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鑫森专利>正文

适用于地下运输的垃圾输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0055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6: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适用于地下运输的垃圾输送机构,包括:垃圾桶、垃圾运输车、垃圾运输通道、运输轨道及垃圾归集槽,所述垃圾桶与所述垃圾运输通道连通,所述垃圾运输通道与所述垃圾归集槽连通,所述运输轨道沿所述垃圾运输通道铺设,所述垃圾运输车与所述运输轨道配合并沿所述运输轨道移动,以实现所述垃圾运输车承接并运输所述垃圾桶的垃圾,并将垃圾倾倒至垃圾归集槽中。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适用于地下运输的垃圾输送机构,对垃圾进行地下式输送,垃圾收集效率高;且从地下运输垃圾最大程度上缩小垃圾的污染范围,大大减少细菌传染的风险,使得应用场所的整体舒适性增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地下运输的垃圾输送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地下运输的垃圾输送机构。
技术介绍
在游乐场、大型商场、写字楼、旅游景点等人群密集的场所,垃圾量比较大。但目前,这些人群密集的场所通过人工进行垃圾收集,垃圾的收集效率低,且人工收集垃圾时垃圾产生的异味及细菌飘散到周围的空气中,给周围的人员带来不适的感受。而且,若具有传染性的细菌飘散的到空气中,容易使周围的人发生传染。此外,环卫人员推着垃圾车各个角落收集垃圾时,垃圾的异味及细菌携带并随处飘散,污染范围非常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适用于地下运输的垃圾输送机构,对垃圾进行地下式输送,垃圾收集效率高;且从地下运输垃圾最大程度上缩小垃圾的污染范围,大大减少细菌传染的风险,使得应用场所的整体舒适性增加。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适用于地下运输的垃圾输送机构,包括:垃圾运输通道、运输轨道、垃圾归集槽、垃圾桶及垃圾运输车,所述垃圾桶与所述垃圾运输通道连通,所述垃圾运输通道与所述垃圾归集槽连通,所述运输轨道沿所述垃圾运输通道铺设,所述垃圾运输车与所述运输轨道配合并沿所述运输轨道移动,以实现所述垃圾运输车承接并运输所述垃圾桶的垃圾,并将垃圾倾倒至垃圾归集槽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垃圾桶包括桶体及垃圾防污染装置;所述桶体具有桶壁及桶盖,所述桶壁形成收容腔,所述桶盖转动设置在所述桶壁上;所述垃圾防污染装置收容于所述收容腔中;所述垃圾防污染装置包括:支撑底座、隔板及翻转组件,所述支撑底座与所述桶壁连接,所述翻转组件与所述支撑底座连接,所述隔板与所述翻转组件连接;所述支撑底座设置有活动引导件;所述翻转组件包括:复位弹性件、活动连接件、翻转作用件及翻转受力件,所述活动连接件通过所述复位弹性件与所述支撑底座连接,且所述活动连接件与所述活动引导件滑动连接;所述翻转作用件转动设置在所述活动连接件上,且所述翻转作用件与所述隔板连接;所述翻转受力件的一端与所述活动连接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桶盖抵持;所述翻转组件还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上的翻转调整件;所述翻转作用件设置有翻转作用部,所述翻转调整件设置有移位受力部和翻转受力部,所述翻转作用部与所述移位受力部抵持或分离,所述翻转作用部与所述翻转受力部抵持或分离。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翻转作用部包括第一凸柱和第二凸柱;所述移位受力部具有第一倾斜受力面和第二倾斜受力面;所述翻转受力部具有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受力凸台和第二受力凸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动连接件设置有翻转定位组件,所述翻转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杆、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所述定位杆转动设置在所述活动连接件上,且所述定位杆与所述翻转作用件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分别设置在所述定位杆的两侧;所述翻转定位组件还包括复位拉簧,所述定位杆包括连接端和自由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活动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自由端通过复位拉簧与所述活动连接件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复位弹性件为复位弹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动引导件开设有活动引导槽,所述活动连接件滑动卡设于所述活动引导槽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底座开设有限位卡槽,所述翻转调整件滑动卡设于所述限位卡槽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翻转受力件与所述桶盖抵持的一端设置有滚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垃圾运输车包括车体及车斗,所述车斗转动设置在所述车体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垃圾运输车还包括车轮,所述车轮设置在所述车体下,且所述车轮与所述运输轨道配合;所述垃圾运输车还包括动力源,所述动力源与所述车轮驱动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适用于地下运输的垃圾输送机构,对垃圾进行地下式输送,垃圾收集效率高;且从地下运输垃圾最大程度上缩小垃圾的污染范围,大大减少细菌传染的风险,使得应用场所的整体舒适性增加。