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随油管下入的定位工具的举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00336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7: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随油管下入的定位工具的举水方法,将柱塞卡定器(2)直接随油管(3)下入套管(1)中,使柱塞卡定器(2)的下入深度不会受到井深的影响,并且在油管(3)内设置由可溶材料制成的防脱结构(4),能够避免柱塞卡定器(2)从油管(3)中脱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有另一种限位方法,在油管(3)内壁上设置至少两个限位座,使缓冲弹簧直接座落于限位座上,从而不需要下入柱塞卡定器(2),也不需要在采排结束后对柱塞卡定器(2)进行打捞作业。本发明专利技术作业更加简单,风险更低,可下入深度及井斜段更大,可以大幅提高柱塞排水采气工艺效果,特别适用于水平井及大斜度井的柱塞排采工艺实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随油管下入的定位工具的举水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天然气采排
,特别是一种随油管下入的定位工具的举水方法。
技术介绍
根据当前的柱塞排采需求,柱塞需要下入的深度越来越深,需要下入位置的井斜角及狗腿度越来越大,柱塞卡定器的下入深度及卡定深度决定了柱塞的下入深度和排采效果。常规的钢丝作业已经很难满足未来的柱塞卡定器下入需求。柱塞卡定器通过钢丝放下时,会逐渐进入油管中的弯曲部分,随着弯曲部分倾斜程度逐渐增大,柱塞卡定器与油管内壁的摩擦也会逐渐增大,因此仅仅通过重力下放的方式已经无法使柱塞卡定器投入到指定深度,即柱塞卡定器无法满足大深度倾斜井的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投放方便快捷,适应各种深度油气井的柱塞卡定器投入方法,满足各种柱塞彩排工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随油管下入的定位工具的举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测量套管内的液面高度,并计算柱塞的最佳下入深度;S2、根据计算得到的柱塞下入深度,在油管内设置用于限制柱塞下入深度的卡定结构,所述卡定结构的位置与油管下入深度相对应;S3、将油管下入套管内,使卡定结构下入到指定深度;S4、缓冲弹簧可以直接先放入油管中,跟随油管一起下入套管内,若是缓冲弹簧没有随油管下入,则先向油管中下入缓冲弹簧,然后下入柱塞,即可进行柱塞排采作业。进一步地,所述卡定结构为柱塞卡定器或者缩径油管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地,所述柱塞卡定器与油管之间通过相互匹配的凸起和卡槽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油管内还设置有防脱机构,所述防脱机构位于柱塞卡定器下方,并且防脱机构的上端面抵靠于柱塞卡定器的底部。进一步地,所述防脱结构由可溶材料制成,在防脱结构随油管下入套管内的液面下,防脱结构与液体接触溶解。进一步地,所述防脱结构为环状,所述环状的防脱结构内圈与柱塞卡定器接触,外圈与油管过盈配合。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座为油管(3)内壁上的凸起结构,并且在油管圆周方向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限位座,所有限位座等间距设置。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座的上端面均为平面,下端面与油管(3)通过锥形面过渡连接。进一步地,在设置有三个限位座的情况下,三个限位座之间能够通过的最大圆的内径不大于缓冲弹簧的内径。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比常规的钢丝作业下入柱塞卡定器的方式,作业更加简单,风险更低,可下入深度及井斜段更大,可以大幅提高柱塞排水采气工艺效果,特别适用于水平井及大斜度井的柱塞排采工艺实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中:1-套管,2-柱塞卡定器,3-油管,4-防脱结构,5-限位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在油管3的对应深度设置有卡槽,该卡槽与柱塞卡定器2上对应的凸块相匹配,使柱塞卡定器2能够卡定在油管3内的对应位置。卡槽的深度根据测量得到的套管1内液面高度计算而得,使柱塞卡定器2下入到该位置后,后续下入缓冲弹簧和柱塞能够处于最佳的作业深度。在向套管1内下入油管3之前,先将柱塞卡定器2下入油管3内,使柱塞卡定器2随着油管3一起下入套管1内,无需在下入油管3后再通过钢丝下入柱塞卡定器2。