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研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1550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中药加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中药研磨装置,所述中药研磨装置包括:基座;研磨筒转动设置在基座上并一端开设有开口,且其上开设有若干透料孔;研磨辊,至少设置一个,且转动设置在研磨筒的内部;驱动件,安装在基座上,用于驱动研磨筒转动;其中,研磨辊同轴固定连接有齿轮,齿轮处于研磨筒外部,基座上固定连接有齿圈。通过研磨筒和研磨辊相互转动完成中药的挤压、研磨,便于中药的破裂和提高了研磨的充分性,由于研磨筒和研磨辊的转动速度不同,存在的摩擦力,提高了研磨能力。通过一个驱动件完成研磨筒和研磨辊的转动,使装置简单化,缩减了生产制造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优点: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研磨质量高,节约资源,同步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研磨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中药研磨装置。
技术介绍
中药就是中医用的药,它是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中药主要由植物药(根、茎、叶、果)、动物药(内脏、皮、骨、器官等)和矿物药组成。由于植物药占中药的大多数,所以中药也称中草药。对于这些宝贵资源的开发与有效利用,己有悠久的历史,也是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物质基础。几千年来,以之作为防治疾病的主要武器,对保障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各地使用的中药已达5000种左右,把各种药材相配伍而形成的方剂,更是数不胜数。中药材在发挥治疗疾病方面具有其独特的功效,受到了广大人们认可,一些常用中药,如三七、黄芪、天麻、冬虫夏草、灵芝等等需要打粉加工来提高生物利用度和使临床服用方便,现有的中药打粉大多采用常规的打粉机进行加工打粉,现有的研磨设备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研磨装置,旨在解决结构复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中药研磨装置,所述中药研磨装置包括:基座;研磨筒转动设置在基座上并一端开设有开口,且其上开设有若干透料孔;研磨辊,至少设置一个,且转动设置在研磨筒的内部;驱动件,安装在基座上,用于驱动研磨筒转动;其中,研磨辊同轴固定连接有齿轮,齿轮处于研磨筒外部,基座上固定连接有齿圈。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将需要研磨的中药原料从研磨筒的开口处加入到研磨筒的内部,启动驱动件,在驱动件的驱动下,研磨筒转动,研磨筒转动使其内部的中药翻滚,研磨辊随着研磨筒转动在研磨筒的内部围绕着研磨筒的转动中心转动,齿轮与齿圈啮合并发生相对移动,从而使齿圈带动齿轮转动,齿轮转动带动研磨辊在研磨筒的内部自传,从而带动研磨辊在研磨筒的内部自传,研磨辊与研磨筒的内壁完成中药的挤压,研磨辊与研磨筒转动速度差异,研磨辊与研磨筒内壁摩擦从而将研磨筒内部的中药进行研磨,研磨充分的中药透过透料孔排出研磨筒,研磨不合格的中药停留在研磨筒的内部继续研磨,直到研磨合格为止。通过研磨筒和研磨辊相互转动完成中药的挤压、研磨,便于中药的破裂和提高了研磨的充分性,由于研磨筒和研磨辊的转动速度不同,存在的摩擦力,提高了研磨能力。通过一个驱动件完成研磨筒和研磨辊的转动,使装置简单化,缩减了生产制造成本,且节约资源,同步性好。本专利技术优点: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研磨质量高,节约资源,同步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药研磨装置的右视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药研磨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药研磨装置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药研磨装置中研磨筒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基座1,固定筒体2,进料斗3,电机4,万向轮5,连接架6,把手7,齿圈8,研磨筒9,研磨辊10,螺旋条11,透料孔12,齿轮13。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药研磨装置的结构图,包括:基座1;研磨筒9转动设置在基座1上并一端开设有开口,且其上开设有若干透料孔12;研磨辊10,至少设置一个,且转动设置在研磨筒9的内部;驱动件,安装在基座1上,用于驱动研磨筒9转动;其中,研磨辊10同轴固定连接有齿轮13,齿轮13处于研磨筒9外部,基座1上固定连接有齿圈8。