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险柜重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0322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7:02
一种保险柜重锁装置,包括门体、栓锁机构、自锁机构、以及重锁机构,所述栓锁机构包括滑动地连接于门体上的门栓、以及由门栓驱动的锁体,所述重锁机构包括有杆体以及连接至杆体上的钢丝绳,所述杆体滑动地设置于门体上,所述门栓对应杆体形成有挡块,所述钢丝绳环套自锁机构,自锁机构被破坏时钢丝绳断裂,杆体相对门体滑动与挡块形成抵挡,阻碍门栓滑动使得栓锁机构开锁,如此形成双重保护机制,安全性更高、可靠性更强、成本更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险柜重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锁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保险柜重锁装置。
技术介绍
保险柜是银行、个人用来存放贵重物品,如现金、珠宝等的设备,其对安全性的要求极高,因此希望提供一种具有二重保护作用的重锁装置,在有人非法入侵保险柜时,如通过钻、撬、磨、火焰切割等方式破坏保险柜的锁具时,仍能保证保险柜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具有二重保护作用的重锁装置。一种保险柜重锁装置,包括门体、栓锁机构、自锁机构、以及重锁机构,所述栓锁机构包括滑动地连接于门体上的门栓、以及由门栓驱动的锁体,所述重锁机构包括有杆体以及连接至杆体上的钢丝绳,所述杆体滑动地设置于门体上,所述门栓对应杆体形成有挡块,所述钢丝绳环套自锁机构,自锁机构被破坏时钢丝绳断裂,杆体相对门体滑动与挡块形成抵挡,阻碍门栓滑动使得栓锁机构开锁。较佳地,所述门体上形成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形成有下端开口的导向槽,所述杆体设置于导向槽内并可由导向槽的下端开口滑出,所述挡块包括设置于导向槽正下方的第一挡块以及设置于第一挡块的侧方的第二挡块。较佳地,所述杆体上套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推动杆体向下滑动与第一挡块、第二挡块作用。较佳地,所述自锁机构为两个,分别设置于门栓的一侧的上下两端。较佳地,每一自锁机构包括锁具、档杆、以及钣金件,所述钣金件形成折边与档杆、锁具相作用,所述锁具被破坏时顶起钣金件使其折边与档杆相分离,档杆向外伸出抵顶门栓对应一侧的端部,阻碍门栓滑动。较佳地,所述杆体上套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推动杆体向外伸出抵顶门栓。较佳地,位于门栓上端的自锁机构的杆体上套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推动杆体向上伸出抵顶门栓的侧方的上端;位于门栓下端的自锁机构的杆体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伸出抵顶门栓的侧方的下端。较佳地,每一自锁机构还包括有绕线钣金,所述钢丝绳绕设于绕线钣金上。较佳地,所述钣金件与绕线钣金其中之一形成开口,其中之另一形成凸柱与开口相插接。较佳地,所述门栓与锁体之间连接有转动臂;所述转动臂呈三角形,其一角转动地连接至门体上、另外两角分别形成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所述门栓上连接有第一销钉,所述第一销钉滑动地插接于第一滑槽内,转动地连接门栓与转动臂;所述锁块连接有第二销钉,所述第二销钉滑动地插接于第二滑槽内,转动地连接锁块与转动臂。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保险柜重锁装置通过自锁机构与重锁机构的联动,在锁具被破坏时阻碍栓锁机构滑动开锁,如此形成双重保护机制,安全性更高、可靠性更强、成本更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保险柜重锁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保险柜重锁装置去除钣金件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中圈X的放大图。图4为图1所示保险柜重锁装置的第一自锁机构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第一自锁机构去除其第一钣金件的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保险柜重锁装置的第二自锁机构的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第二自锁机构去除其第二钣金件的示意图。图8为图1所示保险柜重锁装置的重锁机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示例性地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以使得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技术方案的理解更为准确、透彻。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如图1及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保险柜重锁装置设置于保险柜的门体10上,包括栓锁机构20、第一自锁机构30、第二自锁机构40、以及重锁机构50。所述重锁机构50与第一自锁机构30、第二自锁机构40联动对栓锁机构20形成二次保护。请同时参阅图3,所述栓锁机构20包括门栓21、由门栓21驱动的锁块22、以及连接门栓21与锁块22的转动臂23。