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扣式电池外壳及扣式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0874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7: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扣式电池外壳,包括正极金属端盖和负极金属端盖,所述正极金属端盖包括第一底盖和围设在第一底盖一侧的第一围壁,所述负极金属端盖包括第二底盖和围设在第二底盖一侧的第二围壁;所述正极金属端盖和负极金属端盖相对设置使第一围壁的端部和第二围壁的端部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围壁上设置有第一绝缘套件,所述第二围壁上设置有第二绝缘套件,所述第一绝缘套件和第二绝缘套件在相接面处连接形成一体结构的绝缘外壳,所述绝缘外壳一体结构与正极金属端盖和负极金属端盖形成容置腔,用于容纳电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扣式电池外壳结构简单、容易实现。绝缘外壳提高了扣式电池的能量密度,保证扣式电池壳良好的绝缘性,提高加工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扣式电池外壳及扣式电池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
,涉及一种扣式电池外壳及扣式电池。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和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在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中需要大量便携式电源。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电化学储能系统,因其具有非常突出的优势,已经成为新能源开发与利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可充锂离子电池由于其能量密度高、循环寿长以及环境友好的特性得到广泛研究与应用。现有技术公开的扣式电池(实物照片参见图5)基本上都是上下两个钢壳套筒,中间夹一层绝缘胶圈,通过夹紧形成密封。如CN210744008U公开一种扣式电池,包括壳体、盖板、正极组件、负极组件和隔膜,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盖板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密封环,且所述密封环靠近所述壳体的底部的一端朝向所述底部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正极组件、所述隔膜和所述负极组件层叠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且所述正极组件与所述壳体的底部贴合设置,所述负极组件与所述盖板贴合设置;所述正极组件包括正极环和正极片,所述正极环套设于所述正极片的周部,所述正极环远离所述正极片的一侧上设置固定有压板,所述压板位于所述密封环和所述底部之间,且所述压板靠近所述密封环的一侧与所述密封环抵接。又如CN110752401A公开一种扣式电池,电池包括导电壳体、绝缘垫片、卷芯和电解液,所述导电壳体分为上壳和下壳,上壳与下壳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卷芯与上壳、下壳之间均设置有绝缘垫片,所述卷芯包括正极片、隔膜与负极片,所述隔膜设置在正极片与负极片之间,所述绝缘垫片套在隔膜上,正极片的正极极耳或负极片的负极极耳从绝缘垫片的空隙中伸出,分别与下壳或上壳实现接触式连接。然而,扣式电池的外部壳体使用金属材质存在着重量重、加工成本高、比能量相对较低等缺点,此外,金属外壳也可能因外部保护板失效、不当的过充或过放、高温环境以及内部短路等因素而导致膨胀爆炸,而提高安全上的疑虑。而且,上下两个钢壳套筒之间连接需要添加绝缘层,封装过程中绝缘层破坏易导致扣式电池短路,甚至失效。因此,如何减轻重量、降低成本、提高使用上的安全性,实为相关业者所欲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扣式电池外壳及扣式电池。将本专利技术的扣式电池外壳用于扣式电池制备,表现出高能量密度、高倍率放电的优势,而且能够实现高效机械化制造。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扣式电池外壳,正极金属端盖和负极金属端盖,所述正极金属端盖包括第一底盖和围设在所述第一底盖一侧的第一围壁,所述负极金属端盖包括第二底盖和围设在所述第二底盖一侧的第二围壁;所述正极金属端盖和负极金属端盖相对设置使第一围壁的端部和第二围壁的端部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围壁上设置有第一绝缘套件,所述第二围壁上设置有第二绝缘套件,所述第一绝缘套件和第二绝缘套件在相接面处连接形成一体结构的绝缘外壳,所述绝缘外壳与正极金属端盖和负极金属端盖形成容置腔,用于容纳电芯。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围壁的端部和第二围壁的端部相对且间隔设置”指:第一围壁的端部和第二围壁的端部相对设置,且第一围壁的端部和第二围壁的端部之间具有间隔而未直接接触。本专利技术的扣式电池外壳中,正极金属端盖用于与电芯的正极相连,负极金属端盖用于与电芯的负极相连。本专利技术的扣式电池外壳结构简单、容易实现。绝缘外壳提高了扣式电池(例如锂离子扣式电池)的能量密度,保证扣式电池壳良好的绝缘性,提高加工可靠性。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扣式电池外壳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围壁沿远离第一底盖方向包括依次连接的同轴第一环形壁和第二环形壁,所述第二环形壁的直径大于第一环形壁的直径。优选地,所述第一环形壁和第二环形壁的连接面与所述第一底盖平行。优选地,所述第一环形壁的高度为m,所述m为0.3~3mm,例如0.3mm、0.5mm、0.8mm、1mm、1.2mm、1.5mm、1.7mm、2mm、2.5mm或3mm等,优选为0.7~1.5mm。优选地,所述第二围壁沿远离第二底盖方向包括依次连接的同轴第三环形壁和第四环形壁,所述第四环形壁的直径大于第三环形壁的直径;优选地,所述第三环形壁和第四环形壁的连接面与所述第二底盖平行;优选地,所述第三环形壁的高度为n,所述n为0.3~3mm,例如0.3mm、0.5mm、0.8mm、1mm、1.2mm、1.5mm、1.7mm、2mm、2.5mm或3mm等,优选为0.7~1.5mm。优选地,所述第一绝缘套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围壁内侧、外侧和端部表面。优选地,所述第二绝缘套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围壁内侧、外侧和端部表面。优选地,所述第一围壁和第二围壁的厚度独立地为0.1~0.3mm,例如0.1mm、0.2mm或0.3mm等。优选地,所述第一绝缘套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围壁内侧和外侧的部分的厚度独立地为0.1~5mm,例如0.1mm、0.2mm、0.3mm、0.5mm、0.6mm、0.8mm、1mm、1.5mm、1.7mm、2mm、2.5mm、3mm、3.2mm、3.5mm、4mm或5mm等,优选为0.2~0.8mm。优选地,所述第二绝缘套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围壁内侧和外侧的部分的厚度独立为0.1~5mm,例如0.1mm、0.2mm、0.3mm、0.5mm、0.6mm、0.8mm、1mm、1.5mm、1.7mm、2mm、2.5mm、3mm、3.2mm、3.5mm、4mm或5mm等,优选为0.2~0.8mm。