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云山专利>正文

智能肢体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1597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肢体固定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固定支板、连接相邻所述固定支板的旋转定位器及气囊定位器,所述旋转定位器包括旋转丝杆、驱动所述旋转丝杆旋转的驱动装置及设置于所述驱动装置远离所述旋转丝杆一侧的滑块,所述固定支板包括本体部及与所述旋转丝杆平行并开设于所述本体部内的滑槽,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旋转丝杆设置于所述本体部远离所述滑槽的一端,所述气囊定位器设置于所述本体部厚度方向的同一侧表面。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肢体固定器,可单独自由进行固定和解固且能够随意调整固定力度和固定位置,使用方便、快捷、舒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肢体固定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保健器材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肢体固定器。
技术介绍
理疗就是利用人工或自然界物理因素作用于人体,使之产生有利的反应,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目的的方法,是康复治疗的重要内容。常见的理疗放大大致可以分为人工物理因素疗法和自然物量因素疗法两大类。人工物理因素疗法包括电疗法、磁疗法、光疗法、超声疗法及传导热疗法,而无论是采用何种疗法,均需要相应的器材配合将人体或人体的某个部位固定,以实现最佳的理疗效果。现有技术中,人体肢体的固定通常需要手工捆绑,且通常需要他人的帮助才能完成固定和解除固定,同时,肢体一经固定,很难改变固定力度和固定位置,使得使用者感觉不方便、不舒适。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可单独自由进行固定和解固且能够随意调整固定力度和固定位置、使用方便、快捷、舒适的智能肢体固定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单独自由进行固定和解固且能够随意调整固定力度和固定位置、使用方便、快捷、舒适的智能肢体固定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肢体固定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固定支板、连接相邻所述固定支板的旋转定位器及气囊定位器,所述旋转定位器包括旋转丝杆、驱动所述旋转丝杆旋转的驱动装置及设置于所述驱动装置远离所述旋转丝杆一侧的滑块,所述固定支板包括本体部、与所述旋转丝杆平行并开设于所述本体部内的滑槽,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旋转丝杆设置于所述本体部远离所述滑槽的一端,所述气囊定位器设置于所述本体部厚度方向的同一侧表面。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套设于所述旋转丝杆的驱动环、与所述驱动环固定连接并与所述旋转丝杆平行的驱动杆及设置于所述驱动杆远离所述驱动环一端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固定支板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驱动环包括与所述旋转丝杆螺纹连接的连接部及自所述连接部向径向延伸并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的延伸部,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所述延伸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缸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驱动环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延伸部与所述滑块连接处的卡槽,所述滑槽包括槽底面、自所述槽底面垂直弯折延伸形成的侧壁面、自所述侧壁面继续垂直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一卡合面及自所述第一卡合面继续垂直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二卡合面,所述槽底面、所述侧壁面及所述第一卡合面共同围成用于收容所述滑块的滑动空间,所述第一卡合面及所述第二卡合面共同形成卡块,所述卡块卡设于所述卡槽。优选的,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主控电脑、流量分配器及流量控制器,所述流量分配器及所述流量控制器均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一气缸电连接。优选的,所述主控电脑采用电容式触控屏。优选的,所述气囊定位器包括内胆层、套设于所述内胆层外的接触层及与所述内胆层连通的第二气缸,多个所述第二气缸均与所述流量控制器电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支板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旋转丝杆在所述驱动装置驱动下的最大旋转角度为90°。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智能肢体固定器,通过设置所述固定支板、所述旋转定位器及所述气囊定位器,通过所述旋转定位器的旋转带动所述固定支板的旋转,最终实现利用所述气囊定位器将人体肢体360°包裹的目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主控电脑、流量分配器及流量控制器,通过所述流量分配器,实现对多个所述旋转定位器的依次控制,进而实现多个所述固定支板的依次旋转,通过所述流量控制器,可以实现所述旋转定位器中旋转丝杆的旋转速度的控制;通过设置与所述流量控制器电连接的所述第二气缸,使得所述内胆层的大小可调,进而实现对所述智能肢体固定器的夹紧力的自由调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智能肢体固定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智能肢体固定器的部分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智能肢体固定器沿A-A线的剖视图。