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线缆自动放缆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0077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线缆自动放缆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其中,电力线缆自动放缆装置包括安装底板、门型立架、门型立架行走机构、中间转接部件、升降机构、托持部件、制动机构、传感部件以及控制部件。门型立架安装于安装底板上,且配置有门型立架行走机构。在门型立架行走机构的作用下,门型立架能够左右移动,中间转接部件用于与线缆盘连接,以提高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的通用性,升降机构用于带动线缆盘抬起至一定高度,制动机构与传感部件等配合,利于实现匀速放缆。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并非直接对线缆盘进行制动,因而避免对线缆盘的边缘部造成损坏,同时还保证了制动的平稳性。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的制动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线缆自动放缆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
,特别涉及一种电力线缆自动放缆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力线缆都是缠绕在线缆盘上,在需要进行放缆时,需要将线缆盘先放置于线缆盘支架上,然后通过手动或牵引车实现放缆操作。然而,在放缆过程中,由于线缆本身存在抗弯曲力、运动惯性大等特点,因此,线缆盘在转动时会出现转速不均、松盘松线、线缆拖地摩擦等现象,从而导致线缆外护套或导线磨损,轻则需修复线缆,重则需更换整盘线缆。针对以上情况,现有技术曾提出一种手动制动方式,即在线缆盘放缆的过程中,由两个工作人员分别拿一根木棍或铁棍接触在线缆盘的边缘处,从而实现线缆盘的摩擦制动,避免线缆盘速度过快,此种操作方式具有安全系数小、制动难度大以及人工成本较高等缺点。此外,现有技术中还提出一些新的制动方式,例如机械式摩擦制动,其原理仍然是通过摩擦线缆盘的边缘以实现线缆盘制动,然而,由于线缆盘的规格(即尺寸)不同,会导致机械式摩擦制动结构在面对不同规格的线缆盘时,其摩擦制动效果不稳定。另外,由于线缆盘的长期使用,会导致线缆盘的边缘部并非完全是圆形,而且线缆盘的边缘部表面还会出现局部凹凸不平的情况,因此,对线缆盘的边缘部进行摩擦制动会影响制动的平稳性,制动效果不理想,此外,现有技术中的机械式摩擦制动,还具有对线缆盘的制动力控制不精确等缺陷。另外,长期对线缆盘的边缘部进行摩擦,还容易造成线缆盘的边缘部变薄,甚至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力线缆自动放缆装置,以保证线缆盘放缆时的稳定性,同时,利于提高线缆盘的摩擦制动控制效果,避免对线缆盘造成损坏。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线缆自动放缆装置,包括安装底板、门型立架、门型立架行走机构、中间转接部件、升降机构、托持部件、制动机构、传感部件以及控制部件;其中,安装底板为方形底板,门型立架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安装底板的左、右侧部;门型立架行走机构有两个,且每个门型立架行走机构位于一个门型立架的底部,每个门型立架行走机构均被配置为用于带动相应的门型立架沿安装底板的左右方形行走;沿着安装底板的前侧边部以及后侧边部分别设有一个沿左右方向布置的导轨及导向槽;每个导轨及导向槽内分别设置一条导轨以及两个导向条;其中,导轨和导向条均沿着所述导轨及导向槽的长度方向伸展,两个导向条分别位于导轨的前、后侧;门型立架行走机构包括行走驱动电机、联轴器、同步轴、同步轴安装座以及驱动齿轮一;其中,行走驱动电机安装于门型立架的底部左/右侧位置,并通过联轴器与同步轴的一端连接;同步轴的另一端伸展至