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槽车充装管道余液余气回收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02585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槽车充装管道余液余气回收系统和方法,用于回收槽车充装后管道内的余液余气,属于低温液体储存运输技术领域;该回收系统包括储罐和槽车,所述储罐连通有气相充装管路和液相充装管路,所述气相充装管路和液相充装管路分别通过第一充装软管和第二充装软管与槽车连通,所述第一充装软管和第二充装软管还分别通过余气回收管路和余液回收管路与缓冲罐连通,所述余气回收管路上设有余气回收阀,所述余液回收管路上设有余液回收阀,所述缓冲罐出口端连接原料气管路或者外供管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回收系统能够让充装软管内的余气余液安全泄压,避免了余气余液的瞬间释放,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同时将余气余液进行了回收,节约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槽车充装管道余液余气回收系统和方法
一种槽车充装管道余液余气回收系统和方法,用于回收槽车充装后管道内的余液余气,属于低温液体储存运输

技术介绍
低温液态产品如液氮、液氢等,需要通过充装系统充装到槽车内,再运输到使用现场使用;现有技术中,当槽车充装完毕后,充装泵管道和充装软管内留有余液和余气,通常是通过打开排液阀和排气阀向外排放,无法回收造成浪费;此外,充装泵管道和充装软管内压力较高,温度较低,瞬间释放,操作稍有不慎会冻伤操作人员,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还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同时,由于瞬间释放噪音大,释放浓度较高时会对人造成伤害,长时间接触还会造成职业病等危害,影响人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槽车充装管道余液余气回收系统和方法,能够让充装软管内的余气余液安全泄压,避免了余气余液的瞬间释放,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和对操作人员的危害,提高了操作的安全系数,确保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还将余气余液进行了回收,杜绝了浪费,节约了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槽车充装管道余液余气回收系统,包括储罐和槽车,所述储罐连通有气相充装管路和液相充装管路,所述气相充装管路和液相充装管路上分别设有装车进气阀和装车进液阀,所述气相充装管路和液相充装管路分别通过第一充装软管和第二充装软管与槽车连通,所述第一充装软管上设有槽车进气阀,所述第二充装软管上设有槽车进液阀,所述第一充装软管和第二充装软管还分别通过余气回收管路和余液回收管路与缓冲罐连通,所述余气回收管路上设有余气回收阀,所述余液回收管路上设有余液回收阀,所述缓冲罐出口端连接原料气管路或者外供管路。作为优选,所述气相充装管路进口端设有储罐气相阀门。作为优选,所述液相充装管路进口端设有储罐液相阀门,所述液相充装管路出口端还设有装车泵。作为优选,所述缓冲罐出口端设有第一减压阀,并经减压后连接原料气管路。作为优选,所述外供管路上设有汽化器和第二减压阀。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槽车充装管道余液余气回收方法,包括以下内容:在槽车充装完毕后,关闭装车进气阀和装车进液阀,打开余气回收阀和余液回收阀,使第一充装软管和第二充装软管内的余气和余液安全回收到缓冲罐,根据需要打开第一减压阀,使回收的余气和余液减压后进入原料气管路回收为原料,或者进入外供管路,经过汽化器后打开第二减压阀向外供应,最后拆卸第一充装软管和第二充装软管。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使充装软管与缓冲罐连通,让充装软管内的余气余液安全泄压,避免了余气余液的瞬间释放,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和对操作人员的危害,提高了操作的安全系数,确保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还将余气余液进行了回收,杜绝了浪费,节约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储罐,2-气相充装管路,201-储罐气相阀门,202-装车进气阀,3-液相充装管路,301-储罐液相阀门,302-装车进液阀,303-装车泵,4-第一充装软管,401-槽车进气阀,5-第二充装软管,501-槽车进液阀,6-槽车,7-余气回收管路,701-余气回收阀,8-余液回收管路,801-余液回收阀,9-缓冲罐,10-原料气管路,11-第一减压阀,12-外供管路,13-汽化器,14-第二减压