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气凝胶电加热防寒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1356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气凝胶电加热防寒服,包括服装本体,服装本体包括由外到内依次相连的面层、气凝胶隔热层、缓冲层和里层,气凝胶隔热层中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应用,可减少热量向外界环境散发;缓冲层可以延缓热对流产生的热量损失;里层接触身体的一侧的银色金属图案,可以把身体和里层之间的热量部分通过热反射反射回来;在加热片发热区域周围增加硅胶框,减少热量的横向散发;服装本体四层结构的设置提高了防寒服的保温性能。智能加热装置包括控制系统、至少2个加热片、温度传感器和导线,控制系统可控制加热片独立工作,温度传感器传递反馈信号到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智能加热装置开关,减少了能量的浪费,提高了节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气凝胶电加热防寒服
本技术涉及防寒服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含气凝胶电加热防寒服。
技术介绍
通常,人们会选择加厚衣物来抵御寒冷的天气,这些衣物往往是棉服、羽绒服、毛呢大衣等,要么厚重,要么臃肿,影响使用者行动的灵活性。电加热服装可使得较轻薄的衣服具有发热功能,穿着起来轻薄方便,可为长期在寒冷户外工作或运动的人群提供方便,深受人们的喜爱。目前,通常的做法是选择防风面料作为服装的面料,来阻止热量的散失,此类面料一般是密度较高的面料,或者面料表面贴合有PU、TPU以及PTFE膜中的一种,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由于热对流导致的能量的损失,但整体上效果一般,不能很有效地阻止热量向外界散失。因此,如何设计一种保温性能好的防寒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含气凝胶电加热防寒服,通过服装本体面层、气凝胶隔热层、缓冲层和里层四层的设置,减少了热量的损失,保温性能良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含气凝胶电加热防寒服,包括服装本体,所述服装本体包括由外到内依次相连的面层、气凝胶隔热层、缓冲层和里层。优选的,所述含气凝胶电加热防寒服还包括智能加热装置,所述智能加热装置安装在所述服装本体中。优选的,所述智能加热装置包括控制系统、至少2个加热片、温度传感器和导线,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数量与所述加热片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相连;所述控制系统一端与电源连接,另一端通过导线与各个所述加热片的一端连接;所述加热片的另一端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一端相连;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其中,各个所述加热片之间并联。所述控制系统接收温度传感器的反馈信号,并控制整个智能加热装置的开关,达到预设温度,停止加热;所述控制系统可控制加热片独立工作或同步工作,并且可控制加热片在多档加热温度之间进行调节。优选的,所述含气凝胶电加热防寒服还包括硅胶框,所述硅胶框通过丝印工艺印在所述加热片所处位置相对应的所述里层上,所述硅胶框形状为矩形,宽度在0.5-3cm,尺寸大小大于加热片面积。所述硅胶框可以减少热量向其他位置扩散,增加与皮肤垂直方向的热量传递,一定程度上起到降低能耗以及提高服装本体保温性能的作用。优选的,所述加热片的数量为四片,分布在腹部、后背腰部、后背和肩部,所述加热片以碳纤维或者石墨烯为原材料,具有远红外功能,可以起到保暖的作用,还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以及理疗保健的功效。优选的,所述控制系统还连接有声音模块、发光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在智能加热装置处于不同的工作状态或者进行调节时,控制系统控制声音模块和发光模块发出相应的灯光和声音提示,无线通信模块具体可以是蓝牙或者wifi模块,可以通过app对控制系统进行操作,从而调节智能加热装置工作状态。优选的,所述里层接触身体的一侧局部或整体印有银色金属反射图案的印花,银色金属图案具有热反射功能,身体与里层之间的热量会有一部分通过银色金属图案的热反射功能反射回来,减少热量的散失,里层面料的这一银色金属图案的设计实现了一种类似“单向导热”的功能,提高了服装本体的保温性能。优选的,所述面层的面料采用针织面料或梭织面料,面层面料不做特殊限制,相较于传统外穿电热服,面料的选择范围更广,从而可以提高设计的灵活性。优选的,所述气凝胶隔热层包括气凝胶复合材料,所述气凝胶复合材料由气凝胶粉末与有机发泡材料或无机玻纤包覆在纺织品面料内构成,所述气凝胶粉末为微米级或纳米级,所述气凝胶复合材料的热传导系数小于0.031W/(m·K),厚度在0.5mm-3mm,此种气凝胶复合材料气凝胶粉末不会溢出,隔热效果好,柔韧性佳,可随意洗涤,可阻隔热量向外界环境散失,在同等厚度或重量的条件下,隔热性能远高于传统纺织保暖材料,可以使服装本体发挥良好的保暖御寒效果。