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撑结构电缆及光缆及光电复合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9430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56
本申请属电力及线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支撑结构电缆,具有承载体、三个输电体,其特征在于承载体由封闭的环状壁体构成,环状壁体内部具有承载腔,承载腔内具有三个支撑体,支撑体的一端连接在环状壁体的内壁上,支撑体的内部具有支撑腔,支撑体的另一端与其它支撑体都不接触,输电体位于支撑腔内;输电体是条状裸导体,或者是由条状裸导体及包覆在条状裸导体外的绝缘套构成的复合体;本申请还公开了光缆及光电复合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效果:结构更简单、易生产、多用途、成本更低、散热效果更优、放置更稳定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撑结构电缆及光缆及光电复合缆
本技术属于电力及线缆
,尤其是涉及一种支撑结构电缆及光缆及光电复合缆。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电缆由多根绝缘导线绞合后在外部包覆塑料层或多层保护层构成,这种电缆的缺点是绞合使导体性能下降、无法恢复;虽也有多根绝缘导线平行分布的电缆,但其同样存在着结构过于紧而散热效果不佳的现象。另外,现有技术中的电缆不可以在内部同时传输气体或液体。此外,对于电力柜中使用的电缆,大部分是排状的,上述电缆与铜排或铝带或合金排的接续不便等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一种支撑结构电缆及光缆及光电复合缆,它们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支撑结构电缆,具有承载体、第一输电体、第二输电体、第三输电体,其特征在于承载体由封闭的环状壁体构成,环状壁体内部具有承载腔,承载腔内具有第一支撑体、第二支撑体、第三支撑体,第一支撑体的一端连接在环状壁体的内壁上,第一支撑体的内部具有第一支撑腔,第一支撑腔是不贯穿第一支撑体的另一端的,第二支撑体的一端连接在环状壁体的内壁上,第二支撑体的内部具有第二支撑腔,第二支撑腔是不贯穿第二支撑体的另一端的,第三支撑体的一端连接在环状壁体的内壁上,第三支撑体的内部具有第三支撑腔,第三支撑腔是不贯穿第三支撑体的另一端的,第一支撑体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体及第三支撑体都是不接触的,第二支撑体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体及第三支撑体都是不接触的,第三支撑体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体及第二支撑体都是不接触的,第一输电体位于第一支撑腔内、第二输电体位于第二支撑腔内、第三输电体位于第三支撑腔内;所述第一输电体是条状裸导体,或者第一输电体是由条状裸导体及包覆在条状裸导体外的绝缘套构成的复合体;所述第二输电体是条状裸导体,或者第二输电体是由条状裸导体及包覆在条状裸导体外的绝缘套构成的复合体;所述第三输电体是条状裸导体,或者第三输电体是由条状裸导体及包覆在条状裸导体外的绝缘套构成的复合体。一种支撑结构电缆,具有承载体、第一输电体、第二输电体、第三输电体,其特征在于承载体由封闭的环状壁体构成,环状壁体内部具有承载腔,承载腔内具有第一支撑体、第二支撑体、第三支撑体,第一支撑体的一端连接在环状壁体的内壁上,第一支撑体的内部具有第一支撑腔,第一支撑腔是不贯穿第一支撑体的另一端的,第二支撑体的一端连接在环状壁体的内壁上,第二支撑体的内部具有第二支撑腔,第二支撑腔是不贯穿第二支撑体的另一端的,第三支撑体的一端连接在环状壁体的内壁上,第三支撑体的内部具有第三支撑腔,第三支撑腔是不贯穿第三支撑体的另一端的,第一支撑体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体及第三支撑体都是不接触的,第二支撑体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体及第三支撑体都是不接触的,第三支撑体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体及第二支撑体都是不接触的,第一输电体位于第一支撑腔内、第二输电体位于第二支撑腔内、第三输电体位于第三支撑腔内;所述第一输电体是条状裸导体,或者第一输电体是由条状裸导体及包覆在条状裸导体外的绝缘套构成的复合体;所述第二输电体是条状裸导体,或者第二输电体是由条状裸导体及包覆在条状裸导体外的绝缘套构成的复合体;所述第三输电体是条状裸导体,或者第三输电体是由条状裸导体及包覆在条状裸导体外的绝缘套构成的复合体;环状壁体的外壁上具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第一凹槽位于第一支撑体的一端的外侧,第二凹槽位于第二支撑体的一端的外侧,第三凹槽位于第三支撑体的一端的外侧。