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氟技专利>正文

泵壳及包括其的磁力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1112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7:2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泵壳形成内部空间,所述内部空间包括供流体流入的流入空间、使流体从所述流入空间流入并向外部排出流入的流体的流路、以及用于布置以引导流体流动的方式以预定中心轴为基准旋转的叶轮的布置空间,其中,所述泵壳包括:吸入壳体,其用于形成供流体流入的所述流入空间;以及蜗壳,其用于形成通过所述叶轮使流体从所述流入空间流入并向外部排出流入的流体的所述流路,其中,所述蜗壳形成用于布置所述叶轮的所述布置空间,所述泵壳还包括流体导向装置,所述流体导向装置被布置在所述内部空间上并引导沿从所述流入空间到所述布置空间的方向移动的流体的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泵壳及包括其的磁力泵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泵壳及包括其的磁力泵,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如下的泵壳及包括其的磁力泵,该泵壳包括用于形成流体流入的流入空间的吸入壳体及用于形成利用叶轮从所述流入空间中流入流体并向外部排出流入流体的流路的蜗壳。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已知的磁力泵包括用于形成泵室的前壳体(frontcasing)和用于形成与泵室连续的圆筒状空间的后壳体(rearcasing)。在后壳体的圆筒状空间中布置有被支撑轴可旋转地支撑的磁铁罐,在磁铁罐上接合有容纳到泵室内部的叶轮。在后壳体的外侧布置有与磁铁罐磁接合的旋转驱动部,磁铁罐通过所述旋转驱动部的驱动力而旋转。当磁铁罐旋转时,与其接合的叶轮旋转,从形成在前壳体的正面上的圆筒状吸入口向泵室内部导入移送流体的同时,从前壳体侧面的排出口排出移送流体。支撑轴经由泵室延伸至前壳体的吸入口。支撑轴的前端部被与吸入口连接的轴支撑部覆盖,通过多个支撑腿部(supportingleg)来连接吸入口的内壁和轴支撑部。在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16-0122707(2016年10月24日公开)号中公开了磁力泵。其中,前壳体可划分为用于形成供流体流入的吸入口4的部分和用于形成作为布置叶轮13的空间的泵室3的部分。根据磁力泵的使用用途,有必要使吸入口4所规定的空间的大小和规定泵室3的空间的大小有所不同。但是,这种磁力泵由于形成吸入口4的部分和形成泵室3的部分一体形成,因此具有需要根据使用用途制作更多数量的前壳体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提出的,目的是提供如下泵壳及包括该泵壳的磁力泵:通过将前壳体独立地制作为用于形成供流体流入的流入空间的吸入壳体及用于形成利用叶轮使流体从所述流入空间流入并向外部排出流入流体的流路的蜗壳,从而能够按照磁力泵的使用用途将多种吸入壳体及蜗壳相互组合接合来使用。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并不限定于上述问题,本领域所属
的技术人员从本说明书及附图能明确理解本专利技术没有提到的问题。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泵壳用于形成内部空间,所述内部空间包括供流体流入的流入空间、使流体从所述流入空间流入并向外部排出流入的流体的流路、以及用于布置以引导流体流动的方式以预定中心轴为基准旋转的叶轮的布置空间,所述泵壳包括:吸入壳体,其用于形成供流体流入的所述流入空间;以及蜗壳,其用于形成通过所述叶轮使流体从所述流入空间流入并向外部排出流入的流体的所述流路,其中,所述蜗壳形成用于布置所述叶轮的所述布置空间,所述泵壳还包括流体导向装置,所述流体导向装置被布置在所述内部空间上并引导沿从所述流入空间到所述布置空间的方向移动的流体的移动。有益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泵壳具有如下的优点:通过将前壳体独立地制作为用于形成供流体流入的流入空间的吸入壳体及用于形成利用叶轮使流体从所述流入空间流入并向外部排出流入流体的流路的蜗壳,从而能够按照磁力泵的使用用途将多种吸入壳体及蜗壳相互组合接合来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并不限定于上述效果,本领域所属
的技术人员从本说明书及附图能明确理解本专利技术没有提到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泵壳的示意性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泵壳的示意性分解剖视图。图3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泵壳中省略间隔维持部的部分的示意性放大剖视图。图4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泵壳中包括间隔维持部的部分的示意性放大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泵壳的支撑部的示意性立体图。图6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流体导向装置的磁力泵的局部剖视图。图7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流体导向装置的磁力泵的局部分解剖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流体导向装置的前方及后方立体图。图9是从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流体导向装置的后方观察的立面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流体导向装置的剖视图。图11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流体导向装置的接触凹陷部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12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流体导向装置的第一插入槽及第二插入槽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的思想并不限于提出的实施例,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思想的技术人员能够在相同思想的范围内通过其他构成要素的附加、变更及删除等容易提出退步的其他专利技术或包含在本专利技术思想范围内的其他实施例,但它们也包含在本专利技术思想范围内。