门型立架的底部另一相对侧位置;同步轴的另一端通过同步轴安装座安装于门型立架的底部相应位置;驱动齿轮一有两个,且每个驱动齿轮一分别安装于同步轴的一个端部;导轨采用直齿条一,每个驱动齿轮一分别位于相应侧直齿条一上方,且与直齿条一啮合;在门型立架的底部左侧和右侧均安装有导向槽;其中,导向槽的伸展方向与导向条的伸展方向相同,导向槽安装于导向条上;在安装底板上沿着安装底板的前后方向设有多组线缆盘导向槽;其中,每组线缆盘导向槽包括两个,且分别对应于线缆盘的一个边缘部;沿着过线缆盘导向槽长度方向的竖向截面看去,线缆盘导向槽的内部呈现两边低,并且向着中间处为先高后低的曲线变化趋势,线缆盘导向槽的中间处位置最低;在线缆盘导向槽的中间处设有传感器安装孔,在传感器安装孔内安装有行程开关;中间转接部件有两个,且每个中间转接部件被配置用于连接线缆盘的一侧中间圆孔位置;中间转接部件包括一个法兰盘以及一个支撑轴;其中,法兰盘套置并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轴上,在法兰盘上设有多组安装孔;升降机构有两组,且每组升降机构分别安装于一个门型立架上;所述门型立架包括左侧立柱、右侧立柱以及位于两个立柱顶部之间的横梁;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板、升降电机、安装轴座、驱动齿轮二、直齿条二以及配重块;支撑板采用方形板,升降电机安装于支撑板的顶部中间位置;升降电机采用双输出电机,在升降电机的每个输出端分别安装一个电机输出轴;安装轴座有两个,且分别安装于支撑板的顶部左、右边部位置;每个电机输出轴的另一端分别安装于一个所述安装轴座上;驱动齿轮二有两个,且在每个电机输出轴上安装一个所述驱动齿轮二;直齿条二有两个,一个直齿条二安装于左侧立柱上,另一个直齿条二安装于右侧立柱上;两个直齿条二在相应立柱上均为竖向安装;每个驱动齿轮二分别对应一个直齿条二位置,且驱动齿轮二与直齿条二啮合;支撑板的左、右端部的背侧与相应的立柱之间还设有导向部件一;配重块有两个,一个配重块位于左侧立柱上,另一个配重块位于右侧立柱上;其中,同一立柱上的配重块与支撑板分别位于该立柱的前后侧;配重块与支撑板的对应端部通过线缆连接,在配重块与相应立柱之间设有导向部件二;在支撑板的中间处设有沿前后方向贯穿所述支撑板的支撑轴轴孔;支撑轴经由该支撑轴轴孔穿过所述支撑板;托持部件安装于支撑板的正侧,且位于支撑轴轴孔的下方,其被配置为用于托持支撑轴;该托持部件采用半圆弧形槽状结构;所述制动机构位于支撑板的背侧,且被配置为用于对支撑轴进行摩擦制动;所述制动机构包括直线推杆、导向固定座、制动块一、制动块二以及导向杆;其中,制动块一和制动块二分别位于支撑轴轴孔的上、下侧部,制动块二为固定安装;在制动块一和制动块二上均设有V形槽,且两个V形槽相对;在制动块一上设有两个竖向导向杆穿孔,导向固定座位于制动块一的上方且固定安装;导向杆有两个,且每个导向杆穿过一个所述导向杆穿孔;各个导向杆的上端固定于导向固定座上,下端固定于制动块二上;在导向杆固定座的中间处还设有推杆穿孔,直线推杆的推杆本体经由推杆穿孔向下穿过;直线推杆的推杆本体端部固定连接于制动块一的上部;所述传感部件采用光电式转速传感器,且被配置为用于检测支撑轴的转速;其中行程开关、行走驱动电机、升降电机、直线推杆以及传感部件分别与控制部件相连。优选地,所述V形槽与支撑轴接触的表面设有耐磨层。优选地,所述导向部件一包括导向条以及与导向条配合的导向槽;其中,导向部件一的导向条竖向安装于相应的立柱上,导向部件一的导向槽安装于支撑板的背侧相应端部。优选地,所述导向部件二包括导向条以及与导向条配合的导向槽;其中,导向部件二的导向条竖向安装于相应的立柱上,导向部件二的导向槽安装于相应的配重块上。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电力线缆自动放缆装置的操作方法,该操作方法针对上述电力线缆自动放缆装置,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a.将两个中间转接部件的法兰盘分别对准线缆盘的中间圆孔位置处安装孔,并通过螺栓进行紧固;紧固完成后,中间转接部件与线缆盘连接为一体;b.