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肩关节交替牵引运动康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97305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5: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康复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肩关节交替牵引运动康复训练装置,包括主体,主体内设有动力腔,动力腔前侧连通设有环形设置的齿轮滑腔,动力腔后侧连通设有抵板腔,齿轮滑腔前侧连通设有开口向前的转盘腔,通过本装置对患者手臂的横向摆动与纵向摆动交替牵引可以更好的提升患者肩部关节以及肌肉的灵活性,更加有助于促进患者的肩部康复,通过纵向嵌合滑块与纵向嵌合腔之间的弹性嵌合以及横向嵌合滑块与横向嵌合腔之间的弹性嵌合可以使患者在手臂摆动幅度达到极限时不会继续牵引患者手臂摆动,减少患者肩部二次损伤的可能性以及可以使患者循序渐进的做更大的牵引动作直至达到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肩关节交替牵引运动康复训练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康复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全自动肩关节交替牵引运动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肩关节损伤患者往往无法做出正常的肩部活动,进而影响到患者手臂的活动范围,而患者从医治疗后的肩部康复训练过程往往是采用人工牵引训练或自身锻炼的方式进行,人工辅助牵引训练意味着患者要定期对其进行一定的资金消耗,而自身锻炼往往因为患者自身不具有正确的康复训练意识以及因患者自身康复运动训练的过程中感受到疼痛而逐渐退缩进而无法有效的进行训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肩关节交替牵引运动康复训练装置,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全自动肩关节交替牵引运动康复训练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设有动力腔,所述动力腔前侧连通设有环形设置的齿轮滑腔,所述动力腔后侧连通设有抵板腔,所述齿轮滑腔前侧连通设有开口向前的转盘腔,所述动力腔前端壁上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前延伸至所述转盘腔内且向后延伸至所述动力腔内的副从动带轮轴,所述副从动带轮轴前侧末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转盘腔内的转盘,所述转盘左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向前延伸至外界的纵向牵引单元,所述纵向牵引单元内设有开口向后的的纵向牵引腔,初始状态下,所述纵向牵引腔左端壁上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右延伸至外界的纵向从动轴,所述纵向从动轴右侧末端固定连接有手臂固定杆,所述手臂固定杆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纵向牵引单元下侧的手臂绑带,所述纵向从动轴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纵向牵引腔内的纵向从动带轮,所述纵向从动轴后侧设有与所述纵向牵引腔左右两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的传动带轮轴,所述传动带轮轴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纵向从动带轮相对应的纵向传动带轮,所述纵向传动带轮与所述纵向从动带轮之间动力配合连接有纵向传动皮带,所述纵向传动带轮左侧设有部分贯穿所述齿轮滑腔至所述动力腔内的纵向传动齿轮,所述纵向传动齿轮内设有左右贯通的纵向内旋轮腔,所述纵向内旋轮腔远离所述传动带轮轴一侧端壁连通设有周向分布的多个纵向嵌合腔,所述传动带轮轴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纵向内旋轮腔滑动配合连接的纵向内旋轮,所述纵向内旋轮内设有周向分布的多个开口指向远离所述传动带轮轴中心且与所述纵向嵌合腔相对应的纵向滑块腔,初始状态下,所述纵向滑块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向远离所述传动带轮轴中心方向延伸至与所述纵向嵌合腔嵌合的纵向嵌合滑块,所述纵向嵌合滑块靠近所述传动带轮轴一侧端面与所述纵向滑块腔靠近所述传动带轮轴一侧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纵向复位弹簧。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动力腔左端壁上转动配合连接有从动锥齿轮轴,初始状态下,所述从动锥齿轮轴上花键配合连接有与所述纵向传动齿轮啮合的副传动直齿轮,所述副传动直齿轮右端面与所述传动锥齿轮轴左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齿轮复位弹簧,所述从动锥齿轮轴右侧末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锥齿轮,所述动力腔前端壁上转动配合连接有传动锥齿轮轴,所述传动锥齿轮轴前侧末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从动锥齿轮啮合的传动锥齿轮,所述传动锥齿轮后端面固定连接有传动直齿轮,所述抵板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向前延伸至所述动力腔内且位于所述副传动直齿轮左侧且与所述副传动直齿轮左端面相抵的抵板,所述抵板腔右端壁内固定连接有电磁铁,所述抵板腔左端壁与所述抵板右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抵板复位弹簧。