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帽拆卸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2469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极帽拆卸组件,拆卸齿轮设置在上限位件和下限位件之间,上限位件、下限位件和拆卸齿轮上均设有用于容纳上盖和下盖的中心通孔,上盖与下盖固定连接,上盖和下盖上均设有供电极帽通过的中心通孔,卡爪安装在上盖和下盖之间,拆卸齿轮的内周壁设有限位槽,卡爪的离心端嵌入该限位槽内,卡爪的离心端与该限位槽为间隙配合,卡爪的向心端设有用于卡紧电极帽的卡持部,上盖、下盖的外周壁与上限位件、下限位件的内周壁之间设有用于产生摩擦力以使卡爪伸出的阻尼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隐藏式的阻尼设计,结构紧凑,易更换,方便维护保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极帽拆卸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拆帽机上对焊枪上电极帽进行拆卸的电极帽拆卸组件。
技术介绍
在汽车厂以及零部件厂生产中,应用到大量点焊连接方式,在点焊过程中,电极的磨损非常大。因此为了保证焊点质量,需要定期更换电极帽。电极杆与电极帽通过锥形面紧密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导电体并阻止电极杆中的冷却水溢出。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号为:201410493827.0,公开号为CN104259642A)公开了一种电极帽修磨更换设备,采用阻尼机构制动时与所述上盖接触并发生摩擦,使所述上盖相对于所述拆卸齿轮减速,进而使所述卡爪的近心端伸入所述拆卸孔、并卡紧所述电极帽。其阻尼机构包括前阻尼机构、后阻尼机构,前阻尼机构、后阻尼机构分别位于上盖的两端,前阻尼机构连接气缸,零件数量多,结构复杂,不方便维护保养。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易更换,方便维护保养的电极帽拆卸组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极帽拆卸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限位件、下限位件、上盖、下盖、拆卸齿轮和至少3个卡爪,所述拆卸齿轮设置在所述上限位件和所述下限位件之间,所述上限位件、所述下限位件和所述拆卸齿轮上均设有用于容纳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的中心通孔,所述上盖的外周壁与所述上限位件的内周壁为间隙配合,所述下盖的外周壁与所述下限位件的内周壁为间隙配合,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固定连接,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上均设有供电极帽通过的中心通孔,所述卡爪的中部通过销轴安装在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之间,所述拆卸齿轮的内周壁均布有至少3个与所述卡爪数量相同的限位槽,所述卡爪的离心端嵌入该限位槽内,所述卡爪的离心端与该限位槽为间隙配合,所述卡爪的向心端设有用于卡紧电极帽的卡持部,所述上盖的外周壁与所述上限位件的内周壁之间设有用于产生摩擦力以使所述卡爪伸出的阻尼机构;或者所述下盖的外周壁与所述下限位件的内周壁之间设有用于产生摩擦力以使所述卡爪伸出的阻尼机构;或者所述上盖的外周壁与所述上限位件的内周壁之间,以及下盖的外周壁与所述下限位件的内周壁之间均设有用于产生摩擦力以使所述卡爪伸出的阻尼机构。可选的是,所述阻尼机构包括压缩弹簧和阻尼柱,所述上盖和/或下盖的外周壁上设有盲孔,所述压缩弹簧和所述阻尼柱设置在该盲孔内。可选的是,所述卡爪的数量为3个。可选的是,所述上盖与下盖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可选的是,所述上限位件和下限位件为铜轴承。可选的是,所述销轴是两头小中间大的阶梯轴,所述销轴的上端嵌入所述上盖的通孔内,所述销轴的中部贯穿所述卡爪中部的通孔,所述销轴的下端嵌入所述下盖的通孔内。可选的是,所述销轴的上端与所述上盖的通孔为间隙配合,所述销轴的中部与所述卡爪中部的通孔为间隙配合,所述销轴的下端与所述下盖的通孔为间隙配合。可选的是,所述卡持部用于卡紧电极帽的咬合面上设有至少一条棘齿状条纹。可选的是,所述卡爪的卡持部的位置被设置为偏离所述拆卸齿轮圆心与所述销轴圆心的连线。可选的是,所述卡持部的竖向长度使其能伸出所述上盖和/或下盖的中心通孔外。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技术采用隐藏式的阻尼设计,结构紧凑,易更换,方便维护保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极帽拆卸组件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电极帽拆卸组件的纵向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电极帽拆卸组件的上盖、下盖、卡爪和销轴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电极帽拆卸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电极帽拆卸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盖被拆下;图6为图5所示电极帽拆卸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1,此时卡爪处于缩回状态;图7为图5所示电极帽拆卸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2;此时卡爪处于卡紧状态;图8为本技术电极帽拆卸组件的卡爪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照图1至图8,本技术提供的电极帽拆卸组件包括上限位件21、下限位件22、上盖31、下盖32、拆卸齿轮1和至少3个卡爪5,所述拆卸齿轮1设置在上限位件21和下限位件22之间,上限位件21、下限位件22和拆卸齿轮1上均设有用于容纳上盖31和下盖32的中心通孔,所述上盖31的外周壁与所述上限位件21的内周壁为间隙配合,所述下盖32的外周壁与所述下限位件33的内周壁为间隙配合,所述上盖31的外周壁与所述上限位件的内周壁21之间设有阻尼机构,所述下盖32的外周壁与所述下限位件22的内周壁之间设有阻尼机构。