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能家居的主题场景生成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2700645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7: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家居的主题场景生成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S1:从智能设备集群中获取目标设备;其中,所述智能设备集群中的所有智能设备均与用户终端相绑定;S2:获取大数据服务器中所述目标设备对应的场景信息,其中场景信息包括使用场景的触发条件和执行设备,对所述触发条件和所述执行设备进行组合以形成多个子场景;所述执行设备至少包括目标设备;S3:当判断出单个子场景的所有执行设备均属于所述智能设备集群中的智能设备时,则在所述用户终端中显示该子场景。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根据用户当前持有的智能设备向用户推送更符合用户条件的场景,降低用户学习成本,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智能家居的主题场景生成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家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智能家居的主题场景生成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用户会使用智能家居场景来控制多个智能设备执行一系列操作。但是,现有的场景添加仍然需要用户对每个场景的触发条件和执行动作进行一一设置,用户需要先对每个智能设备的功能进行熟悉,还需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摸索各智能设备间实现互联互动的可能性,才可配置出符合用户条件的智能家居场景,导致生成智能家居场景的学习成本过高,从而影响了用户使用智能家居场景的积极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家居的主题场景生成方法,可根据用户当前持有的智能设备向用户推送更符合用户条件的场景,降低用户学习成本,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智能家居的主题场景生成方法,包括:步骤S1:从智能设备集群中获取目标设备;其中,所述智能设备集群中的所有智能设备均与用户终端相绑定;步骤S2:获取大数据服务器中所述目标设备对应的场景信息,其中场景信息包括使用场景的触发条件和执行设备,对所述触发条件和所述执行设备进行组合以形成多个子场景;所述执行设备至少包括目标设备;步骤S3:当判断出单个子场景的所有执行设备均属于所述智能设备集群中的智能设备时,则在所述用户终端中显示该子场景。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从所述智能设备集群中获取目标设备的方法为:用户通过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智能设备集群中指定任意一个智能设备为目标设备。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从所述智能设备集群中获取目标设备的方法为:获取所述智能设备集群中所有智能设备的设备使用信息;根据所述设备使用信息从所述智能设备集群中筛选出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智能设备为目标设备。进一步地,所述设备使用信息包括智能设备的名称、智能设备在设定周期内的使用频率、使用功能、每个功能的使用次数和使用结果反馈信息。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在生成所述子场景之后还包括:判断所述子场景是否存在痛点特征,所述痛点特征是根据所述使用结果反馈信息分析获得;若存在,则从数据库中获取该痛点特征对应的痛点解决路径,根据痛点解决路径对所述子场景的触发条件和/或执行设备进行调整。进一步地,当判断出单个子场景的所有执行设备均不属于所述智能设备集群中的智能设备时,则在所述用户终端中隐藏该子场景。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还包括:当判断出单个子场景的执行设备只有部分设备已与所述用户终端相绑定时,判断已与所述用户终端相绑定的执行设备的数量占执行设备总数量的比值是否达到预设值,若达到,则在所述用户终端中显示该子场景,并向所述用户终端推送该子场景中未与所述用户终端相绑定的执行设备的设备信息和直接购买渠道;若未达到,则隐藏该子场景。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S4:在所述用户终端上生成与所述目标设备相关联的主题场景,并将所述执行设备中拥有同一目标设备的子场景归类到同一主题场景中。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于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的基于智能家居的主题场景生成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基于智能家居的主题场景生成方法。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从用户当前持有的智能设备中挑选出目标设备,利用大数据得出目标设备相关的使用场景并通过组合生成多个子场景,通过上述方法获得的子场景都是围绕用户所拥有的智能设备生成的,更加贴合用户需求和条件;且子场景可有效地引导用户多样性地设置自定义智能家居场景,降低用户学习成本,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基于智能家居的主题场景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主题场景在用户终端中的显示界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子场景在用户终端中的显示界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智能家居的主题场景生成方法,可让用户了解到用户当前拥有的智能设备之间互联互动的多种玩法,可引导用户多样性地设置自定义智能家居场景,降低用户学习成本,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感。