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动力腔前端壁上转动配合连接有位于所述传动锥齿轮轴右侧的横向带轮轴,所述动力腔前端壁上转动配合连接有位于所述横向带轮轴右侧的副从动直齿轮,所述副从动直齿轮上固定连接有副传动齿轮,所述副从动直齿轮后侧末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传动直齿轮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横向传动齿轮,所述横向带轮轴上固定连接有横向从动带轮,所述横向带轮轴后侧末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副传动齿轮啮合的横向从动齿轮,所述副从动带轮轴后侧末端外围设有与所述横向从动带轮相对应的副从动带轮,所述副从动带轮内设有前后贯通的横向内旋轮腔,所述横向内旋轮腔远离所述副从动带轮轴方向一侧端壁连通设有周向分布的多个横向嵌合腔,所述副从动带轮轴后侧末端固定连接有横向内旋轮,所述横向内旋轮内设有以所述副从动带轮轴为中心周向分布设置的多个与所述横向嵌合腔相对应的横向滑块腔,所述横向滑块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向靠近所述副从动带轮轴方向延伸至与所述横向嵌合腔嵌合的横向嵌合滑块,所述横向嵌合滑块远离所述副从动带轮轴方向一侧端面与所述横向滑块腔远离所述副从动带轮轴方向一侧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横向复位弹簧,所述副从动带轮与所述横向从动带轮之间动力配合连接有横向传动皮带。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动力腔后端壁内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抵板腔右侧的电机,所述电机前端面固定连接有传动链轮轴,所述传动链轮轴前侧末端固定连接有传动链轮,所述动力腔后端壁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电机右侧的触发开关,所述动力腔后端壁上转动配合连接有位于所述触发开关右侧的从动链轮轴,所述从动链轮轴前侧末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传动链轮相对应的从动链轮,所述从动链轮与所述传动链轮之间动力配合连接有链条,所述链条的一个链块前端面转动配合连接有限位滑块轴,所述链条前侧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内设有前后贯通的限位滑块腔,所述限位滑块轴前侧末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限位滑块腔内且与所述限位滑块腔滑动配合连接的限位滑块,初始状态下,所述滑块前端面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传动直齿轮与所述横向传动齿轮之间且能够与所述传动直齿轮、所述横向传动齿轮啮合的齿条,所述主体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左右两侧端面固定连接有胸部绑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本装置对患者手臂的横向摆动与纵向摆动交替牵引可以更好的提升患者肩部关节以及肌肉的灵活性,更加有助于促进患者的肩部康复,通过纵向嵌合滑块与纵向嵌合腔之间的弹性嵌合以及横向嵌合滑块与横向嵌合腔之间的弹性嵌合可以使患者在手臂摆动幅度达到极限时不会继续牵引患者手臂摆动,减少患者肩部二次损伤的可能性以及使患者循序渐进的做更大的牵引动作直至达到标准。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全自动肩关节交替牵引运动康复训练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方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B-B方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D-D方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4中E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4中F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7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结合附图1-7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肩关节交替牵引运动康复训练装置,包括主体10,所述主体10内设有动力腔22,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肩关节交替牵引运动康复训练装置,包括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内设有动力腔,所述动力腔前侧连通设有环形设置的齿轮滑腔,所述动力腔后侧连通设有抵板腔,所述齿轮滑腔前侧连通设有开口向前的转盘腔,所述动力腔前端壁上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前延伸至所述转盘腔内且向后延伸至所述动力腔内的副从动带轮轴,所述副从动带轮轴前侧末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转盘腔内的转盘,所述转盘左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向前延伸至外界的纵向牵引单元,所述纵向牵引单元内设有开口向后的的纵向牵引腔,初始状态下,所述纵向牵引腔左端壁上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