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说明呈现在各实施例的图中的相同思想范围内的功能相同的构成要素。关于附图,为了更明确地表达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简化或省略与本专利技术技术思想的关联性较低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导出的部分。首先,参照图1至图5对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泵壳10进行说明。如图1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泵壳10可指泵的实现流体流动的一构成要素。作为一例,所述泵壳10可以是形成流体流动的流路的结构。作为一例,所述泵壳10可包括:吸入壳体100,用于形成供流体流入的流入空间S1;蜗壳200,用于形成利用叶轮使流体从所述流入空间S1流入并向外部排出流入流体的流路。作为一例,所述吸入壳体100及所述蜗壳200可以是金属材料。作为一例,所述吸入壳体100可以是形成所述流入空间S1并能够利用所述叶轮使流体从外部向所述流入空间S1流入的结构。作为一例,所述吸入壳体100可以与导管和/或管道(未图示)连接并从导管和/或管道接收流体。作为一例,所述蜗壳200可以是能够利用所述叶轮使流体从所述流入空间S1流入的结构。作为一例,所述蜗壳200可形成用于将从所述流入空间S1接收的流体传递到外部的流路。作为一例,所述蜗壳200可以与导管和/或管道连接并向导管和/或管道传递流体。在此,作为一例,所述蜗壳200可形成用于布置所述叶轮的布置空间S2。即,所述叶轮布置在所述布置空间S2上并能够体现旋转力,能够通过旋转力来使流体移动。即,流体能够通过所述叶轮从外部向所述吸入壳体100所形成的所述流入空间S1流动,并且能够从所述流入空间S1沿所述蜗壳200所形成的流路经由所述布置空间S2排出到外部。在此,作为一例,所述吸入壳体100能够通过预定装卸构件T相对于所述蜗壳200装卸。即,所述吸入壳体100可以通过所述装卸构件T连接到所述蜗壳200,并且还可以通过所述装卸构件T与所述蜗壳200分离。所述泵壳10能够根据使用用途来要求各种大小和/或形状的所述流入空间S1和/或所述布置空间S2。因此,所述吸入壳体100和所述蜗壳200并不是一体形成,而是构造为相互可拆卸,从而所述泵壳10具有能够通过持有各种大小和/或形状的所述吸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泵壳,所述泵壳形成内部空间,所述内部空间包括供流体流入的流入空间、使流体从所述流入空间流入并向外部排出流入的流体的流路、以及用于布置以引导流体流动的方式以预定中心轴为基准旋转的叶轮的布置空间,其中,/n所述泵壳包括:/n吸入壳体,其用于形成供流体流入的所述流入空间;以及/n蜗壳,其用于形成通过所述叶轮使流体从所述流入空间流入并向外部排出流入的流体的所述流路,/n其中,所述蜗壳形成用于布置所述叶轮的所述布置空间,/n所述泵壳还包括流体导向装置,所述流体导向装置被布置在所述内部空间上并引导沿从所述流入空间到所述布置空间的方向移动的流体的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90306 KR 10-2019-0025639;20190306 KR 10-2019-001.一种泵壳,所述泵壳形成内部空间,所述内部空间包括供流体流入的流入空间、使流体从所述流入空间流入并向外部排出流入的流体的流路、以及用于布置以引导流体流动的方式以预定中心轴为基准旋转的叶轮的布置空间,其中,
所述泵壳包括:
吸入壳体,其用于形成供流体流入的所述流入空间;以及
蜗壳,其用于形成通过所述叶轮使流体从所述流入空间流入并向外部排出流入的流体的所述流路,
其中,所述蜗壳形成用于布置所述叶轮的所述布置空间,
所述泵壳还包括流体导向装置,所述流体导向装置被布置在所述内部空间上并引导沿从所述流入空间到所述布置空间的方向移动的流体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壳,其中,
所述流体导向装置包括:
导向主体部,其用于形成供流体从所述流入空间向所述布置空间移动的移动空间;
导向延伸部,其从所述导向主体部向内侧方向延伸并减少移动的流体的涡流;以及
导向接触部,其在所述布置空间上与通过外力旋转的所述叶轮接触,
其中,所述导向接触部的摩擦系数小于所述导向主体部的摩擦系数,所述导向接触部的弹性系数大于所述导向主体部的弹性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壳,其中,
所述导向主体部包围所述导向接触部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导向接触部包括接触主体部,所述接触主体部包括与所述叶轮接触的接触面,
所述接触面被布置为比所述导向主体部更向所述叶轮的方向突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壳,其中,
所述导向接触部进一步包括接触突出部,所述接触突出部以所述预定中心轴为基准从所述接触主体部以放射状突出形成,
所述导向主体部包围所述接触突出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壳,其中,
所述流体导向装置还包括导向支撑部,所述导向支撑部从所述导向延伸部延伸并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用于容纳支撑所述叶轮的支撑轴的前端,
所述导向延伸部包围所述接触主体部的至少一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壳,其中,
所述接触主体部包括接触凹陷部,所述接触凹陷部从所述接触面凹陷并形成凹陷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泵壳,其中,
从所述接触面至所述接触凹陷部的最大凹陷距离小于从所述导向主体部至所述接触面的突出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壳,其中,
所述导向主体部形成有第一插入槽,所述第一插入槽供用于固定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相璇
申请(专利权)人:氟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