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印机平台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01805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打印机平台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使用时,抽风机启动以使负压管处在分区表面上的开口产生吸力,将待打印载体放置在打印平台上,负压管便可将待打印载体吸附住,防止待打印载体发生位移;由电磁气阀控制负压管是否与抽风管连通并产生吸力,当需要控制某个分区产生吸力时,只需控制该分区的负压管对应的电磁气阀打开即可;同理当需要关闭某分区的吸力时,只需控制该分区的负压管对应的电磁气阀关闭即可;或在打印完成后需要取下打印好的载体时,关闭所有电磁气阀即可关闭各分区的吸力,从而顺利地取下载体;以上实现分区控制打印平台上的吸力的产生,便可适应于各种尺寸的待打印载体的固定吸附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打印机平台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
,具体涉及一种打印机平台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打印设备可以分为普通打印机、平板打印机和喷绘机等,普通打印机用于一般纸介质打印,平板打印机用于立体产品表面打印,喷绘机用于大型纸张或卷材的打印。目前的打印机中,待打印载体放置在打印平台上容易发生位移,从而使得打印中途可能出现载体位移导致的打印错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打印机平台系统,可使得打印平台上的待打印载体更加稳定。一种打印机平台系统,包括打印平台,所述打印平台上包括有多个分区;还包括抽风管和负压管;所述负压管与所述抽风管连通,所述抽风管接在抽风机上;所述负压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在所述分区表面上,每个所述分区表面上包括至少一个负压管开口;所述负压管与所述抽风管的连通管路中设有电磁气阀。进一步的,所述负压管与所述抽风管通过通风管连通,所述通风管的管路中设置所述电磁气阀。进一步的,还包括辅助风筒,所述抽风管与所述辅助风筒连通,两个以上所述负压管与所述辅助风筒连通,抽风管与辅助风筒的连通管路中设置所述电磁气阀。进一步的,所述抽风管与所述辅助风筒通过通风管连通,所述通风管的管路中设置所述电磁气阀。进一步的,所述打印平台上方设有升降机,所述升降机的升降杆上设置有定位器。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器包括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互相呈90°设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抽风机启动以抽动抽风管内的空气,由于抽风管与负压管连通,因此负压管内的空气也被抽动,负压管处在分区表面上的开口处便会产生吸力,将待打印载体放置在打印平台上,负压管便可将待打印载体吸附住,防止待打印载体发生位移;同时,每一个负压管是否与抽风管连通并产生吸力,由电磁气阀控制,当某负压管对应的电磁气阀开启时,该负压管则产生吸力将待打印载体吸附住,在打印过程中待打印载体不会发生位移,打印效果更佳;也可通过控制某电磁气阀关闭而控制对应的负压管停止产生吸力;当需要控制某个分区产生吸力时,只需控制该分区的负压管对应的电磁气阀打开即可;同理当需要关闭某分区的吸力时,只需控制该分区的负压管对应的电磁气阀关闭即可;或在打印完成后需要取下打印好的载体时,关闭所有电磁气阀即可关闭各分区的吸力,从而顺利地取下载体;以上实现分区控制打印平台上的吸力的产生,便可适应于各种尺寸的待打印载体的固定吸附工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部分区域的内部结构仰视剖视图;图3为图2的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部分区域的内部结构仰视剖视图;图6为图5的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另一角度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一种打印机平台系统,如图1~3所示,包括打印平台1,所述打印平台1上包括有多个分区101;还包括抽风管2和负压管102;所述负压管102与所述抽风管2连通,所述抽风管2接在抽风机上;所述负压管102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在所述分区101表面上,每个所述分区101表面上包括至少一个负压管102开口;所述负压管102与所述抽风管2的连通管路中设有电磁气阀3。