一种支撑结构电缆,具有承载体、多个第一输送单元、多个第二输送单元、多个第三输送单元,其特征在于承载体由封闭的环状壁体构成,环状壁体内部具有承载腔,承载腔内具有第一支撑体、第二支撑体、第三支撑体,第一支撑体的一端连接在环状壁体的内壁上,第一支撑体的内部具有第一支撑腔,第一支撑腔是不贯穿第一支撑体的另一端的,第二支撑体的一端连接在环状壁体的内壁上,第二支撑体的内部具有第二支撑腔,第二支撑腔是不贯穿第二支撑体的另一端的,第三支撑体的一端连接在环状壁体的内壁上,第三支撑体的内部具有第三支撑腔,第三支撑腔是不贯穿第三支撑体的另一端的,第一支撑体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体及第三支撑体都是不接触的,第二支撑体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体及第三支撑体都是不接触的,第三支撑体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体及第二支撑体都是不接触的,多个第一输送单元位于第一支撑腔内、多个第二输送单元位于第二支撑腔内、多个第三输送单元位于第三支撑腔内;所述第一输送单元是由导体及包覆在导体外的绝缘层构成的绝缘导线,第二输送单元是由导体及包覆在导体外的绝缘层构成的绝缘导线,第三输送单元是由导体及包覆在导体外的绝缘层构成的绝缘导线;环状壁体的外壁上具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第一凹槽位于第一支撑体的一端的外侧,第二凹槽位于第二支撑体的一端的外侧,第三凹槽位于第三支撑体的一端的外侧。一种支撑结构光缆,具有承载体、多个第一输送单元、多个第二输送单元、多个第三输送单元,其特征在于承载体由封闭的环状壁体构成,环状壁体内部具有承载腔,承载腔内具有第一支撑体、第二支撑体、第三支撑体,第一支撑体的一端连接在环状壁体的内壁上,第一支撑体的内部具有第一支撑腔,第一支撑腔是不贯穿第一支撑体的另一端的,第二支撑体的一端连接在环状壁体的内壁上,第二支撑体的内部具有第二支撑腔,第二支撑腔是不贯穿第二支撑体的另一端的,第三支撑体的一端连接在环状壁体的内壁上,第三支撑体的内部具有第三支撑腔,第三支撑腔是不贯穿第三支撑体的另一端的,第一支撑体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体及第三支撑体都是不接触的,第二支撑体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体及第三支撑体都是不接触的,第三支撑体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体及第二支撑体都是不接触的,多个第一输送单元位于第一支撑腔内、多个第二输送单元位于第二支撑腔内、多个第三输送单元位于第三支撑腔内;所述第一输送单元、第二输送单元、第三输送单元都是光导纤维,或者都是内部具有光导纤维的光通信部件,或者部分是光导纤维、部分是内部具有光导纤维的光通信部件;环状壁体的外壁上具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第一凹槽位于第一支撑体的一端的外侧,第二凹槽位于第二支撑体的一端的外侧,第三凹槽位于第三支撑体的一端的外侧。一种支撑结构光电复合缆,具有承载体、第一输电体、第二输电体、多个第三输送单元,其特征在于承载体由封闭的环状壁体构成,环状壁体内部具有承载腔,承载腔内具有第一支撑体、第二支撑体、第三支撑体,第一支撑体的一端连接在环状壁体的内壁上,第一支撑体的内部具有第一支撑腔,第一支撑腔是不贯穿第一支撑体的另一端的,第二支撑体的一端连接在环状壁体的内壁上,第二支撑体的内部具有第二支撑腔,第二支撑腔是不贯穿第二支撑体的另一端的,第三支撑体的一端连接在环状壁体的内壁上,第三支撑体的内部具有第三支撑腔,第三支撑腔是不贯穿第三支撑体的另一端的,第一支撑体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体及第三支撑体都是不接触的,第二支撑体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体及第三支撑体都是不接触的,第三支撑体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体及第二支撑体都是不接触的,第一输电体位于第一支撑腔内、第二输电体位于第二支撑腔内、多个第三输送单元位于第三支撑腔内;所述第一输电体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撑结构电缆,具有承载体、第一输电体、第二输电体、第三输电体,其特征在于承载体由封闭的环状壁体构成,环状壁体内部具有承载腔,承载腔内具有第一支撑体、第二支撑体、第三支撑体,第一支撑体的一端连接在环状壁体的内壁上,第一支撑体的内部具有第一支撑腔,第一支撑腔是不贯穿第一支撑体的另一端的,第二支撑体的一端连接在环状壁体的内壁上,第二支撑体的内部具有第二支撑腔,第二支撑腔是不贯穿第二支撑体的另一端的,第三支撑体的一端连接在环状壁体的内壁上,第三支撑体的内部具有第三支撑腔,第三支撑腔是不贯穿第三支撑体的另一端的,第一支撑体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体及第三支撑体都是不接触的,第二支撑体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体及第三支撑体都是不接触的,第三支撑体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体及第二支撑体都是不