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实验种植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1238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种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实验种植盆,包括左盆体、右盆体和转轴,左盆体的右端与右盆体的左端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连接,左盆体的左端与右盆体的右端可拆卸地连接,左盆体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引流管,第一引流管内穿设有第一引流条,第一引流条的上端外漏于第一引流管的上端并位于左盆体的上部,第一引流条的下端外漏于第一引流管的下端并位于左盆体的下部,右盆体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引流管,第二引流管内穿设有第二引流条。可见,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方便采集完整样品,并能循环使用,绿色环保,且保水性好,实验准确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实验种植盆
本技术涉及植物种植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实验种植盆。
技术介绍
在开展盆栽植物种植试验时,多数采用塑料花盆及配套塑料底托进行,把育好的小苗移入花盆中生长,而栽培基质多采用自然泥土。多数种植实验的苗木生长观察时间为6-12月,为了考察实验处理对植株根部及土壤性质的影响,实验处理结束后需要把植株根部、土壤完整取出采样,因为泥土与花盆已紧密结合,只能通过把花盆剪破的形式采样,这样就不可避免地要把花盆破坏,造成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其次,传统花盆的底托因为是敞开式的,蒸发量大,保水性差,极易造成植物缺水。再者,实验用的处理溶液浇灌植株后,有部分渗出液汇集于底托中,若溢出或不及时回流将容易影响实验结果,降低实验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实验种植盆,能够方便采集完整样品,并能循环使用,绿色环保,且保水性好,实验准确性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实验种植盆,包括左盆体、右盆体和转轴,所述左盆体的右端与所述右盆体的左端通过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左盆体的左端与所述右盆体的右端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左盆体的底部与所述右盆体的底部匹配连接,所述左盆体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引流管,所述第一引流管内穿设有第一引流条,所述第一引流条的上端外漏于所述第一引流管的上端并位于所述左盆体的上部,所述第一引流条的下端外漏于所述第一引流管的下端并位于所述左盆体的下部,所述右盆体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引流管,所述第二引流管内穿设有第二引流条,所述第二引流条的上端外漏于所述第二引流管的上端并位于所述右盆体的上部,所述第二引流条的下端外漏于所述第二引流管的下端并位于所述右盆体的下部。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引流管与所述第二引流管对称设置。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左盆体的底部和所述右盆体的底部均匀布置有多个渗漏孔。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左盆体与所述右盆体匹配连接形成倒圆台结构。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倒圆台结构的下方可拆卸地设置有底托,所述倒圆台结构的底部与所述底托密封连接。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引流管的下端和所述第二引流管的下端均连通所述底托,所述第一引流条的下端和所述第二引流条的下端均伸至所述底托。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底托内设有多个凸起的导流块,多个所述导流块均匀分布。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左盆体的左端设有卡槽,所述右盆体的右端设有与所述卡槽相匹配的卡扣。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引流条和所述第二引流条均为无纺布、或棉纱、或其他易吸水材料。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渗漏孔的直径均为0.10cm-0.15cm。实施本技术的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实验种植盆,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将左盆体与右盆体匹配连接后,在盆体内种植实验苗木,待实验完成后,将左盆体的左端与右盆体的右端拆开,左盆体与右盆体绕转轴旋转,实现打开左盆体与右盆体,即可得到完整的植株根系和土壤体,方便实验人员采集样品,并且不损坏盆体的结构,使实验种植盆能够循环使用,避免造成资源浪费,成本低且环保;第一引流条和第二引流条的设计,引流条的上端插设在上方土壤中,引流条的下端插设在下方土壤中,能够将累积在下方土壤中的实验溶液引流至上方土壤中,不但能避免上方土壤缺少实验溶液或缺水,起到保水功能,还能够避免下方土壤积水而导致根部长时间泡水甚至腐烂,并且能使实验苗木充分吸收实验溶液,减少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可见,本技术能够方便采集完整样品,并能循环使用,绿色环保,且保水性好,实验准确性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实验种植盆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实验种植盆的剖视图。