所述上盖31与下盖32固定连接,所述上盖31和下盖32上均设有供电极帽通过的中心通孔,所述卡爪5的中部通过销轴7安装在上盖和下盖之间,所述卡爪5朝向拆卸齿轮1圆心的一端为向心端,卡爪5背离拆卸齿轮1圆心的一端为离心端,所述拆卸齿轮1的内周壁均布有至少3个与所述卡爪5数量相同的限位槽10,所述卡爪5的离心端嵌入该限位槽内10,卡爪5的离心端与限位槽10为间隙配合,所述卡爪的向心端设有用于卡紧电极帽4的卡持部52。所述阻尼机构包括压缩弹簧61和阻尼柱62,所述上盖31和/或的外周壁上设有一盲孔300,所述压缩弹簧61和阻尼柱62设置在该盲孔300内。在压缩弹簧61的弹力作用下,阻尼柱62的一端压靠在上限位件21、下限位件22的内周壁,在上盖31与上限位件21发生相对转动,以及下盖32与下限位件22发生相对转动时产生摩擦力,这个摩擦力在发生相对转动时是恒定的。优选地,所述卡爪5的数量为3个。所述上盖31和下盖32通过内六角螺栓8固定连接。所述上限位件21和下限位件22为铜轴承。所述上限位件21和下限位件22上均设有多个用于与拆帽机机座连接的安装孔200。拆卸齿轮1的上端面与上限位件21之间为间隙配合,拆卸齿轮1的下端面与下限位件22之间为间隙配合,也就是说,上限位件21和下限位件22共同限制拆卸齿轮1的轴向移动。拆卸齿轮1的中部通过卡爪5、销轴7、上盖31、下盖32的共同作用,以限制拆卸齿轮1的径向移动。进一步地,所述卡持部52用于卡紧电极帽4的咬合面上设有多条棘齿状条纹521,保证电极帽抓入深度,增加卡爪卡持部52和电极帽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打滑,提供拆帽成功率。所述卡持部52的竖向长度使其能伸出上盖31和/或下盖32的中心通孔外,卡持部52加长设计,能够满足更多结构复杂的焊枪进行拆帽。上盖31和/或下盖32的中心通孔对应于所述卡持部52处具有用于避让卡持部52活动的缺口。所述上盖31和/或下盖32的相向内侧面对应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卡爪5的凹槽321。当电极帽进行拆卸时,为了使电极帽锥度和电极杆锥度脱离,首先需要大的拆帽扭矩,将电极帽和电极杆锥度配合力释放;当电极帽发生相对转动后,只需要提供小的拆帽扭矩带动电极帽继续旋转,使得电极帽锥度和电极杆锥度脱离,实现拆帽。现有的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极帽拆卸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限位件、下限位件、上盖、下盖、拆卸齿轮和至少3个卡爪,所述拆卸齿轮设置在所述上限位件和所述下限位件之间,所述上限位件、所述下限位件和所述拆卸齿轮上均设有用于容纳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的中心通孔,所述上盖的外周壁与所述上限位件的内周壁为间隙配合,所述下盖的外周壁与所述下限位件的内周壁为间隙配合,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固定连接,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上均设有供电极帽通过的中心通孔,所述卡爪的中部通过销轴安装在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之间,所述拆卸齿轮的内周壁均布有至少3个与所述卡爪数量相同的限位槽,所述卡爪的离心端嵌入该限位槽内,所述卡爪的离心端与该限位槽为间隙配合,所述卡爪的向心端设有用于卡紧电极帽的卡持部,/n所述上盖的外周壁与所述上限位件的内周壁之间设有用于产生摩擦力以使所述卡爪伸出的阻尼机构;/n或者所述下盖的外周壁与所述下限位件的内周壁之间设有用于产生摩擦力以使所述卡爪伸出的阻尼机构;/n或者所述上盖的外周壁与所述上限位件的内周壁之间,以及下盖的外周壁与所述下限位件的内周壁之间均设有用于产生摩擦力以使所述卡爪伸出的阻尼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极帽拆卸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限位件、下限位件、上盖、下盖、拆卸齿轮和至少3个卡爪,所述拆卸齿轮设置在所述上限位件和所述下限位件之间,所述上限位件、所述下限位件和所述拆卸齿轮上均设有用于容纳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的中心通孔,所述上盖的外周壁与所述上限位件的内周壁为间隙配合,所述下盖的外周壁与所述下限位件的内周壁为间隙配合,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固定连接,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上均设有供电极帽通过的中心通孔,所述卡爪的中部通过销轴安装在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之间,所述拆卸齿轮的内周壁均布有至少3个与所述卡爪数量相同的限位槽,所述卡爪的离心端嵌入该限位槽内,所述卡爪的离心端与该限位槽为间隙配合,所述卡爪的向心端设有用于卡紧电极帽的卡持部,
所述上盖的外周壁与所述上限位件的内周壁之间设有用于产生摩擦力以使所述卡爪伸出的阻尼机构;
或者所述下盖的外周壁与所述下限位件的内周壁之间设有用于产生摩擦力以使所述卡爪伸出的阻尼机构;
或者所述上盖的外周壁与所述上限位件的内周壁之间,以及下盖的外周壁与所述下限位件的内周壁之间均设有用于产生摩擦力以使所述卡爪伸出的阻尼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帽拆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机构包括压缩弹簧和阻尼柱,所述上盖和/或下盖的外周壁上设有盲孔,所述压缩弹簧和所述阻尼柱设置在该盲孔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军良杨贤德黄航义李才华王初一冷妍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极动焊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