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即热式组合发热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9597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即热式组合发热管,包括发热管主体、辅助加热装置、支撑体、固定管和连接板,发热管主体呈并排相邻设置,发热管主体呈弯折设置形成弯折部,固定管呈两两对称设置设于发热管主体弯折部,发热管主体呈贯穿固定管设置,固定管连接有连接板,支撑体设于发热管主体弯折部内且设于连接板之间,辅助加热装置设于支撑体内,辅助加热装置包括风机、支撑立柱、转动电机、电机放置腔、主动转轴、从动转轴、转盘、支撑柱、固定板和辅助发热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发热管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既能实现均匀温和的迅速加热,也能实现对特定管段的快速升温加热,操作简单,结构稳定,加热迅速稳定安全的即热式组合发热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即热式组合发热管
本技术属于加热管
,尤其涉及一种即热式组合发热管。
技术介绍
发热管适用于制药、化工、食品、农副产品、水产品、轻工、重工等行业物料及产品的加热固化、干燥脱水。如原料药、中药、中药饮片、浸膏、粉剂、颗粒、冲剂、水丸、包装瓶、颜料、染料、脱水蔬菜、瓜果干、香肠、塑料树脂、电器原件、烘漆等。但是现有的加热管在实现加热升温时,加热不均匀,升温不稳定,加热升温的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即热式组合发热管,既能实现均匀温和的迅速加热,也能实现对特定管段的快速升温加热,操作简单,结构稳定,加热迅速稳定安全,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即热式组合发热管,包括发热管主体、辅助加热装置、支撑体、固定管和连接板,所述发热管主体呈并排相邻设置,所述发热管主体呈弯折设置形成弯折部,所述固定管呈两两对称设置设于发热管主体弯折部,所述发热管主体呈贯穿固定管设置,所述固定管连接有连接板,所述支撑体设于发热管主体弯折部内且设于连接板之间,所述辅助加热装置设于支撑体内,所述辅助加热装置包括风机、支撑立柱、转动电机、电机放置腔、主动转轴、从动转轴、转盘、支撑柱、固定板和辅助发热管,所述支撑体呈中空腔体设置,所述支撑立柱呈对称设置设于支撑体两侧,所述电机放置腔设于支撑立柱和支撑体靠近支撑立柱一侧侧壁之间,所述转动电机设于电机放置腔内,所述主动转轴一端固接设于转动电机输出端,所述主动转轴另一端呈贯穿支撑立柱设置,所述从动转轴设于支撑立柱上且与主动转轴呈相对设置,所述转盘呈相对设置,所述转盘设于支撑立柱之间,所述转盘分别设于转动转轴和从动转轴上,所述支撑柱沿转盘径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支撑柱呈垂直设置设于转盘相互靠近一侧侧壁上,所述支撑柱连接有固定板,所述辅助发热管设于两相对设置的固定板之间,所述风机设于支撑体底壁上且设于辅助发热管下方。进一步地,所述风机两侧呈对称设置设有引导板,所述引导板呈弧形设置,引导板实现引导风机产生气流的效果,增强对热量的吹动。进一步地,呈相对设置的固定板之间连接有若干辅助发热管,辅助发热管的数量越多,发热管主体加热的效果更好。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体内设有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与风机电连接,所述供电装置与辅助发热管电连接,所述供电装置与转动电机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体为高温绝缘导热体材质的支撑体,起到绝缘的作用,耐高温结构稳定,保证辅助加热装置的正常运行。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一种即热式组合发热管,发热管主体和辅助发热管的双重加热实现增强加热的效果以及实现快速的加热升温;辅助加热装置的转动电机带动转盘和辅助加热装置在支撑体内旋转转动,实现支撑体内热量的均匀分布,实现对发热管主体弯折部的快速均匀升温加热,配合风机使用时,能够实现快速对支撑体上端的发热管主体管段进行快速的升温加热,本装置既能实现均匀温和的迅速加热,也能实现对特定管段的快速升温加热,操作简单,结构稳定,加热迅速稳定安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为本技术一种即热式组合发热管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即热式组合发热管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即热式组合发热管的支撑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在附图中:1、发热管主体,2、辅助加热装置,3、支撑体,4、固定管,5、连接板,6、弯折部,7、风机,8、支撑立柱,9、转动电机,10、电机放置腔,11、主动转轴,