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配电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9509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配电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配电房,包括配电房、过滤机构、吹气机构、开合机构、照明机构、阻挡机构和保护壳,配电房安装在室外,吹气机构固定安装在配电房的一侧,配电房的另一侧开设有供热气流出的条形透气孔,开合机构固定安装在配电房上,照明机构固定安装在配电房内,该智能配电房,通过散热风扇将外界的空气吸入到箱体内,同时开合机构进行工作,使得箱体内的热空气能够快速通过条形透气孔吹出,使得箱体内的温度快速降低,避免配电房内热量过高对电路产生影响,通过液压阻尼铰链避免了工人在对配电房内进行检测时,开合门被风力吹动,通过照明机构便于工人看起配电房内的电路情况,通过过滤机构对空气中的杂质进行过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配电房
本技术涉及配电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配电房。
技术介绍
配电房又叫配电所,在国家标准里面,配电所的定义是;"所内只有起开闭和分配电能作用的高压配电装置,母线上无主变压器"。配电所与变电所的区别在于,配电房无变压器,而变电所有变压器。常规的配电房往往会安装许多电路,而这些电路在工作时往往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平时路边上所看到的配电房上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使得配电房内的热量能够透过透气孔而进行散出,而遇到夏天时,配电房内温度过高,由于空气本身热量过高,单单通过透气孔难以进行快速散热,使得过高的热量对配电房内的电路产生了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配电房。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智能配电房,包括配电房、过滤机构、吹气机构、开合机构、照明机构、阻挡机构和保护壳,配电房安装在室外,吹气机构固定安装在配电房的一侧,保护壳罩设在吹气机构的外侧,且保护壳的低端为开口结构,过滤机构可拆卸的安装在保护壳的卡口处,且配电房的另一侧开设有供热气流出的条形透气孔,用于开合条形透气孔的开合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配电房,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电房(1)、过滤机构(2)、吹气机构(3)、开合机构(4)、照明机构(5)、阻挡机构(6)和保护壳(7),配电房(1)安装在室外,吹气机构(3)固定安装在配电房(1)的一侧,保护壳(7)罩设在吹气机构(3)的外侧,且保护壳(7)的低端为开口结构,过滤机构(2)可拆卸的安装在保护壳(7)的卡口处,且配电房(1)的另一侧开设有供热气流出的条形透气孔(1a),用于开合条形透气孔(1a)的开合机构(4)固定安装在配电房(1)上,照明机构(5)固定安装在配电房(1)内,用于对过滤机构(2)进行开合的阻挡机构(6)固定安装在保护壳(7)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配电房,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电房(1)、过滤机构(2)、吹气机构(3)、开合机构(4)、照明机构(5)、阻挡机构(6)和保护壳(7),配电房(1)安装在室外,吹气机构(3)固定安装在配电房(1)的一侧,保护壳(7)罩设在吹气机构(3)的外侧,且保护壳(7)的低端为开口结构,过滤机构(2)可拆卸的安装在保护壳(7)的卡口处,且配电房(1)的另一侧开设有供热气流出的条形透气孔(1a),用于开合条形透气孔(1a)的开合机构(4)固定安装在配电房(1)上,照明机构(5)固定安装在配电房(1)内,用于对过滤机构(2)进行开合的阻挡机构(6)固定安装在保护壳(7)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配电房,其特征在于,配电房(1)包括箱体(1b)、两个开合门(1c)和四个液压阻尼铰链(1d),两个开合门(1c)盖设在箱体(1b)的开口处,且每两个液压阻尼铰链(1d)一侧固定安装在一个开合门(1c)上,且每个液压阻尼铰链(1d)的另一侧固定安装在箱体(1b)上,每个开合门(1c)上均固定设置有把手,条形透气孔(1a)位于箱体(1b)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配电房,其特征在于,吹气机构(3)包括散热风扇(3a)和温度传感器(3b),散热风扇(3a)固定安装在箱体(1b)上,箱体(1b)上开设有供散热风扇(3a)安装在安装孔(1e),温度传感器(3b)固定安装在箱体(1b)内,且温度传感器(3b)位于箱体(1b)靠近温度传感器(3b)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配电房,其特征在于,保护壳(7)包括弯壳(7a)和两个侧板(7b),两个侧板(7b)固定安装在弯壳(7a)的两侧,且弯壳(7a)的顶端一侧与箱体(1b)的外壁固定连接,弯壳(7a)和两个侧板(7b)形成底部和侧面为开口的三角结构,且弯壳(7a)和两个侧板(7b)的侧面罩设在安装孔(1e)上,过滤机构(2)位于弯壳(7a)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配电房,其特征在于,过滤机构(2)包括定位网(2a)、海绵垫(2b)、卡网(2c)和两个导条(2d),定位网(2a)位于两个侧板(7b)之间,且定位网(2a)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7b)的内侧固定连接,海绵垫(2b)位于定位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继明王宏强李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明源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