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实验用手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1383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生物实验用手套,包括手套本体,手套本体为乳胶手套,手套本体包括手腕部、手指部与手掌部,手腕部沿周向设有束口部,束口部设有环形套筒,环形套筒内穿设有抽拉带,环形套筒设有两个穿带孔,抽拉带的两端分别经两个穿带孔穿出,手指部的正面向内侧凸出设有多个第一中空凸点,第一中空凸点内填充有泡沫层,手掌部的正面向内侧凸出设有多个第二中空凸点,第二中空凸点的内侧设有多个透气孔,第二中空凸点内由内至外依次填充有吸汗层与泡沫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泡沫层,有效提高手套的防护性能,手套本体下端的束口部配合抽拉带,便于人手湿润时,也能保证手套快速佩戴和取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用于微生物的培养实验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物实验用手套
本技术涉及生物实验耗材
,特别涉及生物实验用手套。
技术介绍
在微生物培养实验中,一次性乳胶手套是使用最多的实验耗材,为了保证实验人员的操作手感,乳胶手套为薄膜设计,可利于与手掌更好地贴合。为了避免微生物培养过程中的污染,实验中所需的培养基、PBS缓冲液、液体瓶等实验用品均需要预先灭菌。通常使用高压灭菌锅121℃下灭菌20min,当灭菌完成后,实验人员需要及时将实验用品转移至超净工作台中,在此操作中,配带现有的一次性乳胶手套常会发生高温烫伤。另外,为了防止培养基温度,影响后期的倒板操作,实验人员多在55℃-40℃之间将液体培养基倒入培养皿中,也容易发现高温烫伤。另外,由于生物实验中用到的生物试剂均需要低温储存,实验人员佩戴的一次性乳胶手套进行操作时,会出现低温冻伤的情况,虽然可更换佩戴特殊防护手套,但不仅更换繁琐,而且也会影响实验进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生物实验用手套,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生物实验用手套,包括手套本体,所述手套本体为乳胶手套,所述手套本体包括手腕部、手指部与手掌部,所述手腕部沿周向设有束口部,所述束口部设有环形套筒,所述环形套筒内穿设有抽拉带,所述环形套筒设有两个穿带孔,所述抽拉带的两端分别经两个所述穿带孔穿出,所述手指部的正面向内侧凸出设有多个第一中空凸点,所述第一中空凸点内填充有泡沫层,所述手掌部的正面向内侧凸出设有多个第二中空凸点,所述第二中空凸点的内侧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第二中空凸点内由内至外依次填充有吸汗层与泡沫层。通过在手套本体的手指部与手掌部分别设置第一中空凸点与第二中空凸点,并在第一中空凸点与第二中空凸点中均填充泡沫层,可起到隔热与隔冷防护,多个第一中空凸点和第二中空凸点均由手套本地的正面向内侧凸出,使得多个第一中空凸点之间、多个第二中空凸点之间均形成有间隙,增加了手套内部的气体流通,第二中空凸点设置透气孔用于连通内侧吸汗层与手套本体,令吸汗层可直接接触皮肤以吸收汗液,第一中空凸点与第二中空凸点协同作用可提高佩戴的舒适性,手套本体下端的束口部配合抽拉带,抽拉带可控制束口部的束口大小,便于人手湿润时,也能保证手套快速佩戴和取下;当需要佩戴手套时,将束口部的束口调整至最大,再利用抽拉带对束口部进行抽拉,使得束口部紧密贴合手腕部,泡沫层可便于实验人员在正常的实验操作中,便于手持高温与低温的实验器皿,从而避免影响实验进程和出现皮肤损伤的情况。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抽拉带的一端设有魔术贴毛面,所述抽拉带的另一端设有魔术贴钩面,所述魔术贴毛面与所述魔术贴勾面配合,抽拉带的两端可通过魔术贴毛面和魔术贴头面实现紧密贴合,操作简便,在佩戴手套时,实验人员可使用单手对抽拉带进行操作,进而调整束口部的束口大小。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泡沫层为酚醛泡沫塑料材料,隔热性能优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汗层为绒毛浆和高吸水树脂构成的层状结构,能快速吸收汗液,并将其扩散至整个层状结构中进行储存,可始终保持人手的干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中空凸点的顶面与所述第二中空凸点的顶面均呈圆弧状,触感良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环形套筒设于所述束口部的内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图。