图中,100、智能肢体固定器;10、固定支板;11、本体部;111、第一边;112、第二边;12、滑槽;121、槽底面;122、侧壁面;123、第一卡合面;124、第二卡合面;20、旋转定位器;21、旋转丝杆;22、驱动装置;221、驱动环;2211、连接部;2212、延伸部;2213、卡槽;222、驱动杆;223、第一气缸;23、滑块;30、气囊定位器;31、内胆层;32、接触层;40、控制组件;41、主控电脑;42、流量分配器;43、流量控制器;101、滑动空间;102、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下述实验例和实施例用于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本技术。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肢体固定器100,所述智能肢体固定器100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固定支板10、连接相邻所述固定支板10的旋转定位器20、气囊定位器30及控制组件40。所述固定支板10包括本体部11及开设于所述本体部11内的滑槽12。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部11呈矩形。所述本体部11包括两条相对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边111及连接两条所述第一边111的第二边112,所述第一边11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边112的长度。所述滑槽12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第一边111平行。所述滑槽12包括槽底面121、自所述槽底面121垂直弯折延伸形成的侧壁面122、自所述侧壁面122继续垂直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一卡合面123及自所述第一卡合面123继续垂直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二卡合面124。其中,所述槽底面121、所述侧壁面122及所述第一卡合面123共同围成滑动空间101。所述第一卡合面123及所述第二卡合面124共同形成卡块102。所述旋转定位器20包括旋转丝杆21、驱动所述旋转丝杆21旋转的驱动装置22及设置于所述驱动装置22远离所述旋转丝杆21一侧的滑块23。其中,所述旋转丝杆21与所述滑槽12平行并设置于所述本体部11远离所述滑槽12的一端,所述滑块23设置于所述滑槽12内。所述驱动装置22包括套设于所述旋转丝杆21的驱动环221、与所述驱动环221固定连接并与所述旋转丝杆21平行的驱动杆222及设置于所述驱动杆222远离所述驱动环221一端的第一气缸223。所述第一气缸223与所述固定支板10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环221包括与所述旋转丝杆21连接的连接部2211、自所述连接部2211向径向延伸并与所述滑块23固定连接的延伸部2212及设置于所述延伸部2212与所述滑块23连接处的卡槽2213。所述驱动杆222的一端与所述延伸部221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缸223固定连接。所述滑块23可沿所述滑槽12滑动,且所述卡块102卡设于所述卡槽2213以保证所述滑块23结构的稳定性。在所述智能肢体固定器100的工作过程中,所述第一气缸驱动223所述驱动杆222沿轴向运动,进而所述驱动环221驱动所述旋转丝杆21旋转,最终两块所述固定支板10之间的角度改变。优选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支板10的数量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肢体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固定支板、连接相邻所述固定支板的旋转定位器及气囊定位器,所述旋转定位器包括旋转丝杆、驱动所述旋转丝杆旋转的驱动装置及设置于所述驱动装置远离所述旋转丝杆一侧的滑块,所述固定支板包括本体部及与所述旋转丝杆平行并开设于所述本体部内的滑槽,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旋转丝杆设置于所述本体部远离所述滑槽的一端,所述气囊定位器设置于所述本体部厚度方向的同一侧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肢体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固定支板、连接相邻所述固定支板的旋转定位器及气囊定位器,所述旋转定位器包括旋转丝杆、驱动所述旋转丝杆旋转的驱动装置及设置于所述驱动装置远离所述旋转丝杆一侧的滑块,所述固定支板包括本体部及与所述旋转丝杆平行并开设于所述本体部内的滑槽,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旋转丝杆设置于所述本体部远离所述滑槽的一端,所述气囊定位器设置于所述本体部厚度方向的同一侧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肢体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套设于所述旋转丝杆的驱动环、与所述驱动环固定连接并与所述旋转丝杆平行的驱动杆及设置于所述驱动杆远离所述驱动环一端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固定支板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肢体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环包括与所述旋转丝杆螺纹连接的连接部及自所述连接部向径向延伸并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的延伸部,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所述延伸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缸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肢体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环还包括设置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云山
申请(专利权)人:黄云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