接触的,第一输电体位于第一支撑腔内、第二输电体位于第二支撑腔内、第三输电体位于第三支撑腔内;所述第一输电体是条状裸导体,或者第一输电体是由条状裸导体及包覆在条状裸导体外的绝缘套构成的复合体;所述第二输电体是条状裸导体,或者第二输电体是由条状裸导体及包覆在条状裸导体外的绝缘套构成的复合体;所述第三输电体是条状裸导体,或者第三输电体是由条状裸导体及包覆在条状裸导体外的绝缘套构成的复合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结构电缆,具有承载体、第一输电体、第二输电体、第三输电体,其特征在于承载体由封闭的环状壁体构成,环状壁体内部具有承载腔,承载腔内具有第一支撑体、第二支撑体、第三支撑体,第一支撑体的一端连接在环状壁体的内壁上,第一支撑体的内部具有第一支撑腔,第一支撑腔是不贯穿第一支撑体的另一端的,第二支撑体的一端连接在环状壁体的内壁上,第二支撑体的内部具有第二支撑腔,第二支撑腔是不贯穿第二支撑体的另一端的,第三支撑体的一端连接在环状壁体的内壁上,第三支撑体的内部具有第三支撑腔,第三支撑腔是不贯穿第三支撑体的另一端的,第一支撑体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体及第三支撑体都是不接触的,第二支撑体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体及第三支撑体都是不接触的,第三支撑体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体及第二支撑体都是不接触的,第一输电体位于第一支撑腔内、第二输电体位于第二支撑腔内、第三输电体位于第三支撑腔内;所述第一输电体是条状裸导体,或者第一输电体是由条状裸导体及包覆在条状裸导体外的绝缘套构成的复合体;所述第二输电体是条状裸导体,或者第二输电体是由条状裸导体及包覆在条状裸导体外的绝缘套构成的复合体;所述第三输电体是条状裸导体,或者第三输电体是由条状裸导体及包覆在条状裸导体外的绝缘套构成的复合体。


2.一种支撑结构电缆,具有承载体、第一输电体、第二输电体、第三输电体,其特征在于承载体由封闭的环状壁体构成,环状壁体内部具有承载腔,承载腔内具有第一支撑体、第二支撑体、第三支撑体,第一支撑体的一端连接在环状壁体的内壁上,第一支撑体的内部具有第一支撑腔,第一支撑腔是不贯穿第一支撑体的另一端的,第二支撑体的一端连接在环状壁体的内壁上,第二支撑体的内部具有第二支撑腔,第二支撑腔是不贯穿第二支撑体的另一端的,第三支撑体的一端连接在环状壁体的内壁上,第三支撑体的内部具有第三支撑腔,第三支撑腔是不贯穿第三支撑体的另一端的,第一支撑体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体及第三支撑体都是不接触的,第二支撑体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体及第三支撑体都是不接触的,第三支撑体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体及第二支撑体都是不接触的,第一输电体位于第一支撑腔内、第二输电体位于第二支撑腔内、第三输电体位于第三支撑腔内;所述第一输电体是条状裸导体,或者第一输电体是由条状裸导体及包覆在条状裸导体外的绝缘套构成的复合体;所述第二输电体是条状裸导体,或者第二输电体是由条状裸导体及包覆在条状裸导体外的绝缘套构成的复合体;所述第三输电体是条状裸导体,或者第三输电体是由条状裸导体及包覆在条状裸导体外的绝缘套构成的复合体;环状壁体的外壁上具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第一凹槽位于第一支撑体的一端的外侧,第二凹槽位于第二支撑体的一端的外侧,第三凹槽位于第三支撑体的一端的外侧。


3.一种支撑结构电缆,具有承载体、多个第一输送单元、多个第二输送单元、多个第三输送单元,其特征在于承载体由封闭的环状壁体构成,环状壁体内部具有承载腔,承载腔内具有第一支撑体、第二支撑体、第三支撑体,第一支撑体的一端连接在环状壁体的内壁上,第一支撑体的内部具有第一支撑腔,第一支撑腔是不贯穿第一支撑体的另一端的,第二支撑体的一端连接在环状壁体的内壁上,第二支撑体的内部具有第二支撑腔,第二支撑腔是不贯穿第二支撑体的另一端的,第三支撑体的一端连接在环状壁体的内壁上,第三支撑体的内部具有第三支撑腔,第三支撑腔是不贯穿第三支撑体的另一端的,第一支撑体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体及第三支撑体都是不接触的,第二支撑体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体及第三支撑体都是不接触的,第三支撑体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体及第二支撑体都是不接触的,多个第一输送单元位于第一支撑腔内、多个第二输送单元位于第二支撑腔内、多个第三输送单元位于第三支撑腔内;所述第一输送单元是由导体及包覆在导体外的绝缘层构成的绝缘导线,第二输送单元是由导体及包覆在导体外的绝缘层构成的绝缘导线,第三输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红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梁方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