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屏的像素排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9414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显示屏像素排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屏的像素排列结构,包括四个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的像素组,通过设置四个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的像素组,每个像素组均包括三个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且类型不同的元素组,每四个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的元素组构成一个像素单元,这样使得显示屏源极走线的数量大大减少,与普通的显示屏相比,本方案设计的显示屏的源极走线的数量只为普通的2/9,这样不仅能够缩小显示屏的下边框,而且还降低了显示屏内部的IC芯片的功耗,减少了制作成本,提高了屏占比,同时显示效果也较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屏的像素排列结构
本技术涉及显示屏像素排列
,特别涉及一种显示屏的像素排列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屏的高速发展,四边窄边框的显示屏已经成为主力发展趋势,高屏占比给人以好的视觉效果;但是现有的显示屏中源极走线和驱动电路的使用数量均较多,这样不仅会增大显示屏的边框,而且还增大了显示屏内部IC芯片的功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显示屏边框的显示屏的像素排列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显示屏的像素排列结构,包括四个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的像素组,每个所述像素组均包括三个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且类型不同的元素组,每四个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的所述元素组构成一个像素单元,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均分别与外设的第一源极走线和第二源极走线电连接,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均通过五个相邻级的栅极走线分别与三个驱动电路电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四个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的像素组,每个像素组均包括三个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且类型不同的元素组,每四个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的元素组构成一个像素单元,这样使得显示屏源极走线的数量大大减少,与普通的显示屏相比,本方案设计的显示屏的源极走线的数量只为普通的2/9,这样不仅能够缩小显示屏的下边框,而且还降低了显示屏内部的IC芯片的功耗,减少了制作成本,提高了屏占比,同时显示效果也较佳。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显示屏的像素排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显示屏的像素排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显示屏的像素排列结构的第一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和第三驱动电路的波形示意图;标号说明:1、第一源极走线;2、第二源极走线;3、第一级栅极走线;4、第二级栅极走线;5、第三级栅极走线;6、第四级栅极走线;7、第五级栅极走线。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请参照图1,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显示屏的像素排列结构,包括四个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的像素组,每个所述像素组均包括三个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且类型不同的元素组,每四个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的所述元素组构成一个像素单元,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均分别与外设的第一源极走线和第二源极走线电连接,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均通过五个相邻级的栅极走线分别与三个驱动电路电连接。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四个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的像素组,每个像素组均包括三个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且类型不同的元素组,每四个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的元素组构成一个像素单元,这样使得显示屏源极走线的数量大大减少,与普通的显示屏相比,本方案设计的显示屏的源极走线的数量只为普通的2/9,这样不仅能够缩小显示屏的下边框,而且还降低了显示屏内部的IC芯片的功耗,减少了制作成本,提高了屏占比,同时显示效果也较佳。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元素组均包括三个沿水平方向依次排列的元素,所述像素单元中的第一行的元素组中的三个元素均分别与外设的第一级栅极走线和第一源极走线电连接;所述像素单元中的第二行的元素组中的第一列的元素分别与同一个像素单元所述中的第一行的元素组中的第二列的元素、外设的第二级栅极走线和外设的第一源极走线电连接,所述像素单元中的第二行的元素组中的第二列的元素分别与同一个像素单元中的第一行的元素组中的第三列的元素、同一个像素单元中的第三行的元素组中的第一列的元素和第二级栅极走线电连接,所述像素单元中的第二行的元素组中的第三列的元素分别与同一个像素单元中的第三行的元素组中的第二列的元素、外设的第三级栅极走线和外设的第二源极走线电连接;所述像素单元中的第三行的元素组中的第一列的元素分别与外设的第三级栅极走线和外设的第一源极走线电连接,所述像素单元中的第三行的元素组中的第二列的元素分别与同一个像素单元中的第四行的元素组中的第一列的元素和外设的第四级栅极走线电连接,所述像素单元中的第三行的元素组中的第三列的元素分别与同一个像素单元中的第四行的元素组中的第二列的元素、