右延伸至外界的纵向从动轴,所述纵向从动轴右侧末端固定连接有手臂固定杆,所述手臂固定杆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纵向牵引单元下侧的手臂绑带,所述纵向从动轴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纵向牵引腔内的纵向从动带轮,所述纵向从动轴后侧设有与所述纵向牵引腔左右两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的传动带轮轴,所述传动带轮轴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纵向从动带轮相对应的纵向传动带轮,所述纵向传动带轮与所述纵向从动带轮之间动力配合连接有纵向传动皮带,所述纵向传动带轮左侧设有部分贯穿所述齿轮滑腔至所述动力腔内的纵向传动齿轮,所述纵向传动齿轮内设有左右贯通的纵向内旋轮腔,所述纵向内旋轮腔远离所述传动带轮轴一侧端壁连通设有周向分布的多个纵向嵌合腔,所述传动带轮轴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纵向内旋轮腔滑动配合连接的纵向内旋轮,所述纵向内旋轮内设有周向分布的多个开口指向远离所述传动带轮轴中心且与所述纵向嵌合腔相对应的纵向滑块腔,初始状态下,所述纵向滑块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向远离所述传动带轮轴中心方向延伸至与所述纵向嵌合腔嵌合的纵向嵌合滑块,所述纵向嵌合滑块靠近所述传动带轮轴一侧端面与所述纵向滑块腔靠近所述传动带轮轴一侧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纵向复位弹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肩关节交替牵引运动康复训练装置,包括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内设有动力腔,所述动力腔前侧连通设有环形设置的齿轮滑腔,所述动力腔后侧连通设有抵板腔,所述齿轮滑腔前侧连通设有开口向前的转盘腔,所述动力腔前端壁上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前延伸至所述转盘腔内且向后延伸至所述动力腔内的副从动带轮轴,所述副从动带轮轴前侧末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转盘腔内的转盘,所述转盘左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向前延伸至外界的纵向牵引单元,所述纵向牵引单元内设有开口向后的的纵向牵引腔,初始状态下,所述纵向牵引腔左端壁上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右延伸至外界的纵向从动轴,所述纵向从动轴右侧末端固定连接有手臂固定杆,所述手臂固定杆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纵向牵引单元下侧的手臂绑带,所述纵向从动轴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纵向牵引腔内的纵向从动带轮,所述纵向从动轴后侧设有与所述纵向牵引腔左右两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的传动带轮轴,所述传动带轮轴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纵向从动带轮相对应的纵向传动带轮,所述纵向传动带轮与所述纵向从动带轮之间动力配合连接有纵向传动皮带,所述纵向传动带轮左侧设有部分贯穿所述齿轮滑腔至所述动力腔内的纵向传动齿轮,所述纵向传动齿轮内设有左右贯通的纵向内旋轮腔,所述纵向内旋轮腔远离所述传动带轮轴一侧端壁连通设有周向分布的多个纵向嵌合腔,所述传动带轮轴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纵向内旋轮腔滑动配合连接的纵向内旋轮,所述纵向内旋轮内设有周向分布的多个开口指向远离所述传动带轮轴中心且与所述纵向嵌合腔相对应的纵向滑块腔,初始状态下,所述纵向滑块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向远离所述传动带轮轴中心方向延伸至与所述纵向嵌合腔嵌合的纵向嵌合滑块,所述纵向嵌合滑块靠近所述传动带轮轴一侧端面与所述纵向滑块腔靠近所述传动带轮轴一侧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纵向复位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全自动肩关节交替牵引运动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腔左端壁上转动配合连接有从动锥齿轮轴,初始状态下,所述从动锥齿轮轴上花键配合连接有与所述纵向传动齿轮啮合的副传动直齿轮,所述副传动直齿轮右端面与所述传动锥齿轮轴左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齿轮复位弹簧,所述从动锥齿轮轴右侧末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锥齿轮,所述动力腔前端壁上转动配合连接有传动锥齿轮轴,所述传动锥齿轮轴前侧末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从动锥齿轮啮合的传动锥齿轮,所述传动锥齿轮后端面固定连接有传动直齿轮,所述抵板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向前延伸至所述动力腔内且位于所述副传动直齿轮左侧且与所述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泽爵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上虞渡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