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SLM工艺的金属双异形腔圆极化卫星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0879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7: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SLM工艺的金属双异形腔圆极化卫星天线,包括金属体以及位于金属体内的异形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均垂直开设于金属体内,且腔体顶部开口;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通过通槽相连通;金属体的侧面留有用于安装同轴探针的螺孔,所述螺孔与第一腔体连通,所述同轴探针穿过螺孔进入第一腔体内,并指向通槽与第二腔体内部;第一腔体包括中部的第一圆柱形腔体以及一对沿第一圆柱形腔体直径两端分布并与之相交的第一扇形腔体;第二腔体包括中部的第二圆柱形腔体以及一对沿第二圆柱形腔体直径两端分布并与之相交的第二扇形腔体。该圆极化卫星天线能够实现更宽的圆极化带宽(12.9%),实现宽波束和高功率容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SLM工艺的金属双异形腔圆极化卫星天线
本专利技术属于天线
,特别是涉及X波段卫星通信设备,具体是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SLM工艺的金属双异形腔圆极化卫星天线。
技术介绍
圆极化可以减少电磁波传播过程中的极化失配和多路径效应,因此圆极化天线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卫星系统。各式各样的圆极化卫星天线已经得到了公开报道。然而由于卫星系统苛刻的工作环境,许多报道的圆极化卫星天线并不能适用于某些特定场合。例如:文献1[X.Zhang,L.ZhuandN.Liu,“Pin-loadedcircularly-polarizedpatchantennaswithwide3-dBaxialratiobeamwidth,”IEEETrans.AntennasPropag.,vol.65,no.2,pp.521-528,Feb.2017]中提出一种具有宽波束的销钉加载圆极化贴片天线,从而增大卫星的信号覆盖范围。但是受制于贴片结构,该天线很难应用于大功率的卫星系统。背腔天线常常被用来同时实现高功率容量和宽波束。例如:文献2[R.Li,B.P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SLM工艺的金属双异形腔圆极化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体(1)以及位于金属体(1)内的异形第一腔体(2)和第二腔体(3);/n所述第一腔体(2)和第二腔体(3)均垂直开设于金属体(1)内,且腔体顶部开口;第一腔体(2)和第二腔体(3)之间通过通槽(4)相连通;/n所述金属体(1)的侧面留有用于安装同轴探针(5)的螺孔(6),所述螺孔(6)与第一腔体(2)连通,所述同轴探针(5)穿过螺孔(6)进入第一腔体(2)内,并指向通槽(4)与第二腔体(3)内部;/n所述第一腔体(2)包括中部的第一圆柱形腔体(21)以及一对沿第一圆柱形腔体(21)直径两端分布并与之相交的第一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SLM工艺的金属双异形腔圆极化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体(1)以及位于金属体(1)内的异形第一腔体(2)和第二腔体(3);
所述第一腔体(2)和第二腔体(3)均垂直开设于金属体(1)内,且腔体顶部开口;第一腔体(2)和第二腔体(3)之间通过通槽(4)相连通;
所述金属体(1)的侧面留有用于安装同轴探针(5)的螺孔(6),所述螺孔(6)与第一腔体(2)连通,所述同轴探针(5)穿过螺孔(6)进入第一腔体(2)内,并指向通槽(4)与第二腔体(3)内部;
所述第一腔体(2)包括中部的第一圆柱形腔体(21)以及一对沿第一圆柱形腔体(21)直径两端分布并与之相交的第一扇形腔体(22);
所述第二腔体(3)包括中部的第二圆柱形腔体(31)以及一对沿第二圆柱形腔体(31)直径两端分布并与之相交的第二扇形腔体(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3D打印技术SLM工艺的金属双异形腔圆极化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扇形腔体(22)对应的圆心角在90~270°之间;所述第二扇形腔体(32)对应的圆心角在90~27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3D打印技术SLM工艺的金属双异形腔圆极化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体(1)为采用3D打印技术SLM工艺一体成型的不锈钢件,第一腔体(2)、第二腔体(3)、通槽(4)和螺孔(6)均在金属体(1)3D打印过程中一次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3D打印技术SLM工艺的金属双异形腔圆极化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相对的两个第一扇形腔体(22)之间的连线,与同轴探针(5)指向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诗言范飞葛文亭张钢张锋杨继全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智能高端装备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