12、从动转轴,13、转盘,14、支撑柱,15、固定板,16、辅助发热管,17、引导板,18、供电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如图1-3所示,一种即热式组合发热管,它包括发热管主体1、辅助加热装置2、支撑体3、固定管4和连接板5,所述发热管主体1呈并排相邻设置,所述发热管主体1呈弯折设置形成弯折部6,所述固定管4呈两两对称设置设于发热管主体1弯折部6,所述发热管主体1呈贯穿固定管4设置,所述固定管4连接有连接板5,所述支撑体3设于发热管主体1弯折部6内且设于连接板5之间,所述辅助加热装置2设于支撑体3内,所述辅助加热装置2包括风机7、支撑立柱8、转动电机9、电机放置腔10、主动转轴11、从动转轴12、转盘13、支撑柱14、固定板15和辅助发热管16,所述支撑体3呈中空腔体设置,所述支撑立柱8呈对称设置设于支撑体3两侧,所述电机放置腔10设于支撑立柱8和支撑体3靠近支撑立柱8一侧侧壁之间,所述转动电机9设于电机放置腔10内,所述主动转轴11一端固接设于转动电机9输出端,所述主动转轴11另一端呈贯穿支撑立柱8设置,所述从动转轴12设于支撑立柱8上且与主动转轴11呈相对设置,所述转盘13呈相对设置,所述转盘13设于支撑立柱8之间,所述转盘13分别设于转动转轴和从动转轴12上,所述支撑柱14沿转盘13径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支撑柱14呈垂直设置设于转盘13相互靠近一侧侧壁上,所述支撑柱14连接有固定板15,所述辅助发热管16设于两相对设置的固定板15之间,所述风机7设于支撑体3底壁上且设于辅助发热管16下方。其中,所述风机7两侧呈对称设置设有引导板17,所述引导板17呈弧形设置,引导板17实现引导风机7产生气流的效果,增强对热量的吹动;呈相对设置的固定板15之间连接有若干辅助发热管16,辅助发热管16的数量越多,发热管主体1加热的效果更好;所述支撑体3内设有供电装置18,所述供电装置18与风机7电连接,所述供电装置18与辅助发热管16电连接,所述供电装置18与转动电机电连接;所述支撑体3为高温绝缘导热体材质的支撑体,起到绝缘的作用,耐高温结构稳定,保证辅助加热装置2的正常运行。具体使用时,启动转动电机9,转动电机9输出端转动实现主动转轴11转动,主动转轴11转动实现设于主动转轴11上的转盘13转动,转动转轴上的转盘13转动实现支撑柱14和固定板15同步转动,固定板15转动实现辅助发热管16转动,辅助发热管16转动实现从动转轴12和从动转轴12上的转盘13转动,最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即热式组合发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热管主体、辅助加热装置、支撑体、固定管和连接板,所述发热管主体呈并排相邻设置,所述发热管主体呈弯折设置形成弯折部,所述固定管呈两两对称设置设于发热管主体弯折部,所述发热管主体呈贯穿固定管设置,所述固定管连接有连接板,所述支撑体设于发热管主体弯折部内且设于连接板之间,所述辅助加热装置设于支撑体内,所述辅助加热装置包括风机、支撑立柱、转动电机、电机放置腔、主动转轴、从动转轴、转盘、支撑柱、固定板和辅助发热管,所述支撑体呈中空腔体设置,所述支撑立柱呈对称设置设于支撑体两侧,所述电机放置腔设于支撑立柱和支撑体靠近支撑立柱一侧侧壁之间,所述转动电机设于电机放置腔内,所述主动转轴一端固接设于转动电机输出端,所述主动转轴另一端呈贯穿支撑立柱设置,所述从动转轴设于支撑立柱上且与主动转轴呈相对设置,所述转盘呈相对设置,所述转盘设于支撑立柱之间,所述转盘分别设于转动转轴和从动转轴上,所述支撑柱沿转盘径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支撑柱呈垂直设置设于转盘相互靠近一侧侧壁上,所述支撑柱连接有固定板,所述辅助发热管设于两相对设置的固定板之间,所述风机设于支撑体底壁上且设于辅助发热管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即热式组合发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热管主体、辅助加热装置、支撑体、固定管和连接板,所述发热管主体呈并排相邻设置,所述发热管主体呈弯折设置形成弯折部,所述固定管呈两两对称设置设于发热管主体弯折部,所述发热管主体呈贯穿固定管设置,所述固定管连接有连接板,所述支撑体设于发热管主体弯折部内且设于连接板之间,所述辅助加热装置设于支撑体内,所述辅助加热装置包括风机、支撑立柱、转动电机、电机放置腔、主动转轴、从动转轴、转盘、支撑柱、固定板和辅助发热管,所述支撑体呈中空腔体设置,所述支撑立柱呈对称设置设于支撑体两侧,所述电机放置腔设于支撑立柱和支撑体靠近支撑立柱一侧侧壁之间,所述转动电机设于电机放置腔内,所述主动转轴一端固接设于转动电机输出端,所述主动转轴另一端呈贯穿支撑立柱设置,所述从动转轴设于支撑立柱上且与主动转轴呈相对设置,所述转盘呈相对设置,所述转盘设于支撑立柱之间,所述转盘分别设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方袁泉伍惠之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振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