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将需要研磨的中药原料从研磨筒9的开口处加入到研磨筒9的内部,启动驱动件,在驱动件的驱动下,研磨筒9转动,研磨筒9转动使其内部的中药翻滚,研磨辊10随着研磨筒9转动在研磨筒9的内部围绕着研磨筒9的转动中心转动,齿轮13与齿圈8啮合并发生相对移动,从而使齿圈8带动齿轮13转动,齿轮13转动带动研磨辊10在研磨筒9的内部自传,从而带动研磨辊10在研磨筒9的内部自传,研磨辊10与研磨筒9的内壁完成中药的挤压,研磨辊10与研磨筒9转动速度差异,研磨辊10与研磨筒9内壁摩擦从而将研磨筒9内部的中药进行研磨,研磨充分的中药透过透料孔12排出研磨筒9,研磨不合格的中药停留在研磨筒9的内部继续研磨,直到研磨合格为止。通过研磨筒9和研磨辊10相互转动完成中药的挤压、研磨,便于中药的破裂和提高了研磨的充分性,由于研磨筒9和研磨辊10的转动速度不同,存在的摩擦力,提高了研磨能力。通过一个驱动件完成研磨筒9和研磨辊10的转动,使装置简单化,缩减了生产制造成本,且节约资源,同步性好。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中,驱动件可以是电机4、燃油机等,研磨筒9转动设置在基座1的上方,研磨筒9的转动方向两侧可以通过滑轮进行支撑,从而减小了研磨筒9转动的摩擦力使研磨筒9的转动更加顺畅和稳定,研磨筒9的内壁和研磨辊10上均设置有摩擦层,摩擦层的设置增加了研磨筒9和研磨辊10的摩擦力,提高了研磨的质量。研磨层可以是均匀设置的研磨粒、磨砂层等,在此不做描述。研磨辊10可以均匀的设置在研磨筒9的内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基座1上固定设置有固定筒体2,研磨筒9转动设置在固定筒体2的内部,固定筒体2的一端开设有开口,便于原料的进入,另一端底部开设有出料口,便于原料的排出。固定筒体2的设置避免了气流带走透料孔12排出的中药粉末,避免了污染和浪费,提高了洁净等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齿圈8为弧状结构,且处于研磨筒9下方的转动方向一侧,齿圈8为弧状结构,从而避免了其他位置与齿轮13啮合,避免了非研磨位置带动研磨辊10转动,减小了能源输出,从而节约能源。研磨筒9转动带动中药原料处于研磨筒9的内底部转动方向端,从而可以是研磨辊10充分进行研磨。齿圈8的端部设置为倒角结构,从而便于齿轮13转动并与齿圈8啮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研磨筒9的外壁固定设置有螺旋条11,螺旋条11随着研磨筒9转动从而对穿过透料孔12进入到研磨筒9与固定筒体2之间的中药进行传送,并从出料口排出,避免了中药在研磨筒9和固定筒体2之间进行堆积造成的排料不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基座1的底部设置有固定轮、万向轮5中的一种或者固定轮与万向轮5的组合。万向轮5和/或固定轮上设置有用于制动的卡板,从而便于中药研磨装置的固定与移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研磨筒9的开口处设置有进料斗3,进料斗3的底部伸入到研磨筒9的内部,从而便于中药原料的加入,进料斗3可以设置在基座1或者固定筒体2上,进料斗3可以为漏斗状结构,便于中药原料的加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例,进料斗3通过连接架6转动连接在固定筒体2上,当需要进行中药原料加入的时候,向下转动进料斗3,进料斗3的底部插入到研磨筒9的开口处,从而便于中药原料的加入,当需要进行研磨筒9内部清理时,向上转动进料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研磨装置包括:/n基座;/n研磨筒,转动设置在基座上并一端开设有开口,且其上开设有若干透料孔;/n研磨辊,至少设置一个,且转动设置在研磨筒的内部;/n驱动件,安装在基座上,用于驱动研磨筒转动;/n其中,研磨辊同轴固定连接有齿轮,基座上固定连接有齿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研磨装置包括:
基座;
研磨筒,转动设置在基座上并一端开设有开口,且其上开设有若干透料孔;
研磨辊,至少设置一个,且转动设置在研磨筒的内部;
驱动件,安装在基座上,用于驱动研磨筒转动;
其中,研磨辊同轴固定连接有齿轮,基座上固定连接有齿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圈为弧状结构,且处于研磨筒下方的转动方向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固定设置有固定筒体,研磨筒转动设置在固定筒体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药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隆泽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