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线缆自动放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底板、门型立架、门型立架行走机构、中间转接部件、升降机构、托持部件、制动机构、传感部件以及控制部件;/n其中,安装底板为方形底板,门型立架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安装底板的左、右侧部;/n门型立架行走机构有两个,且每个门型立架行走机构位于一个门型立架的底部,每个门型立架行走机构均被配置为用于带动相应的门型立架沿安装底板的左右方形行走;/n沿着安装底板的前侧边部以及后侧边部分别设有一个沿左右方向布置的导轨及导向槽;/n每个导轨及导向槽内分别设置一条导轨以及两个导向条;其中,导轨和导向条均沿着所述导轨及导向槽的长度方向伸展,两个导向条分别位于导轨的前、后侧;/n门型立架行走机构包括行走驱动电机、联轴器、同步轴、同步轴安装座以及驱动齿轮一;/n其中,行走驱动电机安装于门型立架的底部左/右侧位置,并通过联轴器与同步轴的一端连接;同步轴的另一端伸展至门型立架的底部另一相对侧位置;/n同步轴的另一端通过同步轴安装座安装于门型立架的底部相应位置;/n驱动齿轮一有两个,且每个驱动齿轮一分别安装于同步轴的一个端部;/n导轨采用直齿条一,每个驱动齿轮一分别位于相应侧直齿条一上方,且与直齿条一啮合;/n在门型立架的底部左侧和右侧均安装有导向槽;/n其中,导向槽的伸展方向与导向条的伸展方向相同,导向槽安装于导向条上;/n在安装底板上沿着安装底板的前后方向设有多组线缆盘导向槽;/n其中,每组线缆盘导向槽包括两个,且分别对应于线缆盘的一个边缘部;/n沿着过线缆盘导向槽长度方向的竖向截面看去,线缆盘导向槽的内部呈现两边低,并且向着中间处为先高后低的曲线变化趋势,线缆盘导向槽的中间处位置最低;/n在线缆盘导向槽的中间处设有传感器安装孔,在传感器安装孔内安装有行程开关;/n中间转接部件有两个,且每个中间转接部件被配置用于连接线缆盘的一侧中间圆孔位置;/n中间转接部件包括一个法兰盘以及一个支撑轴;/n其中,法兰盘套置并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轴上,在法兰盘上设有多组安装孔;/n升降机构有两组,且每组升降机构分别安装于一个门型立架上;/n所述门型立架包括左侧立柱、右侧立柱以及位于两个立柱顶部之间的横梁;/n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板、升降电机、安装轴座、驱动齿轮二、直齿条二以及配重块;/n支撑板采用方形板,升降电机安装于支撑板的顶部中间位置;/n升降电机采用双输出电机,在升降电机的每个输出端分别安装一个电机输出轴;/n安装轴座有两个,且分别安装于支撑板的顶部左、右边部位置;/n每个电机输出轴的另一端分别安装于一个所述安装轴座上;/n驱动齿轮二有两个,且在每个电机输出轴上安装一个所述驱动齿轮二;/n直齿条二有两个,一个直齿条二安装于左侧立柱上,另一个直齿条二安装于右侧立柱上;/n两个直齿条二在相应立柱上均为竖向安装;/n每个驱动齿轮二分别对应一个直齿条二位置,且驱动齿轮二与直齿条二啮合;/n支撑板的左、右端部的背侧与相应的立柱之间还设有导向部件一;/n配重块有两个,一个配重块位于左侧立柱上,另一个配重块位于右侧立柱上;/n其中,同一立柱上的配重块与支撑板分别位于该立柱的前后侧;/n配重块与支撑板的对应端部通过线缆连接,在配重块与相应立柱之间设有导向部件二;/n在支撑板的中间处设有沿前后方向贯穿所述支撑板的支撑轴轴孔;/n支撑轴经由该支撑轴轴孔穿过所述支撑板;/n托持部件安装于支撑板的正侧,且位于支撑轴轴孔的下方,其被配置为用于托持支撑轴;/n该托持部件采用半圆弧形槽状结构;/n所述制动机构位于支撑板的背侧,且被配置为用于对支撑轴进行摩擦制动;/n所述制动机构包括直线推杆、导向固定座、制动块一、制动块二以及导向杆;/n其中,制动块一和制动块二分别位于支撑轴轴孔的上、下侧部,制动块二为固定安装;/n在制动块一和制动块二上均设有V形槽,且两个V形槽相对;/n在制动块一上设有两个竖向导向杆穿孔,导向固定座位于制动块一的上方且固定安装;/n导向杆有两个,且每个导向杆穿过一个所述导向杆穿孔;/n各个所述导向杆的上端固定于导向固定座上,下端固定于制动块二上;/n在导向杆固定座的中间处还设有推杆穿孔,直线推杆的推杆本体经由推杆穿孔向下穿过;/n直线推杆的推杆本体端部固定连接于制动块一的上部;/n所述传感部件采用光电式转速传感器,且被配置为用于检测支撑轴的转速;/n其中行程开关、行走驱动电机、升降电机、直线推杆以及传感部件分别与控制部件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线缆自动放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底板、门型立架、门型立架行走机构、中间转接部件、升降机构、托持部件、制动机构、传感部件以及控制部件;
