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装式建筑U型槽基础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00295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7:02
本申请涉及一种组装式建筑U型槽基础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具有空腔槽的U型槽体和设于所述空腔槽内的柱形钢制构件,所述U型槽体包括至少两块沿自身长度方向相互拼接的预制件,所述柱形钢制构件设有用于连接固定并调平相邻两个预制件的连接组件。本申请具有便于U型槽体的搬运和运输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装式建筑U型槽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本申请涉及建筑基础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组装式建筑U型槽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建筑行业也逐渐开始采用工业化、标准化构件发展,其中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我国建筑结构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有利于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发展绿色环保建筑,并且有利于提高和保证建筑工程质量。装配式施工更能符合绿色施工的节地、节能、节材、节水和环境保护等要求,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包括降低噪音、防止扬尘、减少环境污染、清洁运输、减少场地干扰、节约水、电、材料等资源和能源,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其次,装配式结构可以连续地按顺序完成工程的多个或全部工序,从而减少进场的工程机械种类和数量,消除工序衔接的停闲时间,实现立体交叉作业,减少施工人员,从而提高工效、降低物料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为绿色施工提供保障。公告号为CN102535495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U型槽基础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地基基础结构
包括:1、基础放线;2、挖基础部位土;3、铺设绑扎钢筋网或钢筋;4、模板支设;5、浇筑混凝土;6、垫块;7、固定柱形钢制构件;8、再次浇筑混凝土形成装配式建筑U型槽基础。而现如今由于建筑U型槽基础的施工成本低,适用于各种场地和各种受力形式,所以很多施工单位会直接从厂家购买符合要求的U型槽基础,即预制U型槽基础,并将其搬运到施工现场直接进行组装成型,但是由于上述预制U型槽基础体积庞大,形状固定,因此易造成搬运或运输时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搬运和运输时的便捷性,本申请提供一种组装式建筑U型槽基础及其施工方法。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组装式建筑U型槽基础,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组装式建筑U型槽基础,包括具有空腔槽的U型槽体和设于所述空腔槽内的柱形钢制构件,所述U型槽体包括至少两块沿自身长度方向相互拼接的预制件,所述柱形钢制构件设有用于连接固定并调平相邻两个预制件的连接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多个预制件沿U型槽体长度方向依次放置于沟槽槽底,然后通过连接组件,依次连接两个相邻预制件,以组合成完整的U型槽体,即将体积较大的U型槽体制成多个体积较小的预制件,从而便于运输和安装;并且连接组件并对其进行调平,从而确保墙板安装时,墙板的底面能够稳定贴合空腔槽槽底,从而提高装配精度,进而缓解了多个预制件相互拼接而导致空腔槽槽底平整度较差的情况,即兼具高效率施工、运输便捷性和高精度装配的优点。可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多个竖直向上设置于所述预制件上的固定杆,相邻两个预制件上的部分所述固定杆伸入所述柱形钢制构件的中空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下套柱形钢制构件,使得柱形钢制构件同时套住两个预制件上的部分固定杆,从而阻止两个预制件的水平移动,从而起到连接两个预制件的作用。可选的,所述预制件的一侧面设为上斜面,另一侧面设为与所述上斜面相平行的下斜面;所述柱形钢制构件包括活动板和断面呈“凵”字形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一体成型的腰板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翼板,所述活动板位于所述固定件的缺口处,且活动板与所述固定件沿所述U型槽体长度方向滑移设置;其中一个预制件上的部分固定杆的周面抵接于所述腰板相对所述活动板的表面,另一个所述预制件上的部分固定杆的周面抵接于所述活动板相对所述腰板的表面;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连接螺杆,所述连接螺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动板和所述腰板连接,所述连接螺杆转动时带动所述活动板朝向所述腰板方向移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先确保其中一个预制件的下斜面与另一预制件的上斜面贴合,且该预制件保持不动,然后旋动连接螺杆,连接螺杆带动活动板朝向腰板移动,此时活动板带动其上的固定杆朝向腰板移动,进而带动对应该固定杆的预制件朝向另一预制件水平移动,通过下斜面与上斜面的配合导向作用,预制件水平移动的同时高度逐渐抬升,从而对其中一个预制件进行高度微调,从而确保两个预制件的空腔槽的槽底平整度;并且固定杆的周面与活动板的表面始终相抵接,从而提高高度上调的预制件的竖直移动的稳定性;并且待两个预制件的空腔槽的槽底相齐平时,两个预制件的空腔槽槽底均抵接于固定件的底面,此时连接螺杆卡死,无法继续旋动,即以此为标记,便于操作人员分辨两个预制件的空腔槽的槽底是否相齐平;并且连接螺杆还起到连接固定件和活动板的作用,使得二者形成紧密合围固定杆的柱形钢制构件,并将两个预制件上的部分固定杆牢固套设其中,更进一步提高两个预制件的连接强度。