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磁吸式表扣及手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1405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的磁吸式表扣及手表,包括互相配合的表扣座和表扣盖,其中,所述表扣座包括:表扣座主体、第一限位机构、第二限位机构,按键和表扣座磁铁;所述表扣盖包括:表扣盖主体、第三限位机构、第四限位机构、按键通孔和表扣盖磁铁。其中,第一状态下,按键与按键通孔位置相错,表扣盖在磁吸力作用下压缩所述弹簧,表扣盖与表扣座贴合;第二状态下,按键与按键通孔位置对应,按键插入按键通孔。在使用者佩戴时,按键是通过磁铁的磁吸力自动吸附贴合的,不需要再通过手动按压表扣,因此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使用者操作,并且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磁吸式表扣及手表
本技术涉及手表的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新型的磁吸式表扣及手表。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手表使用了磁吸式表扣,但大多数磁吸式表扣都存在连接方式不牢靠,或者磁吸式表扣本身结构复杂。通常在人们佩戴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操作不方便,表扣很难锁紧的情况。一方面导致生产成本较高,使用不方便,不利于人们日常使用;另一方面,一些结构简单的磁吸表扣,由于缺少固定结构导致在日常使用中容易表扣脱落,可能造成经济损失。因此,能否设计一个新型的磁吸式表扣及手表,能够在操作方便的同时,尽可能的简化磁吸式表扣的结构是本专利想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缺陷,本技术的提供一种新型的磁吸式表扣及手表,通过有效利用磁铁的吸引力以及表扣的形状结构,实现了简化磁吸式表扣的结构,方便操作的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磁吸式表扣,用于连接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包括互相配合的表扣座和表扣盖,所述表扣座和所述表扣盖分别装设在所述第一表带和所述第二表带上;所述表扣座朝向所述表扣盖的表面设置有按键,所述按键与所述表扣座之间容纳有弹簧;所述表扣盖朝向所述表扣座的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按键位置匹配的按键通孔;所述表扣座和所述表扣盖中至少一个装设有磁铁以产生磁吸力;第一状态下,所述按键与所述按键通孔位置相错,所述表扣盖在所述磁吸力作用下压缩所述弹簧,所述表扣盖与所述表扣座贴合;第二状态下,所述按键与所述按键通孔位置对应,所述按键插入所述按键通孔;外力作用于所述表扣座或所述表扣盖,以完成所述第一状态到第二状态的切换。本专利一方面,通过表扣座与表扣盖分别与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连接,另一方面,先通过磁吸力使表扣盖压紧按键,再通过表扣座与表扣盖上的限位机构以及按键互相配合实现表扣的锁紧。本专利最具有创造性的地方在于:首先,表扣座上安装的按键是通过磁铁的磁吸力自动按压的,在使用者佩戴时就不用再按压表扣盖以压入按键,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使用者操作;其次,在卡合方式上,设计巧妙,先通过按键插入按键通孔,限制所述表扣盖在所述表带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相对运动;再通过限位机构相互配合,限制表扣盖在表带厚度方向的相对运动。所述卡合方式设计巧妙,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进一步地,所述表扣座和所述表扣盖上对应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表扣座和所述表扣盖通过所述限位机构实现定位。具体地,所述表扣座包括:表扣座主体,为L型结构,所述L型结构包括呈一定角度的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所述第一板部沿表带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板部沿表带横截面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板部铰接于所述第一表带;第一限位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板部上远离所述第一表带的面;第二限位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板部上远离所述第一表带的面;所述表扣盖包括:表扣盖主体,为L型结构,所述L型结构包括呈一定角度的第三板部和第四板部,所述第三板部沿表带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四板部沿表带横截面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板部铰接于所述第二表带;第三限位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三板部上远离所述第二表带的面;第四限位机构,设置在所述第四板部上远离所述第二表带的面;所述磁铁进一步包括,表扣座磁铁和表扣盖磁铁,所述表扣座磁铁镶嵌在所述第一板部朝向所述表扣盖的面,所述表扣盖磁铁镶嵌在所述第三板部朝向所述表扣座的面,位置与所述表扣座磁铁相对应。本专利提供了表扣座与表扣盖具体的结构以及与第一表带及第二表带的连接位置,通过第一限位机构与第四限位机构相互配合,第二限位机构与第三限位机构相互配合实现定位表扣座和表扣盖的作用,此外提供了磁铁的镶嵌位置,为实际应用提供便利。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机构是在所述第一板部上远离所述第一表带的面上沿所述表带的长度方向形成的凸台,且所述凸台沿所述表带长度方向的尺寸不大于所述第四板部沿表带长度方向的尺寸;所述第二限位机构是在所述第二板部上远离所述第一表带的面上沿所述表带的长度方向上形成的凹槽,形状与所述按键相对应;所述第三限位机构是在所述第三板部上远离所述第二表带的面上形成的凸台,形状与所述第二限位机构的凹槽相匹配;所述第四限位机构是在所述第四板部上远离所述第二表带的面上形成的凹槽,形状与所述第一限位机构的凸台相匹配。本专利提供了一种具体的限位机构,其实质上是通过凸凹配合实现的,通过凸台与凹槽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实现限制表扣盖在表带厚度方向的相对运动。这种限位机构不但结构非常简单,有效减小表扣尺寸,其次可靠性高、坚固耐用。