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预防防护口罩压力性损伤的水胶体辅料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1371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预防防护口罩压力性损伤的水胶体辅料条,属于医用敷料的技术领域,包括相互连接的泡棉基材双面胶和水胶体,泡棉基材双面胶的一侧的两端和水胶体的一侧的两端均设有贴合切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预防及减少长时间佩戴防护口罩引起的医护人员的鼻面部压力性损伤,降低了由于金属鼻夹塑型不当带来的安全隐患如鼻夹塑型过松导致口罩密闭性欠佳引起的感染,或鼻夹塑型过紧引起的呼吸舒适度改变甚至呼吸困难,并且改善了临床操作中由于防护口罩佩戴时间延长,口罩密闭性降低导致的部分气体从鼻梁两侧溢出,由口罩上缘进入护目镜及面屏而引起的起雾问题,提高临床医护人员防护口罩佩戴的舒适性及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预防防护口罩压力性损伤的水胶体辅料条
本技术涉及医用敷料的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预防防护口罩压力性损伤的水胶体辅料条。
技术介绍
在新冠状病毒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个人防护设备的穿戴是医护人员的重要保护屏障,可减少因暴露导致的高感染率,在隔离防护、降低医院感染率中起着重要作用。根据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5版),对出现症状的密切接触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人员采取二级防护,佩戴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但由于外界环境、物资供应等条件限制,一线护理人员经常需要连续穿戴隔离防护用品工作4-8小时或者更长时间,长时间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防护面罩,加上防护服里闷热潮湿环境,极容易造成鼻面部压力性损伤,出现较深的压痕、甚至水泡、破溃,给抗疫医护人员带来不适,并增加了皮肤破溃导致的感染风险。此外,临床使用过程中佩戴N95口罩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金属鼻夹塑型过松导致的气密性不佳引起感染风险,或者塑型过紧挤压鼻腔引起的呼吸舒适度改变甚至呼吸困难;另由于防护口罩佩戴时间延长,口罩密闭性降低导致的部分气体从鼻梁两侧溢出,由口罩上缘进入护目镜及面屏而引起的起雾问题,影响临床医护人员的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防护口罩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用于预防防护口罩压力性损伤的水胶体辅料条,可以预防及减少长时间佩戴防护口罩引起的鼻面部压力性损伤,增加医护人员佩戴舒适度,同时使用该水胶体敷料条粘贴于防护口罩后行呼气密闭性测试显示,口罩与佩戴者鼻面部密闭性明显增加,降低由于金属鼻夹塑型不当带来的安全隐患如鼻夹塑型过松导致口罩密闭性欠佳引起的感染,或鼻夹塑型过紧引起的呼吸舒适度改变甚至呼吸困难,并且改善了临床操作中由于防护口罩佩戴时间延长,口罩密闭性降低导致的部分气体从鼻梁两侧溢出,由口罩上缘进入护目镜及面屏而引起的起雾问题,提高临床医护人员防护口罩佩戴的舒适性及安全性。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预防防护口罩压力性损伤的水胶体辅料条,包括相互连接的泡棉基材双面胶和水胶体,所述泡棉基材双面胶的一侧的两端和所述水胶体的一侧的两端均设有贴合切口。上述的用于预防防护口罩压力性损伤的水胶体辅料条,其中,所述泡棉基材双面胶远离所述水胶体的一侧和所述水胶体远离所述泡棉基材双面胶的一侧均设有油性隔离纸。上述的用于预防防护口罩压力性损伤的水胶体辅料条,其中,靠近所述泡棉基材双面胶的一侧的所述油性隔离纸上设有隔离纸重叠层。上述的用于预防防护口罩压力性损伤的水胶体辅料条,其中,两所述贴合切口分别对称位于所述水胶体辅料条的两端。上述的用于预防防护口罩压力性损伤的水胶体辅料条,其中,所述贴合切口呈“V”型设置。上述的用于预防防护口罩压力性损伤的水胶体辅料条,其中,所述水胶体辅料条的长度为180mm,两所述贴合切口之间的间距为140mm,所述贴合切口与所述水胶体辅料条的端部之间的距离为20mm。上述的用于预防防护口罩压力性损伤的水胶体辅料条,其中,所述泡棉基材双面胶的厚度为1mm,所述水胶体的厚度为0.35mm,所述水胶体辅料条的宽度为20mm。上述的用于预防防护口罩压力性损伤的水胶体辅料条,其中,所述泡棉基材双面胶远离所述水胶体的一侧用于粘贴在防护口罩的上缘的内侧,所述水胶体远离所述泡棉基材双面胶的一侧用于贴于佩戴者的鼻面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本技术可以预防及减少长时间佩戴防护口罩引起的医护人员的鼻面部压力性损伤,增加医护人员佩戴舒适度,同时使用该水胶体敷料条粘贴于防护口罩后行呼气密闭性测试显示,口罩与佩戴者鼻面部密闭性明显增加,降低由于金属鼻夹塑型不当带来的安全隐患如鼻夹塑型过松导致口罩密闭性欠佳引起的感染,或鼻夹塑型过紧引起的呼吸舒适度改变甚至呼吸困难,并且改善了临床操作中由于防护口罩佩戴时间延长,口罩密闭性降低导致的部分气体从鼻梁两侧溢出,由口罩上缘进入护目镜及面屏而引起的起雾问题,提高临床医护人员防护口罩佩戴的舒适性及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