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适用于地下运输的垃圾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适用于地下运输的垃圾输送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垃圾运输车与运输轨道连接的状态图(一);图4为图2中的垃圾运输车与运输轨道连接的状态图(二);图5为图4中的垃圾运输车的车轮与运输轨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2中的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的垃圾防污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6中的垃圾防污染装置的状态图(一);图9为图6中的垃圾防污染装置的状态图(二);图10为图6中的垃圾防污染装置的状态图(三);图11为图6中的垃圾防污染装置的状态图(四);图12为图6中的垃圾防污染装置的状态图(五);图13为图6中的垃圾防污染装置的状态图(六)。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在游乐场、大型商场、写字楼、旅游景点等人群密集的场所,垃圾量比较大。但目前,这些人群密集的场所通过人工进行垃圾收集,垃圾的收集效率低,且人工收集垃圾时垃圾产生的异味及细菌飘散到周围的空气中,给周围的人员带来不适的感受。而且,若具有传染性的细菌飘散的到空气中,容易使周围的人发生传染。此外,环卫人员推着垃圾车各个角落收集垃圾时,垃圾的异味及细菌携带并随处飘散,污染范围非常大。本专利技术针对目前的垃圾收集方式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地下运输的垃圾输送机构10(如图1所示),垃圾收集效率高,且从地下运输垃圾最大程度上缩小垃圾的污染范围,大大减少细菌传染的风险,使得应用场所的整体舒适性增加。如图1及图2所示,适用于地下运输的垃圾输送机构10,包括:垃圾运输通道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地下运输的垃圾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运输通道、运输轨道、垃圾归集槽、垃圾桶及垃圾运输车,所述垃圾桶与所述垃圾运输通道连通,所述垃圾运输通道与所述垃圾归集槽连通,所述运输轨道沿所述垃圾运输通道铺设,所述垃圾运输车与所述运输轨道配合并沿所述运输轨道移动,以实现所述垃圾运输车承接并运输所述垃圾桶的垃圾,并将垃圾倾倒至垃圾归集槽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地下运输的垃圾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运输通道、运输轨道、垃圾归集槽、垃圾桶及垃圾运输车,所述垃圾桶与所述垃圾运输通道连通,所述垃圾运输通道与所述垃圾归集槽连通,所述运输轨道沿所述垃圾运输通道铺设,所述垃圾运输车与所述运输轨道配合并沿所述运输轨道移动,以实现所述垃圾运输车承接并运输所述垃圾桶的垃圾,并将垃圾倾倒至垃圾归集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地下运输的垃圾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桶包括桶体及垃圾防污染装置;
所述桶体具有桶壁及桶盖,所述桶壁形成收容腔,所述桶盖转动设置在所述桶壁上;所述垃圾防污染装置收容于所述收容腔中;
所述垃圾防污染装置包括:支撑底座、隔板及翻转组件,所述支撑底座与所述桶壁连接,所述翻转组件与所述支撑底座连接,所述隔板与所述翻转组件连接;所述支撑底座设置有活动引导件;
所述翻转组件包括:复位弹性件、活动连接件、翻转作用件及翻转受力件,所述活动连接件通过所述复位弹性件与所述支撑底座连接,且所述活动连接件与所述活动引导件滑动连接;所述翻转作用件转动设置在所述活动连接件上,且所述翻转作用件与所述隔板连接;所述翻转受力件的一端与所述活动连接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桶盖抵持;
所述翻转组件还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上的翻转调整件;
所述翻转作用件设置有翻转作用部,所述翻转调整件设置有移位受力部和翻转受力部,所述翻转作用部与所述移位受力部抵持或分离,所述翻转作用部与所述翻转受力部抵持或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地下运输的垃圾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作用部包括第一凸柱和第二凸柱;
所述移位受力部具有第一倾斜受力面和第二倾斜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鑫森
申请(专利权)人:杨鑫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