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肛肠套扎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1573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肛肠套扎器,包括:抽气机构、放气机构、驱动机构、内管和套设在内管外的外管;其中所述内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抽气机构、放气机构相连,其另一端抵于病灶组织处;触发抽气机构,以吸附病灶组织进入内管的另一端内后,所述驱动机构适于驱动所述外管朝向内管的另一端移动,以将位于内管另一端上的弹力线圈套扎在被吸附的病灶组织上;以及触发放气机构,以释放对病灶组织的吸附力,即使内管脱离病灶组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肛肠套扎器通过设置抽气机构和放气机构能够代替传统的机械式抽放气机构实现自动套扎病灶组织,缩短套扎时间,有效提高套扎效率,减轻病患的不适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肛肠套扎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肛肠套扎器。
技术介绍
痔疮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粘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的一种慢性疾病,现今医学对于痔疮的治疗方法,多采用手术切除的方法,该方法费用高,术后创伤面积大,患者疼痛难忍,鉴于此种原因,在临床治疗中,开始采用痔疮套扎器,该痔疮套扎器是通过负压吸住痔疮病灶组织,然后用橡胶圈套扎,橡胶圈下的组织将逐渐因血液不循环而坏死脱落,最终排出体外。但是,目前的套扎器大多采用机械式抽放气机构实现痔疮病灶组织的套扎,不仅套扎过程时间长,且医护人员操作繁琐,比较累;市面上也有采用抽气泵实现自动抽气进行套扎,但这类套扎器的抽气泵需要外接,使用时,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肛肠套扎器,通过设置抽气机构和放气机构实现套扎病灶组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肛肠套扎器,包括:抽气机构、放气机构、驱动机构、内管和套设在内管外的外管;其中所述内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抽气机构、放气机构相连,其另一端抵于病灶组织处;触发抽气机构,以吸附病灶组织进入内管的另一端内后,所述驱动机构适于驱动所述外管朝向内管的另一端移动,以将位于内管另一端上的弹力线圈套扎在被吸附的病灶组织上;以及触发放气机构,以释放对病灶组织的吸附力,即使内管脱离病灶组织。进一步,所述抽气机构包括:抽气开关、抽气泵和抽气管;其中所述抽气泵通过所述抽气管与内管的一端相连;以及触发抽气开关,以启动抽气泵,待内管和抽气管内呈负压状态时,吸附病灶组织进入内管的另一端内。进一步,所述抽气管上设有单向气阀。进一步,所述放气机构包括:放气开关、放气管和位于该放气管上的电磁阀;其中所述放气管的一端与内管的一端相连,其另一端连接外部空气;触发放气开关,以打开电磁阀,使内管经所述放气管与外部空气连通,即释放对病灶组织的吸附力。进一步,所述肛肠套扎器还包括:紧急放气机构;所述紧急放气机构包括:紧急放气管和紧急放气开关;所述紧急放气管的一端与内管的一端相连,其另一端与所述紧急放气开关相连;以及触发紧急放气开关,以使所述紧急放气管与外部空气连通,即使内管经所述紧急放气管与外部空气连通。进一步,所述肛肠套扎器还包括:供电电源;所述供电电源适于为抽气泵和电磁阀供电。进一步,所述内管包括:内管本体和吸附管头;其中所述内管本体的一端经气管总成分别连接抽气管、放气管和紧急放气管;所述内管本体的另一端与所述吸附管头可拆卸连接;所述吸附管头上设有所述弹力线圈;以及触发抽气机构,以吸附病灶组织进入吸附管头内。进一步,所述肛肠套扎器还包括:手柄;所述抽气机构、放气机构、紧急放气机构、供电电源和气管总成均位于所述手柄上。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扳机组件、限位套管和复位弹簧;其中所述限位套管固定套设在所述外管上;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外管上,且位于所述限位套管与手柄的壳之间;扣压扳机组件,以推动限位套管带动外管朝向吸附管头移动,将位于吸附管头上的弹力线圈套扎在被吸附的病灶组织上;以及松开扳机组件,所述限位套管和外管在复位弹簧的反弹力作用下复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肛肠套扎器通过设置自动抽气的抽气机构和自动放气的放气机构代替传统的机械式抽放气机构,大大缩短套扎时间,并有效提高套扎效率,减轻病患的不适感;并通过设置紧急放气机构可以在放气机构或其他部件出现故障而无法正常放气的情况下,进行紧急放气,以确保套扎过程的安全性;并通过将吸附管头和内管本体设置成可拆卸连接,在进行下一病灶组织的套扎时,只需更换预先套设有弹力线圈的吸附管头即可,使医护人员的操作更加方便,有效缩短套扎时长,从而进一步减轻病患的不适感;另外,本肛肠套扎器通过巧妙布局各部件,将抽气机构、放气机构、紧急放气机构、供电电源和气管总成均集成在手柄上,使本肛肠套扎器不需要外接其他设备,更加便于使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肛肠套扎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肛肠套扎器的正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肛肠套扎器的反面示意图。