预防防护口罩压力性损伤的水胶体辅料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用于预防防护口罩压力性损伤的水胶体辅料条的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用于预防防护口罩压力性损伤的水胶体辅料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泡棉基材双面胶;2、水胶体;3、贴合切口;4、油性隔离纸;5、隔离纸重叠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预防防护口罩压力性损伤的水胶体辅料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用于预防防护口罩压力性损伤的水胶体辅料条的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用于预防防护口罩压力性损伤的水胶体辅料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用于预防防护口罩压力性损伤的水胶体辅料条,包括相互连接的泡棉基材双面胶1和水胶体2,泡棉基材双面胶1的一侧的两端和水胶体2的一侧的两端均设有贴合切口3。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泡棉基材双面胶1远离水胶体2的一侧和水胶体2远离泡棉基材双面胶1的一侧均设有油性隔离纸4。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靠近泡棉基材双面胶1的一侧的油性隔离纸4上设有隔离纸重叠层5。以上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本技术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1至图3所示,两贴合切口3分别对称位于水胶体辅料条的两端。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贴合切口3呈“V”型设置。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水胶体辅料条的长度为180mm,两贴合切口3之间的间距为140mm,贴合切口3与水胶体辅料条的端部之间的距离为20mm。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泡棉基材双面胶1的厚度为1mm,水胶体2的厚度为0.35mm,水胶体辅料条的宽度为20mm。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泡棉基材双面胶1远离水胶体2的一侧用于粘贴在防护口罩的上缘的内侧,水胶体2远离泡棉基材双面胶1的一侧用于贴于佩戴者的鼻面部。优选地,油性隔离纸4的作用是保护水胶体敷料条,使用时便于揭离水胶体2敷料和泡棉基材双面胶1。优选地,水胶体2的厚为度0.35mm,水胶体2的主要成分:有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和聚氨酯半透性薄膜。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可在局部形成低氧张力,促进微循环,改善组织缺血缺氧,并能吸收液体形成凝胶,促进损伤部位上皮细胞爬行,加快组织修复,其衬垫于鼻面部皮肤与防护口罩之间,可直接减少防护口罩边缘对鼻面部皮肤及颧骨突的机械性摩擦及压迫,缓解受压部位皮肤压力与剪切力,有利于防止或减少鼻面部压力性损伤的发生。聚氨酯半透性薄膜防水透气,可以阻隔外界细菌入侵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预防防护口罩压力性损伤的水胶体辅料条,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泡棉基材双面胶和水胶体,所述泡棉基材双面胶的一侧的两端和所述水胶体的一侧的两端均设有贴合切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预防防护口罩压力性损伤的水胶体辅料条,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泡棉基材双面胶和水胶体,所述泡棉基材双面胶的一侧的两端和所述水胶体的一侧的两端均设有贴合切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预防防护口罩压力性损伤的水胶体辅料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棉基材双面胶远离所述水胶体的一侧和所述水胶体远离所述泡棉基材双面胶的一侧均设有油性隔离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预防防护口罩压力性损伤的水胶体辅料条,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泡棉基材双面胶的一侧的所述油性隔离纸上设有隔离纸重叠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预防防护口罩压力性损伤的水胶体辅料条,其特征在于,两所述贴合切口分别对称位于所述水胶体辅料条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用于预防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雪妹金煜红杨秀霞许方蕾孙晓敏施海柳张月胡小懿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同济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