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声报警控制器终端的壳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9399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声报警控制器终端的壳体结构,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内设有用于安装控制电路板的容置腔,下壳体的底面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控制电路板的锥形螺纹台,下壳体底面的中部设有用于对控制电路板安装定位的两个定位柱,所述下壳体外壁上设有螺孔;所述上壳体扣合在下壳体上方、通过螺丝穿过螺孔与下壳体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上设有指示灯安装槽,所述指示灯安装槽为由上壳体一侧边沿朝向中心延伸的凹槽,所述指示灯安装槽内镶接有与大小其匹配的装饰条,所述装饰条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装饰条下方还安装有透光板,所述透光板上设有与通孔大小相匹配的透光台以及用于安装指示灯的灯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声报警控制器终端的壳体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声报警控制器终端的壳体结构。
技术介绍
为响应国家安全生产需要,促进工厂设备使用规范,用在工厂叉车监控报警系统产品孕育而生,为使叉车监控、报警、避障的系统硬件更好施工安装,需要一个电声报警控制器终端的安装壳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声报警控制器终端的壳体结构,能够对电声报警控制终端的控制电路板以及其它装置进行较为有效的安装,更为美观实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声报警控制器终端的壳体结构,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内设有用于安装控制电路板的容置腔,下壳体的底面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控制电路板的锥形螺纹台,下壳体底面的中部设有用于对控制电路板安装定位的两个定位柱,所述下壳体外壁上设有螺孔;所述上壳体扣合在下壳体上方、通过螺丝穿过螺孔与下壳体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上设有指示灯安装槽,所述指示灯安装槽为由上壳体一侧边沿朝向中心延伸的凹槽,所述指示灯安装槽内镶接有与大小其匹配的装饰条,所述装饰条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装饰条下方还安装有透光板,所述透光板上设有与通孔大小相匹配的透光台以及用于安装指示灯的灯孔。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的扣合面之间设有密封圈。进一步地,所述下壳体的侧壁设有电源插接孔,扬声器安装孔以及与控制电路板上插头相匹配的插头孔,位于插头孔的外沿固定连接有朝向容置腔内延伸的限位框,所述扬声器安装孔位于容置腔内的一侧设有将扬声器固定的限位板。进一步地,所述容置腔内底面设有多条横向与纵向设置的加强筋,所述锥形螺纹台、定位柱设置于加强筋上。进一步地,所述下壳体的外底面上设有外接螺纹孔,所述外接螺纹孔设置于加强筋上。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固定有朝向扣合面延伸的扬声器压紧条以及控制电路板压紧条。进一步地,所述锥形螺纹台上套接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两端分别抵住支撑控制电路板与容置腔内底面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本技术通过在下壳体上设置容置腔将终端的控制电路板通过螺丝固定与锥形螺纹台上,并通过设置定位柱,使得控制电路板方便进行安装;通过在锥形螺纹台上套接橡胶垫,可以对控制电路板安装时进行有效的减震,提高控制器的整体使用寿命;通过在上壳体上设置指示灯安装槽,并设置透光板安装于装饰条上,在透光板上设置指示灯的灯孔,装饰条有螺丝柱,固定时装饰条在最外面中间放上透明件,控制电路板上的灯板放在上壳体背后,固定时从控制电路板上的灯板一侧拧螺丝,得到上壳体所有配件一次安装完成,快捷方便;通过在上壳体与下壳体的扣合面上设置密封圈,可以使得产品可防水防尘;通过设置限位框可以有效的对控制电路板上的插头进行限位并方便安装防尘垫;在下壳体上设置加强筋并将锥形螺纹台、定位柱设置于加强筋上可以有效提高下壳体的整体强度;在上壳体上设置扬声器压紧条可以更好的固定扬声器同时减少扬声器发声时由于额外振动而出现破音问题,设置控制电路板压紧条,可以更好的对控制电路板进行固定。附图说明图1为上壳体外表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装饰条结构示意图。图3为透光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上壳体内表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上壳体去除装饰条后结构示意图。图6为下壳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密封圈结构示意图。