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扣式电池外壳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绝缘套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围壁内侧的部分与所述第一环形壁和第二环形壁的连接面抵接,所述第一绝缘套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围壁外侧的部分与第一环形壁的外侧抵接。优选地,所述第一绝缘套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围壁内侧的部分与所述第一环形壁的内径环面一致。优选地,所述第二绝缘套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围壁内侧的部分与所述第三环形壁和第二环形壁的连接面抵接,所述第二绝缘套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围壁外侧的部分与第三环形壁的外侧抵接。优选地,所述第二绝缘套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围壁内侧的部分与所述第三环形壁的内径环面一致。本专利技术对第一套件设置在第一围壁上的方法以及第二套件设置在第二围壁上的方法不作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参照现有技术公开的方法进行制备,只要能保证良好的结合性和密封性即可。示例性但非限制性的,所述第一绝缘套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围壁上的方法可以包括注塑;同理,所述第二绝缘套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围壁上的方法可以包括注塑。优选地,所述第一绝缘套件和第二绝缘套件的连接方式包括热熔、超音波熔接、焊接、粘结中的至少一种。但并不限于上述列举的方式,其他可达到良好的连接和密封效果的方式也适用于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所述焊接包括激光焊接、超声焊接、感应焊接和振动焊接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粘结包括采用胶水接合。优选地,所述第一绝缘套件和第二绝缘套件的相接面为相互配合的斜面。优选地,正极金属端盖和负极金属端盖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铝、铁和不锈钢中的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扣式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式电池外壳包括正极金属端盖和负极金属端盖,所述正极金属端盖包括第一底盖和围设在所述第一底盖一侧的第一围壁,所述负极金属端盖包括第二底盖和围设在所述第二底盖一侧的第二围壁;/n所述正极金属端盖和负极金属端盖相对设置使第一围壁的端部和第二围壁的端部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围壁上设置有第一绝缘套件,所述第二围壁上设置有第二绝缘套件,所述第一绝缘套件和第二绝缘套件在相接面处连接形成一体结构的绝缘外壳,所述绝缘外壳与正极金属端盖和负极金属端盖形成容置腔,用于容纳电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扣式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式电池外壳包括正极金属端盖和负极金属端盖,所述正极金属端盖包括第一底盖和围设在所述第一底盖一侧的第一围壁,所述负极金属端盖包括第二底盖和围设在所述第二底盖一侧的第二围壁;
所述正极金属端盖和负极金属端盖相对设置使第一围壁的端部和第二围壁的端部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围壁上设置有第一绝缘套件,所述第二围壁上设置有第二绝缘套件,所述第一绝缘套件和第二绝缘套件在相接面处连接形成一体结构的绝缘外壳,所述绝缘外壳与正极金属端盖和负极金属端盖形成容置腔,用于容纳电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式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围壁沿远离第一底盖方向包括依次连接的同轴第一环形壁和第二环形壁,所述第二环形壁的直径大于第一环形壁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第一环形壁和第二环形壁的连接面与所述第一底盖平行;
优选地,所述第一环形壁的高度为m,所述m为0.3~3mm,优选为0.7~1.5mm;
优选地,所述第二围壁沿远离第二底盖方向包括依次连接的同轴第三环形壁和第四环形壁,所述第四环形壁的直径大于第三环形壁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第三环形壁和第四环形壁的连接面与所述第二底盖平行;
优选地,所述第三环形壁的高度为n,所述n为0.3~3mm,优选为0.7~1.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扣式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套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围壁内侧、外侧和端部表面;
优选地,所述第二绝缘套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围壁内侧、外侧和端部表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围壁和第二围壁的厚度独立地为0.1~0.3mm;
优选地,所述第一绝缘套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围壁内侧和外侧的部分的厚度独立地为0.1~5mm,优选为0.2~0.8mm;
优选地,所述第二绝缘套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围壁内侧和外侧的部分的厚度独立为0.1~5mm,优选为0.2~0.8mm。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扣式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套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围壁内侧的部分与所述第一环形壁和第二环形壁的连接面抵接,所述第一绝缘套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围壁外侧的部分与第一环形壁的外侧抵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绝缘套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围壁内侧的部分与所述第一环形壁的内径环面一致;
优选地,所述第二绝缘套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围壁内侧的部分与所述第三环形壁和第二环形壁的连接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洲李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聚锂能源有限公司徐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