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冷香丸及其制作工艺与所得香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9752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5: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中药冷香丸及其制作工艺与所得香囊,属于中药制剂领域,能够解决传统的冷香丸使用不方便,无法直接佩戴在身起到持续发挥保健功效作用的技术问题。该技术方案包括中药香膏的制作、中药香粉的制作以及中药冷香丸的制作三大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冷香丸可盛装于镂空金属香囊内,可用作挂饰,如项链、耳环、手镯等,既有治疗养生功效,又有美化身体之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药冷香丸及其制作工艺与所得香囊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药冷香丸及其制作工艺与所得香囊。
技术介绍
中国香文化是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中,通过对各种香品的制作、加工、调配和使用,逐渐形成的有着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用香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香药的种类繁多,使用合香变得普遍。从选药到配方,再到炮制都已颇具法度,并且开始关注香药的药性和养生的功效。合香种类广泛,用途繁多,用法丰富,其中使用方式最广的是制作香丸。传统香丸属于中医蜜丸制剂,是将各种香粉末加入炼蜜调匀成香泥,分割称重后揉捻成表皮有光泽的丸状。但传统香丸多做熏燃用,如屠隆之《香笺》描绘:“红袖在侧,密语谈私,执手拥炉,焚以熏心爇意。谓古助情可也。”《肘后备急方》载“六味熏衣香”的用法:“蜜丸烧之,若熏衣加艾纳香半两佳。”,使用相对不方便,也无法直接佩戴在身起到持续发挥保健功效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中药冷香丸及其制作工艺与所得香囊,该冷香丸以中药为媒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中药冷香丸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中药香膏的制作:/n配伍中药香材,并将其浸取,得到中药香材的饱和液;/n向所述饱和液内按比例加入植物油混合,得到混合液;/n将所述混合液隔水于50-60℃熬炼,以免高温破坏中药的有效成分,待酒精挥发,饱和液中的中药有效成分转移到植物油中,形成稳定的香脂;/n向所述香脂中加入1/5比例的蜂蜡,于50-60℃融合,形成中药香膏;/n中药香粉的制作:/n按照原配方重新配伍中药香材,筛选去除杂质及非药用部分后,粉碎成中药香粉;/n中药冷香丸的制作:/n将所述中药香膏隔水于50-60℃加热,使之融化,按照比例加入蜂蜡;/n在融化的中药香膏中加入中药...

【技术特征摘要】
1.中药冷香丸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中药香膏的制作:
配伍中药香材,并将其浸取,得到中药香材的饱和液;
向所述饱和液内按比例加入植物油混合,得到混合液;
将所述混合液隔水于50-60℃熬炼,以免高温破坏中药的有效成分,待酒精挥发,饱和液中的中药有效成分转移到植物油中,形成稳定的香脂;
向所述香脂中加入1/5比例的蜂蜡,于50-60℃融合,形成中药香膏;
中药香粉的制作:
按照原配方重新配伍中药香材,筛选去除杂质及非药用部分后,粉碎成中药香粉;
中药冷香丸的制作:
将所述中药香膏隔水于50-60℃加热,使之融化,按照比例加入蜂蜡;
在融化的中药香膏中加入中药香粉,调和均匀,制成软硬适中的香泥;
将所述香泥分割称重,揉捻成表面有光泽的丸状,得到香丸;
将所述香丸置于密闭的紫砂或陶瓷容器中储存,经陈化期熟成,得到中药冷香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90°以上的高粱酒或食用酒精浸取中药香材,直至得到中药香材的饱和液。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圣林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中医医院青岛市海慈医院青岛市康复医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