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芯电线的防水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11685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7: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防水性的多芯电线的防水构造。该多芯电线的防水构造具备:多芯电线(20),多根芯线(21)收容于护套(22);外壳(30),在内部收容连接于上述芯线(21)的末端部的端子配件(23)并且形成有将上述芯线(21)向外部引出的开口部(32);成形部(10),覆盖上述开口部(32)且覆盖上述护套(22)的端面(26);及树脂阻止部(40),在上述开口部(32)内配置于上述成形部(10)的内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多芯电线的防水构造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芯电线的防水构造。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对用护套包围多根芯线而成的多芯电线的末端部进行防水的构造,如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那样,已知一种使用热缩管的构造。关于多芯电线的末端部,芯线从护套露出,在各芯线连接有端子配件,并将端子配件收容于连接器。使热缩管盖在被护套的端部。收缩后的热缩管使护套的直径缩小,堵住护套内的间隙。另外,热缩管内表面的热熔体熔融,填埋护套内的微小间隙。由此,对多芯电线的末端部进行防水。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8454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上述结构中,为了进一步提高防水性,需要完全填埋护套内的微小间隙。完全填埋护套内的间隙并不容易,所以,难以提高防水性。本专利技术基于上述情形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防水性的多芯电线的防水构造。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多芯电线的防水构造具备:多芯电线,多根芯线收容于护套;外壳,在内部收容连接于上述芯线的末端部的端子配件并且形成有将上述芯线向外部引出的开口部;成形部,覆盖上述开口部且覆盖上述护套的端面;及树脂阻止部,在上述开口部内配置于上述成形部的内侧。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成形部对外壳的开口部与护套的端面进行防水,所以能够提高防水性。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实施例1中的多芯电线的防水构造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多芯电线的防水构造的剖视图。<br>图3是示出外壳和多芯电线的末端部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外壳的背视图。图5是示出外壳的剖视图。图6是示出多芯电线的防水构造的剖视图,是示出与图2不同的位置处的截面的剖视图。图7是示出实施例2中的多芯电线的防水构造的立体图。图8是示出多芯电线的防水构造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多芯电线的防水构造也可以沿着上述开口部的外缘而设有在上述成形部的成形时熔化的熔体部。根据这样的结构,熔体部熔化而紧贴于成形部,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防水性。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多芯电线的防水构造也可以是上述成形部具备将上述多芯电线保持为弯曲的形状的弯曲部。根据这样的结构,不使用用于将多芯电线保持为弯曲的形状的专用部件也行,所以能够减少部件件数。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多芯电线的防水构造也可以是上述成形部具备覆盖上述外壳的外周面的外周部。根据这样的结构,成形部牢固地一体化于外壳,所以能够提高耐久性。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多芯电线的防水构造也可以是上述树脂阻止部是既有的橡胶塞。根据这样的结构,不新制造用于在成形部的成形时拦截树脂的专用部件也行,所以能够防止成本变高。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多芯电线的防水构造也可以在所述外壳形成有与上述树脂阻止部的内侧的面相向的限位面。根据这样的结构,在树脂阻止部是橡胶塞的情况下,能够防止由于对成形部进行成形时的压力而橡胶塞过度地项内侧进入。