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温控速的茶叶揉捻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
,具体为一种控温控速的茶叶揉捻机。
技术介绍
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饮茶始于中国。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叶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含茶饮料等,茶叶的加工一般需要进揉捻,揉捻是制茶的重要加工工序,其作用主要是破坏茶叶细胞、揉出茶汁,使冲泡的茶水滋味浓烈醇厚,并使茶叶初步成型,揉捻是影响茶叶外形质量的主要工序,也是奠定茶叶耐泡度的关键环节。现有的茶叶揉捻机一般是在常温的环境下进行对茶叶进行揉捻,不方便对揉捻的温度进行调节,导致茶叶品质降低,且现有的茶叶揉捻机一般不能很好地的对茶叶中的碎叶进行筛分,导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温控速的茶叶揉捻机,包括摆放架(1)和贯穿设置在摆放架(1)上的揉捻筒(2),所述揉捻筒(2)的表面与摆放架(1)的内壁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捻筒(2)的内壁固定有揉捻网(3),所述揉捻筒(2)的内壁固定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的顶部固定有电热网(5),所述固定板(4)的顶部贯穿开设有通槽(6),所述揉捻筒(2)内壁的底部固定有风扇(7),所述揉捻筒(2)的底部贯穿开设有进风孔(8),所述揉捻筒(2)的内部设置有温控调节机构(9),所述揉捻筒(2)的内部还设置有废料收集机构(10),所述揉捻筒(2)的表面固定有齿环(11),所述摆放架(1)的顶部固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温控速的茶叶揉捻机,包括摆放架(1)和贯穿设置在摆放架(1)上的揉捻筒(2),所述揉捻筒(2)的表面与摆放架(1)的内壁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捻筒(2)的内壁固定有揉捻网(3),所述揉捻筒(2)的内壁固定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的顶部固定有电热网(5),所述固定板(4)的顶部贯穿开设有通槽(6),所述揉捻筒(2)内壁的底部固定有风扇(7),所述揉捻筒(2)的底部贯穿开设有进风孔(8),所述揉捻筒(2)的内部设置有温控调节机构(9),所述揉捻筒(2)的内部还设置有废料收集机构(10),所述揉捻筒(2)的表面固定有齿环(11),所述摆放架(1)的顶部固定有驱动电机(12),所述驱动电机(12)输出轴的表面固定有与齿环(11)相啮合的驱动齿轮(13);
所述温控调节机构(9)包括固定在揉捻筒(2)内壁的圆形隔板(91),所述圆形隔板(91)顶部的中心处转动连接有转轴(92),所述转轴(92)的表面固定有套环(93),所述套环(93)的表面固定有扇形挡板(94),所述扇形挡板(94)的底部与圆形隔板(91)的顶部接触,所述圆形隔板(91)的顶部贯穿开设有与扇形挡板(94)相配合的扇形槽(95),所述转轴(92)的顶端固定有第一锥齿轮(96),所述揉捻筒(2)表面的后方固定有调节电机(97),所述调节电机(97)的输出轴固定有调节轴(98),所述调节轴(98)远离调节电机(97)的一端贯穿揉捻筒(2)并延伸至揉捻筒(2)的内部,所述调节轴(98)的表面固定有与第一锥齿轮(96)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9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温控速的茶叶揉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料收集机构(10)包括固定在揉捻网(3)底部的圆台漏斗(101)和固定在揉捻筒(2)内壁的收集箱(102),所述圆台漏斗(101)的底部通过连管(103)与收集...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