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更换刀片的折叠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2513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08
一种可更换刀片的折叠刀,包括手柄、可枢转地连接到手柄的壳体、以及位于壳体内部的刀架。该壳体适于相对于手柄在打开位置和至少部分地被收纳在该手柄内的折叠位置之间枢转。该壳体还包括出刀口。上述刀架适于可拆卸地安装刀片,并适于相对于壳体移动,从而使得所述刀片在伸出出刀口的出刀位置和缩入壳体的收刀位置之间移动。刀架具有主体、以及从该主体沿着大体上相反的方向分别伸出的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折叠刀不但兼具可更换刀片功能和刀片伸缩功能,而且包含上述功能的壳体部分的体积非常小,非常有利于用户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更换刀片的折叠刀
本技术涉及手持式的折叠刀,特别是能够更换刀片的折叠刀。
技术介绍
工具刀是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手工工具,其中部分的工具刀被设计为可以折叠,从而在不使用时可以将包含刀片的壳体折叠收纳到手柄中以节省空间。出于其使用时间长和强度大等的考虑,某些工具刀被设计成可以更换刀片,从而在现有刀片已经因为使用而过渡磨损之后可以方便地由用户更换,而无需再购买整把工具刀。另外,为了携带的方便及安全性考虑,某些工具刀还被设计为刀片可以收缩进入工具刀的壳体内,从而在不使用的时候刀锋不会伤到人,也减小了整把工具刀的体积。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某些可更换刀片的折叠刀体积较大,特别是其用于容纳推刀结构和更换刀片结构的壳体部分。较大的体积使得用户在使用折叠刀的时候不那么得心应手,影响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改进的可更换刀片的折叠刀,其克服或者至少改善了上述的技术问题。在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更换刀片的折叠刀,包括手柄、可枢转地连接到手柄的壳体、以及位于壳体内部的刀架。该壳体适于相对于手柄在打开位置和至少部分地被收纳在该手柄内的折叠位置之间枢转。该壳体还包括出刀口。上述刀架适于可拆卸地安装刀片,并适于相对于壳体移动,从而使得所述刀片在伸出出刀口的出刀位置和缩入壳体的收刀位置之间移动。刀架具有主体、以及从该主体沿着大体上相反的方向分别伸出的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优选地,主体大体上为片状,且与安装到刀架的刀片大体平行。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分别与主体大体上垂直。更优选地,刀架还具有第三凸缘,其沿着与第二凸缘大体相同的方向从主体伸出。第三凸缘、第二凸缘和主体共同构成容纳刀片的刀片槽。在优选实施方式的一个变化形式中,手柄包括相互扣合的两个半壳。壳体于其折叠位置上大体位于两个半壳之间,且两个半壳中的至少其中一个还配置有用于储存刀片的储刀架。优选地,手柄还包括手柄盖。该手柄盖可枢转地连接到两个半壳,从而能够露出或者隐藏储刀架。可替代地或者附加地,手柄还包括一端固定在两个半壳的其中一个上的弹片。该弹片的另一端是自由端,适于对处于折叠位置的壳体进行偏压。在优选实施方式的另一个变化形式中,刀架还具有第四凸缘,其沿着与第二凸缘大体相同的方向从主体伸出。第四凸缘适于与刀片卡接从而锁定刀片。在优选实施方式的再一个变化形式中,第一凸缘和所述第二凸缘分别在主体的、沿着主体的宽度方向隔开的两个边缘处连接到主体。本技术中的折叠刀不但兼具可更换刀片功能和刀片伸缩功能,而且包含上述功能的壳体部分的体积非常小,非常有利于用户的使用。这样的折叠刀不但使得用户进行切割时更加就手,而且精准度更高。具体来说,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壳体的鼻部尺寸能减小,具体而言是其厚度能明显缩小。另外,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刀片从壳体的出刀口伸出时大概位于壳体的整个厚度的中间位置,这使得用户在使用折叠刀的时候手感更好,更容易准确地进行切割。附图说明参照本说明书的余下部分和附图可以对本技术的性能和优点作进一步的理解;这些附图中同一个组件的标号相同。在某些情况下,子标记被放在某个标号与连字符后面以表示许多相似组件的其中一个。当提到某个标号但没有特别写明某一个已有的子标记时,就是指所有这些类似的组件。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折叠刀处于其打开状态时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的折叠刀从底部观察时的立体图。图3是图1中的折叠刀的爆炸图。图4a-4c分别是图1中的折叠刀中刀架及相关部件被单独示出时,不同角度下观察的立体图。图5是图1中的折叠刀沿着A平面观察到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例使用了结构精简、且充分利用空间的刀架用于折叠刀的刀片更换和推刀功能。从以下的叙述可以轻易得知本技术的各个实施例所提供的其它不同的好处和优点。来看图1至图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折叠刀具有壳体20和手柄22。