<实施例1>以下,参照图1~图6,详细地说明将本专利技术具体化了的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的多芯电线的防水构造是通过成形部10对用护套22一并包围多根(在本实施例中是两根)芯线21而一体化的多芯电线20的末端部进行防水的构造。成形部10通过嵌入成形等而从外壳30起设置至护套22。关于成形部10,稍后详细地进行说明。护套22由热塑性树脂(热塑性聚氨酯等)构成,对两根芯线21进行绝缘、保护。芯线21是包覆电线,如图3所示,在各芯线21的末端部连接有端子配件23。端子配件23是阴型的端子配件23,具有箱型的端子主体24,未图示的对方侧的阳端子配件插入到端子主体24而进行电连接。端子配件23具备压焊连接到芯线21的末端部的连接部25。如图2所示,端子配件23插入到外壳30的内部而防止脱落。以下,在各结构部件中,将端子配件23相对于外壳30的插入方向前侧(在图2中是左侧)设为前方,将其相反的一侧(图2中的右侧)设为后方来进行说明。外壳30例如是尼龙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等合成树脂制的,形成有收容连接于芯线21的末端部的端子配件23的端子收容部31及将芯线21向外部引出的开口部32。该外壳30构成收容阴型的端子配件23的阴型的连接器。如图6所示,端子收容部31并排地设有对应于端子配件23的数量的两个室。在各端子收容部31的前端,如图2所示,贯通形成有供对方侧的端子配件的接头部插入的接头插入口33。另外,在各端子收容部31中设有与端子配件23卡止而防止端子配件23脱落的矛状物34。矛状物34呈悬臂状地呈从端子收容部31的内壁向前方延伸出的形态。开口部32与各端子收容部31的后侧相连。开口部32的周面是圆弧面,如图4所示,针对每个端子收容部31而单独地在后方开口。开口部32形成于设于外壳30的后端部的呈圆筒形状的塔部35(参照图3)。塔部35并排地设有两个。邻接的塔部35在并排方向上相连(参照图4)。如图5所示,在各塔部35的后端部形成有锥形面36。锥形面36形成于各塔部35的内周侧,呈随着靠近前方而内径变小的倾斜。如图6所示,在开口部32处配置有树脂阻止部40。树脂阻止部40位于成形部10的前侧(内侧)。树脂阻止部40是既有的单个橡胶塞,单独地嵌合于各塔部35的开口部32。如图3所示,树脂阻止部40呈在中心形成有供芯线21贯通的贯通孔41的圆筒形状,在各树脂阻止部40的内周面与外周面各形成有多条突出部分(未图示)。各树脂阻止部40的内周面与各芯线21的外周面液密地紧贴,各树脂阻止部40的外周面与各开口部32的周面(各塔部35的内周面)液密地紧贴。如图6所示,各树脂阻止部40的前后两面是与前后方向大致正交的面。各树脂阻止部40的前后方向上的尺寸小于各塔部35的前后方向上的尺寸。在对成形部10进行成形之前的状态下,在各塔部35的后端部(树脂阻止部40的后侧)形成向后方开口的空间部37。如图6所示,在外壳30的内部形成有与树脂阻止部40的前表面(内侧的面)44相向的限位面38。限位面38是与前后方向大致正交的面,供树脂阻止部40的前表面44进行抵接。限位面38与树脂阻止部40的前表面44中的、将贯通孔41介于其间的两侧(径向上的两端)的部分抵接。在外壳30的后端部设有在成形部10的成形时前端部熔融的熔体部50。熔体部50是突设于外壳30的后表面39的肋部。通过熔体部50形成于外壳30的后表面39,而能够不需要滑动模,能够简化外壳30的成形。熔体部50在通过成形部10的成形热而熔融之前的状态(以后称为第一状态)下,如图5所示,呈突出端侧很尖的截面三角形形状,在通过成形部10的成形热而熔融之后的状态(以后称为第二状态)下,如图6所示,通过成形热而前端部熔融。如图4所示,熔体部50沿着各塔部35的外缘设置,包围开口部32的整周。熔体部50呈沿着各塔部35的外缘的呈圆弧状的部分(以后称为圆弧部51)并排的形态。两个圆弧部51在并排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芯电线的防水构造,具备:/n多芯电线,多根芯线收容于护套;/n外壳,在内部收容与所述芯线的末端部连接的端子配件,并且形成有将所述芯线向外部引出的开口部;/n成形部,覆盖所述开口部且覆盖所述护套的端面;及/n树脂阻止部,在所述开口部内配置于所述成形部的内侧。/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615 JP 2018-1141921.一种多芯电线的防水构造,具备:
多芯电线,多根芯线收容于护套;
外壳,在内部收容与所述芯线的末端部连接的端子配件,并且形成有将所述芯线向外部引出的开口部;
成形部,覆盖所述开口部且覆盖所述护套的端面;及
树脂阻止部,在所述开口部内配置于所述成形部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芯电线的防水构造,其中,
沿着所述开口部的外缘设有在所述成形部的成形时熔化的熔体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清水盛行寺坂元寿小林利成山本裕信金京佑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