撑板两端设有固定孔,晾晒板支撑板两端通过固定销安装在调整杆上的位置调整孔内,该技术可以调整晾晒板之间的距离,以调整不同的通风情况,但是该方案中墨锭在向晾晒板上进行摆放时较为麻烦,且在进行墨锭翻转时,需要人工手动进行逐一翻转不仅需要较大的人力成本,同时手工翻转效率较低,容易遗漏。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研制一种墨锭晾晒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墨锭在进行晾晒工序时,墨锭在摆放与翻转过程中需要人工进行手动摆放与翻转,在摆放与翻转时需要频繁的移动对工作人员造成较大的负担,同时其工作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技术中墨锭在进行晾晒工序时,墨锭在摆放与翻转过程中需要人工进行手动摆放与翻转,在摆放与翻转时需要频繁的移动对工作人员造成较大的负担,同时其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墨锭晾晒设备。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墨锭晾晒设备,包括支撑架、晾晒板和丝杠;所述支撑架数量为二;两个所述支撑架相对一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转动均连接有丝杠;所述第一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与丝杠啮合;两个所述滑动块相对一侧均开设有转动槽;所述滑动块通过转动槽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滑动块位于转动槽上方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贯穿滑动块;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与第二转动轴均为半圆柱形设计;所述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相对一侧均开设有弹力槽;所述弹力槽内固连有强力弹簧;所述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之间通过强力弹簧弹性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靠近第二转动轴一侧固连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内部中空设计;所述伸缩杆套接在强力弹簧外侧;所述伸缩杆远离第一转动轴侧与第二转动轴之间固连;初始状态下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在强力弹簧的作用下分离,进而使伸缩杆伸展,伸缩杆与第二滑槽内壁贴合对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起到固定作用;所述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位于两滑动块之间均固连有晾晒板;所述晾晒板分别与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相对一侧平齐;所述支撑架底部固连有动力盒;所述动力盒远离支撑架一侧转动连接有动力杆;所述动力杆贯穿两个动力盒设计;所述动力杆位于动力盒内均套接有第一伞齿轮;所述丝杠均延伸至动力盒内设置;所述丝杠位于动力盒内一端套接有第二伞齿轮;所述第一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之间相互啮合;所述动力杆位于两个动力盒相背一端均固连有转动盘;现有技术中墨锭晾晒时需要在不通风、避免阳光直晒的室内晾制长达数月的时间,在晾晒期间需要对墨锭进行定期翻面,进而使墨锭晾晒更加均匀,有效避免墨锭发生形变,现有技术中用于墨锭的晾晒设备过于原始化,需要人工逐一将墨锭进行翻转,不仅需要较大的人力成本,同时手工翻转效率较低,容易遗漏,而现有技术中机械化的晾晒设备其结构较为复杂,造价较高,不适宜应用于墨锭晾晒,工作时,将墨锭均匀排布在晾晒板上,然后通过手动转动转动盘,使与转动盘之间固连的动力杆进行转动,转动的动力杆带动第一伞齿轮在动力盒内进行转动,进而使第一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通过啮合传动,带动丝杠进行转动,丝杠进行转动进而使与丝杠之间啮合的滑动块在第一滑槽内进行上下滑动,进而调节晾晒板的位置,当需要对墨锭进行翻转时,首先将第二转动轴以及与第二转动轴之间固连的晾晒板向第二滑槽内压制,使伸缩杆以及强力弹簧压缩入转动槽内,当第二转动杆进入转动槽内后,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对晾晒板上的墨锭进行夹紧固定,此时转动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进而使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调换位置,松开压制的强力弹簧,强力弹簧将第一转动轴沿第二滑槽向上弹起,进而带动伸缩杆伸展在第二滑槽内扩展,进而起到固定作用,此时墨锭翻转在第二转动轴上固连的晾晒板上,通过使用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的设定,将墨锭的翻转工作进行优化,进而批量性进行翻转,相比较于现有技术中逐一翻转不仅有效地加快了翻转效率,同时还不易发生错漏,同时晾晒装置结构较为简单,易于维修,而使用丝杠配合转动盘转动进行带动晾晒板进行上下移动的设定,还可以有效地降低墨锭摆放工作的劳动强度,同时还可以自由调节量晾晒板之间的间距,进而便于墨锭之间通风的效果。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侧壁均匀齿状设计;所述滑动块靠近支撑架一侧均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T”形设计;所述第三滑槽内滑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T”形设计;所述连接块与第三滑槽之间通过弹簧弹性连接;两个所述滑动块相背一侧均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与第三滑槽导通设计;所述连接块上固连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延伸至第一空腔内设计;两个所述滑动块相背一侧均转动连接有转换阀;所述转换阀延伸至第一空腔内设计;所述转换阀位于第一空腔内固连有挤压杆;所述转换阀通过转动带动挤压杆挤压移动杆,进而使移动杆带动连接块在第三滑槽内进行滑动;工作时,转动转换阀,进而使转换阀带动挤压杆在第一空腔内进行转动,转动的挤压杆对移动杆起到挤压、推动作用,进而使移动杆带动与移动杆之间固连的连接块在第三滑槽内进行滑动,滑动的移动块突出于第三滑槽,并与第一滑槽侧壁之间的齿槽相啮合,同时连接块向第三滑槽外移动,还使滑动块与丝杠之间分离,初始状态下当晾晒板位置固定后,将转换阀均转动,进而使滑动块与丝杠之间分离,可以有效地避免误碰转动盘,进而导致晾晒板发生滑动的几率,同时当需要进行调节晾晒板之间的间距时,通过将转换阀复位,进而使受挤压杆挤压的移动杆和连接块在弹簧的弹性作用下复位,进而使滑动块与第一滑槽之间分离,并与丝杠之间啮合,此时转动转动盘,即可带动丝杠进行转动,进而调节晾晒板之间的间距。