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消毒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1340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菌消毒清洗装置,涉及食用菌清洗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无法同时对食用菌进行清洗、消毒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清洗桶,所述清洗桶内部开设有清洗槽,所述清洗桶顶部设置有桶盖,所述清洗桶外侧设置有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连接有抽气泵,所述清洗桶周侧设置有多个第一喷头,所述臭氧发生器与抽气泵相连接,所述清洗桶周侧设置有多个第二喷头,所述清洗桶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清洗桶外侧设置有与出水口相连接的抽水泵,所述抽水泵与第二喷头相连接,具有对食用菌进行清洗、消毒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消毒清洗装置
本技术涉及食用菌清洗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食用菌消毒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食品加工厂在对食用菌进行加工前,需要对食用菌进行清洗、消毒工作。目前,公告号为CN207927737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食用菌加工用清洗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进水口、旋转轴、观察窗和第二盖板。装置主体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丝杆,且丝杆的上方通过套筒与滤布相连接,并且丝杆的下方固定安装有锥形齿轮,同时套筒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槽,格栅的外部设置有活性炭过滤层,锥形齿轮的顶端安装有搅拌叶,观察窗设置在装置主体的外部表面,且观察窗的下方安装有第一盖板,第二盖板设置在装置主体的上方。但是,传统的食用菌清洗装置只是对食用菌进行清洗,清洗完成后将食用菌捞出,然后再对食用菌进行消毒处理,无法同时进行清洗与消毒工作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食用菌消毒清洗装置,具有对食用菌进行清洗、消毒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食用菌消毒清洗装置,包括清洗桶,所述清洗桶内部开设有清洗槽,所述清洗桶顶部设置有桶盖,所述清洗桶外侧设置有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连接有抽气泵,所述清洗桶周侧设置有多个第一喷头,所述臭氧发生器与抽气泵相连接,所述清洗桶周侧设置有多个第二喷头,所述清洗桶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清洗桶外侧设置有与出水口相连接的抽水泵,所述抽水泵与第二喷头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洗前将食用菌倒入清洗桶并灌入清水,接着启动抽水泵,此时抽水泵通过出水口抽取清洗桶内的水,并通过第二喷头向清洗桶内喷出形成激流冲击食用菌,提升食用菌的清洗效果;清洗过程中启动臭氧发生器以及抽气泵,将产生的臭氧从第一喷头喷出,有利于对食用菌进行消毒并提升食用菌的清洗效果,整个过程简单、方便,通过在食用菌清洗过程中通入臭氧进行食用菌消毒,同时进行食用菌的清洗与消毒工作,能够降低食用菌处理的繁琐程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喷头有多组且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每组所述第一喷头有多个且沿竖直方向均匀间隔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喷头有多组且均匀间隔设置,有利于提升喷出的臭氧溶解于清洗桶内水的均匀程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喷头有多组且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每组所述第二喷头有多个且沿竖直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每组所述第一喷头与第二喷头之间交错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喷头有多组且均匀间隔设置,有利于使清洗桶内水流受第二喷头喷出水流形成激流,提升食用菌的清洗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清洗桶靠近底部部分设置有用于过滤水中杂质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外周侧设置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安装于清洗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通过过滤网过滤食用菌清洗后形成的杂质,有利于降低第二喷头出现堵塞的可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清洗槽横截面为方形结构,所述清洗桶周侧靠近底部部分开设有取出口,所述取出口设置有封盖,所述清洗桶内壁开设有与取出口相连通的滑槽,所述固定框两侧分别滑动于滑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打开封盖,通过取出口将固定框取出,方便对过滤网进行清理。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取出口靠近封盖一侧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封盖与密封圈相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封盖固定时,取出口与封盖之间通过密封圈实现密封,有利于降低清洗桶内的水从取出口泄漏的可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清洗桶内设置有放水后用于支撑食用菌的支撑框,所述支撑框位于过滤网上方,所述清洗桶周侧内壁设置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框底部抵接于支撑条,所述支撑框中部设置有提拉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通过提拉杆将支撑框向上提拉,有利于取出支撑框进行食用菌回收。