壳体20通过枢轴32可枢转地连接到手柄22,并且可以在打开位置(如图1所示)以及折叠位置(未示出)之间移动。为了在折叠刀的折叠状态下收纳壳体20,手柄22包括两个半壳22a和22b,它们扣合时所定义的内部空间(未示出)大体上容纳处于折叠位置的壳体20。上述的折叠刀的基本结构和其切割功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在此不再赘述。壳体20和手柄22在折叠刀处于打开位置时的长度方向定义了整把折叠刀的长度方向,而为了叙述的方便,将图1中所述的折叠刀的最上面部分(即靠近推刀钮24的部分)定义为顶部,而最下面部分定义为底部。以下所称的刀片28的宽度方向指平行于上述顶部和底部彼此之间距离方向的方向。折叠刀的靠近出刀口62的一端定义为前端,而手柄22靠近按钮41的一端定义为末端。手柄22的两个半壳22a和22b具有大致对称的形状,并且由螺丝(未示出)以及枢轴32连接到一起。上述的手柄22的内部空间除了用于收纳处于折叠位置的壳体20之外,还容纳有多块备用刀片38(见图2和图3)。这些备用刀片38由储刀架42保持。储刀架42具有大体上片状的形状,其长度和备用刀片38相若,但是宽度只有备用刀片38的大约一半。储刀架42通过多颗螺丝45固定到手柄22的半壳22b,但它们之间留有间隙,以容纳备用刀片38。具体而言,如图3最清楚地示出的,储刀架42的主体42c呈薄片状,但在其底缘伸出一支持片42b,该支持片42b接触半壳22b。当备用刀片38被容纳在主体42c和半壳22b之间时,备用刀片38同时被支撑在支持片42b上。另外,从储刀架42的主体42c中间位置伸出一弹片42a,其对备用刀片38产生横向偏置力,从而将备用刀片38偏压并压紧在半壳22b,不会产生意外的滑动或脱落。参见图2和图3。在手柄22的内部空间中,还具有大体为长条形的弹片39。该弹片39被安装到半壳22a,也就是与储刀架42所在的不同的半壳上。半壳22a上形成有长方形凹糟46,其用于形状匹配并容纳弹片39的、具有相同长方形状的一端。弹片39的这一端通过两颗螺丝48固定到半壳22a上。弹片40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不与任何部件固定。弹片39的自由端对处于折叠位置的壳体20产生偏置力,从而将壳体20偏压并压紧在半壳22b上,不会产生意外的滑动或脱出。另外,手柄22的顶部还具有手柄盖30,其可枢转地连接到两个半壳22a和22b。具体而言,图3中示出了手柄盖30的前端一体化地形成有枢轴30a。与此同时,两个半壳22a和22b各自具有枢转部44,它们各自形成了轴孔44a,以容纳枢轴30a的两端。当两个半壳22a和22b组装到一起的时候,它们的枢转部44之间具有间隔,恰好容纳手柄盖30的枢轴30a,从而使得手柄盖30可枢转地连接到两个半壳22a和22b。手柄盖30的末端则一体化地形成有上述的按钮41,该按钮41具有弹性,用于将手柄盖30的末端(具有钩状)形状锁定到两个半壳22a和22b的锁定部43上。用户通过按压按钮41,可以使得手柄盖30的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更换刀片的折叠刀,包括/n手柄;/n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手柄的壳体;该壳体适于相对于所述手柄在打开位置和至少部分地被收纳在该手柄内的折叠位置之间枢转;该壳体还包括出刀口;以及/n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刀架;该刀架适于可拆卸地安装刀片,并适于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从而使得所述刀片在伸出所述出刀口的出刀位置和缩入所述壳体的收刀位置之间移动;/n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架具有主体、以及从该主体沿着大体上相反的方向分别伸出的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更换刀片的折叠刀,包括
手柄;
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手柄的壳体;该壳体适于相对于所述手柄在打开位置和至少部分地被收纳在该手柄内的折叠位置之间枢转;该壳体还包括出刀口;以及
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刀架;该刀架适于可拆卸地安装刀片,并适于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从而使得所述刀片在伸出所述出刀口的出刀位置和缩入所述壳体的收刀位置之间移动;
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架具有主体、以及从该主体沿着大体上相反的方向分别伸出的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大体上为片状,且与安装到所述刀架的刀片大体平行;所述第一凸缘和所述第二凸缘分别与主体大体上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架还具有第三凸缘;该第三凸缘沿着与所述第二凸缘大体相同的方向从所述主体伸出;所述第三凸缘、所述第二凸缘和所述主体共同构成容纳所述刀片的刀片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本仁陈浩
申请(专利权)人:创科无线普通合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