所述门栓21滑动地连接于门体10上,通过推动门栓21使其横向滑动实现栓锁机构20的锁合与开锁。本实施例中,所述门栓21形成有横向(即图示的左右方向)的滑槽24,所述门体10上固定设置一插销11,所述插销11插接于滑槽24内导引门栓21相对门体10的滑动。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在门栓21上形成插销、在门体10上形成滑槽。所述锁块22设置于门栓21的下方,所述门体10的底部形成有方槽12,用于与锁块22相插接。所述转动臂23大致呈三角形,其一角通过一轴杆25转动地连接于门体10上,另外两角处分别形成第一滑槽231与第二滑槽232,所述第一滑槽231与第二滑槽232的延伸方向大致相垂直。所述门栓21上形成有第一销钉26,所述第一销钉26滑动地插接于第一滑槽231内,转动地连接门栓21与转动臂23。所述锁块22的顶端连接有第二销钉27,所述第二销钉27滑动地插接于第二滑槽232内,转动地连接锁块22与转动臂23。所述栓锁机构20在锁合时,锁块22插入至方槽12内。此时,第二销钉27位于第二滑槽232的底端、第一销钉26位于第一滑槽231的顶端,插销11位于门栓21的滑槽24的左端。所述栓锁机构20开锁时,向左滑动门栓21直至插销11移动至滑槽24右端。由于门栓21的左移,使得转动臂23以轴杆25为中心逆时针方向转动一定角度,如此第二销钉27带动锁块22上移一定距离而脱离方槽12,如此解除锁块22与门体10的锁合。所述栓锁机构20再次锁合时,门栓21向右滑动带动转动臂23以轴杆25为中心顺时针方向转动复位,如此第二销钉27带动锁块22下移复位,锁块23插入方槽12将锁块23与门体10相锁合。请同时参阅图4至图7,所述第一自锁机构30、第二自锁机构40分别设置于门栓21左侧的上、下两端,两者结构大致相同。如图4-5所示,所述第一自锁机构30包括第一锁具31、第一钣金件32、第一绕线钣金33、第一档杆34、以及套设于第一档杆34上的第一弹性件39,如弹簧等。所述第一锁具31、第一档杆34左右并排设置于门体10上,所述第一钣金件32罩覆第一锁具31与第一档杆34。第一钣金件32的上侧弯折形成有第一折边35,所述第一折边35抵顶第一档杆34的顶端以及第一锁具31的锁舌固定块。所述第一绕线钣金33设置于第一档杆34的左侧,其形成有第一开口36。所述第一钣金件32的的右侧固定连接至门体10上,左侧设置有第一凸柱37,所述第一凸柱37插接于第一开口36内。初始时,第一钣金件32的第一折边35抵顶第一档杆34,此时弹簧39压缩。当第一锁具31被破坏时,第一钣金件32被顶起,其第一折边35离开第一档杆34,如此第一自锁机构30解除,第一档杆34在弹簧39的弹性力的作用下向上伸出,与门栓21的左侧的顶端形成抵挡,阻挡门栓21向左滑动开锁。请同时参阅图6与图7,所述第二自锁机构40包括第二锁具41、第二钣金件42、第二绕线钣金43、以及第二档杆44。所述第二锁具41、第二档杆44左右并排设置于门体10上,所述第二钣金件42罩覆第二锁具41与第二档杆44。第二钣金件42的下侧弯折形成有第二折边4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险柜重锁装置,包括门体与栓锁机构,所述栓锁机构包括滑动地连接于门体上的门栓、以及由门栓驱动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上还设置有自锁机构以及重锁机构,所述重锁机构包括有杆体以及连接至杆体上的钢丝绳,所述杆体滑动地设置于门体上,所述门栓对应杆体形成有挡块,所述钢丝绳环套自锁机构,自锁机构被破坏时钢丝绳断裂,杆体相对门体滑动与挡块形成抵挡,阻碍门栓滑动使得栓锁机构开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险柜重锁装置,包括门体与栓锁机构,所述栓锁机构包括滑动地连接于门体上的门栓、以及由门栓驱动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上还设置有自锁机构以及重锁机构,所述重锁机构包括有杆体以及连接至杆体上的钢丝绳,所述杆体滑动地设置于门体上,所述门栓对应杆体形成有挡块,所述钢丝绳环套自锁机构,自锁机构被破坏时钢丝绳断裂,杆体相对门体滑动与挡块形成抵挡,阻碍门栓滑动使得栓锁机构开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柜重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上形成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形成有下端开口的导向槽,所述杆体设置于导向槽内并可由导向槽的下端开口滑出,所述挡块包括设置于导向槽正下方的第一挡块以及设置于第一挡块的侧方的第二挡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险柜重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上套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推动杆体向下滑动与第一挡块、第二挡块作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柜重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机构为两个,分别设置于门栓的一侧的上下两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险柜重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自锁机构包括锁具、档杆、以及钣金件,所述钣金件形成折边与档杆、锁具相作用,所述锁具被破坏时顶起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树欧阳光林侯坤福骆希明袁晓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金融设备系统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