为了避免下入油管3时油管3变形过大,导致柱塞卡定器2从油管3内脱落调入套管1底部,因此在油管3内设置有防脱结构4,防脱结构4位于柱塞卡定器2下方,作用是防止柱塞卡定器2脱落。为了避免防脱结构4影响后续的柱塞作业,因此防脱结构4采用可溶材料制成,在防脱结构4和柱塞卡定器2随着油管3下入套管1内的液面之下时,防脱结构4与液体发生反应逐渐溶解,在若干个小时之后,柱塞卡定器2先抵达指定位置,然后防脱结构4才会完全溶解,此时柱塞卡定器2仍然与油管3通过凸起和凹槽配合连接,不会掉落。可溶材料可以选择为镁铝合金或者其他可溶材料。在柱塞卡定器2下入到指定位置之后,从油管3顶部投放缓冲弹簧和柱塞,即可进行排采作业。实施例二:如图3和图4所示,其中图3为图4中A-A方向的剖视图,在油管3内一处设置多个限位座,限位座沿油管3周向设置。多个限位座在油管3内壁中形成卡定结构,该卡定结构可以防止缓冲弹簧和柱塞掉落至油管3底部。限位座之间存在间隙,允许油气通过,并且在限位座数量达到3个及以上时,限位座之间形成的最大圆的直径不大于缓冲弹簧的直径,使缓冲弹簧不会从限位座处掉落至井底。多个限位座在此起到了柱塞卡定器2的作用,因此限位座的位置也是根据测量得到的套管1内液面高度计算而得,使限位座下入到该位置后,后续下入缓冲弹簧和柱塞能够处于最佳的作业深度。为了使限位座能够更好地与缓冲弹簧接触,因此将限位座的上端通过一个平面直接过渡,使缓冲弹簧底端直接与该平面接触,在柱塞落下时,缓冲弹簧能够的作用力直接作用在该平面面上,使缩径油管5受力均匀,也使柱塞受到均匀的缓冲力。由于油气从油管3下方向上喷发,因此缩径油管5的下端通过圆锥面与油管3内壁过渡连接,使油管3与限位座过渡平滑,减小油气对限位座内壁造成严重的洗刷效果。在下入油管3时,可以先将缓冲弹簧下入到油管3内,然后将油管3下入套管1中,在油管完全下入后,限位座刚好下入到指定位置后,即可下入柱塞进行采排作业。本实施例在采排结束后,还可以减少打捞柱塞卡定器2的工序,从而对柱塞采排作业工艺进行了精简。在上述两个实施例中,柱塞卡定器2和防脱结构4都是先固定于油管3内,然后跟随油管3一起下入套管1中,而限位座则是直接设置于油管3中的一部分,因此也是跟随油管3一起下入套管1中。缓冲弹簧的下入方式,可以先将缓冲弹簧与柱塞卡定器2一起先放入油管3中,跟随油管3下入套管1,也可以先将油管3下入套管1,再下入缓冲弹簧。同理对于实施例二中的结构,缓冲弹簧也可以跟随油管3下入,或者在油管3下入后再下入缓冲弹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随油管下入的定位工具的举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测量套管(1)内的液面高度,并计算柱塞的最佳下入深度;/nS2、根据计算得到的柱塞下入深度,在油管(3)内设置用于限制柱塞下入深度的卡定结构,所述卡定结构的位置与油管(3)下入深度相对应;/nS3、将油管(3)下入套管(1)内,由于卡定结构直接设置于油管(3)内,因此卡定结构跟随油管(3)一起下入套管(1)中,当油管(3)下到底时,卡定结构也下入到指定深度;/nS4、向油管(3)中下入柱塞进行柱塞排采作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随油管下入的定位工具的举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测量套管(1)内的液面高度,并计算柱塞的最佳下入深度;
S2、根据计算得到的柱塞下入深度,在油管(3)内设置用于限制柱塞下入深度的卡定结构,所述卡定结构的位置与油管(3)下入深度相对应;
S3、将油管(3)下入套管(1)内,由于卡定结构直接设置于油管(3)内,因此卡定结构跟随油管(3)一起下入套管(1)中,当油管(3)下到底时,卡定结构也下入到指定深度;
S4、向油管(3)中下入柱塞进行柱塞排采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随油管下入的定位工具的举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定结构为柱塞卡定器(2)或者限位座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随油管下入的定位工具的举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卡定器(2)与油管(3)之间通过相互匹配的凸起和卡槽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随油管下入的定位工具的举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3)内还设置有防脱机构,所述防脱机构位于柱塞卡定器(2)下方,并且防脱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定江吕川峣王柯杨永韬刘辉卢亚锋杨洋王际晓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四川圣诺油气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