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铅酸蓄电池生产用抽酸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9475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铅酸蓄电池生产用抽酸管,属于铅酸蓄电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抽酸管本体和酸液储罐,所述抽酸管本体和酸液储罐之间通过耐酸软管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酸管本体包括套设设置的内管和外管,内管的管壁上沿轴线方向开设有预设数量的吸液孔,酸液储罐的上层设置有倒U型导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内管的管壁上设置吸液孔,避免铅酸蓄电池底部残留大量的杂质,将排酸管的管口堵塞,极大地影响了排酸效率;抽酸管本体为抽拉的内管和外管,可以避免液位不足时因吸液孔将酸雾吸出的问题;倒U型的导管酸液储罐并配合吸收酸雾的吸收液,有效规避了因高位吸液孔导致产生大量酸雾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铅酸蓄电池生产用抽酸管
:本技术属于铅酸蓄电池生产设备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生产用抽酸管。
技术介绍
:传统的排酸设备,主要应用在两个地方,第一是在对铅酸蓄电池中的胶体电池在完成化成充电后进行排酸时,第二是对回收利用的铅酸蓄电池需要将废酸液进行替换;具有以下缺点:1、因为要先对电池装夹,然后经3到5次翻转倾倒,再卸下电池,拆除装夹,完成一组需要15分钟左右,费时费力;2、在进行倒酸的过程中,电池因为装夹、翻转、倾倒而会对电池和电池装配件、密封件造成损坏,影响了电池的质量;3、在采用传统倒酸设备时,酸液因为从上往下倾倒,会产生飞溅,对现场环境造成很大腐蚀,同时酸雾会到处溢散,影响工作环境,也无法达到国家酸雾排放标准,对操作人员和车间设施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4、采用传统倒酸设备造成酸液污染后无法再利用,且大量废酸液排出后对污水处理造成了大量工作和大量费用。最近改进后的的排酸设备是利用排酸管进行排酸,排酸管的一端插接在铅酸蓄电池的注液口内,另一端与真空装置相连,但是由于铅酸蓄电池的注液口较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铅酸蓄电池生产用抽酸管,包括抽酸管本体和酸液储罐(2),所述抽酸管本体和酸液储罐(2)之间通过耐酸软管(9)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酸管本体包括套设设置的内管(13)和外管(11),外管(11)的端部设置有与耐酸软管(9)插接相连的接头(10),外管(11)的长度长于内管(13)的长度,内管(13)的管壁上沿轴线方向开设有预设数量的吸液孔(12),所述外管(11)插接在铅酸蓄电池的注液口内;/n所述酸液储罐(2)通过隔板设置成相互独立的上下两层,酸液储罐(2)的上层设置有倒U型导管(7),倒U型导管(7)的一端穿设在隔板与下层相通,倒U型导管(7)的另一端延伸至酸液储罐(2)的上层的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铅酸蓄电池生产用抽酸管,包括抽酸管本体和酸液储罐(2),所述抽酸管本体和酸液储罐(2)之间通过耐酸软管(9)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酸管本体包括套设设置的内管(13)和外管(11),外管(11)的端部设置有与耐酸软管(9)插接相连的接头(10),外管(11)的长度长于内管(13)的长度,内管(13)的管壁上沿轴线方向开设有预设数量的吸液孔(12),所述外管(11)插接在铅酸蓄电池的注液口内;
所述酸液储罐(2)通过隔板设置成相互独立的上下两层,酸液储罐(2)的上层设置有倒U型导管(7),倒U型导管(7)的一端穿设在隔板与下层相通,倒U型导管(7)的另一端延伸至酸液储罐(2)的上层的下部,所述酸液储罐(2)的上层顶部设置有抽气管口(5)和注液管口(6),酸液储罐(2)的上层底部设置有排液管口(3),所述酸液储罐(2)的下层的底部分别设置有进液口和排液口(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席福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亿能电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