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喷头以及第二喷头嵌设于清洗桶桶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喷头与第二喷头嵌设于清洗桶桶壁,有利于降低支撑框取出时遇到的阻碍。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1.清洗前将食用菌以及清水倒入清洗桶,接着启动抽水泵,将清洗桶内的水从第二喷头喷出形成激流,对食用菌形成冲击,提升食用菌的清洗效果;同时在清洗过程中启动臭氧发生器与抽气泵,使得臭氧从第一喷头向清洗桶内喷射,有利于对食用菌进行消毒,整个过程简单、方便,能够同时进行食用菌的清洗、消毒工作,并且能够降低食用菌处理的繁琐程度;2.清洗桶设置有过滤网,通过过滤网过滤食用菌清洗后留下的杂质,降低第二喷头出现堵塞的可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突显支撑框的爆炸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突显过滤网连接结构的爆炸示意图。附图标记:1、清洗桶;2、清洗槽;3、桶盖;4、臭氧发生器;5、抽气泵;6、第一喷头;7、第二喷头;8、出水口;9、抽水泵;10、过滤网;11、固定框;12、取出口;13、封盖;14、进气管;15、进水管;16、第一连接管;17、第一连通管;18、第二连接管;19、第二连通管;20、出水阀;21、滑槽;22、密封圈;23、支撑框;24、支撑条;25、提拉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将图1与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食用菌消毒清洗装置,包括清洗桶1。清洗桶1内部开设有横截面为方形的清洗槽2,清洗桶1顶部铰接有桶盖3。使用时打开桶盖3,往清洗桶1内添加食用菌以及净水,用于食用菌清洗。参见图2,清洗桶1周侧槽壁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嵌设有多组的第一喷头6与第二喷头7,每组第一喷头6与第二喷头7交错设置,每组第一喷头6与第二喷头7分别有多个且沿竖直方向均匀间隔设置。第一喷头6远离清洗槽2一侧连接有进气管14,同组第一喷头6之间的进气管14设置有第一连接管16,用于实现同组进气管14之间的连通。不同组第一喷头6的第一连接管16之间设置有第一连通管17,用于实现第一连接管16之间的连通。参见图2,清洗桶1外侧通过支架固定有臭氧发生器4,臭氧发生器4的出气口连接有抽气泵5,抽气泵5与其中一个第一连接管16之间通过气管相连接。使用时臭氧发生器4产生臭氧并通过出气口排出,接着抽气泵5抽取产生的臭氧,加压后通过气管将臭氧从第一喷头6向清洗桶1内喷射,一方面通过喷出的臭氧气流搅动水流,提升食用菌的清洗效果,另一方面喷出的臭氧溶于水中,对食用菌进行消毒。优选的,工作人员每隔一段时间开启一次臭氧发生器4,有利于降低臭氧过量造成的浪费。参见图2,第二喷头7远离清洗槽2一侧设置有进水管15,同组进水管15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二连接管18,用于实现同组进水管15之间的连通。第二连接管18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二连通管19,实现第二连接管18之间的连通。...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用菌消毒清洗装置,包括清洗桶(1),所述清洗桶(1)内部开设有清洗槽(2),所述清洗桶(1)顶部设置有桶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桶(1)外侧设置有臭氧发生器(4),所述臭氧发生器(4)连接有抽气泵(5),所述清洗桶(1)周侧设置有多个第一喷头(6),所述臭氧发生器(4)与抽气泵(5)相连接,所述清洗桶(1)周侧设置有多个第二喷头(7),所述清洗桶(1)底部设置有出水口(8),所述清洗桶(1)外侧设置有与出水口(8)相连接的抽水泵(9),所述抽水泵(9)与第二喷头(7)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消毒清洗装置,包括清洗桶(1),所述清洗桶(1)内部开设有清洗槽(2),所述清洗桶(1)顶部设置有桶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桶(1)外侧设置有臭氧发生器(4),所述臭氧发生器(4)连接有抽气泵(5),所述清洗桶(1)周侧设置有多个第一喷头(6),所述臭氧发生器(4)与抽气泵(5)相连接,所述清洗桶(1)周侧设置有多个第二喷头(7),所述清洗桶(1)底部设置有出水口(8),所述清洗桶(1)外侧设置有与出水口(8)相连接的抽水泵(9),所述抽水泵(9)与第二喷头(7)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消毒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头(6)有多组且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每组所述第一喷头(6)有多个且沿竖直方向均匀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消毒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头(7)有多组且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每组所述第二喷头(7)有多个且沿竖直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每组所述第一喷头(6)与第二喷头(7)之间交错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消毒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桶(1)靠近底部部分设置有用于过滤水中杂质的过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代娟鲍水兰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福井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