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的轿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1082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7:20
轿厢(1)例如具有门(11)、电动机(12)、风扇(15)、带(16)和控制盘(18)。电动机(12)通过使输出轴(12a)旋转,产生用于驱动门(11)的力。风扇(15)设置于带轮(14)。带(16)将输出轴(12a)的旋转传递到带轮(14)。在控制盘(18)形成有通气口(31a)。风扇(15)通过带轮(14)的旋转而产生经过通气口(31a)的气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梯的轿厢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的轿厢。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电梯的轿厢。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轿厢具有控制盘。此外,轿厢具有用于对控制盘进行冷却的风扇。风扇旋转而产生气流,控制盘的内部被冷却。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2016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轿厢中,需要用于驱动风扇的专用装置。因此,存在用于对控制盘进行冷却的机构变得复杂这样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正是为了解决上述这种课题而完成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通过简单的机构对控制盘进行冷却的电梯的轿厢。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的轿厢具有:门;电动机,其通过使输出轴旋转,产生用于驱动门的力;风扇,其设置于旋转体;传递单元,其将上述输出轴的旋转传递到旋转体;以及控制盘,其形成有通气口。风扇通过旋转体的旋转而产生经过通气口的气流。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的轿厢具有:门;电动机,其通过使输出轴旋转,产生用于驱动门的力;风扇,其设置于输出轴;以及控制盘,其形成有通气口。风扇通过输出轴的旋转而产生经过通气口的气流。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的轿厢例如具有门、电动机、风扇、传递单元和控制盘。电动机通过使输出轴旋转,产生用于驱动门的力。风扇设置于旋转体。传递单元将上述输出轴的旋转传递到旋转体。在控制盘形成有通气口。风扇通过旋转体的旋转而产生经过通气口的气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的轿厢,能够通过简单的机构对控制盘进行冷却。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具有实施方式1中的轿厢的电梯装置的例子的图。图2是示出轿厢的主视图。图3是示出轿厢的俯视图。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2中的轿厢的例子的主视图。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2中的轿厢的例子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适当简化或省略重复的说明。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或相当的部分。实施方式1图1是示出具有实施方式1中的轿厢1的电梯装置的例子的图。电梯装置例如具有轿厢1和对重2。轿厢1在井道3中上下移动。对重2在井道3中上下移动。轿厢1和对重2通过主绳索4悬吊于井道3。主绳索4卷绕于曳引机5的驱动绳轮6。曳引机5由控制装置7控制。例如,控制装置7对驱动绳轮6的旋转和停止进行控制。轿厢1根据驱动绳轮6的旋转而移动。在轿厢1停止的层站8设置有门9。轿厢1例如具有轿厢室10、门11和电动机12。轿厢室10形成用于乘客搭乘的空间。门11由电动机12驱动。在层站8未设置用于驱动门9的装置。层站8的门9经由轿厢1的门11而由电动机12驱动。图2是示出轿厢1的主视图。图3是示出轿厢1的俯视图。轿厢1除了具有轿厢室10、门11和电动机12以外,例如还具有轨道13、带轮14、风扇15、带16、连结部件17a、连结部件17b和控制盘18。图2示出门11为双开方式的例子。门11例如具有面板21、面板22、吊架23、辊24、吊架25和辊26。在轿厢室10形成有出入口10a。通过面板21和面板22对出入口10a进行开闭。吊架23设置于面板21。吊架23从面板21向上方突出。辊24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于吊架23。辊24的旋转轴水平地配置。吊架25设置于面板22。吊架25从面板22向上方突出。