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新冠病毒喷溅负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9720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5: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防护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新冠病毒喷溅负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为去掉底面的中空矩形盒,壳体的后面作为尾侧面,尾侧面上开有通孔作为负压吸引连接孔;连接管一端连接负压吸引连接孔,另一端连接过滤器,过滤器连接负压装置,负压装置连接灭杀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将保护对象从操作者转移到患者,通过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降低感染风险,从而保护医务人员。喷溅的分泌物形成的气溶胶和患者呼出的带有病毒的气体被及时吸走灭活,不仅降低病毒扩散机率减少感染,而且可以减轻医务人员的恐惧心理和身体不适感,加速这些操作的精准度,从而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新冠病毒喷溅负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防护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防新冠病毒喷溅负压装置。
技术介绍
新冠肺炎患者病情进展为危重症时,需要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治疗、病情好转后需要拔除气管导管、以及新冠肺炎感染患者实施手术需要气管插管全麻等措施。众所周知,这些操作是与患者气道接触最为密切的临床操作之一,容易产生分泌物或血液喷溅、飞沫、气溶胶扩散等情况,操作者非常容易被感染,另外精神紧张、闷热、流汗、时间长、防护意识淡薄等因素,其防护效率有可能降为零。尤其是大量急症患者需手术治疗抢救生命,来不及进行核酸检测,现有情况也不允许采用标准三级防护来对待每一位患者,但普通防护的操作人员面对潜伏期患者存在很大风险。因此,如何做好上述操作的防护,是医护人员时刻面临的现实问题。护士给患者吸痰时,极易产生呛咳反应,大量含病毒的气溶胶被喷洒出来,有时候气管插管内痰液会随着咳嗽气流的冲击呈放射状喷向四周,况且操作者面部距离患者面部约50厘米,极易被感染。医生给患者实施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安装面罩时,距离患者面部也约50厘米,呼出的含有病毒的气体也易扩散造成感染。尤其当医生给病人做气管插管的操作过程中,需近距离的贴近患者,打开口腔,打开声门,找到气道,含高浓度病毒的空气就会扑面而来,要尽快完成操作给病人通气,有时遇到困难气管插管病例,对麻醉医生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平时操作气管插管一般用3-5分钟,而困难气管插管,即便在平时,对麻醉医生也会是一个难题,更何况面对新冠肺炎患者。操作时间越长,对患者预后越不利,而对操作者而言,操作时间最好不要超过90秒,否则感染新冠肺炎的几率大大增加,浸泡在满是高浓度病毒空气中,对操作者无论是技术还是心理承受能力上,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而且目前怀疑气溶胶播散可能是造成新冠病毒传播的一种方式。有研究发现病人模拟器在平卧位时模拟咳嗽,播散矢状面距离可达86cm左右。面罩正压通气时播散距离可达26.7cm左右,因此气管插管前的正压通气期同样有严重风险。而气管插管时医生与患者几乎面贴面,感染风险可想而知。针对以上情况,目前医务人员多采取最高级别的三级防护加强自身防护,如穿三层防护服或手术衣、戴三次口罩及戴全面型面罩等措施。此措施理论上讲密闭性更强,能增强防护作用,但降低了操作灵活性,穿脱繁琐,流程复杂,容易出现职业暴露,导致感染,尤其长时间佩戴,透气性差,出汗增加,护目镜起雾造成视野模糊,操作者呼吸受阻引起缺氧,导致头晕、恶心、呕吐甚至自己有生命危险,同时也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在气管插管时的临时应对措施是对患者头部采用屏障膜隔离,即对患者头部佩戴透明塑料头罩并在头罩上开孔用于面罩正压通气与气管插管。该措施的好处为成本低廉、具有一定程度的隔绝飞沫和气溶胶的播散、避免污染医疗器械等优势。但该临时方法同样存在如下缺陷:1、膜与耗材间的胶布粘合可靠性差,胶布一旦脱落,容易造成封闭不严从而失去作用。2、密闭状态下很容易让患者产生气闷以及体表温度升高等情况出现,对于重症患者来说十分危险。3、头罩作为屏障使得医生在进行气管插管时手指无法伸入至患者口部内部区域中,增加插管操作难度,延长操作时间会导致患者出现憋气等情况,增加患者风险。4、头罩虽然为透明塑料材质,但在手术灯光照射下发生反光的情况,影响医生观察插管的插入情况,极大的增加操作难度,增加气管插管失败的风险。为此,需要设计一种可以防止患者喷溅新冠病毒的装置,将保护对象转移到患者,通过控制传染源,从而切断传播途径,降低医护人员感染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中新冠病毒患者在医护过程中容易大面积传播新冠病毒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防新冠病毒喷溅负压装置。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防新冠病毒喷溅负压装置,包括壳体、连接管、过滤器、负压装置和灭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去掉底面的中空矩形盒,壳体的后面作为尾侧面,尾侧面上开有通孔作为负压吸引连接孔;所述连接管一端连接负压吸引连接孔,另一端连接过滤器,过滤器连接负压装置,负压装置连接灭杀装置。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壳体的材质为透明塑料,壳体的长宽高尺寸大小为50cm*60cm*70cm。