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轴玉米秸杆粉碎还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1229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轴玉米秸杆粉碎还田机,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该双轴玉米秸杆粉碎还田机包括:架体,架体上设有通过万向节连接的第一变速箱和第二变速箱;第一粉碎部,第一粉碎部设于架体内部并与第一变速箱传动连接;第二粉碎部,第二粉碎部也设于架体内部并与第二变速箱传动连接,第二粉碎部与第一粉碎部间隔设置。该双轴玉米秸杆粉碎还田机通过采用第一粉碎部和第二粉碎部两个粉碎部对玉米秸秆进行粉碎,经过二次粉碎,粉碎效果更好,解决了现有秸秆还田设备粉碎的秸杆时效率低、容易发生刀轴缠草故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轴玉米秸杆粉碎还田机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双轴玉米秸杆粉碎还田机。
技术介绍
玉米秸秤粉碎还田能够使得秸秆中的有机质、有效营养元素返回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玉米秸杆还田能有效地利用有机肥资源,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块结构,促进土块微生物活动,增强土壤保肥供肥性能,有利于土壤孔隙度增加,增加土壤通气性,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土壤板结程度破坏,有利于玉米免耕播种,增加作物产量;提高衣产品品质,节约化肥投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能减少焚烧和废弃所造成的对大气、土壤、水质、环境的污染,对促进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和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有着重要的意义。玉米秸秤粉碎还田机是目前我国玉米秸秤粉碎还田作业中推广使用较为普遍的作业机具,在提高我国玉米秸秤粉碎还田机械化水平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现有机型结构设计和技术参数选择确定中存在的问题,在作业中秸杆粉碎效果差,长短不一且易发生刀轴缠草严重的故障,甚至由于秸杆的缠绕使刀轴成为草辊状,根本无法继续作业,而且缠绕紧密度极大,停机进行清草作业都十分困难,费力费时,劳动强度大,且降低了机具作业效率;另外,该类机具多数为单轴结构,秸杆粉碎率差,影响次年玉米播种作业质量。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机具作业效率、保证作业质量、减少和消除刀轴缠草故障的发生、降低机具使用操作劳动强度的一种双轴玉米秸杆粉碎还田机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轴玉米秸杆粉碎还田机,以解决现有秸秆还田设备粉碎的秸杆时效率低、容易发生刀轴缠草故障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轴玉米秸杆粉碎还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上设有通过万向节连接的第一变速箱和第二变速箱;第一粉碎部,所述第一粉碎部设于所述架体内部并与所述第一变速箱传动连接;第二粉碎部,所述第二粉碎部也设于所述架体内部并与所述第二变速箱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粉碎部与所述第一粉碎部间隔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粉碎部包括第一皮带轮组合、第一动轴、第一动刀和定刀,所述第一皮带轮组合分别所述第一变速箱和所述第一动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动轴的两端与所述架体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动轴上设有多个第一刀座,多个所述第一刀座间隔交错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动轴上,多个所述第一刀座上分别设有所述第一动刀,所述定刀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定刀间隔设置所述架体内侧,所述第一动轴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一动刀从所述定刀的间隔内通过。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动刀包括甩刀和甩片,所述甩刀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甩刀对称设于所述甩片的两侧,所述甩片与所述定刀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一动轴转动时,所述甩刀的刀头从所述定刀的间隔内通过。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粉碎部包括第二皮带轮组合、第二动轴、第二动刀和第三动轴和第三动刀,所述第二皮带轮组合分别与所述第二变速箱和所述第三动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动轴与所述第三动轴传动连接,且所述第二动轴和所述第三动轴的两端均与所述架体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动轴上设有多个所述第二刀座,多个所述第二刀座间隔地螺旋绕设于所述第二动轴上,多个所述第二刀座上分别设有所述第二动刀,所述第三动轴与所述第二动轴平行,所述第三动轴上间隔地设有多个第三刀座,多个所述第三刀座上分别设有所述第三动刀,所述第二动轴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二动刀从所述第三动刀的间隔内通过。进一步地,所述架体的两侧相对设置有两个长条孔,所述第三动轴的两端分别贯穿于所述长条孔并与所述架体连接,所述长条孔用于调节所述第三动轴与所述第二动轴之间的间距。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动刀和所述第三动刀均为锯齿刀。进一步地,还包括搂草部,所述搂草部包括搂齿组和搂齿轴,所述搂齿组设有多个,所述搂齿轴上沿所述搂齿轴的轴向设有多个用于安装所述搂齿组的穿设孔,多个所述穿设孔能够调节所述多个搂齿组之间的间距,所述搂齿轴与所述第二动轴平行且两端与所述架体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架体上相对设置有两个矩形槽,所述搂齿轴的两端分别贯穿于两个所述矩形槽与所述架体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搂齿组包括固定件和多个搂齿,多个所述搂齿间隔布置,且其一端均与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其另一端形成波谷形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搂齿轴上的所述穿设孔通过销轴或螺栓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搂齿为弧形结构。