图中:1、左盆体,2、右盆体,3、转轴,4、第一引流管,5、第一引流条,6、第二引流管,7、第二引流条,8、渗漏孔,9、底托,10、导流块,11、卡槽,12、卡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中采用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实验种植盆,包括左盆体1、右盆体2和转轴3,所述左盆体1的右端与所述右盆体2的左端通过所述转轴3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左盆体1的左端与所述右盆体2的右端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左盆体1的底部与所述右盆体2的底部匹配连接,所述左盆体1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引流管4,所述第一引流管4内穿设有第一引流条5,所述第一引流条5的上端外漏于所述第一引流管4的上端并位于所述左盆体1的上部,所述第一引流条5的下端外漏于所述第一引流管4的下端并位于所述左盆体1的下部,所述右盆体2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引流管6,所述第二引流管6内穿设有第二引流条7,所述第二引流条7的上端外漏于所述第二引流管6的上端并位于所述右盆体2的上部,所述第二引流条7的下端外漏于所述第二引流管6的下端并位于所述右盆体2的下部。将左盆体1与右盆体2匹配连接后,在盆体内种植实验苗木,待实验完成后,将左盆体1的左端与右盆体2的右端拆开,左盆体1与右盆体2绕转轴3旋转,实现打开左盆体1与右盆体2,即可得到完整的植株根系和土壤体,方便实验人员采集样品,并且不损坏盆体的结构,使实验种植盆能够循环使用,避免造成资源浪费,成本低且环保;第一引流条5和第二引流条7的设计,引流条的上端插设在上方土壤中,引流条的下端插设在下方土壤中,能够将累积在下方土壤中的实验溶液引流至上方土壤中,不但能避免上方土壤缺少实验溶液或缺水,起到保水功能,还能够避免下方土壤积水而导致根部长时间泡水甚至腐烂,并且能使实验苗木充分吸收实验溶液,减少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可见,本技术能够方便采集完整样品,并能循环使用,绿色环保,且保水性好,实验准确性高。示例性的,所述第一引流管4与所述第二引流管6对称设置,能够使实验土壤均匀且全面地实现保水效果,能让实验苗木更充分吸收实验溶液,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实验种植盆,其特征在于,包括左盆体、右盆体和转轴,所述左盆体的右端与所述右盆体的左端通过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左盆体的左端与所述右盆体的右端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左盆体的底部与所述右盆体的底部匹配连接,所述左盆体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引流管,所述第一引流管内穿设有第一引流条,所述第一引流条的上端外漏于所述第一引流管的上端并位于所述左盆体的上部,所述第一引流条的下端外漏于所述第一引流管的下端并位于所述左盆体的下部,所述右盆体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引流管,所述第二引流管内穿设有第二引流条,所述第二引流条的上端外漏于所述第二引流管的上端并位于所述右盆体的上部,所述第二引流条的下端外漏于所述第二引流管的下端并位于所述右盆体的下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实验种植盆,其特征在于,包括左盆体、右盆体和转轴,所述左盆体的右端与所述右盆体的左端通过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左盆体的左端与所述右盆体的右端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左盆体的底部与所述右盆体的底部匹配连接,所述左盆体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引流管,所述第一引流管内穿设有第一引流条,所述第一引流条的上端外漏于所述第一引流管的上端并位于所述左盆体的上部,所述第一引流条的下端外漏于所述第一引流管的下端并位于所述左盆体的下部,所述右盆体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引流管,所述第二引流管内穿设有第二引流条,所述第二引流条的上端外漏于所述第二引流管的上端并位于所述右盆体的上部,所述第二引流条的下端外漏于所述第二引流管的下端并位于所述右盆体的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实验种植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流管与所述第二引流管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实验种植盆,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盆体的底部和所述右盆体的底部均匀布置有多个渗漏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实验种植盆,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全国明黄燊松陈路书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