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交通的多功能识别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9390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交通的多功能识别终端,包括第一刷卡感应装置和第二刷卡感应装置;第一刷卡感应装置和第二刷卡感应装置信号连接;第一刷卡感应装置设置在公交车上车车门的投币箱上,设有第一液晶屏、第一IC卡读写模块、第一处理器、计时模块、第一信号收发模块;第二刷卡感应装置设置在公交车下车车门的手扶栏杆上,设有第二液晶屏、第二IC卡读写模块、第二信号收发模块、第二处理器、打印模块;第一信号收发模块与第二信号收发模块信号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应用于交通的多功能识别终端,乘客上车时刷卡扣费并记录时间和站点信息,下车时刷卡并取走打印有上车站点时间与下车站点时间的纸条,适合公交车使用,十分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交通的多功能识别终端
本技术涉及公共交通收费装置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应用于交通的多功能识别终端。
技术介绍
暴雨天气容易造成交通堵塞,搭乘公交车上班的乘客又无法像搭乘地铁一样在地铁出站口索取交通延误证明,不利于考勤时不可抗力迟到的免责。因此,需要一种适用于公交车的可证明上下车时间的刷卡机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交通的多功能识别终端,旨在解决现有的投币设备仍需要手动分拣整理钱币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交通的多功能识别终端,包括第一刷卡感应装置和第二刷卡感应装置;所述第一刷卡感应装置和第二刷卡感应装置信号连接;所述第一刷卡感应装置用于给乘客在上车时刷卡收费并记录时间,其设置在公交车上车车门的投币箱上,设有第一液晶屏、第一IC卡读写模块、第一处理器、计时模块、第一信号收发模块;所述第一处理器分别与所述液晶屏、第一IC卡读写模块、计时模块、第一信号收发模块信号连接;所述第二刷卡感应装置用于乘客下车时刷卡并打印乘客上车下车的站点与时间信息;其设置在公交车下车车门的手扶栏杆上,设有第二液晶屏、第二IC卡读写模块、第二信号收发模块、第二处理器、打印模块;所述第二处理器分别与所述第二液晶屏、第二IC卡读写模块、第二信号收发模块、打印模块信号连接;所述第一信号收发模块与所述第二信号收发模块信号连接。作为一种改进方案,第一刷卡感应装置还设有用于方便乘客从后门上车刷卡的远程IC卡读写装置,所述远程IC卡读写装置设置在公交车下车车门的手扶栏杆上,包含第三IC卡读写模块、第三信号收发模块;所述第三信号收发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三IC卡读写模块以及所述第一信号收发模块信号连接。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第一刷卡感应装置还设有数据记录模块,所述数据记录模块与所述第一处理器信号连接。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第一刷卡感应装置还设有蓄电池、太阳能发电板、USB充电端口;所述蓄电池分别与所述太阳能发电板、USB充电端口、第一处理器连接。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第一刷卡感应装置还设有可燃气体浓度感应装置,所述可燃气体浓度感应装置与所述第一处理器信号连接。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第一刷卡感应装置还设有人脸识别模块与红外测温模块,所述人脸识别模块与红外测温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处理器信号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所提供的应用于交通的多功能识别终端,在上车车门处设有第一刷卡装置,在下车车门处设有第二刷卡装置并附有打印模块。乘客上车时刷卡扣费并记录时间和站点信息,下车时刷卡并取走打印有上车站点时间与下车站点时间的纸条,适合公交车使用,十分方便。2)在早晚上下班高峰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乘客过多需要从下车车门上车的情况,此时乘客可以使用远程IC卡读写装置来完成上车刷卡的步骤,远程IC卡读写装置通过第三IC卡读写模块刷卡并将信号通过第三信号收发模块发送给第一刷卡装置。3)设有数据记录模块,可以记录所有乘客的上下车时间和站点信息,方便分析优化公共交通路线设置。另外还可以通过第一信号收发模块实时上传数据到云端,利于城市实时交通状况监测。4)设有蓄电池、太阳能发电板、USB充电端口,一方面连接太阳能发电板的蓄电池可以防止断电导致数据丢失,另一方面蓄电池中多余的电量可以方便司机手机充电。5)设有可燃气体浓度感应装置,辅助司机在乘客上车的时候发现携带危险可燃物品的乘客。6)设有人脸识别模块与红外测温模块,第一处理器可根据人脸识别模块与红外测温模块的返还数据发现额头温度过高的乘客,及时排除威胁公共卫生的隐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应用于交通的多功能识别终端的连接示意图。