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粉尘处理设备和具有该粉尘处理设备的废气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气处理
,具体为一种粉尘处理设备和具有该粉尘处理设备的废气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711070900.3”的一种含粉尘废气的综合处理装置,包括一个净化本体,净化本体的两端设置有进口和出口,净化本体的内部沿进口至出口的方向依次设置有除尘装置、进口均流网、低温等离子电场、紫外线灯管和出口均流网;除尘装置包括粗效过滤装置、袋式除尘装置和卸灰斗,粗效过滤装置位于袋式除尘装置的前部,卸灰斗位于粗效过滤装置和袋式除尘装置的下方,该含粉尘废气的综合处理装置可以让含有较多粉尘颗粒物质废气在经过粗效过滤装置和袋式除尘装置后,将废气中粉尘颗粒绝大部分的去除,不会造成后续处理设备的堵塞和灯管的被覆盖保证设备的长期运行,并且设备一体化设置,减少占地面积且便于安装。但是,其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1、上述专利技术中的废气处理方式较为单一,不能将废气中的粉尘进行喷淋除尘,导致后续的低温等离子电场和紫外线灯管需要对高粉尘颗粒浓度的废气进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粉尘处理设备,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端连通设置有进风喇叭口(2),所述壳体(1)中设置有除尘室(3),所述壳体(1)在远离除尘室(3)一端的内腔底部固定设置有垫高板(4),所述垫高板(4)上从靠近到远离进风喇叭口(2)的一端分别设置有隔尘滤网(5)、吸湿层(6)、进口均流网(7)、低温等离子电场(8)、紫外线灯管(9)和出口均流网(10);/n所述除尘室(3)的内腔顶部固定设置有顶部水管(11),所述除尘室(3)的下部固定设置有回水滤网(12),所述回水滤网(12)和除尘室(3)的内腔底壁之间形成蓄水腔(13),所述顶部水管(11)和蓄水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尘处理设备,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端连通设置有进风喇叭口(2),所述壳体(1)中设置有除尘室(3),所述壳体(1)在远离除尘室(3)一端的内腔底部固定设置有垫高板(4),所述垫高板(4)上从靠近到远离进风喇叭口(2)的一端分别设置有隔尘滤网(5)、吸湿层(6)、进口均流网(7)、低温等离子电场(8)、紫外线灯管(9)和出口均流网(10);
所述除尘室(3)的内腔顶部固定设置有顶部水管(11),所述除尘室(3)的下部固定设置有回水滤网(12),所述回水滤网(12)和除尘室(3)的内腔底壁之间形成蓄水腔(13),所述顶部水管(11)和蓄水腔(13)之间连通设置有连通管(14),所述连通管(14)上设置有循环泵(15);
所述除尘室(3)靠近进风喇叭口(2)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板(16),所述支撑板(16)上设置有旋转电机(17),所述旋转电机(17)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主动轴(18),所述主动轴(18)延伸至蓄水腔(13)中且其上固定设置有搅拌叶片(19),所述主动轴(18)上固定贯穿设置有主动轮(21),所述主动轮(21)设置在传动带(22)中,所述传动带(22)中设置有一个被动轮(23)和两个限位轮(24);
所述被动轮(23)的中心处固定设置有连接杆一(27),所述连接杆一(27)延伸至除尘室(3)中且固定于第一主动锥齿轮(28)的中心处,所述顶部水管(11)上连通设置有多个出水管(30),靠近传动带(22)的所述出水管(30)贯穿设置在第一被动锥齿轮(31)的中心处,所述第一被动锥齿轮(31)和第一主动锥齿轮(28)啮合设置,多个所述出水管(30)远离顶部水管(11)的一侧均设置有弯折部(301),多个所述弯折部(301)在初始状态下的安装方向不同,所述弯折部(301)上连通设置有喷淋球(32),所述喷淋球(32)上开设有多个喷射孔(321),多个所述出水管(30)均固定贯穿设置在传动轮(34)中,所述传动轮(34)均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强强,程静静,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绿源创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