如图1所示,主题场景生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从智能设备集群中获取目标设备。在获取目标设备之前,用户需要将用户当前拥有的智能设备均在其用户终端指定APP上进行绑定,通过绑定的方式使得各智能设备处于联网状态;而与所述用户终端相绑定的所有智能设备形成一个智能设备集群,而目标设备则从所述智能设备集群中进行查找。其中,获取目标设备的方法可以包括如下两种方式:方式一:由用户来指定目标设备,即用户可通过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智能设备集群中指定任意一个智能设备作为目标设备;方式二:可通过预设规则来获取目标设备;首先,获取所述智能设备集群中所有智能设备的设备使用信息;该设备使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智能设备的名称、智能设备在设定周期内的使用频率、使用功能、每个功能的使用次数和使用结果反馈信息等;其后,根据所述设备使用信息从所述智能设备集群中筛选出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智能设备为目标设备。步骤S2:获取大数据服务器中所述目标设备对应的场景信息,其中场景信息包括使用场景的触发条件和执行设备,对所述触发条件和所述执行设备进行组合以形成多个子场景。所述大数据服务器在经过用户授权后收集了大量智能设备硬件上报的使用数据,从众多的使用数据中将与该目标设备相关的数据分类出来,即可获知其他用户在使用目标设备时所产生的场景信息。从场景信息中提取出触发条件、执行设备及执行设备所执行的动作等信息,并通过笛卡尔乘积算法将触发条件、执行设备及其动作组合成新的子场景。其中,所述执行设备至少包括目标设备,此外,所述执行设备还可包括目标设备以外的其他智能设备。而生成的子场景相对较多,为了提高子场景的实用性,让子场景的应用更加贴紧用户实际使用需求,还需对生成的子场景进行痛点分析;即判断所述子场景是否存在痛点特征,若存在,则从数据库中获取该痛点特征对应的痛点解决路径,根据痛点解决路径对所述子场景的触发条件和/或执行设备进行调整。其中,所述痛点特征是根据大数据中的使用结果反馈信息分析获得;用户在使用智能设备过程中,用户可根据每个场景的使用结果通过问卷等形式提出一些反馈意见,该反馈意见包括存在哪些问题和用户针对问题提出的建议等内容;该反馈意见则会生成使用结果反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智能家居的主题场景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步骤S1:从智能设备集群中获取目标设备;其中,所述智能设备集群中的所有智能设备均与用户终端相绑定;/n步骤S2:获取大数据服务器中所述目标设备对应的场景信息,其中场景信息包括使用场景的触发条件和执行设备,对所述触发条件和所述执行设备进行组合以形成多个子场景;所述执行设备至少包括目标设备;/n步骤S3:当判断出单个子场景的所有执行设备均属于所述智能设备集群中的智能设备时,则在所述用户终端中显示该子场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智能家居的主题场景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从智能设备集群中获取目标设备;其中,所述智能设备集群中的所有智能设备均与用户终端相绑定;
步骤S2:获取大数据服务器中所述目标设备对应的场景信息,其中场景信息包括使用场景的触发条件和执行设备,对所述触发条件和所述执行设备进行组合以形成多个子场景;所述执行设备至少包括目标设备;
步骤S3:当判断出单个子场景的所有执行设备均属于所述智能设备集群中的智能设备时,则在所述用户终端中显示该子场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家居的主题场景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从所述智能设备集群中获取目标设备的方法为:
用户通过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智能设备集群中指定任意一个智能设备为目标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家居的主题场景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从所述智能设备集群中获取目标设备的方法为:
获取所述智能设备集群中所有智能设备的设备使用信息;
根据所述设备使用信息从所述智能设备集群中筛选出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智能设备为目标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家居的主题场景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使用信息包括智能设备的名称、智能设备在设定周期内的使用频率、使用功能、每个功能的使用次数和使用结果反馈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智能家居的主题场景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在生成所述子场景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子场景是否存在痛点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妙玉邓建平吴宁泉唐婷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科徕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