优选的,所述缓冲层包括化纤棉、羽绒、生物基纤维及其混合物,克重范围20-180g/m2,主要作用是延缓热对流产生的热量损失,以及提升服装的保暖性,同时提升服装的柔软度和穿着舒适度,降低加热片以及导线的存在引起的穿着不适感。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含气凝胶电加热防寒服,服装本体包括由外到内依次相连的面层、气凝胶隔热层、缓冲层和里层,气凝胶隔热层中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应用,可减少热量向外界环境散发;缓冲层可以延缓热对流产生的热量损失;里层接触身体的一侧的银色金属图案,可以把身体和里层之间的热量部分通过热反射反射回来;在加热片发热区域周围增加硅胶框,减少热量的横向散发;服装本体四层结构的设置提高了防寒服的保温性能。智能加热装置包括控制系统、至少2个加热片、温度传感器和导线,控制系统可控制加热片独立工作,温度传感器传递反馈信号到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智能加热装置开关,减少了能量的浪费,提高了节能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服装本体面料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智能加热装置工作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智能加热装置及硅胶框分布示意图。图中:11-面层;12-气凝胶隔热层;13-缓冲层;14-里层;21-控制系统;22-加热片;23-硅胶框;24-温度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附图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含气凝胶电加热防寒服,包括服装本体,服装本体包括由外到内依次相连的面层11、气凝胶隔热层12、缓冲层13和里层14。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含气凝胶电加热防寒服还包括智能加热装置,智能加热装置安装在服装本体中。参见附图2,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智能加热装置包括控制系统、至少2个加热片22、温度传感器24和导线,其中,温度传感器24的数量与加热片22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相连;控制系统一端与电源连接,另一端通过导线与各个加热片22的一端连接;加热片22的另一端与温度传感器24的一端相连;温度传感器24的另一端与控制系统相连;其中,各个加热片22之间并联。控制系统接收温度传感器24的反馈信号,并控制整个智能加热装置的开关,达到预设温度,停止加热;控制系统可控制加热片22独立工作或同步工作,并且可以控制加热片22在多档加热温度之间进行调节。参见附图3,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含气凝胶电加热防寒服还包括硅胶框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气凝胶电加热防寒服,其特征在于,包括服装本体,所述服装本体包括由外到内依次相连的面层(11)、气凝胶隔热层(12)、缓冲层(13)和里层(14);还包括智能加热装置,所述智能加热装置安装在所述服装本体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气凝胶电加热防寒服,其特征在于,包括服装本体,所述服装本体包括由外到内依次相连的面层(11)、气凝胶隔热层(12)、缓冲层(13)和里层(14);还包括智能加热装置,所述智能加热装置安装在所述服装本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气凝胶电加热防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加热装置包括控制系统(21)、至少2个加热片(22)、温度传感器(24)和导线,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24)的数量与所述加热片(22)的数量相同;
所述控制系统(21)一端与电源连接,另一端通过导线与各个所述加热片(22)的一端连接;所述加热片(22)的另一端与所述温度传感器(24)的一端相连;所述温度传感器(24)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系统(21)相连;其中,各个所述加热片(22)之间并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气凝胶电加热防寒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硅胶框(23),所述硅胶框(23)通过丝印工艺印在所述加热片(22)所处位置相对应的所述里层(14)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气凝胶电加热防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素花严杰周雯彩黄政清张雪
申请(专利权)人:疏博上海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