其中:手柄10、内管本体11、吸附管头12、外管20、卡件21、弹力线圈30、线管31、抽气开关40、抽气泵41、抽气管42、单向气阀420、放气开关50、放气管51、电磁阀52、紧急放气管60、紧急放气开关61、供电电源70、气管总成80、限位套管90、复位弹簧91、转轴92、手握部93、推动部94、环部95。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肛肠套扎器,包括:抽气机构、放气机构、驱动机构、内管和套设在内管外的外管20;其中所述内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抽气机构、放气机构相连,其另一端抵于病灶组织处;触发抽气机构,以吸附病灶组织进入内管的另一端内后,所述驱动机构适于驱动所述外管20朝向内管的另一端移动,以将位于内管另一端上的弹力线圈30套扎在被吸附的病灶组织上;以及触发放气机构,以释放对病灶组织的吸附力,即使内管脱离病灶组织。具体的,本实施例的肛肠套扎器通过设置抽气机构和放气机构能够代替传统的机械式抽放气机构实现自动套扎病灶组织,缩短套扎时间,有效提高套扎效率,减轻病患的不适感。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病灶组织例如但不限于为痔疮病灶组织。作为抽气机构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抽气机构包括:抽气开关40、抽气泵41和抽气管42;其中所述抽气泵41通过所述抽气管42与内管的一端相连;以及触发抽气开关40,以启动抽气泵41,待内管和抽气管42内呈负压状态时,吸附病灶组织进入内管的另一端内。具体的,按下抽气开关40,即触发抽气泵41自动抽气,实现自动将病灶组织吸附在内管内。进一步,为了避免在抽气泵41停止抽气且套扎过程还未结束的情况下,有空气倒流至抽气管42和内管内而影响套扎效果,所述抽气管42上设有单向气阀420。具体的,所述单向气阀420例如但不限于采用物理性的单向气阀。作为放气机构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放气机构包括:放气开关50、放气管51和位于该放气管51上的电磁阀52;其中所述放气管51的一端与内管的一端相连,其另一端连接外部空气;触发放气开关50,以打开电磁阀52,使内管经所述放气管51与外部空气连通,即释放对病灶组织的吸附力。具体的,所述电磁阀52采用常闭电磁阀,即初始状态下,放气管51不与外部空气连通,只有在触发放气开关50,电磁阀52打开后,放气管51与外部空气连通,实现放气。具体的,按下放气开关50,即触发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肛肠套扎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抽气机构、放气机构、驱动机构、内管和套设在内管外的外管;其中/n所述内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抽气机构、放气机构相连,其另一端适于抵于病灶组织处;/n触发抽气机构,以吸附病灶组织进入内管的另一端内后,所述驱动机构适于驱动所述外管朝向内管的另一端移动,以将位于内管另一端上的弹力线圈套扎在被吸附的病灶组织上;以及/n触发放气机构,以释放对病灶组织的吸附力,即使内管脱离病灶组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肛肠套扎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抽气机构、放气机构、驱动机构、内管和套设在内管外的外管;其中
所述内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抽气机构、放气机构相连,其另一端适于抵于病灶组织处;
触发抽气机构,以吸附病灶组织进入内管的另一端内后,所述驱动机构适于驱动所述外管朝向内管的另一端移动,以将位于内管另一端上的弹力线圈套扎在被吸附的病灶组织上;以及
触发放气机构,以释放对病灶组织的吸附力,即使内管脱离病灶组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肛肠套扎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抽气机构包括:抽气开关、抽气泵和抽气管;其中
所述抽气泵通过所述抽气管与内管的一端相连;以及
触发抽气开关,以启动抽气泵,待内管和抽气管内呈负压状态时,吸附病灶组织进入内管的另一端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肛肠套扎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抽气管上设有单向气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肛肠套扎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放气机构包括:放气开关、放气管和位于该放气管上的电磁阀;其中
所述放气管的一端与内管的一端相连,其另一端连接外部空气;
触发放气开关,以打开电磁阀,使内管经所述放气管与外部空气连通,即释放对病灶组织的吸附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肛肠套扎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肛肠套扎器还包括:紧急放气机构;
所述紧急放气机构包括:紧急放气管和紧急放气开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赵文庆张鸿威
申请(专利权)人:木丁工业设计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