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报警劳保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1394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动报警劳保鞋,属于劳保用品领域,包括鞋底与鞋面,所述鞋底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自动报警组件,所述自动报警组件包括控制管、液盒,所述控制管倾斜设置,且控制管最低点与液盒相连通,所述控制管最顶端设置有触动开关,所述触动开关耦接有蓄电池与蜂鸣器,所述浮动球位于控制管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人员跌倒昏迷时,安放在鞋底的自动报警装置可自动发出警报,使得其他人员及时发现前来求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报警劳保鞋
本技术公开一种自动报警劳保鞋,属于劳保用品领域。
技术介绍
劳保鞋是一种对足部有安全防护作用的鞋。它的种类有很多,如保护足趾、防刺穿、绝缘、耐酸碱等。劳保鞋的选用应根据工作环境的危害性质和危害程度进行。在现代工厂中自动化生产越来越普及,很多工厂一个车间也就两三名工人,这时候如果人员发生跌倒导致昏迷或者在高温环境中暑昏迷,这样非常危险,现有的劳保鞋不能在人体跌倒昏迷后发出警报提醒别人,其他人员无法及时发现,容易使昏迷人员造成不可挽回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自动报警劳保鞋,在人员跌倒昏迷时,安放在鞋底的自动报警装置可自动发出警报,使得其他人员及时发现前来求援。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自动报警劳保鞋,包括鞋底与鞋面,所述鞋底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自动报警组件,所述自动报警组件包括控制管、液盒,所述控制管倾斜设置,且控制管最低点与液盒相连通,所述控制管最顶端设置有触动开关,所述触动开关耦接有蓄电池与蜂鸣器,所述控制管内设置有浮动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人员倒地昏迷,劳保鞋脱离水平状态,使得液盒内的液体流入控制管,液体推动浮动球,浮动球接触触动开关,蓄电池将电送至蜂鸣器,蜂鸣器发出警报通知其他人员来救援。优选的,所述控制管最顶端设置有螺纹,所述控制管螺纹连接腔盖。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打开腔盖将控制管与外部连通,方便控制管内的部件进行维修更换。优选的,所述控制管有至少两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倒下的方位无法确定,设置有多个控制管,使得任意一方向的跌倒都能起到报警的作用。优选的,所述控制管内转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控制管内设置有与限位块相配合的限位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块来限制倒地时位于下方的浮动球,使浮动球不会被浮力推离触动开关,从而使得两个控制腔内的触动开关都是激活,从而排除只有一个浮动球误触触动开关引起报警的情况,从而提高了实用性。优选的,所述控制管与液盒连接处设置有限制浮动球脱离所属控制管的限位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浮动球不会跑到别的控制管内,以免出现摔倒时,控制管内没有浮动球来触碰触动开关的情况出现。优选的,所述蓄电池位于空腔内,所述蜂鸣器发出响声的一端位于鞋底侧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蓄电池放置在空腔内可保护蓄电池不会受到外部因素,而造成短路。优选的,所述液盒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换液管,所述换液管设置有密封盖。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合环境添加适合粘度的液体,依靠液体粘度来实现延迟报警,确保报警必是需要帮助,进一步提高安全性。优选的,所述空腔靠近脚面一端设置有用于密封的盖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鞋底与脚部接触面的平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人员因为摔倒或者中暑产生昏迷倒地时,位于下方的浮动球掉落至底端,在触发触动开关后,被限位块限制在触发触动开关的状态,同时由于液盒内的液体流入控制管,使得另一端的浮动球受浮力上浮,直至浮动球推动触动开关,使得蜂鸣器发出警报以提醒他人前来救援,从而提高安全生产与防止意外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自动报警劳保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自动报警劳保