可选的,所述预制件上的固定杆设为沿所述预制件长度方向排布的两组,一组所述固定杆由两根沿所述预制件宽度方向排布的固定杆组成,且两根固定杆之间的最大距离等于所述固定件的两个翼板相对面之间的距离;抵接于所述腰板表面的所述固定杆的周面与所述翼板的相对面焊接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柱形钢制构件可同时与两个预制件上的一组固定杆套设连接,并且一组的两个固定杆周面分别与两个翼板的相对面抵接,即固定杆朝向腰板运动时,该抵接具有滑移导向的作用,从而确保预制件的移动路径保持平直,从而确保高度调整的精度,且不易卡死;并且以固定杆为基准定位点,通过固定杆周面同时与翼板和腰板的内表面抵接,确保固定件的位置精度,从而提高固定件的底面与预制件的空腔槽槽底的贴合精度,进而提高两个预制件的空腔槽的槽底相齐平时的反馈精度,更进一步提高安装精度;并且焊接连接,能够使固定件位置固定,从而便于另一预制件的移动。可选的,所述翼板的底面设有贴合于所述预制件的空腔槽的槽底的垫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垫板,提高柱形钢制构件与空腔槽槽底的贴合面积,提高柱形钢制构件的安装精度,并且一定程度提高抗倾覆能力。可选的,所述预制件内埋设有一一对应所述固定杆设置的套筒,所述固定杆与所述套筒插接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机械加工制成的套筒,能够提高固定杆与预制件之间的位置精度和垂直度,从而大大提高了两个预制件之间的连接精度和调平精度。可选的,所述预制件的空腔槽的槽底面与所述下斜面之间预埋有第一预埋件,所述第一预埋件的上表面与所述预制件的空腔槽的槽底面平齐,所述第一预埋件的侧面与所述下斜面平齐;所述预制件的空腔槽的槽底面与所述上斜面之间预埋有第二预埋件,所述第二预埋件的上表面与所述预制件的空腔槽的槽底面平齐,所述第二预埋件的侧面与所述上斜面平齐;所述第一预埋件与所述第二预埋件通过预埋于所述预制件内的连接钢筋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预埋件与第二预埋件的具体形状,当制作预制件时,可调整第一预埋件和第二预埋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并利用夹具固定,然后通过焊接连接钢筋,使得第一预埋件和第二预埋件固定连接,从而确保第一预埋件和第二预埋件之间的位置精度,然后以第一预埋件的上表面、以及第一预埋件和第二预埋件的斜面为基准面,制作预制件,预制件的各尺寸精度较高,从而确保预制件的上斜面和下斜面的位置精度,从而便于对预制件进行拼装调整,进而提高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装式建筑U型槽基础,包括具有空腔槽(10)的U型槽体和设于所述空腔槽(10)内的柱形钢制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槽体包括至少两块沿自身长度方向相互拼接的预制件(1),所述柱形钢制构件(2)设有用于连接固定并调平相邻两个预制件(1)的连接组件(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装式建筑U型槽基础,包括具有空腔槽(10)的U型槽体和设于所述空腔槽(10)内的柱形钢制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槽体包括至少两块沿自身长度方向相互拼接的预制件(1),所述柱形钢制构件(2)设有用于连接固定并调平相邻两个预制件(1)的连接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建筑U型槽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3)包括多个竖直向上设置于所述预制件(1)上的固定杆(31),相邻两个预制件(1)上的部分所述固定杆(31)伸入所述柱形钢制构件(2)的中空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装式建筑U型槽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件(1)的一侧面设为上斜面(13),另一侧面设为与所述上斜面(13)相平行的下斜面(12);所述柱形钢制构件(2)包括活动板(22)和断面呈“凵”字形的固定件(21),所述固定件(21)包括一体成型的腰板(211)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翼板(212),所述活动板(22)位于所述固定件(21)的缺口处,且活动板(22)与所述固定件(21)沿所述U型槽体长度方向滑移设置;其中一个预制件(1)上的部分固定杆(31)的周面抵接于所述腰板(211)相对所述活动板(22)的表面,另一个所述预制件(1)上的部分固定杆(31)的周面抵接于所述活动板(22)相对所述腰板(211)的表面;所述连接组件(3)还包括连接螺杆(32),所述连接螺杆(3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动板(22)和所述腰板(211)连接,所述连接螺杆(32)转动时带动所述活动板(22)朝向所述腰板(211)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装式建筑U型槽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件(1)上的固定杆(31)设为沿所述预制件(1)长度方向排布的两组,一组所述固定杆(31)由两根沿所述预制件(1)宽度方向排布的固定杆(31)组成,且两根固定杆(31)之间的最大距离等于所述固定件(21)的两个翼板(212)相对面之间的距离;抵接于所述腰板(211)表面的所述固定杆(31)的周面与所述翼板(212)的相对面焊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装式建筑U型槽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翼板(212)的底面设有贴合于所述预制件(1)的空腔槽(10)的槽底的垫板(4)。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装式建筑U型槽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件(1)内埋设有一一对应所述固定杆(31)设置的套筒(17),所述固定杆(31)与所述套筒(17)插接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装式建筑U型槽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件(1)的空腔槽(10)的槽底面与所述下斜面(12)之间预埋有第一预埋件(14),所述第一预埋件(14)的上表面与所述预制件(1)的空腔槽(10)的槽底面平齐,所述第一预埋件(14)的侧面与所述下斜面(12)平齐;所述预制件(1)的空腔槽(10)的槽底面与所述上斜面(13)之间预埋有第二预埋件(15),所述第二预埋件(15)的上表面与所述预制件(1)的空腔槽(10)的槽底面平齐,所述第二预埋件(15)的侧面与所述上斜面(13)平齐;所述第一预埋件(14)与所述第二预埋件(15)通过预埋于所述预制件(1)内的连接钢筋(16)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明德吴玉芳赵敏叶晓敏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锦秋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