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抽风机启动以抽动抽风管2内的空气,由于抽风管2与负压管102连通,因此负压管102内的空气也被抽动,负压管102处在分区101表面上的开口处便会产生吸力,将待打印载体(例如纸张、PP合成纸等)放置在打印平台1上,负压管102便可将待打印载体吸附住,防止待打印载体发生位移;同时,每一个负压管102是否与抽风管2连通并产生吸力,由电磁气阀3控制,当某负压管102对应的电磁气阀3开启时,该负压管102则产生吸力将待打印载体吸附住,在打印过程中待打印载体不会发生位移,打印效果更佳;也可通过控制某电磁气阀3关闭而控制对应的负压管102停止产生吸力;如图2和3所示,当左上角的电磁气阀3开启时,则左上角的负压管102产生吸力;上述过程具体体现在如图1的实施例中,当需要控制某个分区101产生吸力时,只需控制该分区101的负压管102对应的电磁气阀3打开即可;同理当需要关闭某分区101的吸力时,只需控制该分区101的负压管102对应的电磁气阀3关闭即可;或在打印完成后需要取下打印好的载体时,关闭所有电磁气阀3即可关闭各分区101的吸力,从而顺利地取下载体;以上实现分区控制打印平台1上的吸力的产生,便可适应于各种尺寸的待打印载体的固定吸附工作;待打印载体吸附好后,打印平台1上方的喷绘机头或3d打印机头或其他类型打印机头再在待打印载体进行打印工作。优选的,抽风管2仅有两个开口,分别与抽风机和负压管102连通;负压管102仅有一个开口,其处于分区101的表面上。具体的,所述负压管102与所述抽风管2通过通风管201连通,所述通风管201的管路中设置所述电磁气阀3。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4~6所示,还包括辅助风筒4,所述抽风管2与所述辅助风筒4连通,两个以上所述负压管102与所述辅助风筒4连通,抽风管2与辅助风筒4的连通管路中设置所述电磁气阀3。可在打印平台1的单个分区101上布置多个负压管102的吸力开口,从而分散单个分区101的吸力产生点,使得待打印载体受到的吸力更佳均匀;例如将一个分区101大小的待打印载体放置在一个分区101上时,该分区101上设有四个负压管101的吸力开口,可分布式对待打印载体四个点产生吸力,其吸力效果相比单个负压管101吸力效果更加均匀,可防止待打印载体被吸力吸得表面不平整或损坏,也可使得吸附固定效果更加稳定不易发生位移。具体的,在图4~6的实施例中,所述抽风管2与所述辅助风筒4通过通风管201连通,所述通风管201的管路中设置所述电磁气阀3。本实施例在使用时,一个电磁气阀3可通过辅助风筒4来控制多个负压管102的抽风;例如图6中,一个电磁气阀3控制一个辅助风筒4是否通风,一个辅助风筒4可连通四个负压管102以控制该四个负压管102是否通风产生吸力。在上述实施例中,各电磁气阀3的控制开关可设置在打印平台1的侧面,操作人可在打印平台1侧面控制各电磁气阀3的开闭。不同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打印机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打印平台(1),所述打印平台(1)上包括有多个分区(101);/n还包括抽风管(2)和负压管(102);/n所述负压管(102)与所述抽风管(2)连通,所述抽风管(2)接在抽风机上;所述负压管(102)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在所述分区(101)表面上,每个所述分区(101)表面上包括至少一个负压管(102)开口;/n所述负压管(102)与所述抽风管(2)的连通管路中设有电磁气阀(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打印机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打印平台(1),所述打印平台(1)上包括有多个分区(101);
还包括抽风管(2)和负压管(102);
所述负压管(102)与所述抽风管(2)连通,所述抽风管(2)接在抽风机上;所述负压管(102)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在所述分区(101)表面上,每个所述分区(101)表面上包括至少一个负压管(102)开口;
所述负压管(102)与所述抽风管(2)的连通管路中设有电磁气阀(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印机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管(102)与所述抽风管(2)通过通风管(201)连通,所述通风管(201)的管路中设置所述电磁气阀(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印机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风筒(4),所述抽风管(2)与所述辅助风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源陈妙丹吴金忠
申请(专利权)人:工正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