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组合式软件开发的方法、系统、介质及电子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00596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7: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功能组合式软件开发的方法、系统、介质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根据开发需求构建软件框架和功能组合式管理框架构成的软件开发平台;按照配置信息启动软件框架,软件框架包含多个模块,其中多个模块中包括通用模块和业务模块;功能组合式管理框架采用微服务和容器部署的方式对通用模块和业务模块进行分布式部署;当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外部请求时,根据外部请求对服务集群进行相应的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构建功能组合式管理框架,将组成软件框架的多个模块以插件的形式进行管理,能够以简洁的方式进行模块的扩展,并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动态地插入到软件框架中,可以随时删除、插入和修改,结构灵活,易于修改,便于软件的升级和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功能组合式软件开发的方法、系统、介质及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互联网
,尤其涉及一种功能组合式软件开发的方法、系统、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信息技术行业中,软件通常是各种独立系统的堆栈。单一体系结构在相对较小的规模上运行良好。但是,随着功能需求的增加,系统规模越来越大,单一体系结构便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拓展性差、可靠性低以及维护成本高。基于上述,现有软件开发平台对于大型功能组合式软件的开发尚存在不易扩展和维护成本高的问题。上述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期望克服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功能组合式软件开发的方法、系统、介质及电子设备,解决现有软件开发平台对于大型功能组合式软件的开发不易扩展和维护成本高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功能组合式软件开发的方法,包括:S1、根据开发需求构建软件框架和功能组合式管理框架构成的软件开发平台;S2、按照配置信息启动软件框架,软件框架包含多个模块,其中多个模块中包括通用模块和业务模块;S3、功能组合式管理框架采用微服务和容器部署的方式对通用模块和业务模块进行分布式部署;S4、当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外部请求时,根据外部请求对服务集群进行相应的管理。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步骤S1中的所述软件开发平台包括多个服务网关构成的服务网关集群、多个docker容器构成的容器集群、多个服务注册中心构成的注册中心集群以及多个数据库构成的数据服务集群。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于,所述多个模块采用插件式构建软件框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步骤S3中的功能组合式管理框架在软件开发平台运行中动态地以插件管理的方式对多个模块进行部署。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步骤S4中根据外部请求对服务集群进行相应的管理之前,还包括:服务网关集群根据外部请求进行负载均衡控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步骤S4中根据外部请求对服务集群进行相应的管理包括:如果外部请求是添加请求,则根据添加请求确定添加配置信息,并按照添加配置信息从服务器下载得到添加请求相应的模块,将模块以插件形式添加到软件框架中;如果外部请求是更新请求,则将更新请求对应的模块与本地原模块的版本进行比较,当更新请求对应的模块的版本较新时,根据更新请求确定更新配置信息,并按照更新配置信息从服务器下载得到更新请求相应的模块,将模块代替原模块以插件形式重新添加到软件框架中。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功能组合式软件开发的系统,包括:平台组件模块,用于根据开发需求构建软件框架和功能组合式管理框架构成的软件开发平台;软件框架模块,用于按照配置信息启动软件框架,软件框架包含多个模块,其中多个模块中包括通用模块和业务模块;管理部署模块,用于功能组合式管理框架采用微服务和容器部署的方式对通用模块和业务模块进行分布式部署;请求处理模块,用于当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外部请求时,根据外部请求对服务集群进行相应的管理。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功能组合式管理框架包括:插件接口规范组件,用于描述不同的插件的接口规范,接口规范包括框架管理类服务接口和工具类服务接口;框架接口规范组件,用于描述软件框架与插件之间的接口协议;插件管理组件,用于根据插件的配置信息对插件进行加载、控制、交互以及插件事件的发布与订阅;配置管理组件,用于对框架内部的组件及其所管理的插件进行描述和定制;服务发布管理组件,用于将软件框架所管理的插件以服务的方式进行发布;部署更新组件,用于基于微服务将模块以插件的形式提供给软件框架,对插件进行部署和更新;框架服务组件,用于提供软件框架对外的公共服务;异常日志组件,用于对软件框架的异常进行处理并生成日志记录。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上所述的功能组合式软件开发的方法的步骤。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以上所述的功能组合式软件开发的方法。(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功能组合式软件开发的方法、系统、介质及电子设备,通过构建功能组合式管理框架,将组成软件框架的多个模块以插件的形式进行管理,能够以简洁的方式进行模块的扩展,并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动态地插入到软件框架中,可以随时删除、插入和修改,结构灵活,易于修改,便于软件的升级和维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能组合式软件开发的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图1中步骤S1之前的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图1中步骤S2之前的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能组合式软件开发的系统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解释本专利技术,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专利技术将插件的应用场景拓展到软件开发的整个周期当中,使软件开发更加灵活、多样、高效。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通过功能组合式管理框架以插件的方式给软件配备新的功能。这种功能的组合与拓展,能够在提供易用性的同时,保持原有程序不发生改变。因此,使用功能组合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软件系统的功能拓展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一种分布式与单体环境自由组装部署的架构实现模式进行软件开大,能够降低软件开发成本与风险,模块以插件形式插入到系统组红,可在不同系统中进行复用。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功能组合式软件开发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根据开发需求构建软件框架和功能组合式管理框架构成的软件开发平台;步骤S2、按照配置信息启动软件框架,软件框架包含多个模块,其中多个模块中包括通用模块和业务模块;步骤S3、功能组合式管理框架采用微服务和容器部署的方式对通用模块和业务模块进行分布式部署;步骤S4、当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外部请求时,根据外部请求对服务集群进行相应的管理。以下,对图1所示步骤进行详细介绍:在步骤S1中,根据开发需求构建软件框架和功能组合式管理框架构成的软件开发平台。在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功能组合式软件开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S1、根据开发需求构建软件框架和功能组合式管理框架构成的软件开发平台;/nS2、按照配置信息启动软件框架,软件框架包含多个模块,其中多个模块中包括通用模块和业务模块;/nS3、功能组合式管理框架采用微服务和容器部署的方式对通用模块和业务模块进行分布式部署;/nS4、当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外部请求时,根据外部请求对服务集群进行相应的管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功能组合式软件开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S1、根据开发需求构建软件框架和功能组合式管理框架构成的软件开发平台;
S2、按照配置信息启动软件框架,软件框架包含多个模块,其中多个模块中包括通用模块和业务模块;
S3、功能组合式管理框架采用微服务和容器部署的方式对通用模块和业务模块进行分布式部署;
S4、当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外部请求时,根据外部请求对服务集群进行相应的管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组合式软件开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的所述软件开发平台包括多个服务网关构成的服务网关集群、多个docker容器构成的容器集群、多个服务注册中心构成的注册中心集群以及多个数据库构成的数据服务集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组合式软件开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模块采用插件式构建软件框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组合式软件开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的功能组合式管理框架在软件开发平台运行中动态地以插件管理的方式对多个模块进行部署。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组合式软件开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根据外部请求对服务集群进行相应的管理之前,还包括:
服务网关集群根据外部请求进行负载均衡控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组合式软件开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根据外部请求对服务集群进行相应的管理包括:
如果外部请求是添加请求,则根据添加请求确定添加配置信息,并按照添加配置信息从服务器下载得到添加请求相应的模块,将模块以插件形式添加到软件框架中;
如果外部请求是更新请求,则将更新请求对应的模块与本地原模块的版本进行比较,当更新请求对应的模块的版本较新时,根据更新请求确定更新配置信息,并按照更新配置信息从服务器下载得到更新请求相应的模块,将模块代替原模块以插件形式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冰之潘超巧邵万炯何益挺
申请(专利权)人:舟山网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