优选的,两个所述滑动块相对一侧均开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与第三滑槽导通;所述连接块靠近第二空腔一侧固连有辅助杆;所述辅助杆“L”形设计;所述辅助杆均延伸至第二空腔内设计;所述第二空腔内转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贯穿第一转动轴设计;所述传动杆位于第二空腔内一侧齿状设计;所述辅助杆靠近传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墨锭晾晒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0)、晾晒板(20)和丝杠(11);所述支撑架(10)数量为二;两个所述支撑架(10)相对一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转动均连接有丝杠(11);所述第一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动块(30);所述滑动块(30)与丝杠(11)啮合;两个所述滑动块(30)相对一侧均开设有转动槽;所述滑动块(30)通过转动槽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31);所述滑动块(30)位于转动槽上方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贯穿滑动块(30);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32);所述第一转动轴(31)与第二转动轴(32)均为半圆柱形设计;所述第一转动轴(31)和第二转动轴(32)相对一侧均开设有弹力槽;所述弹力槽内固连有强力弹簧;所述第一转动轴(31)和第二转动轴(32)之间通过强力弹簧弹性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31)靠近第二转动轴(32)一侧固连有伸缩杆(33);所述伸缩杆(33)内部中空设计;所述伸缩杆(33)套接在强力弹簧外侧;所述伸缩杆(33)远离第一转动轴(31)侧与第二转动轴(32)之间固连;初始状态下第一转动轴(31)和第二转动轴(32)在强力弹簧的作用下分离,进而使伸缩杆(33)伸展,伸缩杆(33)与第二滑槽内壁贴合对第一转动轴(31)和第二转动轴(32)起到固定作用;所述第一转动轴(31)和第二转动轴(32)位于两滑动块(30)之间均固连有晾晒板(20);所述晾晒板(20)分别与第一转动轴(31)和第二转动轴(32)相对一侧平齐;所述支撑架(10)底部固连有动力盒(40);所述动力盒(40)远离支撑架(10)一侧转动连接有动力杆(41);所述动力杆(41)贯穿两个动力盒(40)设计;所述动力杆(41)位于动力盒(40)内均套接有第一伞齿轮(42);所述丝杠(11)均延伸至动力盒(40)内设置;所述丝杠(11)位于动力盒(40)内一端套接有第二伞齿轮(43);所述第一伞齿轮(42)和第二伞齿轮(43)之间相互啮合;所述动力杆(41)位于两个动力盒(40)相背一端均固连有转动盘(4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墨锭晾晒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0)、晾晒板(20)和丝杠(11);所述支撑架(10)数量为二;两个所述支撑架(10)相对一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转动均连接有丝杠(11);所述第一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动块(30);所述滑动块(30)与丝杠(11)啮合;两个所述滑动块(30)相对一侧均开设有转动槽;所述滑动块(30)通过转动槽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31);所述滑动块(30)位于转动槽上方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贯穿滑动块(30);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32);所述第一转动轴(31)与第二转动轴(32)均为半圆柱形设计;所述第一转动轴(31)和第二转动轴(32)相对一侧均开设有弹力槽;所述弹力槽内固连有强力弹簧;所述第一转动轴(31)和第二转动轴(32)之间通过强力弹簧弹性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31)靠近第二转动轴(32)一侧固连有伸缩杆(33);所述伸缩杆(33)内部中空设计;所述伸缩杆(33)套接在强力弹簧外侧;所述伸缩杆(33)远离第一转动轴(31)侧与第二转动轴(32)之间固连;初始状态下第一转动轴(31)和第二转动轴(32)在强力弹簧的作用下分离,进而使伸缩杆(33)伸展,伸缩杆(33)与第二滑槽内壁贴合对第一转动轴(31)和第二转动轴(32)起到固定作用;所述第一转动轴(31)和第二转动轴(32)位于两滑动块(30)之间均固连有晾晒板(20);所述晾晒板(20)分别与第一转动轴(31)和第二转动轴(32)相对一侧平齐;所述支撑架(10)底部固连有动力盒(40);所述动力盒(40)远离支撑架(10)一侧转动连接有动力杆(41);所述动力杆(41)贯穿两个动力盒(40)设计;所述动力杆(41)位于动力盒(40)内均套接有第一伞齿轮(42);所述丝杠(11)均延伸至动力盒(40)内设置;所述丝杠(11)位于动力盒(40)内一端套接有第二伞齿轮(43);所述第一伞齿轮(42)和第二伞齿轮(43)之间相互啮合;所述动力杆(41)位于两个动力盒(40)相背一端均固连有转动盘(4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墨锭晾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侧壁均匀齿状设计;所述滑动块(30)靠近支撑架(10)一侧均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T”形设计;所述第三滑槽内滑动连接有连接块(34);所述连接块(34)“T”形设计;所述连接块(34)与第三滑槽之间通过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国平汪楠汪敏汪尊芳
申请(专利权)人:绩溪县曹素功敏楠氏墨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