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触动开关工作时的示意图;图4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鞋底;2、液盒;3、触动开关;4、浮动球;5、控制管;51、管盖;6、盖板;7、密封盖;8、蜂鸣器;9、换液管;10、蓄电池;11、鞋面;12、限位块;13、限位槽;14、限位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考图1和图2,一种自动报警劳保鞋,包括鞋底1与鞋面11,鞋底1设置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自动报警组件,自动报警组件包括控制管5、液盒2,控制管5倾斜设置,且控制管5最低点与液盒2相连通,控制管5最顶端设置有触动开关3,触动开关3耦接有蓄电池10与蜂鸣器8,浮动球4位于控制管5内,在水平位置时液体位于液盒2内部,而在人员发生摔倒时液体流入控制管5内,浮动球4被液体浮力撑起,浮动球4触碰触动开关3,蓄电池10将电传输到蜂鸣器8,蜂鸣器8发出警报。蓄电池10位于空腔内,蜂鸣器8发出响声的一端位于鞋底1侧面,这样可让蓄电池10受到鞋底1的保护,而蜂鸣器8可将最大音量传递到外界,控制管5内转动连接有限位块12,控制管5内设置有与限位块12相配合的限位槽13,控制管5有至少两个,这样在水平位置时,限位块12收重力缩在限位槽13内,在人员倒地时,此时位于下部的浮动球4触动下部的触动开关3,同时限位块12受重力转动出限位槽13,将浮动球4限制在触动触动开关3的状态,并且液体开始进入控制管5内,上部的浮动球4受液体浮力的作用开始上升,直至触碰触动开关3,使得蓄电池10将电传递到蜂鸣器8,蜂鸣器8发出警报通知其他人员前来救助。参考图2,在空腔的开口位置设置了盖板6,可更好的保护盖板6内部的其他部件,同时可保持鞋底1的平整,让脚部有更好的体验,同时在液盒2上开设换液管9,并在换液管9上设置密封盖7,让液盒2内的液体,可根据实际需要更换粘度不同的液体,以起到延迟触发触动开关3的目的,比如在高温环境,就需要粘度小甚至没有粘度的液体,以确保其他人员能够快速的进行救援。参考图3和图4,在触动开关3旁边设置有限位块12与限位槽13,在水平状态时限位块12位于限位槽13内部,在穿着者摔倒时,限位块12脱离限位槽13,使得如有浮动球4进入,会将浮动球4卡住,同时为了防止浮动球4脱离控制管5,在控制管5与液盒2的连接处设置了限位件14,为了方便控制管5内的部件安装,控制管5在远离液盒2的一端,设置有螺纹连接的管盖51。综上,在穿着者正常行走时,液盒2内的液体自然的停留在液盒2内,当穿着者摔倒短时间内不能站起时,液盒2内的液体就会流入到控制管5中,液体推动浮动球4触动触动开关3,使得蜂鸣器8发出警报,同时倒下的方向不确定,所以设置了两个以上的控制管5,使得穿着者在任意方向摔倒,都能使触开关被触碰,为防止走动时浮动球4会误触触动开关3,在所有的控制管5内设置限位块12,使得摔倒情况出现,限位块12就会脱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报警劳保鞋,包括鞋底(1)与鞋面(11),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1)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自动报警组件,所述自动报警组件包括控制管(5)、液盒(2),所述控制管(5)倾斜设置,且控制管(5)最低点与液盒(2)相连通,所述控制管(5)最顶端设置有触动开关(3),所述触动开关(3)耦接有蓄电池(10)与蜂鸣器(8),所述控制管(5)内设置有浮动球(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报警劳保鞋,包括鞋底(1)与鞋面(11),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1)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自动报警组件,所述自动报警组件包括控制管(5)、液盒(2),所述控制管(5)倾斜设置,且控制管(5)最低点与液盒(2)相连通,所述控制管(5)最顶端设置有触动开关(3),所述触动开关(3)耦接有蓄电池(10)与蜂鸣器(8),所述控制管(5)内设置有浮动球(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报警劳保鞋,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管(5)最顶端设置有螺纹,所述控制管(5)螺纹连接有管盖(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报警劳保鞋,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管(5)内转动连接有限位块(12),所述控制管(5)内设置有与限位块(12)相配合的限位槽(1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伟程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市悦丰鞋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