图8为上壳体与下壳体配合后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8所示,一种电声报警控制器终端的壳体结构,包括上壳体10和下壳体20,所述下壳体20内设有用于安装控制电路板的容置腔201,下壳体20的底面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控制电路板的锥形螺纹台202,下壳体20底面的中部设有用于对控制电路板安装定位的两个定位柱203,所述下壳体20外壁上设有螺孔204;所述上壳体10扣合在下壳体20上方、通过螺丝穿过螺孔204与下壳体20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10上设有指示灯安装槽101,所述指示灯安装槽101为由上壳体10一侧边沿朝向中心延伸的凹槽,所述指示灯安装槽101内镶接有与大小其匹配的装饰条102,所述装饰条102上设有多个通孔1021,所述装饰条102下方还安装有透光板103,所述透光板103上设有与通孔1021大小相匹配的透光台1031以及用于安装指示灯的灯孔1032。具体来说,通过一次成形形成上壳体10、下壳体20,在下壳体20内形成容置腔201通过螺丝将控制电路板固定在锥形螺纹台202上,并设置定位柱203使得控制电路板安装更为方便,同时在上壳体10上设置装饰条与透光板用于安装控制电路板上的指示灯灯板,安装方便直接通过螺丝一次锁紧安装,方便快捷,同时设置装饰条嵌入上壳体10上可以提升整个壳体的科技感。为了进行防水防尘,所述上壳体10与下壳体20的扣合面之间设有密封圈30。进一步的,所述下壳体20的侧壁设有电源插接孔205,扬声器安装孔206以及与控制电路板上插头相匹配的插头孔207,位于插头孔207的外沿固定连接有朝向容置腔201内延伸的限位框2011,所述扬声器安装孔206位于容置腔201内的一侧设有将扬声器固定的限位板2012。通过设置一体连接与下壳体20上的限位框2011可以对控制电路板上的插头进行限位,同时可以在限位框与插头之间安装密封垫,使得壳体内可以得到更好的防水防尘。进一步的,所述容置腔201内底面设有多条横向与纵向设置的加强筋2013,所述锥形螺纹台202、定位柱203设置于加强筋2013上。所述下壳体20的外底面上设有外接螺纹孔,所述外接螺纹孔设置于加强筋2013上。通过设置加强筋可以有效的提高下壳体20的强度。进一步的,所述上壳体10固定有朝向扣合面延伸的扬声器压紧条104以及控制电路板压紧条105。通过设置与上壳体10一体成形的扬声器压紧条104避免扬声器工作工程中出现破音,通过设置控制电路板压紧条105可以更好的固定控制电路板。进一步的,所述锥形螺纹台202上套接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两端分别抵住支撑控制电路板与容置腔201内底面。减小壳体振动而对控制电路板造成损坏。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声报警控制器终端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10)和下壳体(20),所述下壳体(20)内设有用于安装控制电路板的容置腔(201),下壳体(20)的底面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控制电路板的锥形螺纹台(202),下壳体(20)底面的中部设有用于对控制电路板安装定位的两个定位柱(203),所述下壳体(20)外壁上设有螺孔(204);/n所述上壳体(10)扣合在下壳体(20)上方、通过螺丝穿过螺孔(204)与下壳体(20)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10)上设有指示灯安装槽(101),所述指示灯安装槽(101)为由上壳体(10)一侧边沿朝向中心延伸的凹槽,所述指示灯安装槽(101)内镶接有与大小其匹配的装饰条(102),所述装饰条(102)上设有多个通孔(1021),所述装饰条(102)下方还安装有透光板(103),所述透光板(103)上设有与通孔(1021)大小相匹配的透光台(1031)以及用于安装指示灯的灯孔(103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声报警控制器终端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10)和下壳体(20),所述下壳体(20)内设有用于安装控制电路板的容置腔(201),下壳体(20)的底面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控制电路板的锥形螺纹台(202),下壳体(20)底面的中部设有用于对控制电路板安装定位的两个定位柱(203),所述下壳体(20)外壁上设有螺孔(204);
所述上壳体(10)扣合在下壳体(20)上方、通过螺丝穿过螺孔(204)与下壳体(20)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10)上设有指示灯安装槽(101),所述指示灯安装槽(101)为由上壳体(10)一侧边沿朝向中心延伸的凹槽,所述指示灯安装槽(101)内镶接有与大小其匹配的装饰条(102),所述装饰条(102)上设有多个通孔(1021),所述装饰条(102)下方还安装有透光板(103),所述透光板(103)上设有与通孔(1021)大小相匹配的透光台(1031)以及用于安装指示灯的灯孔(10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声报警控制器终端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0)与下壳体(20)的扣合面之间设有密封圈(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声报警控制器终端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名刘军颜秀梅刘辉周鑫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自然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