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片状物存取机构,包括转盘机构、收纳机构和导料管(303),转盘机构包括外壳和前转盘,在前转盘上形成容纳腔(326),外壳包覆前转盘,且前转盘与外壳之间形成相对转动的活动连接;收纳机构包括暂储盒(306),导料管(303)设置在转盘机构与收纳机构之间,且容纳腔(326)中的片状物在离开转盘机构后,再通过导料管(303)落入到暂储盒(306)中。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转盘机构上的容纳腔,可实现片状物的收纳暂存,当容纳腔随着前转盘转动时,处于容纳腔中的片状物可通过导料管落入到暂储盒中,从暂储盒中可方便地取出存储在其中的片状物,有效地提高了片状物的取用效率,还能避免片状物取用过程中的污染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片状物存取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片状物存取
,尤其是涉及应用于药箱的一种片状物存取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药箱在生活中越来越常见,甚至很多家庭也将药箱作为必备品。传统的药箱结构简单,功能单一,然而,常见的药剂类型包括冲剂等颗粒物、片剂等片状物和糖浆等液态物,因此,如果将这些不同类药剂储存在同一药箱中时,不仅容易造成相互污染,而且取用很不方便,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或者残障人士等行动不便人群,取用不同种类的药剂,更加费时、费力。尤其是在需要一次性取用多种片状物时,如果针对每一种片状物单独操作来进行取用,更加降低了片状物的取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片状物存取机构,提高片状物的取用效率。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片状物存取机构,包括转盘机构、收纳机构和导料管,所述的转盘机构包括外壳和前转盘,在前转盘上形成容纳腔,所述的外壳包覆前转盘,且前转盘与外壳之间形成相对转动的活动连接;所述的收纳机构包括暂储盒,所述的导料管设置在转盘机构与收纳机构之间,且容纳腔中的片状物在离开转盘机构后,再通过导料管落入到暂储盒中。优选地,所述的转盘机构还包括外罩和后转盘,所述的外罩上形成吸取孔,所述的后转盘上形成转运槽;所述的外罩包覆后转盘,所述的后转盘与前转盘相对设置,且后转盘与外罩之间形成相对转动的活动连接;所述容纳腔中的片状物先进入转运槽,再通过吸取孔离开转盘机构,最后通过导料管落入到暂储盒中。优选地,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的吸气口与吸取孔相通,所述的转运槽中开设吸气孔;所述转运槽中的片状物在风机的负压作用下穿过吸气孔后,再通过吸取孔离开转盘机构。优选地,所述转运槽的工作面为凹球面结构。优选地,所述的外壳与封盖之间形成相对转动的活动连接结构。优选地,所述的暂储盒与盒盖之间形成相对直线滑动的活动连接结构。优选地,还包括推拉电磁铁和第三联动杆,所述第三联动杆的一端形成导向轴,所述的盒盖与导向件固定连接,在导向件上开设条形滑槽,所述的导向轴与条形滑槽之间形成滑动配合结构;所述推拉电磁铁的推杆与第三联动杆之间形成活动铰接结构。优选地,所述盒盖的底部形成导轨,所述的暂储盒上设置与导轨形成滑动配合结构的导滑槽。优选地,所述的暂储盒通过第一转轴与支承座之间形成相对转动的活动连接结构。优选地,还包括输送机构,所述的输送机构包括第一底座和滑动座,在第一底座上安装第一传动丝杆,所述的第一传动丝杆与滑动座之间形成丝杆传动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转盘机构上的容纳腔,可实现片状物的收纳暂存,当容纳腔随着前转盘转动时,处于容纳腔中的片状物在离开转盘机构后,将通过导料管落入到暂储盒中,从暂储盒中即可方便地取出存储在其中的片状物,尤其是在需要一次性取用多种片状物的场合,可先将多种片状物集中存储在暂储盒中,然后一次性从暂储盒取出,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片状物的取用效率,而且还能避免片状物取用过程中的污染隐患。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片状物存取机构,不仅仅应用于药箱,还可适用于食品包装、制药包装、饲料加工等需要对片状物进行存储、取用的场合。附图说明图1为药箱的斜视图。图2为药箱的主视图。图3为颗粒物自取机构的斜视图。图4为颗粒物自取机构的主视图。图5为槽轮机构的斜视图(右下)。图6为槽轮机构的斜视图(左上)。图7为槽轮机构的斜视图(左下)。图8为槽轮机构的主视图。图9为传送机构的斜视图(右上)。图10为传送机构的斜视图(右下)。图11为传送机构的主视图。图12为传送机构的机构运动简图。图13为倾倒机构的斜视图(右上)。图14为图13所示的倾倒机构的主视图。图15为倾倒机构的机构运动简图。图16为倾倒机构的斜视图(倾倒动作)。图17为图16所示的倾倒机构的主视图。图18为图16所示的倾倒机构的侧视图。图19为剪袋机构的斜视图。图20为输出机构的斜视图。图21为输出机构的主视图。图22为输出机构的机构运动简图。图23为颗粒物自取机构的传动结构斜视图。