其中,安装底板为方形底板,门型立架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安装底板的左、右侧部;
门型立架行走机构有两个,且每个门型立架行走机构位于一个门型立架的底部,每个门型立架行走机构均被配置为用于带动相应的门型立架沿安装底板的左右方形行走;
沿着安装底板的前侧边部以及后侧边部分别设有一个沿左右方向布置的导轨及导向槽;
每个导轨及导向槽内分别设置一条导轨以及两个导向条;其中,导轨和导向条均沿着所述导轨及导向槽的长度方向伸展,两个导向条分别位于导轨的前、后侧;
门型立架行走机构包括行走驱动电机、联轴器、同步轴、同步轴安装座以及驱动齿轮一;
其中,行走驱动电机安装于门型立架的底部左/右侧位置,并通过联轴器与同步轴的一端连接;同步轴的另一端伸展至门型立架的底部另一相对侧位置;
同步轴的另一端通过同步轴安装座安装于门型立架的底部相应位置;
驱动齿轮一有两个,且每个驱动齿轮一分别安装于同步轴的一个端部;
导轨采用直齿条一,每个驱动齿轮一分别位于相应侧直齿条一上方,且与直齿条一啮合;
在门型立架的底部左侧和右侧均安装有导向槽;
其中,导向槽的伸展方向与导向条的伸展方向相同,导向槽安装于导向条上;
在安装底板上沿着安装底板的前后方向设有多组线缆盘导向槽;
其中,每组线缆盘导向槽包括两个,且分别对应于线缆盘的一个边缘部;
沿着过线缆盘导向槽长度方向的竖向截面看去,线缆盘导向槽的内部呈现两边低,并且向着中间处为先高后低的曲线变化趋势,线缆盘导向槽的中间处位置最低;
在线缆盘导向槽的中间处设有传感器安装孔,在传感器安装孔内安装有行程开关;
中间转接部件有两个,且每个中间转接部件被配置用于连接线缆盘的一侧中间圆孔位置;
中间转接部件包括一个法兰盘以及一个支撑轴;
其中,法兰盘套置并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轴上,在法兰盘上设有多组安装孔;
升降机构有两组,且每组升降机构分别安装于一个门型立架上;
所述门型立架包括左侧立柱、右侧立柱以及位于两个立柱顶部之间的横梁;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板、升降电机、安装轴座、驱动齿轮二、直齿条二以及配重块;
支撑板采用方形板,升降电机安装于支撑板的顶部中间位置;
升降电机采用双输出电机,在升降电机的每个输出端分别安装一个电机输出轴;
安装轴座有两个,且分别安装于支撑板的顶部左、右边部位置;
每个电机输出轴的另一端分别安装于一个所述安装轴座上;
驱动齿轮二有两个,且在每个电机输出轴上安装一个所述驱动齿轮二;
直齿条二有两个,一个直齿条二安装于左侧立柱上,另一个直齿条二安装于右侧立柱上;
两个直齿条二在相应立柱上均为竖向安装;
每个驱动齿轮二分别对应一个直齿条二位置,且驱动齿轮二与直齿条二啮合;
支撑板的左、右端部的背侧与相应的立柱之间还设有导向部件一;
配重块有两个,一个配重块位于左侧立柱上,另一个配重块位于右侧立柱上;
其中,同一立柱上的配重块与支撑板分别位于该立柱的前后侧;
配重块与支撑板的对应端部通过线缆连接,在配重块与相应立柱之间设有导向部件二;
在支撑板的中间处设有沿前后方向贯穿所述支撑板的支撑轴轴孔;
支撑轴经由该支撑轴轴孔穿过所述支撑板;
托持部件安装于支撑板的正侧,且位于支撑轴轴孔的下方,其被配置为用于托持支撑轴;
该托持部件采用半圆弧形槽状结构;
所述制动机构位于支撑板的背侧,且被配置为用于对支撑轴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郎启荣杨大明刘翔周智李建强王静杨波姜海波兰胜华科李思嘉王跃文黄策星项丹金德国杨腾蛟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都匀福泉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