具体地,所述表扣座磁铁包括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分别在所述按键的两侧;所述表扣盖磁铁包括第三磁铁和第四磁铁,分别与所述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位置相对应。本专利中,分别在表扣座和表扣盖上安装有相对应的磁铁。从而实现表扣座和表扣盖相互靠近时,在磁铁的吸引力作用下自动按压按键,只需要将表扣盖沿表带推入表扣座即可实现表扣的锁紧,使用非常便利。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板部开设有按键固定通孔,所述按键固定通孔内固定有弹簧支撑座;所述弹簧装设在所述弹簧支撑座上,且与所述按键连接,所述按键可在所述按键固定通孔内相对滑动。本专利进一步设计按键的形状与安装结构,按键位置与按键通孔相对应,安装在按键固定通孔中,通过弹簧和弹簧支撑座支撑固定。这种安装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方便按键弹簧的维修与替换。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板部、第二板部、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二板部、第四板部、第三限位机构和第四限位机构为一体式设计。本专利中,通过表扣盖的一体式设计与表扣座的一体式设计可以提高表扣的可靠性,坚固耐用。进一步优选地,表扣盖、所述表扣座和所述按键均为金属件或塑料件。可以根据不同的用户和使用场景选择不同的零件。本专利还公开了一种手表,包括上述新型的磁吸式表扣。所述新型的磁吸式表扣铰接在所述手表的表带上。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1、表扣座上安装的按键是通过磁铁的吸引力自动按压的,在使用者佩戴时不用再按压表扣盖以压入按键,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使用者操作;2、在卡合方式上,设计巧妙,先通过按键插入按键通孔,限制所述表扣盖在所述表带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相对运动;再通过第三限位机构与第二限位机构相配合,第四限位机构与第一限位机构相配合,限制表扣盖在表带厚度方向的相对运动。所述卡合方式设计巧妙,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3、限位机构使用凸凹配合,通过凸台与凹槽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实现表扣盖在表带厚度方向的相对运动。这种限位机构不但在结构上非常简单,有效减小表扣尺寸,其次可靠性高、坚固耐用。4、按键位置与按键通孔相对应,安装在按键固定通孔中,通过弹簧和弹簧支撑座支撑固定。这种安装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方便按键弹簧的维修与替换。5、通过表扣盖的一体式设计与表扣座一体式设计提高表扣的可靠性,坚固耐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磁吸式表扣,用于连接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互相配合的表扣座和表扣盖,所述表扣座和所述表扣盖分别装设在所述第一表带和所述第二表带上;/n所述表扣座朝向所述表扣盖的表面设置有按键,所述按键与所述表扣座之间容纳有弹簧;所述表扣盖朝向所述表扣座的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按键位置匹配的按键通孔;所述表扣座和所述表扣盖中至少一个装设有磁铁以产生磁吸力;/n第一状态下,所述按键与所述按键通孔位置相错,所述表扣盖在所述磁吸力作用下压缩所述弹簧,所述表扣盖与所述表扣座贴合;第二状态下,所述按键与所述按键通孔位置对应,所述按键插入所述按键通孔;/n外力作用于所述表扣座或所述表扣盖,以完成所述第一状态到第二状态的切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磁吸式表扣,用于连接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互相配合的表扣座和表扣盖,所述表扣座和所述表扣盖分别装设在所述第一表带和所述第二表带上;
所述表扣座朝向所述表扣盖的表面设置有按键,所述按键与所述表扣座之间容纳有弹簧;所述表扣盖朝向所述表扣座的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按键位置匹配的按键通孔;所述表扣座和所述表扣盖中至少一个装设有磁铁以产生磁吸力;
第一状态下,所述按键与所述按键通孔位置相错,所述表扣盖在所述磁吸力作用下压缩所述弹簧,所述表扣盖与所述表扣座贴合;第二状态下,所述按键与所述按键通孔位置对应,所述按键插入所述按键通孔;
外力作用于所述表扣座或所述表扣盖,以完成所述第一状态到第二状态的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磁吸式表扣,其特征在于,所述表扣座和所述表扣盖上对应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表扣座和所述表扣盖通过所述限位机构实现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磁吸式表扣,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扣座包括:
表扣座主体,为L型结构,所述L型结构包括呈一定角度的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所述第一板部沿表带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板部沿表带横截面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板部铰接于所述第一表带;
第一限位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板部上远离所述第一表带的面;
第二限位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板部上远离所述第一表带的面;
所述表扣盖包括:
表扣盖主体,为L型结构,所述L型结构包括呈一定角度的第三板部和第四板部,所述第三板部沿表带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四板部沿表带横截面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板部铰接于所述第二表带;
第三限位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三板部上远离所述第二表带的面;
第四限位机构,设置在所述第四板部上远离所述第二表带的面;
所述磁铁进一步包括,表扣座磁铁和表扣盖磁铁,所述表扣座磁铁镶嵌在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亮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