图24为片状物存取机构的斜视图。图25为片状物存取机构的主视图(正面)。图26为片状物存取机构的主视图(背面)。图27为转盘机构的斜视图。图28为转盘机构的主视图。图29为转盘机构的透视图。图30为图28所示转盘机构的主视图。图31为图29所示转盘机构的侧视图。图32为后转盘的斜视图。图33为后转盘的主视图。图34为转盘机构的机构运动简图。图35为收纳机构的斜视图。图36为收纳机构的主视图。图37为收纳机构的仰视图。图38为输送机构的斜视图。图39为输送机构的主视图。图40为输送机构的侧视图。图41为液态物自取机构的斜视图。图42为液态物自取机构的主视图。图43为液态物自取机构的侧视图。图44为图40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5为图43中B处的局部构造图(缓冲机构)。图46为图44所示的缓冲机构的C-C向剖视图。图47为图44所示的缓冲机构的俯视图。图48为旋盖机构的斜视图。图49为旋盖机构的主视图。图50为图49中的D-D向剖视图。图51为自调机构的斜视图。图52为自调机构的主视图。图53为夹持机构的斜视图。图54为夹持机构的主视图。图55为夹持机构的俯视图。图56为夹持机构的机构运动简图。图57为升降机构的斜视图。图58为升降机构的主视图。图59为液态物自取机构的工作原理示意图(机构运动简图,夹紧瓶盖)。图60为液态物自取机构的工作原理示意图(机构运动简图,开盖、合盖)。图61为液态物自取机构的工作原理示意图(机构运动简图,松开瓶盖)。图中标记:1-箱体,2-颗粒物自取机构,3-片状物存取机构,4-液态物自取机构,5-安装座,6-取药杯,7-药袋,8-瓶盖,9-瓶体,201-第一传动轴,202-第二传动轴,203-第一机械手,204-第一基座,205-放袋槽,206-第二机械手,207-第一联动杆,208-连架杆,209-第一主动杆,210-第一机架,211-转盘座,212-第二主动杆,213-从动杆,214-第一滑座,215-第二机架,216-第二联动杆,217-从动摇杆,218-第三机架,219-第一从动轴,220-主推杆,221-第三传动轴,222-第一电机,223-固定刀片,224-活动刀片,225-主动盘,226-第一从动盘,227-第二从动盘,228-过渡槽,229-第三从动盘,230-第四从动盘,231-第二从动轴,2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片状物存取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盘机构、收纳机构和导料管(303),所述的转盘机构包括外壳(311)和前转盘(313),在前转盘(313)上形成容纳腔(326),所述的外壳(311)包覆前转盘(313),且前转盘(313)与外壳(311)之间形成相对转动的活动连接;所述的收纳机构包括暂储盒(306),所述的导料管(303)设置在转盘机构与收纳机构之间,且容纳腔(326)中的片状物在离开转盘机构后,再通过导料管(303)落入到暂储盒(306)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片状物存取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盘机构、收纳机构和导料管(303),所述的转盘机构包括外壳(311)和前转盘(313),在前转盘(313)上形成容纳腔(326),所述的外壳(311)包覆前转盘(313),且前转盘(313)与外壳(311)之间形成相对转动的活动连接;所述的收纳机构包括暂储盒(306),所述的导料管(303)设置在转盘机构与收纳机构之间,且容纳腔(326)中的片状物在离开转盘机构后,再通过导料管(303)落入到暂储盒(306)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状物存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盘机构还包括外罩(305)和后转盘(314),所述的外罩(305)上形成吸取孔(317),所述的后转盘(314)上形成转运槽(315);所述的外罩(305)包覆后转盘(314),所述的后转盘(314)与前转盘(313)相对设置,且后转盘(314)与外罩(305)之间形成相对转动的活动连接;所述容纳腔(326)中的片状物先进入转运槽(315),再通过吸取孔(317)离开转盘机构,最后通过导料管(303)落入到暂储盒(306)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片状物存取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机(308),所述风机(308)的吸气口与吸取孔(317)相通,所述的转运槽(315)中开设吸气孔(316);所述转运槽(315)中的片状物在风机(308)的负压作用下穿过吸气孔(316)后,再通过吸取孔(317)离开转盘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片状物存取机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鑫,桂慧,叶鹏,曹伟,熊鑫泉,孙亮波,潘庆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轻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