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壳体内固定连接有内板,内板为矩形隔板,内板上开有若干通孔作为通风孔,内板与尾侧面构成为负压吸引层。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内板和尾侧面的底部中央位置开有圆弧形的豁口作为凹槽,凹槽的边沿设有密封橡胶。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壳体的底部边沿全部粘接有密封橡胶。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壳体的顶面为亚克力材质;壳体的前面作为头侧面,头侧面上开有两各平齐的通孔,左侧的通孔为左手操作孔,右侧的通孔为右手操作孔。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壳体的左侧为左侧面,左侧面上开有吸痰管孔,吸痰管孔插接外部的吸痰管;所述壳体的右侧为右侧面,右侧面上开有呼吸管路孔,呼吸管路孔插接外部的呼吸管路。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连接管为一次性使用吸引连接管;所述过滤器的滤芯为阻隔新冠病毒的复合材料;所述负压装置为配有负压表和蓄电池的可产生负压的设备;所述灭杀装置为内部盛装有效杀死新冠病毒消毒液的消毒瓶,插入消毒瓶的连接管端部没入消毒液面之下,消毒瓶上还设有排气孔。因此凭借过滤装置和灭杀装置的双保险结构,新冠病毒可被有效杀死,排出气体可安全释放空气中。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公开的防新冠病毒喷溅负压装置,具有成本低、重量轻、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安全性高、可移动等优点,用于解决对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吸痰、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气管插管、气管拔管等操作时,防止含有病毒的呼出气体、痰液、分泌物以及血液等发生喷溅,形成气溶胶引起病毒扩散而感染医务人员。本专利技术独辟蹊径,将保护对象从操作者转移到患者,通过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降低感染风险,从而保护医务人员。本设计为相对密闭的透明壳体,在一侧接有负压装置,喷溅的分泌物形成的气溶胶和患者呼出的带有病毒的气体被及时吸走灭活,不仅降低病毒扩散机率减少感染,而且可以减轻医务人员的恐惧心理和身体不适感,加速这些操作的精准度,从而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防新冠病毒喷溅负压装置的壳体部分的前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防新冠病毒喷溅负压装置的壳体部分的后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防新冠病毒喷溅负压装置的壳体部分的仰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防新冠病毒喷溅负压装置的总体结构框图。图中,1、壳体,101、顶面,102、头侧面,1021、左手操作孔,1022、右手操作孔,103、左侧面,1031、吸痰管孔,104、右侧面,1041、呼吸管路孔,105、尾侧面,1051、负压吸引连接孔,106、内板,1061、通风孔,107、凹槽,2、连接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新冠病毒喷溅负压装置,包括壳体(1)、连接管(2)、过滤器(3)、负压装置(4)和灭杀装置(5),其特征在于:/n所述壳体(1)为去掉底面的中空矩形盒,壳体(1)的后面作为尾侧面(105),尾侧面(105)上开有通孔作为负压吸引连接孔(1051);/n所述连接管(2)一端连接负压吸引连接孔(1051),另一端连接过滤器(3),过滤器(3)连接负压装置(4),负压装置(4)连接灭杀装置(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新冠病毒喷溅负压装置,包括壳体(1)、连接管(2)、过滤器(3)、负压装置(4)和灭杀装置(5),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为去掉底面的中空矩形盒,壳体(1)的后面作为尾侧面(105),尾侧面(105)上开有通孔作为负压吸引连接孔(1051);
所述连接管(2)一端连接负压吸引连接孔(1051),另一端连接过滤器(3),过滤器(3)连接负压装置(4),负压装置(4)连接灭杀装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新冠病毒喷溅负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的材质为透明塑料,壳体(1)的长宽高尺寸大小为50cm*60cm*7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新冠病毒喷溅负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内固定连接有内板(106),内板(106)为矩形隔板,内板(106)上开有若干通孔作为通风孔(1061),内板(106)与尾侧面(105)构成为负压吸引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新冠病毒喷溅负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板(106)和尾侧面(105)的底部中央位置开有圆弧形的豁口作为凹槽(107),凹槽(107)的边沿设有密封橡胶。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昌冯曼焦然冯敏刘东义丁宁王莹付佳刘戈魏峰涛董红姜曼赵鑫焦洋赵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