附图中:100-手套本体、110-手指部、111-第一中空凸点、120-手掌部、121-第二中空凸点、130-束口部、140-抽拉带。具体实施方式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如果具有“若干”之类的词汇描述,其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本技术的生物实验用手套作出如下实施例:包括手套本体100,手套本体100为常用的生物实验用乳胶手套,手套本体100包括手腕部、手指部110与手掌部120,手指部110的正面向内侧凸出设有多个第一中空凸点111,第一中空凸点111内填充有泡沫层,手掌部120的正面向内侧凸出设有多个第二中空凸点121,第二中空凸点121的内侧设有多个透气孔,第二中空凸点121由内至外依次填充有吸汗层与泡沫层,第一中空凸点111与第二中空凸点121内的泡沫层用于起到隔热与隔冷防护,避免手部在实验中接触高温与低温的实验器皿时出现皮肤损伤,透气孔用于连通吸汗层与手套本体100,令吸汗层可吸收汗液,提高手套佩戴的舒适性吸汗层。具体而言,该泡沫层不仅便于实验人员在正常的实验操作中,可手持高温的实验器皿,从而避免影响实验进程和出现烫伤的情况,尤其在微生物的培养实验中,泡沫层可利于实验人员及时将灭菌的实验器材从高压灭菌锅中取出至超净工作台中,并在后期的培养基倒板操作中,不会被偏高温的液体培养基所烫伤;而且,由于生物实验中用到的生物试剂均需要低温储存,实验人员佩戴的一次性乳胶手套进行操作时,会出现低温冻伤的情况,虽然目前可更换佩戴特殊防护手套,但不仅更换繁琐,而且也会影响实验进程,本实施例中的泡沫层还可起到可以隔冷防护,便于实验人员从冰箱或液氮罐中取出低温存储的实验样品。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中空凸点111和第二中空凸点121均由手套本体100正面向内侧凸出,相较于现有的将隔热层凸出设置在手套外部而言,本实施例中将第一中空凸点111与第二中空凸点121向内侧凸出,不仅使得多个第一中空凸点111之间、多个第二中空凸点121之间形成有间隙,减少了手套本体100与人手的接触贴合面积,增加了手套本体100内部的气体流通,在实验人员在长时间的实验操作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可减少佩戴手套的闷热感,提高佩戴的舒适性,而且可保证手套本体100外侧与现有的普通乳胶手套平滑一致,便于利用喷洒的消毒液灭菌,以及保证佩戴时的正常实验操作,并且将泡沫层与吸汗层设置在手套本体的内侧,也可避免其受到硬物摩擦剐蹭破损,从而影响到手套本体的防护性能。此外,手套本体100的手腕部沿周向设有束口部130,束口部130的内侧设有环形套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生物实验用手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手套本体(100),所述手套本体(100)为乳胶手套,所述手套本体(100)包括手腕部、手指部(110)与手掌部(120),所述手腕部沿周向设有束口部(130),所述束口部(130)设有环形套筒,所述环形套筒内穿设有抽拉带(140),所述环形套筒设有两个穿带孔,所述抽拉带(140)的两端分别经两个所述穿带孔穿出,所述手指部(110)的正面向内侧凸出设有多个第一中空凸点,所述第一中空凸点(111)内填充有泡沫层,所述手掌部(120)的正面向内侧凸出设有多个第二中空凸点(121),所述第二中空凸点(121)的内侧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第二中空凸点(121)内由内至外依次填充有吸汗层与泡沫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生物实验用手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手套本体(100),所述手套本体(100)为乳胶手套,所述手套本体(100)包括手腕部、手指部(110)与手掌部(120),所述手腕部沿周向设有束口部(130),所述束口部(130)设有环形套筒,所述环形套筒内穿设有抽拉带(140),所述环形套筒设有两个穿带孔,所述抽拉带(140)的两端分别经两个所述穿带孔穿出,所述手指部(110)的正面向内侧凸出设有多个第一中空凸点,所述第一中空凸点(111)内填充有泡沫层,所述手掌部(120)的正面向内侧凸出设有多个第二中空凸点(121),所述第二中空凸点(121)的内侧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第二中空凸点(121)内由内至外依次填充有吸汗层与泡沫层。


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幸利潘婷施卫明喻敏刘力宁陈文杰李浩亮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