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公开提供的一种双轴玉米秸杆粉碎还田机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第一粉碎部和第二粉碎部两个粉碎部对玉米秸秆进行粉碎,经过二次粉碎,粉碎效果更好;2、将第三动轴与第二皮带轮组合传动连接,第二动轴与第三动轴传动连接,可以实现第二动轴和第三动轴的转向相同,使第二动刀和第三动刀在交界处的向相反方向运动,进而增大第二动刀和第三动刀的相对速度,更有利与于玉米秸秆的粉碎,有利于玉米秸秆的二次粉碎,在设计第三动轴时,相对现有设计中可以以更低的转速达到相同的粉碎效果,进而可减少机组的动力消耗;3、在架体上的长条孔内调节,第三动轴的两端安装在长条孔内,可以通过调整第三动轴在长条孔中的安装位置,进而能够调整第二动轴与第三动轴之间的距离,改变第二动刀和第三动刀之间的间隙,调整玉米秸秆的粉碎长度;4、在架体的设有矩形槽,能够调整搂齿轴在矩形槽中的安装位置,进而调节搂齿距离地面的距离;5、通过在搂齿轴上设有多个穿设孔,可以根据选择安装搂齿组的穿设孔位置不同,进而调节搂齿组之间的距离,可以使本双轴玉米秸杆粉碎还田机能够适用于不同垄距的地形;6、通过万向节分别连接第一变速箱和第二变速箱,使第一动轴和第二动轴的转动方向相反,进而增大第一动轴和第二动轴之间的相对速度,更有力于玉米秸秆的粉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双轴玉米秸杆粉碎还田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第一动轴的展开结构示意图;图3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第二动轴和第三动轴的结构示意图;图4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搂草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架体;2为第一粉碎部;21为第一皮带轮组合;22为第一动轴;23为第一动刀;231为甩刀;232为甩片;24为定刀;3为第二粉碎部;31为第二皮带轮组合;32为第二动轴;33为第二动刀;34为第三动轴;35为第三动刀;4为万向节;5为第一变速箱;6为第二变速箱;7为第一刀座;8为第二刀座;9为第三刀座;10为长条孔;11为搂草部;111为搂齿组;1111为固定件;1112多个搂齿;112为搂齿轴;12为穿设孔;13为矩形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轴玉米秸杆粉碎还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架体(1),所述架体(1)上设有通过万向节(4)连接的第一变速箱(5)和第二变速箱(6);/n第一粉碎部(2),所述第一粉碎部(2)设于所述架体(1)内部并与所述第一变速箱(5)传动连接;/n第二粉碎部(3),所述第二粉碎部(3)也设于所述架体(1)内部并与所述第二变速箱(6)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粉碎部(3)与所述第一粉碎部(2)间隔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轴玉米秸杆粉碎还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架体(1),所述架体(1)上设有通过万向节(4)连接的第一变速箱(5)和第二变速箱(6);
第一粉碎部(2),所述第一粉碎部(2)设于所述架体(1)内部并与所述第一变速箱(5)传动连接;
第二粉碎部(3),所述第二粉碎部(3)也设于所述架体(1)内部并与所述第二变速箱(6)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粉碎部(3)与所述第一粉碎部(2)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轴玉米秸杆粉碎还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粉碎部(2)包括第一皮带轮组合(21)、第一动轴(22)、第一动刀(23)和定刀(24),所述第一皮带轮组合(21)分别所述第一变速箱(5)和所述第一动轴(22)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动轴(22)的两端与所述架体(1)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动轴(22)上设有多个第一刀座(7),多个所述第一刀座(7)间隔交错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动轴(22)上,多个所述第一刀座(7)上分别设有所述第一动刀(23),所述定刀(24)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定刀(24)间隔设置所述架体(1)内侧,所述第一动轴(22)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一动刀(23)从所述定刀(24)的间隔内通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轴玉米秸杆粉碎还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刀(23)包括甩刀(231)和甩片(232),所述甩刀(231)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甩刀(231)对称设于所述甩片(232)的两侧,所述甩片(232)与所述定刀(24)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一动轴(22)转动时,所述甩刀(231)的刀头从所述定刀(24)的间隔内通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轴玉米秸杆粉碎还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粉碎部(3)包括第二皮带轮组合(31)、第二动轴(32)、第二动刀(33)和第三动轴(34)和第三动刀(35),所述第二皮带轮组合(31)分别与所述第二变速箱(6)和所述第三动轴(34)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动轴(32)与所述第三动轴(34)传动连接,且所述第二动轴(32)和所述第三动轴(34)的两端均与所述架体(1)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动轴(32)上设有多个第二刀座(8),多个所述第二刀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峰安龙哲孙毅李宁李会荣孙振雨王密盛张婷婷李净仪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牡丹江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