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榫卯结构椅子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活家具
,具体为一种榫卯结构椅子。
技术介绍
榫卯结构,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榫卯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榫和卯咬合,起到连接作用。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家具及其它木制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榫卯结构是榫和卯的结合,是木件之间多与少、高与低、长与短之间的巧妙组合,可有效地限制木件向各个方向的扭动。最基本的榫卯结构由两个构件组成,其中一个的榫头插入另一个的卯眼中,使两个构件连接并固定。榫头伸入卯眼的部分被称为榫舌,其余部分则称作榫肩。榫卯结构广泛用于建筑,同时也广泛用于家具,体现出家具与建筑的密切关系。榫卯结构应用于房屋建筑后,虽然每个构件都比较单薄,但是它整体上却能承受巨大的压力。这种结构不在于个体的强大,而是互相结合,互相支撑,这种结构成了后代建筑和中式家具的基本模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榫卯结构椅子,包括椅脚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椅脚结构上的椅面(20)、椅背(10),其特征在于:/n所述椅脚结构包括:/n相互对称设置的第一椅脚(30)和第二椅脚(35),其中,所述第一椅脚(30)与所述第二椅脚(35)的前脚上端处均开设有前榫槽(31),所述第一椅脚(30)与所述第二椅脚(35)的后脚上开设有与所述前榫槽(31)平齐的后榫槽(32);所述第一椅脚(30)与所述第二椅脚(35)相对应的内侧壁上均开设有从所述后榫槽(32)向所述前榫槽(31)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33);所述第一椅脚(30)与所述第二椅脚(35)的后脚的上端处均开设有上榫槽(34);/n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榫卯结构椅子,包括椅脚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椅脚结构上的椅面(20)、椅背(10),其特征在于:
所述椅脚结构包括:
相互对称设置的第一椅脚(30)和第二椅脚(35),其中,所述第一椅脚(30)与所述第二椅脚(35)的前脚上端处均开设有前榫槽(31),所述第一椅脚(30)与所述第二椅脚(35)的后脚上开设有与所述前榫槽(31)平齐的后榫槽(32);所述第一椅脚(30)与所述第二椅脚(35)相对应的内侧壁上均开设有从所述后榫槽(32)向所述前榫槽(31)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33);所述第一椅脚(30)与所述第二椅脚(35)的后脚的上端处均开设有上榫槽(34);
前榫枘板(40),所述前榫枘板(40)的底部靠近两端处均设置有第一榫槽(41),所述第一榫槽(41)与开设在所述第一椅脚(30)与所述第二椅脚(35)上的前榫槽(31)相匹配;
后榫枘板(50),所述后榫枘板(50)的底部靠近两端处均设置有第六榫槽(51);所述后榫枘板(50)的顶部靠近两端处均设置有第一榫槽缺口(52);所述后榫枘板(50)的顶部中间处设置有第二榫槽缺口(53),其中,所述第六榫槽(51)与开设在所述第一椅脚(30)与所述第二椅脚(35)上端的后榫槽(32)相匹配;
所述椅面(20)前部两侧开设有朝向所述椅面(20)后部的第三榫槽(21),所述第三榫槽(21)与所述第一椅脚(30)和所述第二椅脚(35)前脚上端的前榫槽(31)相匹配;所述椅面(20)后部两侧延伸有凸块(22),所述凸块(22)与所述第一滑槽(33)相匹配;所述椅面(20)的后部靠近两端处均开设有第四榫槽(23);所述椅面(20)后部的中间处开设有第五榫槽(24);
所述椅背(10)上部两侧均开设有朝向所述椅背(10)下部的第六榫槽(11),所述第六榫槽(11)与所述第一椅脚(30)和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汪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千岛湖永真木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