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构楼板生成方法、装置、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处理器。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模拟楼板;基于模拟楼板的楼板线确定与模拟楼板相适配的墙梁围合,其中,墙梁围合为模拟楼板周围的剪力墙和连梁的围合;利用模拟楼板和墙梁围合生成结构楼板。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结构楼板生成的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结构楼板生成方法、装置、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辅助设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结构楼板生成方法、装置、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进行结构楼板的生成时,通常是需要开发人员自己对结构楼板进行设计,以实现相应功能。但是,该方法根据不同开发人员的理论知识、经验的不同,设计出的结构楼板也会有所差异,并且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来完成,从而无法快速生成结构楼板,存在结构楼板生成的效率低的技术问题。针对上述的结构楼板生成的效率低的技术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结构楼板生成方法、装置、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处理器,以至少解决结构楼板生成的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结构楼板生成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获取模拟楼板;基于模拟楼板的楼板线确定与模拟楼板相适配的墙梁围合,其中,墙梁围合为模拟楼板周围的剪力墙和连梁的围合;利用模拟楼板和墙梁围合生成结构楼板。可选地,基于楼板线确定与模拟楼板相适配的墙梁围合包括:将楼板线偏移至墙梁围合对应位置,其中,楼板线包括:多条线段,多条线段中每相邻两条线段顺次连接构成模拟楼板的外围轮廓;从多条线段中确定部分或全部不相交线段;将部分或全部不相交线段中每相邻两条线段顺次连接构成墙梁围合。可选地,将部分或全部不相交线段中每相邻两条线段顺次连接构成墙梁围合包括:获取部分或全部不相交线段中每相邻两条线段的延长线所形成的第一交点;基于第一交点将部分或全部不相交线段中每相邻两条线段顺次连接构成墙梁围合。可选地,获取部分或全部不相交线段中每相邻两条线段的延长线所形成的第一交点包括:判断部分或全部不相交线段中每相邻两条线段是否共面;当确定部分或全部不相交线段中每相邻两条线段共面时,将相邻两条线段所在当前平面转换至参考平面并计算得到第二交点;将第二交点从参考平面转换回当前平面,得到第一交点。可选地,参考平面平行于当前平面且参考平面在与该参考平面垂直的坐标轴上的取值为预设值。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判断部分或全部不相交线段中每相邻两条线段是否共面;当确定部分或全部不相交线段中存在异面相邻线段时,发出提示信息,其中,提示信息用于向用户提示当前存在异面相邻线段。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结构楼板生成装置。该装置可以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模拟楼板;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模拟楼板的楼板线确定与模拟楼板相适配的墙梁围合,其中,墙梁围合为模拟楼板周围的剪力墙和连梁的围合;生成模块,用于利用模拟楼板和墙梁围合生成结构楼板。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楼板生成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楼板生成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用于运行程序,其中,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楼板生成方法。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获取模拟楼板;基于模拟楼板的楼板线确定与模拟楼板相适配的墙梁围合,其中,墙梁围合为模拟楼板周围的剪力墙和连梁的围合;利用模拟楼板和墙梁围合生成结构楼板。也就是说,本申请可以调用已经封装好的功能,只需要获取模拟楼板,通过楼板线确定与该模拟楼板相适配的墙梁围合,进而利用模拟楼板和墙梁围合来生成结构楼板,而不需要开发人员自己设计来实现生成结构楼板的功能,从而减少了开发人员开发时间,提高开发效率,解决了结构楼板生成的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高结构楼板的生成的效率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楼板生成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模拟楼板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墙梁围合的示意图;图4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在将楼板线偏移至墙梁围合对应的位置时,部分或全部不相交线段的示意图;图4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确定部分或全部不相交线段中每相邻两条线段的延长线所形成的第一交点的示意图;图4C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确定第一交点的示意图;图4D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l0与l1平行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生成结构楼板的示意图;以及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结构楼板生成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实施例1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结构楼板生成方法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楼板生成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2,获取模拟楼板。在本专利技术上述步骤S102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生成结构楼板的功能中,可以先获取模拟楼板,该模拟楼板的外围轮廓可以通过模拟楼板的楼板线来构成,该模拟楼板的周围有剪力墙和连梁。可选地,该实施例在获取模拟楼板时,可以调用已经封装好的功能,引用预先设置好的库文件,在库文件中配置模拟楼板的属性,通过传入功能接口设置相应的参数。可选地,该实施例的属性可以包括模拟楼板的尺寸,比如,该尺寸设置为120-50mm。可选地,该实施例的模拟楼板的属性还可以包括约束条件(约束)、结构、尺寸标注、标识数据等,其中,约束条件可以包括标高、目标高的高度偏移、房间边界,结构可以包括启用分析模型,尺寸标注可以包括关于坡度、周长、面积、体积、顶部高程、底部高程、厚度等,标识数据可以包括图像等。步骤S104,基于模拟楼板的楼板线确定与模拟楼板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结构楼板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模拟楼板;/n基于所述模拟楼板的楼板线确定与所述模拟楼板相适配的墙梁围合,其中,所述墙梁围合为所述模拟楼板周围的剪力墙和连梁的围合;/n利用所述模拟楼板和所述墙梁围合生成结构楼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构楼板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拟楼板;
基于所述模拟楼板的楼板线确定与所述模拟楼板相适配的墙梁围合,其中,所述墙梁围合为所述模拟楼板周围的剪力墙和连梁的围合;
利用所述模拟楼板和所述墙梁围合生成结构楼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楼板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楼板线确定与所述模拟楼板相适配的所述墙梁围合包括:
将所述楼板线偏移至所述墙梁围合对应位置,其中,所述楼板线包括:多条线段,所述多条线段中每相邻两条线段顺次连接构成所述模拟楼板的外围轮廓;
从所述多条线段中确定部分或全部不相交线段;
将所述部分或全部不相交线段中每相邻两条线段顺次连接构成所述墙梁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楼板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部分或全部不相交线段中每相邻两条线段顺次连接构成所述墙梁围合包括:
获取所述部分或全部不相交线段中每相邻两条线段的延长线所形成的第一交点;
基于所述第一交点将所述部分或全部不相交线段中每相邻两条线段顺次连接构成所述墙梁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结构楼板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部分或全部不相交线段中每相邻两条线段的延长线所形成的所述第一交点包括:
判断所述部分或全部不相交线段中每相邻两条线段是否共面;
当确定所述部分或全部不相交线段中每相邻两条线段共面时,将相邻两条线段所在当前平面转换至参考平面并计算得到第二交点;
将所述第二交点从所述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勇敏,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久瓴江苏数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