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散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01423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散剂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草药制成:菌灵芝60~100份、黄岑30~40份、川贝20~30份、生甘草26~30份、白术12~16份、桔梗14~16份、陈皮10~14份、法半夏8~12份、茯苓6~8份、葛根4~8份、佩兰4~8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散剂及其制备方法,中药散剂用药少,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缓解并治愈患者的咳嗽症状,治疗过程无不良反应,不易复发;中药散剂的制备方法简单,既能有效杀死不同菌胞,又不破坏中草药的有效成份,且便于携带与服用,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散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咳嗽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其由气管、支气管黏膜或胸膜受炎症、异物、物理或化学性刺激引起,表现为声门关闭,呼吸肌收缩,肺内压升高,然后声门张开,肺内空气喷射而出。咳嗽不停常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如胸闷、咽痒、喘气、发热、胸痛、咳痰、咯血、打喷嚏、流涕、咽部不适、气促等。近年来,随着空气质量的变差,越来越多的人感染上呼吸道疾病,而咳嗽占据了呼吸道疾病的很大一个比重。久咳者容易患上高血压、脑缺氧、肺心病等各种并发症,因此咳嗽是一种很容易感染的疾病,其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目前,治疗咳嗽比较常见的是采用抗生素和激素联合治疗,或者采用西药,但这些方法存在很大的缺陷,例如刺激大,副作用大,用药大,易复发且制备工艺繁琐等。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散剂及其制备方法,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散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草药制成:菌灵芝60~100份、黄岑30~40份、川贝20~30份、生甘草26~30份、白术12~16份、桔梗14~16份、陈皮10~14份、法半夏8~12份、茯苓6~8份、葛根4~8份、佩兰4~8份。优选的,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草药制成:菌灵芝80份、黄岑35份、川贝25份、生甘草28份、白术14份、桔梗15份、陈皮12份、法半夏10份、茯苓7份、葛根6份、佩兰6份。优选的,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草药制成:菌灵芝60份、黄岑30份、川贝20份、生甘草26份、白术12份、桔梗14份、陈皮10份、法半夏8份、茯苓6份、葛根4份、佩兰4份。优选的,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草药制成:菌灵芝100份、黄岑40份、川贝30份、生甘草30份、白术16份、桔梗16份、陈皮14份、法半夏12份、茯苓8份、葛根8份、佩兰8份。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散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备料:根据需配制的散剂的总重量,按下列配比分别称量出所需各味中草药的重量:菌灵芝60~100份、黄岑30~40份、川贝20~30份、生甘草26~30份、白术12~16份、桔梗14~16份、陈皮10~14份、法半夏8~12份、茯苓6~8份、葛根4~8份、佩兰4~8份;步骤二、中草药干燥:将称取的湿度较高或具有黏度的中草药取出,放入锅内小火加热,并翻动,以使中草药加热均匀,直到药物干燥取出;步骤三、中草药混合;将上述各味中草药采用研磨混合法将各药粉混合,使其色泽一致,得到混合中草药粉末;步骤四、灭菌处理:将步骤三得到的混合中草药粉末在110~120℃下进行熟化、灭菌处理;步骤五、成品包装:将经过熟化、灭菌处理后的混合中草药粉末通过包装袋进行分装,每包10g。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各味中草药研磨充分后需要120目筛过筛。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的熟化灭菌处理具体方法为:将混合中草药粉末在10分钟内迅速升温至120℃,然后降温至118℃并保温3~5分钟,再降温至114℃再保温3~5分钟,最后降温至110℃并保温,全部熟化、灭菌时间为15~30分钟。优选的,所述步骤五中的包装袋为铝塑袋或聚乙烯塑料薄膜袋中的任意一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加入菌灵芝,直接抑制延脑的咳嗽中枢而产生较强的镇咳作用,抑制支气管腺体分泌,可使痰液粘稠,难以咳出,镇咳剂量时,对呼吸中枢抑制轻微,且无明显便秘,尿潴留及体位性低血压等副作用,诸药合用,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清肺化痰,除痒止咳等多种功效。2、在本专利技术药散剂用药少,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缓解并治愈患者的咳嗽症状,治疗过程无不良反应,不易复发,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3、本专利技术中药散剂的制备方法简单,既能有效杀死不同菌胞,又不破坏中草药的有效成份,且便于携带与服用,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散剂的制备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散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草药制成:菌灵芝80份、黄岑35份、川贝25份、生甘草28份、白术14份、桔梗15份、陈皮12份、法半夏10份、茯苓7份、葛根6份、佩兰6份。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散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备料:根据需配制的散剂的总重量,按下列配比分别称量出所需各味中草药的重量:菌灵芝80份、黄岑35份、川贝25份、生甘草28份、白术14份、桔梗15份、陈皮12份、法半夏10份、茯苓7份、葛根6份、佩兰6份;步骤二、中草药干燥:将称取的湿度较高或具有黏度的中草药取出,放入锅内小火加热,并翻动,以使中草药加热均匀,直到药物干燥取出;步骤三、中草药混合;将上述各味中草药采用研磨混合法将各药粉混合,使其色泽一致,得到混合中草药粉末,各味中草药研磨充分后需要120目筛过筛;步骤四、灭菌处理:将步骤三得到的混合中草药粉末在110~120℃下进行熟化、灭菌处理,熟化灭菌处理具体方法为:将混合中草药粉末在10分钟内迅速升温至120℃,然后降温至118℃并保温3~5分钟,再降温至114℃再保温3~5分钟,最后降温至110℃并保温,全部熟化、灭菌时间为15~30分钟;步骤五、成品包装:将经过熟化、灭菌处理后的混合中草药粉末通过包装袋进行分装,每包10g,包装袋为铝塑袋或聚乙烯塑料薄膜袋中的任意一种。实施例二如图1所示,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散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草药制成:菌灵芝60份、黄岑30份、川贝20份、生甘草26份、白术12份、桔梗14份、陈皮10份、法半夏8份、茯苓6份、葛根4份、佩兰4份。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散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散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草药制成:菌灵芝60~100份、黄岑30~40份、川贝20~30份、生甘草26~30份、白术12~16份、桔梗14~16份、陈皮10~14份、法半夏8~12份、茯苓6~8份、葛根4~8份、佩兰4~8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散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草药制成:菌灵芝60~100份、黄岑30~40份、川贝20~30份、生甘草26~30份、白术12~16份、桔梗14~16份、陈皮10~14份、法半夏8~12份、茯苓6~8份、葛根4~8份、佩兰4~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散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草药制成:菌灵芝80份、黄岑35份、川贝25份、生甘草28份、白术14份、桔梗15份、陈皮12份、法半夏10份、茯苓7份、葛根6份、佩兰6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散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草药制成:菌灵芝60份、黄岑30份、川贝20份、生甘草26份、白术12份、桔梗14份、陈皮10份、法半夏8份、茯苓6份、葛根4份、佩兰4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散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草药制成:菌灵芝100份、黄岑40份、川贝30份、生甘草30份、白术16份、桔梗16份、陈皮14份、法半夏12份、茯苓8份、葛根8份、佩兰8份。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备料:根据需配制的散剂的总重量,按下列配比分别称量出所需各味中草药的重量:菌灵芝60~100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智平
申请(专利权)人:澧县中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