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槽车充装管道余液余气回收系统,包括储罐1和槽车6,所述储罐1连通有气相充装管路2和液相充装管路3,所述气相充装管路2和液相充装管路3上分别设有装车进气阀202和装车进液阀302,所述气相充装管路2进口端设有储罐气相阀门201,所述液相充装管路3进口端设有储罐液相阀门301,所述液相充装管路3出口端还设有装车泵303;所述气相充装管路2和液相充装管路3分别通过第一充装软管4和第二充装软管5与槽车6连通,所述第一充装软管4上设有槽车进气阀401,所述第二充装软管5上设有槽车进液阀501,所述第一充装软管4和第二充装软管5还分别通过余气回收管路7和余液回收管路8与缓冲罐9连通,所述余气回收管路7上设有余气回收阀701,所述余液回收管路8上设有余液回收阀801,所述缓冲罐9的一个出口端设有第一减压阀11,并经减压后连接原料气管路10,所述缓冲罐9的另一个出口端连接外供管路12,所述外供管路12上设有汽化器13和第二减压阀14。本实施例所述的回收系统工作流程为:将气相充装管路2和液相充装管路3的尾端分别连接第一充装软管4和第二充装软管5,使气相充装管路2和液相充装管路3与槽车6连接,然后打开罐气相阀门201、储罐液相阀门301、装车进气阀202和装车进液阀302,向槽车6内充装液体和气体;在槽车6充装完毕后,关闭储罐气相阀门201、储罐液相阀门301、装车进气阀202和装车进液阀302,打开余气回收阀701和余液回收阀801,使第一充装软管4和第二充装软管5内的余气和余液安全回收到缓冲罐9,回到缓冲罐9内的余气和余液有两种路径,根据需要进行选择,第一种是打开第一减压阀11,使回收的余气和余液减压后进入原料气管路10回收为原料使用,第二种是从缓冲罐9出来进入外供管路12,经过汽化器13后打开第二减压阀14向外供应给客户,最后拆卸第一充装软管4和第二充装软管5,完成槽车6充装作业。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槽车充装管道余液余气回收方法,包括以下内容:在槽车6充装完毕后,关闭装车进气阀202和装车进液阀302,打开余气回收阀701和余液回收阀801,使第一充装软管4和第二充装软管5内的余气和余液安全回收到缓冲罐9,根据需要打开第一减压阀11,使回收的余气和余液减压后进入原料气管路10回收为原料,或者进入外供管路12,经过汽化器13后打开第二减压阀14向外供应,最后拆卸第一充装软管4和第二充装软管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槽车充装管道余液余气回收系统,包括储罐(1)和槽车(6),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罐(1)连通有气相充装管路(2)和液相充装管路(3),所述气相充装管路(2)和液相充装管路(3)上分别设有装车进气阀(202)和装车进液阀(302),所述气相充装管路(2)和液相充装管路(3)分别通过第一充装软管(4)和第二充装软管(5)与槽车(6)连通,所述第一充装软管(4)上设有槽车进气阀(401),所述第二充装软管(5)上设有槽车进液阀(501),所述第一充装软管(4)和第二充装软管(5)还分别通过余气回收管路(7)和余液回收管路(8)与缓冲罐(9)连通,所述余气回收管路(7)上设有余气回收阀(701),所述余液回收管路(8)上设有余液回收阀(801),所述缓冲罐(9)出口端连接原料气管路(10)或者外供管路(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槽车充装管道余液余气回收系统,包括储罐(1)和槽车(6),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罐(1)连通有气相充装管路(2)和液相充装管路(3),所述气相充装管路(2)和液相充装管路(3)上分别设有装车进气阀(202)和装车进液阀(302),所述气相充装管路(2)和液相充装管路(3)分别通过第一充装软管(4)和第二充装软管(5)与槽车(6)连通,所述第一充装软管(4)上设有槽车进气阀(401),所述第二充装软管(5)上设有槽车进液阀(501),所述第一充装软管(4)和第二充装软管(5)还分别通过余气回收管路(7)和余液回收管路(8)与缓冲罐(9)连通,所述余气回收管路(7)上设有余气回收阀(701),所述余液回收管路(8)上设有余液回收阀(801),所述缓冲罐(9)出口端连接原料气管路(10)或者外供管路(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槽车充装管道余液余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相充装管路(2)进口端设有储罐气相阀门(2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槽车充装管道余液余气回收系统,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爱华陈永纲刘丽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裕隆气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