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储液元件的气雾弹和气雾散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1347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储液元件的气雾弹和气雾散发装置,所述气雾弹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储液元件、和轴向贯穿所述储液元件的储液元件通孔,其中,所述储液元件通孔的一端口设置为气雾出口;和所述储液元件通孔的另一端口设置为加热元件连接口;所述储液元件由双组分纤维经热粘结形成三维网络的立体结构,所述双组分纤维具有皮层和芯层。气雾弹同时具有储存和释放液体、导出气雾的功能。气雾弹与气雾散发装置配合,根据需要发生并散发气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气雾弹结构简单,空间利用率高,储液量大,成本低,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储液元件的气雾弹和气雾散发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储液元件的气雾弹和一种气雾散发装置,特别涉及用于电子烟、电蚊香、电香薰和药物雾化吸入的装置等将液体气化或雾化的气雾散发装置中的具有储液元件的气雾弹。
技术介绍
使用传统烟草的时候,吸入燃烧烟草时产生焦油等有害物质有害身体健康,在电子烟领域中,通常采用加热气化或加热雾化有效成分的方法来代替烟草燃烧。加热不燃烧电子烟为电子烟领域中较常见的一种,其原理是用加热片加热烟草至350℃左右,使固体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部分香味物质挥发,从而减少高温燃烧时产生的焦油等有害物质。加热不燃烧电子烟中使用的替换气雾弹(也称为烟雾弹)有效成分含量低,只能供使用者吸十余口。另一类常见的电子烟中使用油仓储存烟油,如品牌的电子烟中使用的气雾弹,这类气雾弹中还包括加热元件和气雾管等部件,气雾弹结构复杂、成本高、容易漏液。还有一些电子烟中使用棉花或无纺布来吸收烟油,然后包覆到加热元件或气雾管上并在使用时向加热元件提供烟油,由于棉花和无纺布缺乏固定的立体形状和强度,难以制成尺寸精密的不含加热元件的气雾弹,也难以在使用时与加热元件精密装配,此外棉花或无纺布缠绕后密度较高,储液容量较小,使用后期对烟油释放能力较差,使用后液体残留率较高。电蚊香、电香薰和药物雾化吸入的装置等将液体气化或雾化的气雾散发装置中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具有储液元件的气雾弹,气雾弹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中的储液元件、和轴向贯穿储液元件的储液元件通孔,其中,储液元件通孔的一端口设置为气雾出口;和储液元件通孔的另一端口设置为加热元件连接口。进一步,外壳外周壁上设置有防止液体渗透的阻液层。进一步,储液元件具有低密度部和高密度部以及设置在低密度部和高密度部之间的密度递增部。进一步,储液元件的密度为0.03-0.25克/厘米3,优选为0.04-0.12克/厘米3。进一步,储液元件由双组分纤维经热粘结形成三维网络的立体结构,双组分纤维具有皮层和芯层。进一步,双组分纤维的芯层比皮层的熔点高25℃以上。进一步,皮层为聚烯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共聚酯或者聚酰胺-6。进一步,皮层为聚乳酸。进一步,芯层为聚乳酸。进一步,双组分纤维的纤度介于1-30旦。进一步,外壳设置有隔板,隔板将外壳分成用于容纳储液元件的储液元件容纳室和过滤室,隔板与气雾出口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隔板气雾孔,过滤室中设置滤芯。进一步,气雾弹在加热元件连接口的一端设置集液芯,集液芯的密度高于储液元件。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气雾散发装置,包括电源、控制电路和加热元件,加热元件与上述气雾弹中的储液元件连接。进一步,气雾散发装置还包括气流传感器。进一步,气雾散发装置还包括气雾管。根据本技术的气雾弹尺寸精密、结构简单,成本低。储液元件具有三维网络的立体结构,可以方便地在气雾弹中组装,并且能精密地与气雾散发装置配合使用。气雾弹中使用的储液元件密度较低、孔隙率较高,因此单位体积内可以储存更多的液体,并能将液体更高效地释放,由于液体被储存于储液元件的毛细空隙中,在储运和使用过程中不易泄漏。本技术的储液元件设置轴向通孔,因此同时具有导出气雾的功能,气雾导出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液可以被通孔的内壁吸收,避免冷凝液进入口中,从而提升用户体验。可以在本技术的气雾弹中注入烟油,用于电子烟;也可以本技术的气雾弹中注入驱蚊剂,用于电蚊香;也可以在本技术的气雾弹中注入精油,用于电香薰;还可以在本技术的气雾弹中注入药液,用于雾化吸入型药物装置。附图说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图1a为本技术所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具有储液元件的气雾弹的纵剖面示意图;图1b是图1a中的储液元件的截面示意图;图1c是图1b中的双组分纤维的一种截面放大示意图;图1d是图1b中的双组分纤维的另一种截面放大示意图;图1e为本技术所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气雾散发装置示意图;图1f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气雾弹与气雾散发装置配合使用的示意图;图2a为本技术所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具有储液元件的气雾弹的纵剖面示意图;图2b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的气雾弹与气雾散发装置配合使用的示意图;图2c为本技术所