辊26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于吊架25。辊26的旋转轴与辊24的旋转轴平行。辊26的旋转轴水平地配置。轨道13配置于出入口10a的上方。轨道13以横穿出入口10a的上方的方式水平地配置。在轨道13的上表面载置有辊24。辊24在轨道13的上表面滚动,由此引导面板21的移动。同样,在轨道13的上表面载置有辊26。辊26在轨道13的上表面滚动,由此引导面板22的移动。电动机12设置于轿厢室10的上表面。电动机12具有输出轴12a。电动机12通过使输出轴12a旋转,产生用于驱动门11的力。电动机12的输出轴12a例如配置于轨道13的一个端部13a的上方。输出轴12a水平地配置。输出轴12a例如与辊24的旋转轴和辊26的旋转轴平行地配置。带轮14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于形成轿厢室10的部件。带轮14例如配置于轨道13的另一个端部13b的上方。带轮14的旋转轴与电动机12的输出轴12a平行地配置。即,带轮14的旋转轴水平地配置。风扇15设置于带轮14。因此,当带轮14旋转时,风扇15旋转。如果带轮14不旋转,则风扇15不旋转。带16卷绕于电动机12的输出轴12a和带轮14。通过带16将输出轴12a的旋转传递到带轮14。带轮14是设置于轿厢室10的旋转体的一例。带16是将输出轴12a的旋转传递到旋转体的单元的一例。在本实施方式所示的例子中,电动机12的输出轴12a和带轮14的旋转轴水平地配置。因此,卷绕于输出轴12a和带轮14的带16具有上部分16a和下部分16b。连结部件17a连结带16的上部分16a和面板21。连结部件17b连结带16的下部分16b和面板22。控制盘18对轿厢1所具有的设备进行控制。例如,控制盘18对电动机12进行控制。控制盘18也可以对轿厢1所具有的照明器具19进行控制。控制盘18还可以对其他设备进行控制。控制盘18设置于轿厢室10的上表面。控制盘18例如配置于比电动机12更接近风扇15的位置。控制盘18例如具有壳体31。在壳体31形成有通气口31a和通气口31b。风扇15配置成与通气口31a对置。在电梯装置中,例如当轿厢1停止于层站8时,通过控制盘18驱动电动机12。由此,例如电动机12的输出轴12a向B方向旋转。当电动机12的输出轴12a向B方向旋转时,带16移动。带16的上部分16a在图2中向右侧移动。带16的下部分16b在图2中向左侧移动。由此,门11打开。当电动机12的输出轴12a向B方向旋转时,带轮14也向B方向旋转。带轮14旋转,由此,风扇15旋转。如上所述,风扇15与通气口31a对置。因此,例如当带轮14向B方向旋转时,从风扇15朝向通气口31a送风。带轮14向B方向旋转,由此,壳体31外的空气从通气口31a进入壳体31的内部。此外,壳体31的内部的空气从通气口31b排出到壳体31外。即,风扇15通过带轮14的旋转而产生经过通气口31a的气流。另一方面,当电动机12的输出轴12a向C方向旋转时,带16的上部分16a在图2中向左侧移动。带16的下部分16b在图2中向右侧移动。由此,门11关闭。当电动机12的输出轴12a向C方向旋转时,带轮14也向C方向旋转。带轮14旋转,由此,风扇15旋转。例如当带轮14向C方向旋转时,产生从通气口31a朝向风扇15的气流。因此,壳体31外的空气从通气口31b进入壳体31的内部。此外,壳体31的内部的空气从通气口31a排出到壳体31外。在门11关闭时,风扇15也产生经过通气口31a的气流。在实施方式1所示的例子中,风扇15旋转,由此,控制盘18被冷却。从电动机12供给用于驱动风扇15的力。轿厢1不具有用于驱动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的轿厢,其具有:/n门;/n电动机,其通过使输出轴旋转,产生用于驱动所述门的力;/n风扇,其设置于旋转体;/n传递单元,其将所述输出轴的旋转传递到所述旋转体;以及/n控制盘,其形成有通气口,/n所述风扇通过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而产生经过所述通气口的气流。/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梯的轿厢,其具有:
门;
电动机,其通过使输出轴旋转,产生用于驱动所述门的力;
风扇,其设置于旋转体;
传递单元,其将所述输出轴的旋转传递到所述旋转体;以及
控制盘,其形成有通气口,
所述风扇通过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而产生经过所述通气口的气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轿厢,其中,
所述电梯的轿厢还具有连结部件,所述连结部件连结所述门和所述传递单元,
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轴与所述电动机的所述输出轴平行,
所述传递单元是卷绕于所述输出轴和所述旋转体的带。


3.一种电梯的轿厢,其具有:
门;
电动机,其通过使输出轴旋转,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市川阳介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