其中,1:第一刷卡感应装置;101:第一处理器;102:第一液晶屏;103:第一IC卡读写模块;104:计时模块;105:可燃气体浓度感应装置;106:数据记录模块;107:第一信号收发模块;108:太阳能发电板;109:USB充电端口;110:蓄电池;111:人脸识别模块;112:红外测温模块;2:第二刷卡感应装置;201:第二处理器;202:第二液晶屏;203:第二IC卡读写模块;204:第二信号收发模块;205;打印模块;3;远程IC卡读写装置;301:第三IC卡读写模块;302:第三信号收发模块。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说明与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案例一:如附图1所示,一种应用于交通的多功能识别终端,包括第一刷卡感应装置1,第二刷卡感应装置2以及远程IC卡读写装置3。第一刷卡感应装置1设有第一液晶屏102、第一IC卡读写模块103、第一处理器101、计时模块104、第一信号收发模块107、数据记录模块106、蓄电池110、太阳能发电板108、USB充电端口109、可燃气体浓度感应装置105、人脸识别模块111、红外测温模块112。其中,蓄电池110分别连接太阳能发电板108、USB充电端口109和第一处理器101;第一处理器101分别与第一液晶屏102、第一IC卡读写模块103、计时模块104、第一信号收发模块107、数据记录模块106、可燃气体浓度感应装置105、人脸识别模块111、红外测温模块112信号连接。第二刷卡感应装置2设有第二处理器201、第二液晶屏202、第二IC卡读写模块203、第二信号收发模块204、打印模块205。第二处理器201分别与第二液晶屏202、第二IC卡读写模块203、第二信号收发模块204、打印模块205信号连接。远程IC卡读写装置3设有相互信号连接的第三IC卡读写模块301和第三信号收发模块302。第一刷卡感应装置1通过第一信号收发模块107分别与第二刷卡感应装置2的第二信号收发模块204以及远程IC卡读写装置3的第三信号收发模块302信号连接。第一刷卡感应装置1用于给乘客在上车时刷卡收费并记录时间,其设置在公交车上车车门的投币箱上。第二刷卡感应装置2用于乘客下车时刷卡并打印乘客上车下车的站点与时间信息;其设置在公交车下车车门的手扶栏杆上。远程IC卡读写装置3用于方便乘客从后门上车刷卡,和第二刷卡感应装置2一样设置在在公交车下车车门的手扶栏杆上。综上所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阅读本技术文件后,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无需创造性脑力劳动而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变换方案,均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交通的多功能识别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刷卡感应装置和第二刷卡感应装置;所述第一刷卡感应装置和第二刷卡感应装置信号连接;/n所述第一刷卡感应装置设置在公交车上车车门的投币箱上,设有第一液晶屏、第一IC卡读写模块、第一处理器、计时模块、第一信号收发模块;所述第一处理器分别与所述液晶屏、第一IC卡读写模块、计时模块、第一信号收发模块信号连接;/n所述第二刷卡感应装置设置在公交车下车车门的手扶栏杆上,设有第二液晶屏、第二IC卡读写模块、第二信号收发模块、第二处理器、打印模块;所述第二处理器分别与所述第二液晶屏、第二IC卡读写模块、第二信号收发模块、打印模块信号连接;/n所述第一信号收发模块与所述第二信号收发模块信号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交通的多功能识别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刷卡感应装置和第二刷卡感应装置;所述第一刷卡感应装置和第二刷卡感应装置信号连接;
所述第一刷卡感应装置设置在公交车上车车门的投币箱上,设有第一液晶屏、第一IC卡读写模块、第一处理器、计时模块、第一信号收发模块;所述第一处理器分别与所述液晶屏、第一IC卡读写模块、计时模块、第一信号收发模块信号连接;
所述第二刷卡感应装置设置在公交车下车车门的手扶栏杆上,设有第二液晶屏、第二IC卡读写模块、第二信号收发模块、第二处理器、打印模块;所述第二处理器分别与所述第二液晶屏、第二IC卡读写模块、第二信号收发模块、打印模块信号连接;
所述第一信号收发模块与所述第二信号收发模块信号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交通的多功能识别终端,其特征在于,第一刷卡感应装置还设有远程IC卡读写装置,所述远程IC卡读写装置设置在公交车下车车门的手扶栏杆上,包含第三IC卡读写模块、第三信号收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贵城刘兵林海滨易伟强戴奕彬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公共交通数据管理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