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气雾弹变形列的示意图;图3a为本技术所公开的第三实施例的具有储液元件的气雾弹的纵剖面示意图;图3b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中的气雾弹与气雾散发装置配合使用的示意图;图4a为本技术所公开的第四实施例的具有储液元件的气雾弹的纵剖面示意图;图4b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中的气雾弹与气雾散发装置配合使用的示意图;图5a为本技术所公开的第五实施例的具有储液元件的气雾弹的纵剖面示意图;图5b为本技术第五实施例中的气雾弹与气雾散发装置配合使用的示意图;图6a为本技术所公开的第六实施例的具有储液元件的气雾弹的纵剖面示意图;图6b为本技术第六实施例中的气雾弹与气雾散发装置配合使用的示意图;图6c为本技术第六实施例中加热元件的剖面示意图;图7a为本技术所公开的第七实施例的具有储液元件的气雾弹的纵剖面示意图;图7b为本技术第七实施例中的气雾弹与气雾散发装置配合使用的示意图;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现在参考附图介绍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技术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局限于此处描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详尽地且完全地公开本技术,并且向所属
的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技术的范围。对于表示在附图中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术语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在附图中,相同的单元/元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除非另有说明,此处使用的术语包括科技术语对所属
的技术人员具有通常的理解含义。另外,可以理解的是,以通常使用的词典限定的术语,应当被理解为与其相关领域的语境具有一致的含义,而不应该被理解为理想化的或过于正式的意义。第一实施例图1a为本技术所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具有储液元件的气雾弹示意图;图1b是图1a中的储液元件的截面示意图;图1c是图1b中的双组分纤维的一种截面放大示意图;图1d是图1b中的双组分纤维的另一种截面放大示意图;图1e为本技术所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气雾散发装置示意图;图1f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储液元件的气雾弹,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雾弹(800)包括壳体(810)、设置在所述壳体(810)中的储液元件(100)、和轴向贯穿所述储液元件(100)的储液元件通孔(130),其中,/n所述储液元件通孔(130)的一端口设置为气雾出口(1301);和/n所述储液元件通孔(130)的另一端口设置为加热元件连接口(1302);/n所述储液元件(100)由双组分纤维(2)经热粘结形成三维网络的立体结构,所述双组分纤维(2)具有皮层(21)和芯层(22)。/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121 CN 2019100509090;20190121 CN 2019200881021.一种具有储液元件的气雾弹,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雾弹(800)包括壳体(810)、设置在所述壳体(810)中的储液元件(100)、和轴向贯穿所述储液元件(100)的储液元件通孔(130),其中,
所述储液元件通孔(130)的一端口设置为气雾出口(1301);和
所述储液元件通孔(130)的另一端口设置为加热元件连接口(1302);
所述储液元件(100)由双组分纤维(2)经热粘结形成三维网络的立体结构,所述双组分纤维(2)具有皮层(21)和芯层(2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弹,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810)外周壁上设置有防止液体渗透的阻液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弹,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元件(100)具有低密度部(123)和高密度部(124)以及设置在所述低密度部(123)和所述高密度部(124)之间的密度递增部(12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弹,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元件(100)的密度为0.03-0.25克/厘米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雾弹,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组分纤维(2)的芯层(22)比皮层(21)的熔点高25℃以上。


6.如权利要求4或者5所述的气雾弹,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层(21)为聚烯烃、聚对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平周兴夫沈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迈博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