外设的第四级栅极走线和外设的第二源极走线电连接;所述像素单元中的第四行的元素组中的三个元素均与外设的第五级栅极走线电连接,所述像素单元中的第四行的元素组中的第三列的元素与外设的第二源极走线电连接;所述第一级栅极走线与第五级栅极走线电连接且均与第一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二级栅极走线与第四级栅极走线电连接且均与第二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第四级栅极走线与第三驱动电路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像素单元中的第一行的元素组包括第一R元素、第二R元素、第三R元素、晶体管T1、晶体管T2和晶体管T3,所述像素单元中的第二行的元素组包括第一G元素、第二G元素、第三G元素、晶体管T4、晶体管T5和晶体管T6,所述像素单元中的第三行的元素组包括第一B元素、第二B元素、第三B元素、晶体管T7、晶体管T8和晶体管T9,所述像素单元中的第四行的元素组包括第四R元素、第五R元素、第六R元素、晶体管T10、晶体管T11和晶体管T12;所述第一G元素分别与晶体管T4的漏极和晶体管T2的源极电连接,所述第二G元素分别与晶体管T5的漏极和晶体管T3的源极电连接,所述第三G元素分别与晶体管T6的漏极和晶体管T8的源极电连接,所述第一B元素分别与晶体管T7的漏极和晶体管T5的源极电连接,所述第二B元素分别与晶体管T8的漏极和晶体管T10的源极电连接,所述第三B元素分别与晶体管T9的漏极和晶体管T12的源极电连接,所述第一R元素与晶体管T1的漏极电连接,所述第二R元素与晶体管T2的漏极电连接,所述第三R元素与晶体管T3的漏极电连接,所述第四R元素与晶体管T10的漏极电连接,所述第五R元素与晶体管T11的漏极电连接,所述第六R元素与晶体管T12的漏极电连接,所述晶体管T1的源极、晶体管T4的源极和晶体管T7的源极均与外设的第一源极走线电连接,所述晶体管T1的栅极、晶体管T2的栅极和晶体管T3的栅极均与外设的第一级栅极走线电连接,所述晶体管T4的栅极和晶体管T5的栅极均与外设的第二级栅极走线电连接,所述晶体管T7的栅极和晶体管T6的栅极均与外设的第三级栅极走线电连接,所述晶体管T8的栅极和晶体管T9的栅极均与外设的第四级栅极走线电连接,所述晶体管T10的栅极、晶体管T11的栅极和晶体管T12的栅极均与外设的第五级栅极走线电连接,所述晶体管T6的源极、晶体管T9的源极和晶体管T12的源极均与外设的第二源极走线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R元素、第二R元素、第三R元素、第四R元素、第五R元素和第六R元素均为类型相同的元素,所述第一G元素、第二G元素和第三G元素均为类型相同的元素,所述第一B元素、第二B元素和第三B元素均为类型相同的元素。进一步的,第一行所述像素单元中的第一R元素、第二R元素、第三R元素、第四R元素、第五R元素和第六R元素的显示颜色均为红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屏的像素排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的像素组,每个所述像素组均包括三个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且类型不同的元素组,每四个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的所述元素组构成一个像素单元,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均分别与外设的第一源极走线和第二源极走线电连接,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均通过五个相邻级的栅极走线分别与三个驱动电路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屏的像素排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的像素组,每个所述像素组均包括三个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且类型不同的元素组,每四个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的所述元素组构成一个像素单元,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均分别与外设的第一源极走线和第二源极走线电连接,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均通过五个相邻级的栅极走线分别与三个驱动电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的像素排列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元素组均包括三个沿水平方向依次排列的元素,所述像素单元中的第一行的元素组中的三个元素均分别与外设的第一级栅极走线和第一源极走线电连接;
所述像素单元中的第二行的元素组中的第一列的元素分别与同一个像素单元所述中的第一行的元素组中的第二列的元素、外设的第二级栅极走线和外设的第一源极走线电连接,所述像素单元中的第二行的元素组中的第二列的元素分别与同一个像素单元中的第一行的元素组中的第三列的元素、同一个像素单元中的第三行的元素组中的第一列的元素和第二级栅极走线电连接,所述像素单元中的第二行的元素组中的第三列的元素分别与同一个像素单元中的第三行的元素组中的第二列的元素、外设的第三级栅极走线和外设的第二源极走线电连接;
所述像素单元中的第三行的元素组中的第一列的元素分别与外设的第三级栅极走线和外设的第一源极走线电连接,所述像素单元中的第三行的元素组中的第二列的元素分别与同一个像素单元中的第四行的元素组中的第一列的元素和外设的第四级栅极走线电连接,所述像素单元中的第三行的元素组中的第三列的元素分别与同一个像素单元中的第四行的元素组中的第二列的元素、外设的第四级栅极走线和外设的第二源极走线电连接;
所述像素单元中的第四行的元素组中的三个元素均与外设的第五级栅极走线电连接,所述像素单元中的第四行的元素组中的第三列的元素与外设的第二源极走线电连接;
所述第一级栅极走线与第五级栅极走线电连接且均与第一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二级栅极走线与第四级栅极走线电连接且均与第二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第四级栅极走线与第三驱动电路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屏的像素排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单元中的第一行的元素组包括第一R元素、第二R元素、第三R元素、晶体管T1、晶体管T2和晶体管T3,所述像素单元中的第二行的元素组包括第一G元素、第二G元素、第三G元素、晶体管T4、晶体管T5和晶体管T6,所述像素单元中的第三行的元素组包括第一B元素、第二B元素、第三B元素、晶体管T7、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克谢建峰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华佳彩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